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剪影

辽宁
辽宁 liaoning
经纬度:123.438973
41.811341
旅游评分:4.5分
旅行费用:¥250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10-18 02:56
游记浏览:14

 

    到了沈阳,故宫肯定是要去看看的。

    北京故宫早年也去过二次,沈阳故宫不管是从规模(据介绍,相当于北京故宫的十二分之一),还是气势,或是奢华程度上都是不能与北京故宫比拟的。但麻雀虽小,肝胆居全。且小也有小的特色和风格---它以独特的历史、地理条件和浓郁的满族特色而迥异于北京故宫,其建筑风格也极富满族风情。所以,沈阳故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也还是值得一看的。

    沈阳故宫是中国国内与北京故宫仅存的两座古代帝王大型宫殿建筑群之一。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及继承者清太宗皇太极两代帝王在元朝和明朝时期旧城基础上营建和使用的清代“盛京大内宫阙”。始建于1624年(明天启四年,后金天命九年),建成于1636年(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1643年(清崇德八年)八月二十六日年仅六岁的福临在笃恭殿(大政殿)这座昔日皇家宫殿即成为陪都宫殿。顺治元年(1644)设盛京总管,官司秩二品。康熙元年(1662)改为镇守辽东将军,四年改为镇守奉天将军,下设五部即:礼部侍郎、户部侍郎、工部侍郎、刑部侍郎,十三年增设兵部侍郎。雍正三年(1725)改设奉天府,乾隆元年(1736)又改设奉天府尹。康熙和乾隆时期为清帝东巡驻跸和恭贮先祖及宫中之物,又加以重修、重建和扩建,开成这座皇宫与行宫并存的积累状宫苑建筑群体。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诸帝十一次东巡在此驻跸。

清世祖福临在此即位称帝。沈阳故宫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两座宫殿建筑群之一,现已辟为沈阳故宫博物院。北京、沈阳两座故宫构成了中国仅存的两大完整的明清皇宫建筑群。2004年7月1日。在中国苏州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批准中国的沈阳故宫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以独特的历史、地理条件和浓郁的满族特色而迥异于北京故宫。沈阳故宫那金龙蟠柱的大政殿、崇政殿,排如雁行的十王亭、万字炕口袋房的清宁宫,古朴典雅的文朔阁,以及凤凰楼等高台建筑,在中国宫殿建筑史上绝无仅有;那极富满族情调的“宫高殿低”的建筑风格,更是“别无分号”。这座占地6万平方米的古建筑群始建于1625年(后金天命十年),建成于1636年(清崇德元年)。全部建筑90余所,300余间。

沈阳故宫博物院不仅是古代宫殿建筑群,还以丰富的珍贵收藏而著称于海内外,故宫内陈列了大量旧皇宫遗留下来的宫廷文物,如努尔哈赤用过的剑等。(文字来自网络)

发几张图片欣赏一下吧

 崇政殿

    沈阳故宫以崇政殿为核心,从大清门到清宁宫为中轴线,分为东路、中路、西路3个部分。大政殿为东路主体建筑,是举行大典的地方。前面两侧排列亭子10座,为左、右翼王亭和八旗亭,统称十王亭,是左、右翼王和八旗大臣议政之处。大政殿于清崇德元年(1636)定名为笃功殿,康熙时改今名。殿为八角重檐攒尖顶木结构。在须弥座的台基上,绕以青石栏杆,殿宇八面全由木隔扇门组成。正门前金龙蟠柱,殿顶为黄琉璃瓦绿剪边。殿内彩绘梵文天花,团龙藻井。中路为整个建筑群的中心,分前后3个院落。南端为照壁、东西朝房、奏乐亭;前院有大清门、崇政殿、飞龙阁、翔凤阁;中院有师善斋、协中斋、凤凰楼;后院是以清宁宫为主的五宫建筑。中院和后院两侧各有一跨院,称东宫、西宫。东宫有颐和殿、介祉宫、敬典阁;西宫有迪光殿、保极宫、继思斋、崇谟阁。大清门是沈阳故宫的正门,是文武群臣候朝之处。为五间硬山式建筑,正脊、垂脊及两山的“墀头”均以五彩琉璃镶造。崇政殿是故宫的正殿,建于后金天聪时,是清初朝会之所,为五间九檩硬山式,俱辟隔扇门,前后有出廊,围以石雕栏杆。顶盖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殿内彻上明造,梁架全部为和玺彩绘。殿前东置日晷,西设嘉量。殿后是凤凰楼,同清宁宫、关睢宫、衍庆宫、永福宫、麟趾宫五宫建在近4米的高台之上,四周绕以高墙,独成一座宫院。凤凰楼建于后金天聪年间(1627~1635),是休息和宴会之所,入关之后,曾存放玉玺、帝王像及行乐图。楼为三层歇山式,深广各3间,四周有围廊,顶盖黄琉璃瓦绿剪边。西路为乾隆四十七年至四十八年(1782~1783)增建。包括戏台、嘉荫堂、文溯阁、仰熙斋等,最前面为校马场。沈阳故宫在清朝灭亡后,被辟为博物馆,是中国较早的博物馆之一,先后称为沈阳古物陈列所,奉天故宫博物馆,国立沈阳故宫博物院,故宫陈列所等。1949年以来,对故宫的建筑进行了全面的维修。1955年命名为沈阳故宫博物馆。1986年改为沈阳故宫博物院。

清宁宫 

 清宁宫室内 

关睢宫 

关睢宫居四配宫之首,仅次于中宫清宁宫,为皇太极宸妃海兰珠的寝宫。

居有游牧民生活习惯的婴儿吊床---拍于关睢宫 

大政殿

正值周未,巧遇大政殿门前有演出,仿佛历史再现。 

 轻歌曼舞

载歌载舞 

大人物在此 

 大政殿远景

 戏台---据说修好后只演过一次戏。

 文溯阁

    文溯阁是清代收藏《四库全书》的七阁之一,为三重□硬山前后出廊式建筑,黑琉璃瓦绿剪边。梁枋间彩绘“白马献书”图案。东侧有一碑亭,内立乾隆亲撰的《御制文溯阁记》(正面)和《宋孝宗论》(背面)。碑文详细记录了建阁经过和《四库全书》的收藏。

 

 大政殿精细的雕刻

 顶盖黄琉璃瓦绿剪边的建筑风格

整个宫苑共有一百多座建筑,五百多间房屋。重要宫殿楼台亭阁有:四殿(大政殿、崇政殿、迪光殿、颐和殿)、七宫(清宁宫、关雎宫、麟趾宫、衍庆宫、永福宫、介祉宫保极宫)、四楼(凤凰楼、日华楼、霞绮楼、转角楼)、五阁(飞龙阁、翔凤阁、崇谟阁、敬典阁、文溯客)、四斋(继思斋、师善斋、协中斋、仰熙斋)、一庙(太庙),总占地面积约七万余平方米。

 考究的图案

 崇政殿的屋檐

 据说摸了这个小动物的不同部位,可保你不同需求的平安。看,被摸的多光亮!

 建筑群

八旗旗帜

 八旗各有自己的标志。属于哪种旗的人,就执哪种旗帜,穿用与旗帜相应颜色的甲胄。

 各种剑

 后花园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