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再到成都 北京机场T3航站楼 -成都双流机场 -黄龙溪

四川
四川 sichuan
经纬度:103.957005
30.717825
旅游评分:4.7分
旅行费用:¥5000元
景区类型 :27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12-01 10:02
游记浏览:7
游记目录:

六点半的飞机,确实让人很难接受,为了赶着去机场办理手续,4点就从家里出发,路上的车不多,但莲石路竟然封闭修路,无奈之下只能从长安街上了四环。原来北京城四点就已经开始蒙蒙亮了。

机场的人不多(毕竟是最早的航班),办理登机手续通过安检一共才用了不到半小时。

早晨初升的太阳给航站楼,飞机都罩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

经过3个小时的飞行,终于在成都降落了,很久没有做过这么长时间飞机了,身体有写僵硬。或许下车背包出来活动选火车作为交通工具更好。

等ZM的时候突然发现一丛红花出墙来。

ZM:一个因为业务在网上联系了很久却从来没有见过面的女孩,知道我要来成都,很热情的担任起了我的地导。

早上起的太早,没吃早饭,上了飞机又顾着补觉放弃了配餐....,饥肠辘辘。和ZM见面的时候已经是饿的前胸贴后背了。什么话都不说赶紧找地方吃饭。

白家高记肥肠粉-地球上最大的肥肠粉店就是我们的目标,不过为了去这里,又坐了3站公交,走了2公里多!为了吃个肥肠粉也是满拼的。

黄龙溪和映像中的其他古镇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那就是古老的建筑、古老的街道和现代艺术、商业气息的融合。


黄龙溪的除了建筑之外最特色的应该就是水了,一条小河横古镇。无论男女老少,热了都可以下去玩玩水,所以在游览的过程中,身边总是有湿身的男女留下串串笑声,水枪射出的水线总是在眼前交织,被误伤了别生气,这也是一种换了的体验。

茶馆在成都是很有特色的,在黄龙溪也不例外,长长的一排茶座,都坐满了人,有四人围圈血战到底的,有三五成群打扑克的,有一个人坐着愣神的,在这里都很完美的融入了环境。


当然这里不是成都最具有代表性的美食,分量大但是也挡不住爱吃的姑娘,刚吃完干锅就提出带我去吃钵钵鸡做夜宵。


“一道“钵钵鸡”听名字就觉着很新奇,“钵钵”其实就是瓦罐,运用了叠音词方式起出的菜名别致而有亲切感。红黄相间的瓷质龙纹仿古罐中,密密插满了竹签,吃起来方便而趣致,浸在清可见底红汤中的鸡块、藕片、黑木耳被细细地穿在了竹签上,蘸上店家精心调配的酱料,吃起来果然是别有一番风味,颤巍巍竹签尖缀着的鸡块在吸饱了汤汁之后,红亮的汤汁顺着鸡块缓缓滑落,芝麻的醇香混合着鸡肉的辣味在舌间泛滥,雪嫩的藕片、滑而厚实的木耳,荤素搭配让人忍不住一串接着一串。
钵钵鸡是民间的特色菜肴,单从名字上推敲,也知道钵钵鸡的出身不似串串香草率,虽然都免不了用竹签签儿串着的命运,但人家是鸡呀,而且用钵钵盛着。那是真正的钵钵,土陶烧的,颇有形。而那鸡,必得要选跑跑鸡,为本地的土鸡种,敞放于乡下山腰,一身跑跑肉,嫩香无比,就是骨头渣渣都是极耐咀嚼的。钵钵里的汤,是土鸡汤,鸡汤上飘着的油,是土鸡油。至于那串在签签上等着下嘴的东西,也多是土鸡肉及其杂碎,它们浸泡在鸡汤、鸡油及最好的芝麻、花椒组成的汁液里,鲜油淋漓又不失纯香。这就是区别:是鸡不是牛;是鸡杂碎不是牛下水;是南方大佛边传来的,不是东方码头边传来的。
不过钵钵鸡这种小吃,不见得是成都的土产,它版权原属乐山,只是发扬光大在成都。这发扬光大的过程,也实在是从精致到草根的解体过程,极印证成都一向的没有器局。关于钵钵鸡的香味,这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秘方就是调料藤椒油的运用。藤椒油几乎就是为烹调钵钵鸡而天生的。四月的藤椒果,由青而紫,玲珑剔透,挂在树上都是诱人的。摘来鲜果,盛于陶钵,将热菜油浸淋,辅以鲜芋荷叶、芭蕉叶遮蔽香气。以藤椒油调制的拌料晶莹翠绿,麻而不腻,清香浸人,甚至能香透一条街。以藤椒油拌和的鸡肉,紧跟在奇香后面的,是一股山野的浸人清凉。要是换成花椒油、辣椒油,上火不说,色香味就大不如,而且满盆都是喧宾夺主的椒末,就根本不能叫钵钵鸡了。将用竹签串好的菜放进藤椒油汤里一捞,再举至嘴边,油艳欲滴,麻辣鲜香。”(转载自百度百科)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