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cn.qikan.com/Article/sxwm/sxwm200902/sxwm20090222.html这是那个网站,,就要这篇..谢谢了,."/>

谁有“龙源期刊网”的帐号?能发一篇文章给我么

发布时间:2024-05-22 12:16 发布:上海旅游网

问题描述:

http://cn.qikan.com/Article/sxwm/sxwm200902/sxwm20090222.html这是那个网站,,就要这篇..谢谢了,.

问题解答:

许多人相信机缘,相信运气,古人一则故事,便成了机缘决定命运的佐证。
  北宋真宗朝,毕士安当宰相的时候,厌恶自己女婿皇甫泌的放荡。老想找个机会除掉他。但皇甫泌也是一名官员,要对他下手,必须借助皇帝的权力。于是他几次向皇帝报告。希望皇帝撤他女婿的职。毕士安没当宰相之前,曾好几次向皇帝推荐寇准,后来真宗皇帝见他也不错,便将他和寇准都提成了宰相,可见他人品还算不差。不幸在女婿问题上,他却打了败仗。
  一次皇帝找他商量事,他抽准了这个机会,决定扳他女婿了。正事谈完,他便提到他女婿的事了,刚说了皇甫泌的名字,不巧边关有紧急情报送来了,只好搁下。这时候谈什么女婿的事显然是不看势头。好容易等到第二次机会,也是跟皇帝面对面,没有外人。可是刚提出女婿的名字,皇帝却忽然肚子疼,一边往厕所跑一边说:“你女婿的事我知道了。”
  毕士安正在懊恼中琢磨第三次机会,圣旨下来了,他的女婿被提了两级。原来皇帝以为他为女婿说情要提拔的。这么一弄,毕士安倒不敢去解释了,让那个不检点的家伙往上爬了两级。
  运气来了门板都挡不住,皇甫泌是为佐证。
  可我却不这么看。此人的走运,不过因为他是毕士安的女婿罢了。我们可以设想,即使皇帝听完了毕士安的汇报。那又会怎么样?皇甫泌的问题不过是个人生活不检点而已,皇帝最多“教育”一番,绝不会狠心撤职的,不看僧面看佛面,毕士安毕竟是朝廷重臣呢。
  这种所谓的机缘对另一部分人来说,却是不存在的。有例为证:
  唐朝宪宗时,宪宗皇帝的舅爷郑光是个武人,老婆死了,只剩下一个小妾。宪宗皇帝要封他这个姨太太为夫人,填补舅妈那个位置。郑光不接受,为此上了一份表,其中有这么两句:
  “白屋同愁,已失凤呜之侣;朱门自乐,难容鸟合之人。”
  这几句说感情有感情,说文采有文采,宪宗一看就知道这是旁人帮忙做的,他的老舅爷没这份儿能耐。便问左右,是谁教阿舅这么好的文章?有人汇报说,郑光任用,文章是一个叫田洵的秘书做的。宪宗皇帝识才,就建议让田洵做翰林官。可是旁边一帮家伙却引经据典说,此人不是进士出身,出身寒士而又无人引荐,这么弄不大好。宪宗皇帝虽说有些遗憾,但在这种小事上却表现出虚心听取下级意见的架式,便罢了。
  看看,这个机会对田洵来说该是多么重要。盼到皇帝看中他的文采时,不知下过多少工夫。但因为他是“寒士出身”,机缘跟他擦身而过,并没有光顾到他的头上,只留下了遗恨让后人叹息。但如果田洵也有个丈人当宰相呢?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公平的事,所谓的机缘只是对某些有背景的人而言。作为普通人,看重机缘等于想入非非,还不如认真审视自己,不然就会犯错误。武大郎娶了美女潘金莲,这个机缘对他来说就是杀身之祸;一个渔人打鱼打起一颗宝珠,突发的陡财带给他的是家破人亡。穷人平安即是福份,富豪一日不进财就等于运气不佳。卖扇子的盼望酷暑。卖斗笠的巴望阴雨绵绵,一个人的好运等于另一个人的霉气。人生就这么残酷,世界就这么不公。认清这一点,也许可以少招些灾祸。两个好人
  读《唐语林》,里头的好人不少,我对其中两位特别感兴趣。
  一个叫刘太真,在他没考取进士之前的某一年游汉南时,遇见了一个考试名落孙山的人,这人叫包谊。两个人认识了,交往也就密切了,一次不知为什么事辩论,因为辩得太认真,渐渐地越辩火气越大。最后刘太真辩输了,但他对包谊的态度看不惯,便指责他对人不敬。那个包谊年轻气盛,居然抓起杯子砸过去,刚好砸在刘太真的额头上。两个人就这么结下了深怨。
  多少年过,去了,刘太真当了礼部侍郎,那个包谊却还在孙山外。那年考试时候,刘太真在包佶家里看应举人的试卷,看到其中一篇,不禁被文章的才气吸引住了。再看卷子的作者,竟是包谊,便沉默了。他没有忘记那一茶杯所给他的奇耻大辱。出榜之前,宰相审定稿子之后,对中榜的个别人不满意,要换一个下来,便问到了刘太真名下,问他有没有冒尖儿的。刘太真忽然想起了包谊,便推荐了那个砸了他的头的人。宰相一看那份卷子果然不错,结果包谊中了。
  从文章中看,这次考试刘太真似乎不是考官,他在包佶那儿看卷子,只是个旁观者身份,取与不取,与他都没关系。宰相请他推荐个人,也不是问考官的口气,因他是礼部侍郎,估计他掌握着一些人才的情况。无论如何,反正他推荐了包谊。举贤不避仇,说得好听,真正能做到的,五千年文明史中,实在所见不多。此事即使拿到今天来称量,也是个千里挑一的典型。他不是试官,并不为遗漏人才负责任,只要他不开口表示沉默,那个包谊就算完了,而沉默对于刘太真的人品是却无损的。
  想想在我们生活中,关键时候的沉默坑了多少人,更不用说那些挟私报复的事了。
  另一个故事是唐朝后期的晋国公裴度。裴度儒生出身,身材矮小,但威望却远达四方。凡是有使臣到临国去的,临国人都要问及晋国公的身体家事等情况。他身系国家安危二十多年,从不言及私事。他历经四个皇帝,权倾内外,得的赏赐很多。临终时,他要给皇帝上表,让记室写文章,都不满意,最后让子弟执笔,他在床上口述说:
  “内府珍藏,先朝特赐,既不敢将归地下,又不合留向人间。谨却封进。”
  也就是说,他将历届皇帝赐给他的赏赐都还了回去,不给后人留下,也不陪葬。他所处的时代是很艰难的,宪宗皇帝好神仙,差点儿杀了主张烧佛牙的韩愈,而且喜欢听小人的话,讨厌所谓的朋党。他口里的朋党其实是一些正直之士,倒是那帮小人是真朋党却给别人安上了这两个字。一次宪宗皇帝又跟裴度谈起朋党来,裴度当即予以反驳: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君子、小人志趣同者,势必相合。君子为徒,谓之同德;小人为徒,谓之朋党。外虽相似,内实悬殊。”
  穆宗是个无作为的,当皇帝四年就喝仙药一命呜呼。敬宗喜欢玩。大臣本见苯到他的人,后来竟被入杀死在宫中。接着是文宗皇帝,宦官横行,连皇帝都奈何他们不得。裴度在这种环境中。只要他想捞,捞多少好处都不会有什么障碍,因为那些小人无不巴结他这个权倾内外的晋国公。但他却不捞,而且在临终时候,来了如此重要的一笔。
  他死了以后。皇帝嫌他没有向朝廷献计献策,可是在他的房里找到一筐箧奏章,都是有关国家大事的,没有一件谈到私事。
  封建时代有这等人物,令人感慨良多。前不久我听到一句话:风气好,逼着坏人干好事;风气不好,逼着好人干坏事。荀子也说过:“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看来这些话都需要重新认识。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