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来世有个约定!----2014年“冈仁波钦”转山之旅纪实

 我与来世有个约定!----2014年“冈仁波钦”转山之旅纪实
 我与来世有个约定!----2014年“冈仁波钦”转山之旅纪实
 我与来世有个约定!----2014年“冈仁波钦”转山之旅纪实
 我与来世有个约定!----2014年“冈仁波钦”转山之旅纪实
景点:萨嘎/saga
出发地:上海
目的地: 西藏
入库时间:2016-07-22 14:12
游记浏览:30
旅行天数:14
游览景点:null
出发时间:2014-08-29
旅游简介:D0 笔者每年都会选择一次较长时间的旅行,而且必定是要一个人。 2003年西藏,2004年入川,2005年踏遍江南水乡小镇,2006年云南香格里拉梅里,2007年闽粤行,2008年大西北敦煌,2009年...
旅行花费:6
游览月份:9
旅行游记

1 D0 引子

  笔者每年都会选择一次较长时间的旅行,而且必定是要一个人。

  2003年西藏,2004年入川,2005年踏遍江南水乡小镇,2006年云南-香格里拉--梅里,2007年闽粤行,2008年大西北--敦煌,2009年青海湖,2010年西藏,2012年五彩甘南,2013年云南-腾冲-松山......

  每次,我制定旅行目标和计划的原则只有一条----“这次旅行需要让我足够反刍与回味一年,以便能挨到下一次的出发”。故此,基本来讲下列几条”铁则“是不变的:

 1。热门的地方不去。

 2。人多的地方不去。

 3。人为兴建的”现代古迹“不去。

 4。被媒体翻炒烂了的地方不去。

 5。被各类户外假驴“到此一游”般糟蹋过的地方不去。

 6。被个人评估为“不安全”的地方不去。

 于是乎层层筛检下来,结论是---可去的地方不多。

  

 2014年距离我第一次进藏的2003年整整过去了11个年头。作为笃信佛教的我,选择”马年“转山是一种仪轨和朝圣。如果说去年我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的话,那么今年伴随着出行日期的临近,自己越来越平和的心境恰恰说明:I am ready!



西藏旅游图片


  现在很流行的说法是:”旅行中最艰难的是决定出走的那一刻。当你已然决定下来,则剩余的就不会再有困难了。“

   老实说我直感到这句话无知的有些可笑!

   在个人的理解中,旅行和参加一场战斗无甚区别。你不研究线路,不了解当地的气候及地理环境,不考虑经费和安全性,不认真推敲每个环节......这样能行吗?说出一句貌似哲理的话很容易,但做到某些实际的事情则很难。

  自从决定了2014年”转山“后,我提前半年便开始搜集资料和调整自己的身体。因为在山路上行走57km并非难事,但那里的平均海拔接近5000米,温度在半夜会降至零下。更别提每日朔风阵阵,随时可能雨雪相加。除了这些,还有一个海拔5700多米的卓玛拉山口在等待着你。在2014年中(截止到8月份),已经有20多名信徒在转山途中倒下后便再没起来。

  在一个高海拔,恶劣自然环境,无任何通讯信号,机动车辆无法进入,只能靠步行或马匹的山地中,你个人那渺小的生命不会太过伟大与重要。这也反证出:信仰的力量是何其雄伟!

  在初期做线路的时候,本人很是对"神山“的名称纠结过一阵子,这也符合我重度”强迫症“的表现。到底是”岗仁波钦“?还是”岗仁波齐“?还是”冈仁波钦“?还是”冈仁波齐“呢?但事后证明,名字叫什么并不重要。关键它是一座神山,一座你信仰与生命中不可逾越的神山。当人类在这个地球上出现之前,它就巍然屹立在那里,并且将直至永远!

  所以我在今后的游记中将会选择使用”冈仁波钦“来称呼它。因为什么?难道有何重要的理由让我这样称呼它?!---其实很简单,在”微软拼音“里只有这四个字可以连续打出来而不必去选择。所以你终于明白了:世界上的很多事情不必太过纠结。

---------------------------------------------------欲死欲活且高潮不断的分割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张军用等高线地图和goole map可以告诉你很多事情。

    我喜欢看地图,就像看毛片和艳照那样的喜欢。这样说所有人都理解了吧。从2010年开始的骑行生活让我对自己的体力/耐力及其分配有了较充分的理解和认识。虽然海拔从10米(上海)上升到了5000米(冈仁波钦),但你的身体还是没改变什么。只不过你所消耗的体力要远大于平常而已。于是在这半年多的准备期间里,我严格执行了骑行和城市徒步时只用”鼻息“的原则,适应需氧量大于呼吸量的感受。长期的体育锻炼导致我的心跳从原来的 78次/分钟下降至65次/分钟,接近运动员水准了吧。但这并不代表在高原地区你不会被高反虐的体无完肤。据说身体素质好的人在高反时反而吃亏。但我坚信:体育锻炼可以让我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体力;耐力的锻炼不仅可推迟疲劳临界点的到来,关键是磨练了你的意志力!这些都是在转山时所必须的。剩下的,就是用一种虔诚与平和的心态面对自然了。

   通过google卫星地图,你可以清晰地浏览和意淫自己行走在冈仁波钦山路上的样子,体会两天行走57km的艰难。我现在闭上眼睛也能复述出离开塔钦小镇后,自己要拐过的每一个小弯以及上下坡的距离。只有这样,你才可以合理的分配体力。决定何时往前挪动,何时休息,何时开始冲刺。

   为了骑行而购买的Garmin 手持GPS是我最好的伴侣。在户外清晰知道自己的位置和距离前方节点仍有多少km,对每一名户外选手来说至关重要。除去安全性角度不说,关键是它让你看到了希望,是的,一种即将到达目的地的希望!我在地图上将这转山的57km分成了10几个节点,然后标注在GPS中。实际行走时,每隔4-5km你就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积少成多的话就完成了整个旅途。这一如我们的人生吧。

   军用等高线地图(别问我是从哪里拿到的)则抛弃了一切图例的繁冗与干扰,让你专注于了解地形地貌。上升或下降的海拔高度一目了然,这对你的体力分配很重要。

   由于我不打算在当地雇佣背夫,故此针对本次行囊的打点则是煞费苦心。就好像登月探险一般,原则是确保物品精简到极致,并且每样东西都有它的用途。此外,经反复多次的心理折磨后毅然入手了Sony黑卡;放弃了多年来出行时的单反。

  是的,单反+镜头+附件,足有2kg重。俗话说:”远路无轻载。“。背着它们转山时我肯定会有扔掉的心情。而Sony的神器----黑卡,则完美解决了这一难题。掂量着并不太重的背包,我有种高潮过后的快感!

10 后记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