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滚滚我来啦!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武侯祠 -锦里 -宽窄巷子 -成都人民公园 -天府广场

四川
四川 sichuan
经纬度:103.957005
30.717825
旅游评分:4.7分
旅行费用:¥5000元
景区类型 :27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10-07 01:02
游记浏览:17

在成都的最后一天可是个重要的日子呢!因为——今天终于要去看大熊猫啦!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要去看大熊猫,所以今天一大早出门到处都遇见“熊猫”君!




这个是熊猫邮局,一大早还没开门营业呢!




上公交之前,在便利店吃了早餐,正好看见功夫熊猫的果汁软糖,果断掏腰包!


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距离春熙路(市中心)1个半小时+,早点去人少,所以亲们尽量一大早就出门哦!




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大门,可爱的熊猫造型~





各种睡姿的骚年滚滚~(最后一张是自挂东南枝无误






这位骚年很不安分,一直在树上爬上爬下,最后还去骚扰好基友碎觉~奈何好基友滚成了团子,最后骚扰失败,又将目标转向了角落里只露了个PP的另外一个好基友……


下面,是几位成年滚滚!




和极其爱干净的成绩比,这位亲就显得有点儿脏兮兮的了。大双,雌性,1997年9月1日出生,身体强壮,较其它同龄大熊猫其体型更大,性格温顺,采食好。






两只在打架的滚滚~




感觉这位屁股对着我的亲也在碎觉~23333


PS:熊猫屁股上的毛发看似棕色,其实是因为他们经常坐在地上~




因为萌,所以卖(好像有什么不对= =)








还有一只360°无死角吃货。




哈哈~吃完还不忘晒个经典的背影!





LOOK,有木有发现大熊猫的“手”能够很灵巧的握住竹子?对啦~这是因为大熊猫的前爪除有五趾外还演变出了一根伪拇指,据说这样便能组成“对握结构”,十分便于握竹进食呢~


再科普一下:为什么看到成年大熊猫除了吃还是在吃呢?这是因为大熊猫的消化道保留了祖先的特性,与肉食类动物相似,比如说相对较短的消化道,所以对竹类的消化利用率较低,食物在体内停留的时间短,所以要采取大量进食、快速排出的方式,来获得足够能量。


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除了有招牌的大熊猫外,还有很多小熊猫~


值得点赞的是——这里的小熊猫是散养的!虽然道路两边有铁丝网,但是铁丝网上都剪了好多洞洞,小熊猫想出来溜达就能出来溜达~但是注意啦!小熊猫比大熊猫灵活,爪子尖锐锋利,不要去摸它们哦!




注意右侧有个洞洞的铁丝网,小熊猫就是从这个洞里悠哉悠哉地走出来,然后再悠哉悠哉地钻进去~











而且它们喜欢吃箭竹,这些饼干应该是用竹子做的粗粮吧?有点儿像大熊猫吃的窝窝头~  


或许正是因为以上这些原因,它们才被唤作“小熊猫”,而不是XX浣熊吧!


PS:浣熊是无危物种,小熊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易危物种;各种搞笑视频中偷东西吃、有点儿尖嘴猴腮、灰不溜秋的家伙是浣熊,小熊猫全身红褐色,四肢为黑褐色;浣熊偏于杂食,吃昆虫、蠕虫、水果、坚果等,小熊猫喜欢吃箭竹。






好像还有野鸭?






武侯祠是纪念诸葛亮的祠堂,因诸葛亮生前被封为武乡侯而得名。但武侯祠的看点却是“惠陵”。


据《三国志》记载,刘备于公元223年病故于白帝城,后灵柩被运回成都,下葬于此,史称惠陵。而按照汉制,有陵必有庙,所以在同时期,便有了汉昭烈庙的诞生。大约在南北朝时期,武侯祠与惠陵、汉昭烈庙合并一处。
















后来去重庆也发现,只要是卖张飞牛肉的,店员都是这个造型,哈哈!感觉眼神好无辜~


来锦里就一个目的——吃吃吃,这里重点推荐一个当地特色小吃:三大炮!




为什么叫三大炮呢?注意看,最前方的是装有黄豆粉的竹簸,中间是钢碟,然后是装有糍粑的锅。卖三大炮的师傅会在在锅中抓出一大坨糍粑,将其分成三小坨,然后用力摔向钢碟,糍粑砸到钢碟上,发出“砰砰砰”三声,再弹向竹簸,于是便沾满了黄豆粉,之后再将沾满了黄豆粉的糍粑放到碗中,浇上红糖汁,撒上芝麻,送到食客手中。




小伙伴哭着闹着要吃钵钵鸡= =




等公交的时候一看,市区的树干上也都挂满了红灯笼,密密麻麻,感觉好费力气啊,全部都要人工爬上去,一颗颗的挂~不过很美,红红火火迎新年!




在天桥上遇见一只好瘦好瘦好瘦的汪星人……






这是宽巷子,下面来目测一下窄巷子是不是比宽巷子窄,2333




在窄巷子挑了段巷子,看上去好像的确是窄点,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宽窄巷子也有个熊猫邮局,熊猫邮局其实就是一个邮局,只不过里面卖的东西都是熊猫造型。




先从大门进去,左侧有个柜台可以换铜板,然后拿着这些铜板到餐厅外面的点心窗口买小点~




餐厅里头的装修还是很有特色的。










这是公园外的牌子,简单介绍了成都人民公园的历史。


话说,很多城市都有“人民公园”,成都的人民公园则是我国第一个被称为“公园”的场所。1911年,成都将军玉昆在原少城南边开辟商业用地,卖茶卖饭、演戏说书、打拳射箭、展览聚会,名为“公园”,通称“少城公园”,1950年“少城公园”更名为“人民公园”(你懂的)。据说来成都,不到人民公园就没体验到成都生活的那份安逸!




公园的西北方向有一座“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建于1913年,是当时川路总公司为了纪念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中牺牲的烈士而修建的纪念碑。


除了这座纪念碑外,人民公园中还有很多民国建筑,比如这两位:




中正图书馆旧址。


下面,来see see成都人民的安逸生活吧!










成都旅游图片


再见啦,天府之国~我还会再回来的哟~(因为乐山、西岭雪山啥的还没机会去呢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