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度: | 120.942307 24.492772 |
旅游评分: | 4.3分 |
旅行费用: | ¥0元 |
景区类型 : | 1 |
游玩天数: |
到达三义乡的那天,正逢北方强冷空气南下,汽车从台北到苗粟县,因为正值元旦放假期高速路上堵车,我们走了三个多小时,冷空气夹杂着雨水也跟随着我们一路南下。
到达三义乡的时候,已经中午。前来迎接的张家琪老师,直接把我们带到了三义乡一家依山旁水的餐馆。坐在餐馆二楼,透过大屏幕玻璃墙,四周是翠绿的群山,树木茂盛,雾霭重重,俨然是温州的初春,可这里是台湾三义的冬天,如果没有强冷空气偶尔袭来,应该一片温暖。这里没有像温州乡下鳞次比栉新建的高楼大厦,有些房子甚至非常老旧,但那种整洁和宁静,还有空气中隐约飘荡着一般天然樟木的芳香,村头街巷边随意放置的一些木头及苍桑得几乎发白的树根,让人的心态不由自主增添了一份祥和平静——这是典型的台湾乡村。
与我们共进午餐的除了从台中赶来的张家琪老师,他是台湾三义木雕协会总干事,还有他的夫人,以及三义木雕博物院蔡馆长等人。三义据说原来称为三叉或三叉河。看来三叉是俗名,改为三义,倒也符合中国人讲究礼义廉耻之特色。不过,地名原为三叉或三叉河,足见河流交通方便。三义乡里那条著名的木雕街叫水美街,凭我的想像肯定与水有关。挂在三义路边的一块观光木牌上有一段关于“旅途”的文字,诗意诠释了人们面对河道交叉的一种心绪:终于,他的生命即将转弯,而我的心情,仍在分道扬镳的岔口若悬河徘徊,车窗外的景色见次荒凉……,我,该在哪里下车?
三义乡位于苗栗县南端,气候属于副热带深受季风气候影响。蔡馆长与我们闲聊他们种植很多水果比如杨梅等,温州的瓯柑居然在这里也有种。蔡馆长说,因为气候的原因,种出来的瓯柑个儿又小又酸,但还是有人喜欢吃那酸酸甜甜的瓯柑。
三义乡里海拔高度400米左右,山多田少,丘峦绵延,多雾湿冷,加上呈酸性的土壤,这里曾经是台湾盛产樟木的地方,从清代中叶至清末是樟脑油、香茅油等的重要产地。大陆客家人来到这里开发,也主要以炼制樟脑油为主业。随着樟树的衰竭,曾为支柱产业的樟脑业也垮了,但所遗留的樟木树根经长年日晒雨淋与白蚁蛀蚀,形成形态各异的天然奇木,加以质地坚硬可防腐,清香的气味可驱虫,稍加整理磨光、上漆,即成为天然艺术珍品,三义的木雕由此而来。
在三义木雕博物馆的大门口,有一漆成黑色的樟树根风化与雕刻成的大象,是否寓意着三义木雕的起始?进入博物馆,便是两侧木头竖成的走廊,从森到林到木,象征着木雕的工艺过程。从台湾及世界名地来到这里的人们,流连于博物馆各个展厅。博物馆既是一个木雕艺术教育和熏陶的场所,又是三义木雕展示的窗口,台湾木雕艺术的宣传和普及与三义博物馆的作用是分不开的。还有这里每年举行的三义国际木雕艺术节,是台湾十二大文化庆典之一,庆典期间设置的木雕大奖赛吸引了全世界各地的大师参加,一等奖奖金达60万新台币,等等这些活动,有力推动了台湾木雕艺术的发展。
与大陆温州乐清的黄杨木雕工艺相比,台湾木雕以三义为代表的拥有其多层次丰富面貌。我个人认为,首先台湾木雕一起步,便与国际“接轨”,产品销售日本为主,后来扩至欧美。所以,它的作品特点及艺术特色肯定带着国际性的审美要求。其次,台湾木雕传袭从大陆的传统技艺,随着一大批闽粤匠师的来台,将大陆根深源长的传统木雕技艺发挥于庙宇、宅邸的雕梁木柱、斗拱藻井和门栏神龛等建筑装饰上,特别是佛像为主的人物雕刻中,表现尤为明显。再次,台湾木雕又带着早年间度海先民带来的传统技艺,特别是融入了台湾少数民族木雕以排湾、鲁凯、达悟等最为著名族群的元素,而且与刳凿、绘画等艺术相融,丰富了雕刻艺术的品类和内涵,使其木雕艺术基本呈现出写实、简省、几何等技艺美学风格。总的来说,台湾木雕在大陆鲜明印痕基础上,注入了台湾各地包括居住在台湾平野地区的“原住民族”文化、西洋美学及东洋文化,充分表现出坚忍开拓、调适自然环境的族群特性,融合荟萃成为台湾乡土文化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