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第一庙

渭南
渭南 weinan
经纬度:109.506355
34.515208
旅游评分:4.5分
旅行费用:¥200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10-06 00:04
游记浏览:5

西岳庙距离华山仅5公里,从华山游客中心,有车到西岳庙,我忘了是凭门票免费乘坐还是自己购买的车票。不过时间不长很快就到了。

西岳庙是历代帝王的祭祀庙宇,始建于汉武帝元光初年(公元前134年),迄今2100多年。庙宇坐北朝南,对峙莲花峰,占地14.32万平方米(215亩),素有“五岳第一庙”和“宝莲灯故事发生地”的殊誉。

西岳庙整体布局为“轴线贯通,前后列置,左右对称”:一条轴线贯通南北,自前至后依次为灏灵门、棂星门、金城门、御花园等六进院落。重门次第,宫苑幽深,画栋雕梁,堂舍俨然。四周重城围护,城墙高大,行道环绕。大殿恭奉着五帝之一的为民降福祉的财神、华山神白帝少昊。据典籍记载,唐玄宗、宋真宗、康熙等先后亲莅西岳庙,隆重祭祀。庙内古迹弥珍,文物荟萃。“天威咫尺”石坊等雕刻技法精湛,“汉碑”、“北周碑”等堪称瑰宝,闻名天下。此外,千百年间还演绎出“宝莲灯”、“雪映宫”等美丽动人的故事传说。

天威咫尺莲花峰,千古沧桑西岳庙。现存的西岳庙为明清建筑遗存。

灏灵门,又称连正门,建于明代。琉璃瓦单檐歇山顶,砖起城誾(瓮城之门)、无梁殿宇式建筑,为西岳庙山门——第一道门。灏灵,神通广大;连三,取意“三”生万物;门楣上“敕建西岳庙”表明,此庙宇为皇帝敕建。

门前蹲坐石狮,高大威严;正面设置“影壁”,弊其宫院;左右两侧设置“石栏”,为祭祀庙宇独有,堪称标本;地面象棋盘,古时为街、市,称为棋盘街。

西岳庙

现在有很多极具历史的地方却无人探访,对此我倒是很开心的,至少当我在其历史中畅游时,没人打扰,误闯我的画面。

西岳庙的人也很少,不过我一直很喜欢这种充满历史感的地方和建筑,试图从其中的某一个点,去探寻曾经逝去的辉煌。

西岳庙

唐·天下第一碑,原名唐玄宗御制西岳华山铭碑。立于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毁于唐僖宗广明元年(公元880年)。据典籍记载,碑文记述了玄宗皇帝敬天礼神,治国安人的思想和盛世之时要封天禅地的弘愿。

据传,玄宗皇帝亲临西岳,曾受岳神迎驾之礼,倍感荣宠。在立碑之时,官员请示碑的尺寸,玄宗答复:“天下之碑,莫大于此”。故称天下第一碑。唐书记载:此碑通高五十余尺,阔丈余,厚四尺五寸,由玄宗皇帝亲自撰文并书写,文辞华美,笔墨酣畅,制作宏丽,雕琢精致,充分展示了大唐盛世的雍容华贵与大气。

不过,现在先早已不能寻其踪迹,只见大石堆一片。

西岳庙
西岳庙
西岳庙

棂星门,取灵星之意。灵星原为管天田的神,祭祀它以祈五谷丰登。后来又称其为文曲星,所以孔庙之门亦以此为名。西岳庙里的此门形如窗棂,就改灵为棂。门共七间,主体三间为高大的木结构琉璃互单檐歇山顶楼,半拱部分昂出九条雕刻精致的龙头,张牙立目,昂首视天,惟妙惟肖。七条正出,两条斜出,人称“九龙口”。其门整个建筑规模宏大,结构繁杂,色彩绚丽。

西岳庙
西岳庙

很喜欢这样大气磅礴和充满历史感的建筑。

西岳庙
西岳庙
西岳庙

到处都是岁月流逝的痕迹。

西岳庙
西岳庙

金城门,为灏灵殿正门,始建于明代,为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金城取意“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坐落在长方形基座上,琉璃瓦单檐歇山顶木结构,是西岳庙现存的第二大建筑物。布局疏朗,结构稳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建筑面积285平方米。正面东侧放置清同治9年(1870年)“敕建西岳庙碑”(左宗棠篆字碑),西侧放置清“敕建西岳庙图”碑。

西岳庙
西岳庙
西岳庙
西岳庙
西岳庙

“天威咫尺”石碑楼为明万历年所建,结构为四柱三开间五楼,是庙里石牌中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牌楼各部分全为 石质,由石梁、石柱、石枋等组合而成。牌楼共分三层、层层收进。最上为雄狮托宝瓶,屋燧雕以旋花蔓草,四周垂燧为圆雕的行龙,在每个顶的檐角,均雕有仙人团座。牌楼共面最上层檐下,双龙环抱,上书“敕建”二字。正中上下两面嵌有“尊严峻极”、天威咫尺“石匾各一方,字体苍劲有力,传为明奸相严嵩手笔。龙门枋正面有”八仙庆寿“图,背面为”帝后宫廷行乐图“正反面均有二人手捧托盘,盘中各劢冠、 取加官进禄之意。牌楼立柱的前后面刻有楹联两副,一面是对岳神职权范围的规定,一面为对岳神慈恩广德的赞扬。除此而外,牌楼上还雕有”二龙戏珠“、狮子滚绣球 ”、“双凤朝阳”、鹤戏图“、“鲤鱼跌龙门”等 扣种 图案,且运用圆雕 、浮雕、线雕、透雕等各种技法,几乎将中国古代传统中象征吉祥如意的动植物采用殆尽,其艺术价值之高令人瞠目。

西岳庙

金水桥,亦称望仙桥,明代所筑。桥体为石拱桥,三桥四池式结构,桥下之水引自华阴市东南之醴泉,话说此泉水有酒香气,常招凤凰来饮。

西岳庙

灏灵殿为西岳庙的正殿,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复建。68大柱、13大檩、9大梁,北方传统抬梁木架构,黄色琉璃瓦单檐歇山顶,其面宽七间,进深五间,建筑面积1262.3平方米。周有回廊环绕,飞檐高耸,斗拱密布,整个建筑气势巍峨,为西北地区现存最大的清代建筑。

殿内供奉西岳之神等诸神像,殿内悬挂清同治皇帝御笔“瑞凝仙掌”,光绪皇帝御笔“金天昭瑞”和慈禧太后御笔“仙掌凌云”匾额。殿前“金水桥”横贯,“碑亭”、“祭亭”列置东西。此院作为中心院落,布局严谨,建筑荟萃,彰显了“中心为尊”、“主体为贵”的传统思想理念,凝固着千百年来祭祀这一主题文化。

西岳庙
西岳庙
西岳庙

御碑亭,又称八角亭,亭有两座,分立于灏灵殿左右两侧,为放置皇帝御碑而建,建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不过现在只见亭不见碑,可能已毁。

西岳庙
西岳庙
西岳庙

以前的建筑都是如此的辉煌和美丽。

西岳庙
西岳庙
西岳庙
西岳庙

灏灵殿内。

西岳庙

寝宫,华山神白帝少昊及帝后燕息之所,供奉西岳华山神及夫人等神像。依“庙后有寝,乃栖神妥灵之所”的前殿后寝古代形制布局。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建筑面积320平方米。现存建筑为2001年整修时搬迁复原,是保存完好的清代建筑。

不过去了以后,现在里面真的没啥,空空如也。

西岳庙
西岳庙

后宰门,为内宫城的最后一道门,出后宰门后即为御花园。

西岳庙

望华桥,位于御花园内,桥为单孔双池结构,原桥建于清初,毁于民国。现桥为2009年在原址复建。

只能感叹曾经的历史一点一点的在离我们远去。

西岳庙

少昊之都石牌楼,明万历年间所建,四柱三开间三楼式青石牌楼。“少昊”为五帝之一的白帝,也是西岳华山之神。少昊之都意为岳神在下界理政的地方。

西岳庙

每次都只能从这些苍老的石块中依稀看见当年其雄伟的画面。

西岳庙

御书楼,始建于清乾隆42年(1777年),内置乾隆皇帝御书“岳莲灵澍”,寓意“莲花山峰,祈雨灵验”。不过现楼为2001年复原建筑。

西岳庙
西岳庙

万寿阁,建在十字形的高台上,阁分三层,登楼顶可遥望黄河,故又称望河楼。阁左右两侧为陪楼,高两层,曾为藏经阁。阁楼与陪楼之间以卷蓬式的飞廊连接。初为明万历年间道官席演魁所建,后毁于战火,2000年在原址重建。前人描述它“千寻阁势倚苍穹,缥缈真成白帝宫,栏外三峰刚对华,望中八水直趋潼”,足见其巍峨壮观。

西岳庙

先给同行兄弟来一张,这地就我俩过来了。

西岳庙
西岳庙
西岳庙
西岳庙
西岳庙
西岳庙

瞭望远方莲花峰(华山西峰),看得见像莲花吗。

西岳庙
西岳庙
西岳庙
西岳庙
西岳庙

曾经的藏经阁,现里面已空无一物。

西岳庙
西岳庙
西岳庙
西岳庙
西岳庙

生命就是绝处逢生,活出自己。

西岳庙

这张看得清楚吧,像莲花吗?想想早上还在上面玩耍,现在却离它如此遥远。

西岳庙
西岳庙

从城墙上,拍内宫城。

西岳庙
西岳庙
西岳庙
西岳庙
西岳庙
西岳庙
西岳庙
西岳庙
西岳庙

西岳街,不过这边人气不够,街上人很少。

西岳庙

结尾

最后吐槽一下这太阳,虽然带了了美好的天气和风景,但是也让我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连续两个月(5月、6月)的济南、泰山、威海、青岛、连云港、西安、华山、洛阳、开封之行让我从一个“小白兔”变成了“小黑兔”,回去了差点连妈都不认识了,从那时起,我似乎就告别了重庆人白皮肤的传统,哎。。。。

华山之行是非常美妙的旅行,不光是有有爱的伙伴,有美丽的风景,也许还是一生中很重要的一个节点,谁知道呢。多年以后我们再次相约前行吧。

有人说旅行是一种毒药,一旦上瘾就再也戒不掉;
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后,就无法自拔的爱上了它;
人生的旅程说长也长,说短也短;
只期望旅程中,我负责拍照,而你只负责微笑;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