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5:都江堰叹为观止 都江堰

四川
四川 sichuan
经纬度:103.957005
30.717825
旅游评分:4.7分
旅行费用:¥5000元
景区类型 :27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11-18 11:49
游记浏览:11
  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
不知不觉又到了行程的最后一天

但是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
本来打算最后一天就随便逛个景点打发半天时间就过去了

谁料最后一站才是精华啊~!
果然我还是太年轻了~

功课没做足的结果 哭死
最后一站是大名鼎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都江堰
都江堰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啦~!牛逼哄哄啊~!

  

好吧,先把度娘请过来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都江堰是神马:

都江堰是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两千多年了,至今仍在使用,发挥作用,个人感觉比长城还要牛逼啊~!毕竟现在长城由于已经不在发挥护城作用而日久失修,早就已经面目全非,但都江堰经历了这么多年,不仅成为一个景点,更重要的是,至今仍然在发挥着建成时的作用,古人的智慧真心让人叹服。

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水利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划时代的杰作,更是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古为今用”、硕果仅存的奇观。与之兴建时间大致相同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仑的灌溉系统,以及中国陕西的郑国渠和广西的灵渠,都因沧海变迁和时间的推移,或湮没、或失效,唯有都江堰独树一帜,由兴建源远流长,至今还滋润着天府之国的万顷良田。 

三言两语真心是介绍不完都江堰,有机会一定要亲自前往,亲身去体验一下才能真正感受到这个工程之伟大。想当年连火药都还没发明,李冰父子就想到了用火把石头烧爆裂,从而开山辟石。不仅将岷江水引入成都平原,还能分洪减灾,引水灌田、变害为利。


嗯嗯,咱们跟着各路旅游团导游听到的大概也就是这些。当然了,都江堰的牛逼又怎能三言两语说得完。
有兴趣的孩纸还是自己问度娘,然后亲自来体验一下呗~

废话少说,直接上图。
 
 首先看到的这些铁柱,名叫卧铁。卧铁主要是用来标记挖掘深度的。卧铁是埋在内江“凤栖窝”处的淘滩标准,也是内江每年维修清淘河床深浅的标志。相传李冰建堰时在内江河床下埋有石马,作为每年淘滩深度的标准,后来演变为卧铁。现有四根卧铁分别是明朝万历四年、清同治三年、民国十六年和1994年埋下的。我们看到的这四根是卧铁的复制品,真品还埋在内江河床下哦。


然后这棵银杏树有没有觉得很眼熟呢?传说这是参与86版西游记人参果树友情客串的千年银杏古树~~
据说还是难得一见的雌雄同体银杏~~~求植物专业大神出来科普一下~~~




早上下着毛毛细雨,人还不是很多。十分享受这片宁静,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散发着一种让人凝神静气的气息,仿佛走进了某个避暑的园林之中。








过桥之后,首先看到的是宝瓶口和离堆。
宝瓶口起"节制闸"作用,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是湔山(今名灌口山、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它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特,故名宝瓶口。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离,故名离堆。离堆在开凿宝瓶口以前,是湔山虎头岩的一部分。由于宝瓶口自然景观瑰丽,有“离堆锁峡”之称,属历史上著名的“灌阳十景”之一。




在宝瓶口往前一点,是飞沙堰。虽然看起来只是一堆沙石堆,十分的不起眼。但是,它的作用非凡,是都江堰的重要组成部分哦。这也是整个都江堰工程最让我佩服的地方。根据导游的介绍,这个飞沙堰,就像一个袋子一样,让猛烈的流水经过飞沙堰的时候,砂石都沉降在飞沙堰这个“袋子”里,而水淹满“袋子”之后,将继续往下流,这样,工人们只要定期清理“袋子”里的砂石即可,可以大大减少下游清理淤泥积石的工作。另外,它还起着自动调节水位、自动泄洪的作用。

好了,以上那些都是蹭导游听回来的,下面还是看看度娘的专业介绍吧。

飞沙堰溢洪道又称“泄洪道”,具有泻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显著功能,故又叫它“飞沙堰”。 飞沙堰是都江堰三大件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用非常之大,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飞沙堰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飞沙堰的另一作用是“飞沙”,岷江从万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 古时飞沙堰,是用竹笼卵石堆砌的临时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浇铸,以保一劳永逸的功效。










最后,是都江堰最主要的部分,叫鱼嘴。镜头正前方据说就是上次地震的震中--映秀的所在。据导游们说,映秀受地震的影响巨大,很多房屋都倒塌,至今仍在重建中。而即使遇到这么强烈的地震,鱼嘴也只是稍微的裂开了一条细缝,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依旧正常运作。

鱼嘴分水堤又称“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它昂头于岷江江心,包括百丈堤、杩槎、金刚堤等一整套相互配合的设施。其主要作用是把汹涌的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俗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
在古代,鱼嘴是以竹笼装卵石垒砌。由于它建筑在岷江冲出山口呈弯道环流的江心,冬春季江水较枯,水流经鱼嘴上面的弯道绕行,主流直冲内江,内江进水量约6成,外江进水量约4成;夏秋季水位升高,水势不再受弯道制约,主流直冲外江,内、外江江水的比例自动颠倒:内江进水量约4成,外江进水量约6成。这就利用地形,完美地解决了内江灌区冬春季枯水期农田用水以及人民生活用水的需要和夏秋季洪水期的防涝问题。



所以,个人认为,都江堰这个伟大的水利工程,真的是比万里长城还牛逼,没有劳民伤财之余,还造福了千千万万代的后世。估计以后只要不是发生叉叉大战,叉叉地震的话,咱都江堰还能继续工作好几个两千年呢。真正的流芳百世啊~~~李冰父子好样的~!


古时候的水势图



岸边各种水利部门,有专职人员驻守,时刻监测水势。


冬季的都江堰,随处可见金黄色的银杏,美美哒~!
闻说四川大学的都江堰校区也是很美哟,可惜时间有限,只能下次有机会再来啦~!

行程完满结束,五天的美梦又到醒来的时刻了,再一次享受四川美食就滚回现实啦~!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