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 崇圣寺三塔 -大理古城

西山
西山 xishan
经纬度:102.63205602516
24.970701011563
旅游评分:4.2分
旅行费用:¥0元
景区类型 :16
游玩天数:3-4小时
游记入库:2016-08-19 21:16
游记浏览:18

2002年8月12日从昆明至大理

 今天早上六点半叫起,可能是因为昨天游玩比较劳累,晚上到了酒店写了点文章后,不久就在床上睡着了。睡眠比较充足,所以今天还算精神。按行程去大理,7:30出发,由于我们昨天的抗议,旅行社终于更换了车和司机,这样出行就方便多了,我们对此比较满意。昨天的李导游本来挺好,对景物十分熟悉,可他是临时代替一下,今天又换了第三个姓何的导游,实在让我们捉摸不清。

 昆明距大理有300多公里,要走5个多小时的路。在途中,我们看到了许多高山与村落,由于这儿海拔在2000米左右,山上云雾很多,有时我们在雾里穿行,有时又像在腾云驾雾,这种景象在广东是很少能看到的。路上,何导游给我们讲了一些大理的情况,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有26个民族在这里聚居,而在大理聚居的民族也多达12个。其中最主要的少数民族就是白族,白族人崇尚白色,男士叫“阿鹏哥”,女士叫“金花”。我问导游他们有没有什么禁忌,回答说,不能碰金花的领带似的腰带,并不准叫她们“小姐”。许多人一提到大理,就回联想到与宋朝同一时期的大理国,其实,他们所指的并不是完全一样的地区。现在的大理市只是大理国时期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中午12点半,我们终于到了大理,大家感到又累又饿,便到酒店吃饭,吃饭后马不停蹄,上车继续旅行,在大理又来了一位姓杨的导游,我们就叫她杨金花。她穿着一身白族服装,便问我们,白族服装的“包头”(帽子)有什么特点?这对我来说实在太容易了,马上说出了包头上的“苍山雪,洱海月,上关风,下关花”。按计划,我们一行先到具有大理民居建筑风格的严家大院参观。这里以前是大理白族四首富之一的严家的住所,近年有重新修复,对外开放。









  车走了不久,导游让我们向右看,果然是三塔。三塔位于苍山和洱海之间,与之一起组成一道极为绮丽的风景线。主塔千寻塔,是唐朝时期的南诏政权建造的。高69米,为16层方形密檐式塔,2至15层双号层塔身东西两面各有一座佛龛,里面放置了一尊佛像,南北两面为一券形窗洞,直通塔心。而单号层正好相反,南北为佛龛,东西为窗洞。1978年在千寻塔顶发现了一批佛像和佛经,佛像是大理国时期修复千寻塔时才放进去的。从三塔我们可以看出古大理国的人们对佛教的虔诚,据说,大理国人上至国王,下到平民,都一生敬佛。大理国22个王,就有9个出过家。而千寻塔南北后方各有两座小塔,是宋朝时期的大理国政权建造的。为十层八角形砖塔。各高42米,塔身有佛像,莲花,花瓶等浮雕,每一层都不一样。三塔旁原来还有崇圣寺,但现在已经荡然无存。而三塔却保存了下来。






  这三座塔在明代一次毁灭性的地震后虽有破损和倾斜却屹立不倒,其中千寻塔在地震时被震裂,但经过明、清两次修复后又复合了,在民国时期的地震中,千寻塔塔顶被震落,直至1978年,中央政府又进行一次修复,完全复原。我以前听说了保存了几千年的建筑物时不以为然,但在了解了千寻塔和南、北二塔的历史后,感到一座建筑要想基本完好地保存下来实在太难了,三塔经历了千年岁月,数朝更替,承载了大理的沧桑,见证大理的兴衰,虽然承受了自然和人为的双重破坏,却始终巍然不动,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如今,三塔虽已修复一新,但如何也不能掩饰它们经历的沧桑,我站在它们下面,不久就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敬重。但如此珍贵的文物,许多人却不珍惜,在千寻塔底部的红色塔面上,我清晰地见到了许多人的刻字,这些举世瞩目的建筑物,有些人对待它们却太随便,太不珍惜,我曾经在去北京参观的文章里写过,希望文物保护单位不要把文物用太多的玻璃罩或围栏保护起来,好让参观者更好地贴近它们,感受它们,但现在看来,我当初的想法并不完全正确。在这里参观的时间不多,我们只好又坐上旅游车,去大理古城。







昆明图片

  大理古城建于明朝,依苍山而建,我们今天游览的是古城中最具代表性的洋人街,在洋人街上漫步,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山小城的情调,隐约之间似乎与电视上看到欧洲阿尔卑斯山边的小镇的影子,但在建筑风格上大不相同。可是如今这里已经完全商业化了,路边的古屋全都成为了一个个工艺品商店,土特产商店和饭馆,以往的民俗民风已荡然无存,古代的印痕仅仅停留在建筑物的层次上,带着一点遗憾,我们离开了大理古城,返回旅店。值得一提的是,今晚住宿的三塔苑酒店就在大理三塔旁,可望见苍山与洱海的美丽风光,且十分幽静,非常不错。在晚上,酒店的住客还可以继续参观三塔,我们也去参观了。在数盏大灯的照耀下,三塔熠熠生辉,呈现出其妩媚的又一面。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