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 关林庙,白马寺 关林 -白马寺

河南
河南 henan
经纬度:113.650219
34.753763
旅游评分:4.4分
旅行费用:¥200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12-23 21:00
游记浏览:12

   7点半从关林站出来后,有点出乎意料,车站周围不是一般的破败,像是到了个偏僻的小村子。不过看到好几个人在拉活,问清情况后才知道可以坐这些三轮车到关林交通枢纽。从关林火车站出来用了10分钟,一路上能看到不少油菜花,车费是5元,会把你带到 龙门大道开元大道口站。从这就有不少车,例如37、58、55,可以去关林了,在关林市场下即可。

   洛阳行的第一站是关林庙。在进关林庙之前,吃了个早餐,在关林庙对面的牛肉汤店。牛肉汤,8元一份,有肉有饼,味道还不错。关林庙是传说中埋葬着关羽首级的地方,最早建立时间不清楚,但是是明朝重建,清乾隆期间扩建的,前面为殿庙,后面为冢,唯一一个“冢,庙,林”共存的地方,位于国内三大关羽庙之首。至于关羽,大家是耳熟能详的,因为他的忠义仁勇,所以有了“汉称侯,宋称王,明称帝,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只有圣人埋葬的地方才可以称之为林,所以中国有了文圣孔子的孔林和武圣关羽的关林



早晨八点钟,广场上有不少人在跳舞了,还有个大叔在玩陀螺。



关林庙大门:门前的一对石狮子是明朝的;门外用篆书写着“忠义仁勇”;关林庙大门上有九九八十一颗门钉,这是清代重修时给予的皇家建筑规格。据说门钉数代表着身份和地位,贫民百姓门上是不能有门钉的,所以称为白钉,进而演变成白丁。



殿前104只小石狮,形态不一,十分可爱。两旁有不少石碑和古柏,环境挺清幽的。


明朝时关林庙大门,清代时被改为仪门。门额上还有慈禧太后所题的“威扬六合”,意思是关羽的英名威震天下。


吴伯雄,客家人。




大殿正门。门窗上雕刻讲的是关羽的生平往事,形象生动,颜色鲜艳,十分漂亮,


关圣帝君像,高六米,国内最大的关羽雕像。



第二个大殿中关羽的雕像,左右分别是周仓和关平。




石狮子,有点沧桑的感觉。


最后面是关冢,一座土丘,就是埋葬关羽首级的地方。“据《三国制·武帝纪》载:“建安二十五年春正月,(操)至洛阳,权击斩羽,传其首。”这则史料说的是孙权杀关羽,但又恐刘备兴兵报仇而使的嫁祸之计,但被曹操识破,曹操将计就计追赠关羽为荆王,刻沉香木为躯,以王侯之礼葬于城南十五里,即今关林。”



关林庙大概待了2个小时就出来了。

关林市场站坐58路公交车就可以直接到白马寺,车程大约1个半小时。


白马寺为中国第一古刹,中国佛教的祖庭、释源,为佛教传入中国修建的第一座寺庙。白马寺不愧是第一古刹,佛教氛围相当地好,与第二天参观的禅宗少林寺相比,好多了,十分值得一玩。本人并不是佛教徒,个人观点。

洛阳白马寺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乃佛教传入我国后官办的第一座寺院,被中外佛教界誉为"释源"、"祖庭"。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史载:东汉永平七年,汉明帝刘庄因夜梦金人,遣使西域拜求佛法。公元六十七年,汉使及印度二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抵洛,汉明帝躬亲迎奉。公元六十八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雍门外建僧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故名该僧院为白马寺白马寺座北面南,总面积二百余亩,其主体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卢阁五层殿堂及中国第一释迦舍利塔白马寺是一处保存完整、古色古香的古建筑群。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2001年1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4A景区。”


在寺内展馆看到的白马寺介绍。




圣教西来牌坊。


白马寺山门,三个门洞象征着三解脱门,解释为“通往解脱之道的三种法门,即空、无相、无愿”。

山门两旁各有一匹石马,估计是为了纪念白马驮经之功。这白马跟西游记中的唐僧坐骑白龙马可没关系,应该白马寺修建的时间比唐三藏西天取经还要早。


刚进山门就碰到一场法事,好像是一家四口在祈福。注意到僧人头顶似乎都没有戒疤,回来后了解了下才知道佛教中原本并没有在僧人受戒时烫烧戒疤这项仪制,所以中国佛教理事协会在83年的一份文件中废止的这种做法。



小阁楼,觉得好看。


殿前的两条走廊,墙上挂着不少画,描述了不少佛经中的故事。从两侧走廊可以分别通往摄摩腾和竺法兰的两位高僧师之墓。这两位高僧第一次将佛经带到了中国,并翻译了中国最早的佛经《四十二章经》。这名字让我想到了二十四章经。。


竺法兰大师墓及其画像石碑。




摄摩腾大师墓旁的菩提树和白马寺




断文石碑,据称是白马寺六景之一,但怎么都没有看到出奇处。碑上估计有文字,可以随着岁月的流逝,消失了。




鼓楼。挺漂亮的,不过似乎是翻新了。



第一重大殿,天王殿,惯例当然是弥勒佛。佛像和蔼可亲,看起来十分亲切。在参观佛像的时候,看到案桌上面雕刻的龙特别精细,十分生动形象,就询问旁边的僧人是否可以拍照。僧人回答说没有明确禁止,但一般佛像不要对佛像拍照。因为之前也听说过类似的说法,所以都没怎么拍照,现在想来,有些遗憾。

殿内还有四大天王雕像,象征着风调雨顺,印象中托塔为风,琵琶为调,伞为雨,宝珠为顺。


在第一二重大殿之间有个像桃子一样的石块,被游客抚摸地十分光滑。一直以为是个寿桃,象征着吉祥如意,后来向僧人咨询后才知道这是个古塔的塔尖,只剩下这么一块了,抚摸地话能带来好运,所以,我也不能免俗,摸了个来回。


第二重大殿,大佛殿,正中间为释迦摩尼佛祖,身边是文殊普贤菩萨,左右各站一位佛祖弟子迦叶和啊难。这佛祖像刻的是佛祖最后一次讲经时的形象,微笑不语,拈花示众。这意思只有大弟子迦叶理解了,似乎这种顿悟修炼就是禅宗的起源。啊难则因为他的记忆力超强而留名,例如佛经中以“如是我闻”开头的都是啊难在佛祖升天后默写下来的。


第三重大殿,大雄殿,供奉的是释迦摩尼三世佛。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佛龛上的雕刻,开始以为是鹰身人,后面才知道是大名鼎鼎的大鹏金翅鸟,特别喜欢吃金龙。佛龛上雕刻的佛教故事是大鹏鸟喜欢吃金龙,于是金龙向佛祖告状,于是佛祖用法术保护了金龙,然后又利用神通变化出无限多的贡品来满足大鹏金翅鸟的要求。


大雄殿内两侧为白马寺的镇寺之宝,十八罗汉。









方丈居住的地方。正在拍照的时候,有位工作人员过来说这不让摄影,只是箭在弦上,不得不按快门啊,歪了。。


殿顶。我喜欢这个小石像。



偏殿中的石刻。


印度风格的寺庙。


门口的小人。








这样就将白马寺逛一圈了。当然,白马寺景区还有一处值得去的地方就是中国最古老的一座佛塔齐云塔,出了白马寺山门往东走200米即可。


路旁的水塔。


意外的发现了狄仁杰之墓。不过也有人说其实是武则天面首薛怀义之墓,因为他还有个身份是白马寺主持。哈哈,具体是真是假就得问考古学家了。


菩提道场


环境确实不错,一桥一水,杨柳依依。


又一座大雄殿。



解脱。是不是之前说的三解脱门呢。



齐云塔,中国最古老的佛塔。13层,十分漂亮,大气。据说在某个地方拍掌的话,塔里会有声音传来,不知真假。当时恰好有几个摄影师在录制这座塔,有个摄影师在台阶处拍掌,能听到塔上的铃铛都响了起来,不知是否巧合。绕着塔走三五圈,有祈福的意思。




又回到了牌坊处,该离开了。白马寺一共逛了2个半小时,十分尽兴。


1 前序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