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3:2月21日(初三) 西江千户苗寨

西江
西江 xijiang
经纬度:108.17059799088
26.500820988814
旅游评分:4.2分
旅行费用:¥800元
景区类型 :3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8-30 06:34
游记浏览:23


D3:2月21日(初三)镇远——西江千户苗寨   宿西江千户苗寨

镇远——千户苗寨路线图,全程约130多公里。


早上五点半钟起床,洗漱、退房,准备离开镇远了,车行至无人的街道上,我依依不舍留下最后一张在此地的照片,虽然在古城逗留时间很短,但在我脑海记忆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痕。

 

前往千户苗寨的途中看到好的风景就会驻车拍照,不知道这个地方叫什么,只知道这个地方很美。

途中偶遇出嫁的新娘,从服饰上看是苗族人,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真实的苗族服饰。



在导航的引领下继续朝着千户苗寨方向行驶,途经乌利苗寨,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在此深入苗寨一探究竟。


一路行走在S型的山路上,路况较好,大约在9:40钟到达千户苗寨的北门停车场,由于游客太多停车场车辆爆满,在交警的指挥下继续上山来到西门停车场,西门距北门3—4公里。

千户苗寨

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距离县城36km,距离黔东南州州府凯里35公里。距离省会贵阳市约200公里。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有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

千户苗寨照片集锦。

越往山上走雾越浓,西门有三个停车场,我被第一个停车场管理人员拦住停车,其实第三个停车场就在大门附近,如果大家以后去可以把车停在第三停车场,这样即减少了步行,又节约了时间。

这是西门附近的停车场了。

千户苗寨现场购买门票价格100元,我在网上预定90元,景区车票无优惠,统一价格20元。学生门票半价50元+景区车票20元。


景区车第一站到达观景台,从观景台上可以看到千户苗寨全景,密密麻麻依山而建的吊脚楼没有建筑师统一规划,看是杂乱无章却又井然有序,错落有致,与周围环境相辅相成。




        由于惦记着观看苗族表演,匆匆拍了几张照片后又乘坐景区车下山。苗族歌舞每天表演两场,时间分别是11:30和17:00。

游客在演绎场进口排成了长龙,感觉到有些拥挤。


舞台背景。

舞台边悬挂的饰物。

表演开始后,相机设置在连拍状态,视觉始终聚焦在服饰、表情上,以至忽略了表演内容的含义,回家后慢慢还原当时的场景,似乎对苗族歌舞又有些重新认识。





用树叶吹奏音乐的表演者给了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老年合唱团在无音乐伴奏下演绎着天籁之音,尽管我听不懂语句,但音乐无国界。他们的表演至真、至善、至美。



从观众的神情中我看到他们也被精彩的演出感染了。




30分钟的演出结束后,我们往山上行走找住宿。


步履稳健的大娘。

从半山腰看到山下的情景。

从山上看到位于山下的芦笙场。

几乎每家都晾晒着玉米。

天真无邪的孩子。



侯家庄,这是兄妹俩经营的客栈,楼上是餐饮,楼下是客房。

餐厅窗檐下的装饰品。


餐厅内照片墙上展示着好多国内外名人曾经到这里用餐。

我们的午餐。




楼下的这间客房160元,有卫生间、热水,不是所有的客房都有卫生间哟。



顺着客栈往山上走20-30米可以看到这家蜡染坊,里面有经过蜡染的织物出售。

 

山下临街的博物馆免费参观。

 

两位小妹妹穿着漂亮的服饰到芦笙场参加活动。




    芦笙场是西江苗寨举办公德公祭的地方,逢年过节,西江村村民都会集中在此进行活动,西江苗寨的集体活动和娱乐活动都会在此举行,在芦笙场上跳芦笙舞。芦笙舞,苗语叫“究给”。每当节日,苗胞都涌上芦笙场跳芦笙,芦笙舞队由一支庞大的芦笙队伴奏或领舞,芦笙队呈“一”字型排开,原地吹奏,群众围着芦笙队舞蹈或是由芦笙队带头行进,边舞边吹,群众跟在后面形成圆圈舞蹈。有的芦笙队中还配有芒筒,使芦笙舞曲更加浑厚雄壮。这种形式的芦笙舞,不限人数,男女老少均可参加,舞蹈动作跟随芦笙乐曲变化,一般比较简单。男的动作矫健潇洒,女的轻快柔美,随着苗家姑娘身体的跳动,佩带的银饰发出和谐悦耳的声响,更增添了浓郁的苗族风格。





 

沿街的住户与商铺。


 

 

 

     风雨桥流行于湖南、湖北、贵州、广西等地。由桥、塔、亭组成,全用木料筑成,桥面铺板,两旁设栏杆、长凳,桥顶盖瓦,形成长廊式走道。塔、亭建在石桥墩上,有多层,檐角飞翘,顶有宝葫芦等装饰,被称为世界十大最不可思议桥梁之一。因为行人过往能躲避风雨,故名风雨桥。




风雨桥上这三个字我一个都不认识,你知道读音吗?



 

      “长桌宴”原本是苗族同胞过苗年的喜庆方式,如今演化成苗家最隆重的待客礼仪。每到举行“长桌宴”时,家家户户会搬出桌子和板凳,像接龙似的沿街摆上一长排,常常可达数百米,他们在宴席上摆满苗族的传统佳肴,主客间相互敬酒,对歌,即兴起舞,“长桌宴”也因此成为苗族村寨最知名的旅游景观。




我独自一人又来到观景台,寻找最佳位置拍摄夜景。

 

从观景台上用长焦镜头拍摄山下的表演场。17:00的演出开始了。

 

坐在户外绣花的老妪。

 

为避开观景台上众多的游客,我沿着下山的公路找到一家还未竣工楼房的阳台上拍下了这张苗寨夜景。

 

返回客栈的途中,街道两边一楼全是商铺。














伴着音乐节奏打鼓的人。

 

银铺内的银手镯。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