亘古的风沙,千年的艺术 莫高窟 -鸣沙山 -沙洲夜市

甘肃
甘肃 gansu
经纬度:103.832847
36.065479
旅游评分:4.6分
旅行费用:¥4000元
景区类型 :27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12-01 08:09
游记浏览:6

     我并不知晓艺术,只是从作家的只言片语中,从纪录片中对敦煌勾画着一个模糊的印象。临行前借了一本《敦煌印象》,选编了各个文人骚客的敦煌情结,如季羡林的《在敦煌》和冯冀才的《关于敦煌样式》让我好奇是一个怎样的地方能把佛教和艺术如此有趣地结合,常书鸿先生的经历、三毛的沉醉、日本作家平山郁夫的虔诚让我好奇那里究竟有怎样的魔力让不同种族不同经历的人为之停驻膜拜。当我真的来到敦煌,走入莫高窟,漫步于鸣沙山,我想我懂了。

       上午安置好行李,我们包车来到莫高窟。由于是淡季,莫高窟显得幽静肃立,前有一河沿着胡杨驶过,却已结成冰道。



   

    莫高窟是一个很包容的灵魂,你可以毫无准备地走近他,折服于他的历史,赞叹他的精美,你也可以准备良久地来到他面前,却发现自己不过是他俯视下的芸芸众生,对于这位呼吸千年的艺术集大成者而言,仍旧太浅薄太渺小;你可以抱着一颗旅游看喀斯特地貌的心情来到这里,穿越一个个阴凉的洞窟欣赏着一幅幅神奇的画卷雕塑,获得美的欣赏心灵的洗礼,也可以抱着一颗探寻敬畏的心情来到这里,所有的感知触觉都用来吸收这里浓郁的佛教艺术,游曳于这片时光汇聚的艺术海洋只恨自己来得太早,还不能识得它的全貌。

    莫高窟是佛教的圣殿。这里严禁拍照,虽是因为保护文物而设,却使莫高窟少了争相留影的喧闹,多了几分佛国世界的安宁。我们有幸跟了一个大团和一个小团游览,小团的讲解员看得出是从心底喜欢这里,印象最深刻的是她带我们看的一个北魏洞窟,也就是最早的三个洞窟之一。小小的门进去,右侧一尊佛像似笑非笑,这时她突然把门关上,带着我们跪伏于地,仰视着那尊佛,刹那间,黑暗中只有佛在光照下俯视着我们,或怜悯或安抚,不惊不喜不悲不怒,仿佛早已预知我们的到来,而我们淹没于洞窟的黑暗中,无论什么身份什么地位一瞬间都化为乌有,大家都因这种神秘祥和而屏住呼吸,深恐惊散了这一室的感悟。据说,这被称为东方的蒙娜丽莎。

    莫高窟还是时代的见证者。盛唐在莫高窟留下了大量的印迹,雕塑丰而不肥,面容祥和,衣袂飘飘,两座依山而建的大佛指尖微翘,气派威严,还有那尊涅槃的卧佛线条优美,不似涅槃更似安睡万年。可与之鲜明对比的是清朝王道士修葺的佛像,姿势怪异,面容僵硬,只能苦笑一声离去。

    莫高窟并非高高在上的,而是亲近随和的。窟内的壁画记载着供养人的图像,我们看到的是曹氏家族的女眷图像,桃花妆点缀两颊,金银玉器因身份不同而各有千秋,建成之时她们也应该欣喜地看着自己的画像吧,不知有没有想过千年之后的我们与她们的身影重合,看着同样一方石壁,而窟外已千年……当我们正在好奇于为何没有男性成员的壁画时,导游指着甬道两边斑驳的墙壁说,这就是原来的壁画所在,只不过后世每个朝代都有太多人想留名,就一层层覆盖上去,于是早已掩盖不见了,只有“养在深闺”的女眷得以保存。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大抵道理是相通的。

    接受了一上午艺术的洗礼后,回程的路上我们又遇上了沙尘暴的洗礼。第一次看到沙尘暴,窗外只有黄色的扬沙,车在一个密闭的空间里行驶,实在是一次让人兴奋的体验!不过风沙往口鼻中灌的感觉还真不好受~~

    下午由于风沙的缘故,我们四点半起程来到鸣沙山,不过这个时间一点儿也不晚,因为敦煌有两个小时时差,所以即使八点半吃晚餐也很正常。

    一冲到鸣沙山面前,有一种到了大海的感觉,天上地下,空旷一片,任我驰行。


   不要小看骆驼的作用!当自己步行爬上沙山的时候,就知道这是多么艰难的旅程。走在沙丘上,外表凝固,内在却极细而柔软,山顶一眼望去近在眼前,可是奋力向前却总无法靠近,沙的柔化去了力的刚,只有身后一长串脚印丈量着行程,于是索性不再奔波赶路了,或瘫坐或趴在沙的脊梁上,把自己埋入这片沙海,耳边是呼呼的风声,我的足迹在身后被风磨平,几百年前丝绸之路的商旅经过这里,现在我正拥抱着这里,而下一刻不知谁又将成为下一个过客,但是无论是谁都不会被这亘古不变的沙记住,之于沙,人是多么渺小的存在,现世的烦恼是多么庸人自扰的东西。




    鸣沙山回来已是八点多了,我们返回沙洲市场吃晚饭。夜晚的敦煌尤为美丽,连灯柱也是莫高窟飞天的图案,飘逸大气。

    P.S.值得一提的是,敦煌是甘肃所有城市中旅游业最发达最完整的城市,用餐也是最可口的。中餐的葱爆羊肉,晚餐的驴肉黄面、杏皮水、酱猪蹄都是不错的美味。

张掖景点图片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