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02、冉庄地道战纪念馆 冉庄地道战纪念馆 -清苑县冉庄镇冉庄村村口

河北
河北 hebei
经纬度:114.476182
38.042282
旅游评分:4.2分
旅行费用:¥1800元
景区类型 :27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8-16 01:41
游记浏览:8
游记目录:

 18日下午13点左右我们接着参观了冉庄地道战纪念馆和展厅。




听导游讲:1959年8月,冉庄地道战纪念馆落成,聂荣臻元帅题写了馆名,杨成武将军为展厅题写了冀中冉庄地道战展厅牌匾。冉庄地道战纪念馆展厅占地面积980平方米,厅内珍藏着大批宝贵文物,主要有挖地道使用过的镐、铁锨、辘轳和照明灯;民兵集合、作战使用过的铜锣、军号、牛角号;士兵工厂制作的土枪、土炮、翻火子弹及使用过的工具;烈士遗物、遗诗、资料、照片、奖旗及抗日支前用具等。1961年3月4日,冉庄地道战遗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确定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哦~~

                           火车跑得快全在车头带,看,大家多专注~~~

      我们的老人过去看的电影《地道战》中高家庄的原型--河北省清苑县冉庄地道战遗址,近日经有关部门批准,成为我国首家民族宗教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曾记得当时的孩子看《地道战》那是没个够哦~~ 

 展厅还陈列着当年玩地道的用具物品和其它有意义的东西





                                           兵民是胜利之本




     导游为我们讲述了抗日烈士张森林,是冉庄地道战创始人之一。1909年,张森林出生于冉庄一户富裕农家,后就读于阳城完小。1938年春,他目睹日寇侵入华北国土,杀害中国骨肉同胞,蹂躏大好河山的累累罪行,义愤填膺,胸中燃起对日本侵略军的仇恨火焰。1938年,党领导的八路军,深入华北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建立民主政权。当时,张森林同志任清苑县冉庄抗日政权秘书。

    1938年冬,区委吸收张森林同志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冉庄第一名共产党员,并继而成立了冉庄党支部,张森林任第一任村党支部书记。自1938年开始,敌人不断来冉庄骚扰。为保护自己,掩藏物资,坚持对敌斗争,张森林首先在自己家中挖了隐蔽洞。1940年秋,张森林调任区委书记兼清苑县大队政委。他指示冉庄村干部带领游击组骨干及群众,先后挖了供区、县委干部和群众用以隐身、藏物、藏粮的秘密洞穴,为后来的32华里地道网,奠定了初步基础。


 


          

     

   呵呵,有的人要看打鬼子图片展厅真的没有,现在又没鬼子,怎么办??哦哦,有了,咱们模拟表演下吧,把我们曾经在县级演唱会演唱豫剧花木兰替父去从军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获得大奖的“花木兰”来打“鬼子”吧~~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冉庄村头的古槐

     要想照一张没人的古槐是不可能滴,留影纪念的人围了一堆,这古槐长在村口,抗战时期悬挂一个大大的铁钟用以报警,如果你亲临此地,一下就会把你带入那硝烟弥漫的《地道战》电影之中……

于《地道战》电影之中。然而,古槐何时栽植?众说不一。

     古代冉姓人定居冉庄垦荒耕作时种植槐树,此说树龄一千六百余年。古槐因当年挖地道伤其主根而逐渐衰竭至死,1965年拍电影《地道战》时,枝叶仍现生机,至70年代才最后枯死,槐龄能否延续一千六百余年,其实仍是个谜,

     颇具传奇色彩的是,1965年拍摄地道战电影时,它尚存暮年的枝叶,电影拍完后,它似知已完成了自己最后的历史使命,便枝脱叶落,与世长辞了,而今唯留下不朽的身躯,化作文物,供后人景仰。。。





    古槐还有很多由来,我已经记不清除了,但我目前说的这是最有意义了哦~~

走出古槐处两边村民推车站在村庄道路两旁在卖一些当地土特产、工艺品等等,这个后继在描述,我怕电脑再次崩溃,暂时告一段落。

 

 

          接下来,咱们驱车奔宾馆吃晚饭(这一天吃了两顿饭)然后再度驱车到野三坡剧场,

                         观看大型音乐史话----印象野三坡哦~~~  


1 前序

6 开销

7 后续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