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精致的山陕会馆 社旗山陕会馆

湖北
湖北 hubei
经纬度:114.323881
30.602512
旅游评分:4.4分
旅行费用:¥500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8-05 23:13
游记浏览:8

        我那个送我字的同学在乡里工作,挺忙的,昨天下午见我的时候,鞋子上还沾满了泥巴,帮我们安排好住宿就又下地了,直到晚上吃饭才又见成面。

       这不?早上起来一打电话,还得在地里忙上一天,于是乎,咱也不打扰人家了,再说还有同学老范一齐作陪,我们在老范的介绍下,找了个地方,老范请我们吃了早饭,车直接就停在吃饭的地方了,然后我们徒步去山陕会馆
        后来我查了资料,原来这个“爽挹”两字,意为赞颂赊店城寨具有豪迈气概,雄情爽气之势。是清朝一个南阳知府写的,搞这么复杂难懂,用现在一句流行语”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来表达我的不满吧。


        在广场上远远看到了山陕会馆,有点小期待啊,因为我在网上查了资料后,把这个地方给老郝一家是强烈推荐的,说它虽对外名气不大,但木雕、砖雕等精细之处,全国的会馆之类能与之相比的少有。

            山陕会馆,因拜祭关公的春秋楼又称为”关公祠”,现在成了社旗县赊店古镇博物馆。

          在外面看到的“西辕门”和照壁,首先给了我们一些惊喜。

          无论拼接的砖雕,还是琉璃,历经数百年,大体仍然完好。

            虽然部分地方色彩有所脱落,但并不影响它的大气和细腻。



           上面的五福临门也好,中间和四周环绕的牡丹也好,都反映也人们对美好的向往。



          不需要进门,仔细观察一下房顶,就会感觉与以往的古建筑有所不同。

            屋脊上的瑞兽,一般的古建筑都有,但以陶制为主,琉璃的比较少。

          但是基本上每个滴水瓦当上,都立有一个小人,头部又都有盘龙图案,这个就上档次了啊。

            而这个仙人乘凤的造型,以及下面的狮头图案,在琉璃造型里面就算得上非常细致的精品了。







          难怪这里被评为影响世界的中国文化旅游名镇,估计来过的人,都会回去说这个地方值得一游的。



           进得门来,里面的照壁又是一番景象。

           临走的时候,我特意买了本介绍山陕会馆的小资料,可以给大家仔细介绍一番啦。

           首先,这四个字应该读成“义冠古今”,提到义字,自然和“关公”有关了。

           两边各6个福字,代表一年12个月,月月有福气。牡丹图案就不再多说了。

             正脊中间的是狮托宝珠,两侧是狮子和仙人。

        这只神兽叫白泽,《山海经》说它它浑身雪白,能说人话,通万物之情,很少出没,除非当时有圣人治理天下,才奉书而至,常与麒麟凤凰等,视同为德行高的统治者治世的象征。 是可使人逢凶化吉的吉祥之兽。特征是狮子身姿,头有两角,山羊胡子。

         白泽知道天下所有鬼怪的名字、形貌和驱除的方术,所以将画有白泽的图画挂在墙上,或是贴在大门上用来辟邪驱鬼。寄托了汉族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接下来要介绍的宝贝则是这对铁旗杆,重达五万多斤,最重要的,它是立土为范,直接从十余米高空往下浇铁汁铸造而成的,直接与下面的石头基座合二为一的。






         再往里面进,就是“悬鉴楼”,又称“八卦楼”,不过,它的匾额是在内侧的,并非朝向大门。

         屋檐下的木雕,以封神榜、八仙过海等为主题。

          进了大门,一定要小心,必要时要低头,因为人实际是在戏台下面钻过的。

           大门两侧,一个是汉夫子雨师马良,一个是汉夫子风师廖化。

            一文一武,两个三国重臣卫护大门。


        钻过去以后,就明白为什么说悬鉴楼是个戏台了,因为这面面对的是个大广场,就是方便人开会和看戏用的。

          悬鉴楼的匾额还有个故事的。

         仔细观察的话,悬鉴两个字,和楼的风格以及书写的力度,还是有区别的。

         据说当年这匾额先是请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先生来写,老先生年事已高,用尽全部精力写下悬鉴两字后,精疲力尽而亡。于是高价悬赏高手来补上最后一个字,无人敢来应征。最后一个刷墙还是刷什么的小伙计,拿着刷子来应征,被上了最后一个字,这就是传说中的”有两把刷子“的来历。








           悬鉴楼的对面,那座石牌坊是很有必要细细观赏的。

           牌坊的上下左右,都有丰富的石刻,因为太多,我就挑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来讲一下吧。

        牌坊正下方,是九龙口,其实和故宫的盘龙步道一样,只是规模要小上很多,但雕刻的精细程度却有一拼,在老郝的提醒下,我明白了它的两个优势:一是石头有一定的玉质,南阳玉还是有一定的知名度的,这里用的石头不是玉石,但也比普通的石灰岩要细腻许多;二是雕刻的工匠可能有部分本身就是玉石雕刻的专家,所以细节、纹理上处理的很好。


          牌坊的左上角,在树下吟诗的,是杜甫老先生,不过个人感觉左边、左下、下方的雕刻更显功夫。


         对应的,右上角,必须就是骑着鲸鱼遨游天下的李太白诗仙啦。

         两侧的石鼓上,也有“伯牙爱琴”、“稽康爱竹”、“陶渊明爱菊”等共计八爱图。鼓面上下各种狮子、麒麟等姿态各异。


       牌坊的背面,又是一番景象。





           左上为“赵彦求寿”(背面就是李白啦)。

              右上角是赵匡胤输华山(背面就是杜甫啦)
            左右一对人面神兽,称为英召,也是山海经里面提到的。一公一母,关键看胡子,你能分别出来吗?

             中间这一对,估计也是山海经上提到的神兽啦,反正我是不知道叫它什么名字啦。

        拜殿左侧,资料上说刻的是“渔、樵、耕、读”,个人感觉不太象,至少中那个小屋子里一只猴子戴帽子的应该是“封候拜相”吧。

         右边呢,则是反映唐朝的“十八学士登瀛洲”,如果你只看到十六个人的话,我会告诉你,还有“藏头露尾”的两个人呢。

          过了牌坊,就进入了大拜殿,这也是当时的宴会厅和会议厅。

          进了拜殿后,首先发现柱子下面的麒麟头和屁股光亮光亮的,解说员说是摸头和摸尾巴各有什么福气,现在也记不清了。

            小朋友们感觉很有意思,于是摸了摸,给俺家小姑娘带来好运气吧,无量天尊。

           其实山陕会馆里,几乎所有的石墩上,都有丰富的石雕,需要游客耐心去慢慢欣赏发现。





        这样的宫灯,有四盏,可是有上百年历史的文物啦,在当时,玻璃可是贵重物品,用来做宫灯,再加上精美的绘画,那个价值可就高啦。

        两边的侧门上,有小小的天井,看上去,很美好啊。

           殿的正中,供奉的是武圣人关公关云长,他在中国历史上,基本上就是忠义、信义的代名词。

           当然,关公也是财神,在商会馆这样的地方,自然是双重含义都很重要的。

        这个匾额,就是当时赊店古镇酒业协会的十家生产厂家共同敬献的,昨天晚上俺们喝的赊店老酒,就是永隆号出品的,真正的老字号啦。

         大拜殿是精品集中的地方,柱子上方两侧的木雕,都是一个个的故事,象这个,就是西游记啦。

             木雕到处都是,基本上还是以封神榜为主,当然也有其它的,看的眼都花了也分不太清。


















            大拜殿的左侧,是马王爷的地盘,就是传说中马王爷三只眼的那位。





        出了马王殿,西廊房往后院的侧门旁边有一块石牌。旁边还有一块匾额进行翻译,原来这就是当时的工商管理规定啦,不过,这是商会自己协定出来的。如有违反,罚没保证金(入商会交50两白银当保证金),够四口之家生活34年左右啦。


        大拜殿的右侧,是药王庙,药王,当然是孙思邈老先生啦。因为人家是陕西人,所以,药圣张老先生就没被山西和陕西老乡给选上,不过,象这样高尚的医学大圣人,是不会太计较的。





           大拜殿的后面,是春秋楼遗址,关公夜读春秋的典故,已经传诵数千年啦。

         右侧,是关公的官印,刻着“汉寿亭候”




        左侧,则是刀楼遗址,传说中的青龙偃月刀,在三国中的地位,仅有吕布的方天画戟能够超越它的兵器谱排名。

             最后,让我们再欣赏几张照片,来结束这篇游记吧(其实是写不动啦,累啊。)























































































        (中午吃完饭,开车返回洛阳,一路上没有堵车,甚至于中午时分部分路段车都极少的。)
        社旗山陕会馆,昔日壮观到让慈禧给嫉妒的抢过来当行宫的地方,值得你来慢慢的欣赏。

        最后,让作者来个黄飞鸿经典造型,给本文完美谢幕吧,谢谢您的点击,更希望您能收藏和推荐本篇游记。如果你想去这几个地方需要参考意见的话,请在游记后面评论,我会抽时间给您回复的。

        再次感谢您的光临。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