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游

舟山
舟山 zhoushan
经纬度:122.202642
29.99398
旅游评分:4.2分
旅行费用:¥80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11-23 09:44
游记浏览:5
游记目录:

 五氏风格,永远木有行程和目标,想到什么说什么,想到什么扯什么,所以,大家多多担待了~~~~~






观音洞位于市区西北7公里处,景区内有幡龙山、鸡冠山、观音洞山、平顶山、红 石山、二郎洞山等山景观,林木茂密,山势雄伟奇秀。

普陀山观音洞山最早叫老母山,后因辽太子耶律倍曾藏身于此山中,其母便命人将山名改为普陀山,洞名为观音洞,并在洞前建寺取名紫竹寺。多少年来,因观音洞名气大,人们便忘记了山的真名普陀山,而冠以观音洞山,一 直沿袭至今。寺庙建于山中,几经修聋,元代取名石堂道院,到明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重修后的古寺改名 普陀寺,清代又多次扩建,观音洞逐渐兴盛起来。
观音洞集奇洞、妙佛、圣泉、宝树于一体,是海内闻名、佛声远播的旅游胜地,也是辽宁五十佳景之一。
在普陀山梅岭西麓。洞似一大型石室,天然生成,洞内有一石柱悬垂至地,洞上及洞周石壁雕有观音像。洞旁建一庵,明万历年间为茅篷,清康熙年间成庵宇,道光、光绪、宣统年间又陆续兴建,1983年,大殿内由浙江美术学院雕成观音坐像一尊,目光慈祥,妙相庄严。洞后古树成荫,巨石层叠,上书“大士重现”四个大字。







































普陀山是印度话的简称,具足称是普陀洛迦山、补怛罗迦、布怛落伽等,中国话叫做小白华山

普陀洛迦原为一山之名,因为中国人习性好略,或称普陀或单呼洛迦,久之遂成为两个山了。

考普陀山之成为观世音菩萨道场的原因,在佛教经典上也有明文,当时印度就有几个补怛洛伽等之说。

我们在华严经第六十八卷读到如下一段经文:‘瑟鞞胝罗居士告善财言:善男子:于此南方有山,名补怛洛迦,彼有菩萨观自在,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即说颂曰:海上有山多圣贤,众宝所成极清净,华果树林皆遍满,泉流池沼悉具足,勇猛丈夫观自在,为利众生住此山,汝应往问诸功德,彼当示汝大方便”。

善财童子(中略)渐次游行,至于彼山,处处求觅此大菩萨,见其西面,岩谷之中,泉流萦映,树林蓊郁,香草柔软,右旋布地,观自在菩萨,于金刚石上(今金刚石俗称说法台,石与陀石同在山之西面),结跏趺坐,无量菩萨,皆坐宝石,恭敬围绕,而为宣说,大慈悲法,(中略)我以此菩萨,大悲行门,平等教化,一切众生,相续不断,(中略)或以布施,摄取众生,或以爱语,或以利行,或以同事,摄取众生;或现色身,摄取众生,或现种种不思议色净光明网,摄取众生。或以音声,或以威仪而为说法,或为神变,令其心悟,而得成就。(中略)愿令一切众生,若念于我,若称我名,若见我身,皆得免离,一切怖畏;离怖畏已,复教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永不退转’。这就是有名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二十八参,参观世音菩萨于此山中,所闻法要,大抵如是。再说观世音菩萨乃过去正法明如来,早成正觉,因与我们娑婆世界有大因缘,所以他老人家才倒驾慈航寻声救苦。三十二应,普门示现,无非是要令一切众生,脱离苦海而登彼岸而已。


1 前序

2

3

5 后续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