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第三天(2015年2月21日 大年初三 多云转晴)

北京
北京 beijing
经纬度:116.393525
39.969654
旅游评分:4.3分
旅行费用:¥200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10-21 11:24
游记浏览:26

旅行第三天(2015221 大年初三 多云转晴)

   昨天最终买到一份迷你地图后我们就安排了今天的行程:海淀区颐和园-圆明园-清华-北大-后海南门涮肉。称为计划,当然大家都知道此般情况下,实际都会出现偏差。

   早饭是在拥挤的护国寺小吃解决的,因为路远第一站我们乘地铁过去,由北宫门入园,老公买的是50块的联票,后来发现没有必要,园子太大,即使走一整天也不见得能走完,所以只买20块门票即可,佛香阁推荐单独购票游览,即30块票价搞定颐和园。

此景点超级推荐。

    北门入园后,很多人向右走选择先看佛香阁,我们俩因为联票先下了台阶去欣赏涧间的苏州街。说是欣赏有点牵强,这里的苏州街无非也是由一间间卖苏州特色物品的小店紧凑而成,而且春节期间80%的店铺都已关门歇业,本无景可赏;如非要说出点景致,那么,苏州街不是与地面平行,而是低于地面10米临湖而建一圈商铺,湖中心有座三孔桥把苏州街分为东西两部。由此桥经过才可至园中其他景点,也可从此桥下望苏州街景。街道非常狭窄且没有栏杆,天好尚可大意通过,但因为昨天刚下过雪,此处又近郊区温度偏低雪已成冰,如不小心,便有可能划入湖心,湖面冰还无力承受人重,所以小心攀着门柱前移倒成了一种乐趣。其他涧间风景则真的需出了局才能更有体会。(同一个场景上下午不同天气状况下不同表现)


    出了苏州街,我们左转进入万寿山后山,满山七倒八歪饱经沧桑的松柏已被横七竖八斜插而入的杠杆支撑着,枝桠上的雪偶尔因为风吹落下一片,躲避不及就进了衣领,瞬间白雪就化成一股凉水顺着脊背向下滑去,透心地凉。突然天马行空地想到了陈毅元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这两句现代仿古诗。看着满眼的绿色,沿着湿重的古道漫步向前,嘀咕着不知在园中何处的昆明湖,心里真是感慨皇族果然懂享受,每年夏天在这里避暑该是何等的享受?!

    看了园口通知知道谐趣园中有梅展,于是我们悠哉哉地朝着谐趣园晃去。

    小小的园子挤满了人,湖边一块石台上有几个摄影爱好者支着三角架在拍什么我们发现不了的景致,从梅展小屋出来的一老者在给朋友打电话,说展览是如何如何的精彩,极力推荐朋友过来一饱眼福。排着队一拨一拨地进入小屋发现大部分人都在对着各品种颜色的梅花可劲地拍照,似乎没有几个人认真地去欣赏,既然这样,那我就再独特一次吧。收起手机,我专心欣赏由百年古数枝嫁接出来的梅花,看树干的形态,看梅花的颜色形状,看名牌上的中英文介绍,一圈走下来,我知道了什么是玉冠素心白梅宫粉,且知道即使我没有把它们留在相机里,在别处遇见时我还与它们相识。撇下还在拍照的老公我先行出了小屋,看到石板上一位阿姨正对着湖岸另一侧不起眼的亭子调着焦距,就忍不住提出了我的疑问,经指点才发现水中另有乾坤,于是拿手机也随手捏了一张自娱自乐。


    出了谐趣园,上行爬过紫气东来阁,又下行穿过乐寿堂宜芸馆,一条长廊挡在眼前似乎前方已无路可走,心里有点急了,传说中的昆明湖至今未见身影而我们在院子里走了三个钟有余,沿着长廊百无聊赖磨蹭,透过长廊边墙上的玻璃窗向外望去: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窗外氤氲弥漫下一望无际的水域可是昆明湖?!

    立于桥边向南望,依然有如织游人在移动,想来距离是颇远的,于是便想转移阵地,好景不能一次看完,留点悬念给以后,可是回望长廊西端那个菱形型墙面建筑却一次次吸引着我,让我欲罢不能。终于下定决心折回长廊,西行探个究竟。

    近前才发现原来这竟是颐和园的主体建筑佛香阁,外观似黄鹤楼,菱型墙面原来约20米高的塔的台基,而菱型是台基两侧登塔的阶梯,在台基墙面底部分东西两道游客背道而驰上行,与墙面正中高度分止最远,然后折回相向而上,在阁楼大殿入口汇合。站在阁楼南望,整个昆明湖风景尽收眼底。恰在此时,太阳从云朵后羞羞答答磨磨蹭蹭地移到面前,万道金色的阳光穿过未散殆尽的雾气撒在广阔的水面上,随着细碎的波纹起伏,犹如数不尽的金屑在远远地向你招手,一刹那,觉得自己富裕了。J

    走马观花般地逛了半个园子已近下午三点半,估计这时候去圆明园也来不及了,于是迈着双腿按着地图指示直奔两个中国最高学府了。虽说太阳已经出来,风还是有点飕飕的,大约40分钟后终于看到了刻有金色“清华园”的西门楼。校门口游园的长队与稀稀疏疏入校出校的学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再细一看游客大部分都是父母和十多岁的孩子,突然感到了后怕;还好老爸老妈从上学到毕业都没有这样督促过我,当然自己最终也没有能力来这里读书,但生活幸福指数还可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

    这样的阵势搞得我们游园的兴致荡然无存,直接坐公交车回到后海,串了几条胡同后终于找到了南门涮肉,顺便也发现了同学介绍的那个胡同PIZZA。在涮肉店前台被告知2人位估计要到9点才有空位(当时为晚上6点),我们果断出门去了胡同PIZZA 店。

    小店被装饰得颇有情调,入户水池里几条金鱼绕着水草轻快地游玩着,餐桌和坐椅都是实木仿古式,厚重古朴;我们在服务生的建议下上了二楼,这次是真有了100%回到农村老家的感觉:头顶是根厚重滚圆的实木大梁,由大梁支撑分散两侧斜向下的条条椽子,凸凹不平的墙面上挂着的筛子都让我感觉亲切舒适。简单快速地被指导着点了他们家的名星产品,没多久,炸土豆皮,蘑菇汤和土豆汤就上桌了,小试一口,正是那个恰好的味道,似乎多一分少一分都是错误;最后上来的双拼披萨也不错,单说双拼就已经够有自己的特色了。价格稍微不太亲民(RMB185 一份9” PIZZA2份汤,1份炸土豆皮),偶尔为之,倒也无不可。


 旅行第三天这样结束,早点休息,为明天的长城之旅养精蓄税。


1 前言

2 引子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