Day4:丝路盛景,文化大餐 [敦煌必到之处] 莫高窟 -鸣沙山 -月牙泉

安西
安西 jiuquananxi
经纬度:95.792558
40.541995
旅游评分:4.3分
旅行费用:¥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9-03 19:02
游记浏览:15
敦煌


第一次与沙漠亲密接触,好兴奋!



月牙泉
月牙泉鸣沙山环抱,长约150米,宽约50米,因水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月牙泉的源头是党河,依靠河水的不断充盈,在四面黄沙的包围中,泉水清澈明丽,且千年不涸,令人称奇。可惜的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河和月牙泉之间已经断流,只能用人工方法来保持泉水的现状。
历史上的月牙泉不仅“千古不涸”,而且水面、水深皆极大。有文献记载,清朝时这里还能跑大船。20世纪初有人来此垂钓,其游记称:“池水极深,其底为沙,深陷不可测。”月牙泉在有限的史料记载和诗词歌赋中,一直是碧波荡漾、鱼翔浅底、水草丰茂,与鸣沙山相映成趣,在当地老百姓中有铁背鱼、七星草和五色沙三件宝的说法。直到1960年前,泉水没有大的变化,最大水深9米,湖水面积22.5亩。
(摘自网络)



绕着泉边走,可以发现偶有露出的……水管。。



沙漠之花(我乱说的)
 
 


不容易啊!感觉比爬华山还累。。 主要是腿累…… 一脚一滑,忒没成就感了!

爬上“山顶”已日落,边歇边迎接半个月亮爬上来~

天上的月牙 VS 沙中绿洲的月牙,so funny!



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南北全长1680米,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存洞窟735个,分布于高15-30多米高的断崖上,上下分布1—4层不等。分为南、北两区,其中南区是礼佛活动的场所,各个朝代壁画和彩塑的洞窟492个,泥质彩塑2415尊,壁画4.5万多平方米,唐宋时代木构窟檐五座(下图牌坊后第三层可看到两个窟外的两座宋代木建筑)还有民国初重修的作为莫高窟标志的九层楼。莲花柱石和舍利塔20余座,铺地花砖2万多块。(摘自网络)



上图是莫高窟700多个洞窟中,外观最显眼的一个,俗称“九层塔”,是第96窟。里面有一尊大佛像,是我国第三大(仅次于乐山大佛和另一不记得名字的...),据称是武则天时期的作品,跟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外形的女性特征手法有点相似。
每年四月初八佛诞日,当地人免费进入拜佛,还可以走进大佛绕圈(注意,是“进”)。如果游客当天来,据说也可以走~

我想,学过绘画的人,参观莫高窟的时候会特别有感触,里面的笔画真精美!特别是唐代的作品,细腻精致,人物的透视和形态、表情都表现得很好。而且数量之多。。。 不多叙述了,必须要亲身去看看的。有机会的话,还要去那些珍品流失到的外国博物馆看看。

莫高窟售票处对面的陈列厅(博物馆性质了)不错,去洞窟参观前,应该先来这里看看。



听说以后开放的洞窟会越来越少,大部分参观内容都会转移到这里了。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