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出发吧】重返北大荒之旅

【我们出发吧】重返北大荒之旅
【我们出发吧】重返北大荒之旅
【我们出发吧】重返北大荒之旅
【我们出发吧】重返北大荒之旅
出发地:南京
目的地: 黑龙江 八五三农场 雁窝岛 乌苏里江
入库时间:2016-07-22 19:40
游记浏览:21
旅行天数:4
游览景点:["八五三农场","雁窝岛","二分厂","乌苏里江"]
出发时间:2012-09-04
旅游简介:【我们出发吧】重返北大荒之旅老爸老妈那辈人,1958年相应国家号召建设北大荒。我们几个子女都是在北大荒出生的。后来因为读书、工作的原因,陆续离开了北大荒。今年借着同学聚会的机会,回去生长的八五三农场看...
旅行花费:3
游览月份:8
游记目录:
旅行游记

1 【我们出发吧】重返北大荒之旅 八五三农场 -雁窝岛 -二分厂 -乌苏里江

老爸老妈那辈人,1958年相应国家号召建设北大荒。我们几个子女都是在北大荒出生的。后来因为读书、工作的原因,陆续离开了北大荒。今年借着同学聚会的机会,回去生长的八五三农场看看。真的很激动。过去的北大荒,早已经不再荒凉。过去朴素、简单的农场厂部,现在也已经桃红柳绿,一片嫣然。那就给同行的姐姐留个影吧。










美丽的白桦树。


茫茫原野。




说起来北方的条件还是不比南方。虽然农场也建起了楼房。也有不少人家还住在平房里。我们曾经住过的家。现在已经变了摸样。但是还能看到过去的痕迹。比如,用柴火堆起的院墙。








我们住的时候,妈妈在院里院外都种上花花草草。现在依然是这样。





除了花花草草,房前屋后也是要种些蔬菜、玉米、土豆什么的。




爸爸妈妈初到北大荒时,可没有这么好的条件。妈妈在回忆录里面回忆:在北大荒吃的第一顿饭是高粱米饭。没有荤菜。也没有房子住。住在俱乐部里。搭着长条铺,上面铺的是草。草上再铺席子或者被子。

那时候开垦荒地,雁窝岛一带都是沼泽地,要先挖排水沟排水,然后才能种地。现在的雁窝岛,已经成了湿地公园。




虽然我就是在农场长大的人,但是并没有参加过农场建设。雁窝岛的历史是要问老爸那一代人的。

雁窝岛是一个由挠力河、宝清河和镜面湖环抱的富饶土地,方圆200平方多公里。昔日,这里三面环水,一面沼泽,春夏秋三季,岛上草木繁盛,大雁、仙鹤、天鹅等飞禽在岛上筑巢栖息、繁衍,所以有了好听的名字“雁窝岛”。




爸爸妈妈刚去到北大荒时,流传着一个歌谣“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说的是北大荒的富饶。野生动物多。


雁窝岛说其是岛,实为一块茫茫的沼泽地。沼泽密布,车马难进。1957年3月,八五三农场组成垦荒队,涉水进岛,安营扎寨。10月1日,正式宣布雁窝岛分场(八五三农场四分厂)成立。垦荒队员以顽强的毅力征服了“沼泽地”、“大酱缸”,当年开荒2万多亩,并部分播种,成了产粮的重地。一部电影《北大荒人》,雁窝岛的名字传遍全国。




现在雁窝岛上开辟了湿地公园。这些游客都是去看湿地的。这里也申报成为“水禽自然保护区”。





雁窝岛除了自然保护区,剩下的就是万亩良田了。我查了一下资料,雁窝岛作为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红兴隆管理局八五三农场四分场,现有耕地18万亩,人口5000余人,农业机械化程度达95%,主产小麦、大豆。老爸虽然现在在南方养老,谈到如今的北大仓,就有挡不住的自豪感。


爸爸因为工作的原因,在农场的二分厂、六分厂、总厂、煤矿等地都呆过。这次重返北大荒,我们也去了二分厂。


这是二分厂小学。老爸的一篇回忆录里专门记载了二分厂小学的由来。

这就是老爸的回忆录:“19588月的一天,我正在“光荣村”(二分场二队)参加紧张的建点劳动,突然接到分场调令,调我去分场子弟小学(滨桥小学)任教。

分场小学原来只有吴洪君一个老师,他是1957年刚从俄语专科学校毕业的大学生。我才去时学生已有40多名,一到六年级都有,而且学生数还在不断增加。可是固定教室却没有一间,上课或在食堂,或在仓库,有时甚至在露天进行,黑板搬到哪里,哪里就是学校。北大荒的天冷的很早,眼看天气一天比一天冷,没有教室怎么完成教学任务呢?我心急如焚,我当然也知道,北大荒的开垦之初,房子是非常紧张。可是用现在的话说,再苦不能苦孩子。所以我一天几次去分场找领导,要求给我们解决教室。

分场领导对从全国各地随父兄来建设北大荒的子弟还是十分关心的,也认为教室要非解决不可,可是挤不出房子,只有新砌,而且答应尽快砌。很快突击砌教室的任务交给了正在用木头搭木笼,建分场大礼堂的工人身上。这些工人大部分是从北京文化部下放来的,他们中间不但有作家,而且有工程师,他们对建学校的热情很高。在国庆放假期间,全力以赴,义务劳动为孩子们盖教室。可是没有砖,瓦片更是找不到一块,有的只是泥巴、茅草。他们也真有办法,来了个就地取材,利用礼堂北面一栋已经竖起的家属房房架就开工了。他们先用木条在房架四面横钉着大约相距一尺左右的格子。然后用茅草编成辫子,放在泥浆里沾上稀泥,排着挂在木条上,仅用一天时间,这所谓拉合辫子墙就拔地而起了。第二天里外都用碎草和着稀泥抹了一遍。第三天用同样方式上了房盖,并盖上茅草。接着窗户上配上玻璃,三天时间,两间崭新的教室就神奇地出现在孩子们的眼前,我们全校师生欢呼雀跃,高兴劲儿就别提了。”

那一代的人,就是这么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今天的。我为他们也很自豪。
这是一张资料图片,春天雪未化净时,北大荒荒野里悄悄盛开的冰凌花。




中苏边境的乌苏里江。

虎头要塞。





不知道如何结尾,最后附上老妈年轻时候写的一首诗和一篇日记:《我是饲养员》

我是饲养员

工作在牛圈,

喂牛又挤奶。

同志们吃上新鲜奶,

日夜干得欢。

挤奶一大桶,

不由得我心喜欢 。

保证供应休养院,

病员同志做早餐,

恢复健康身体好得快。

来购买的幼儿园,

孩子们吃得香又甜,

小朋友长得白又胖,

嘿!乐坏了我——这个饲养员!

6144

 

2:日记196355

今天,为了纪念伟大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五五”学习节,我写一篇日记。

上午我们班承担“排障碍”任务。就是把地里的苞米根全部拔出来,并清理干净。这个工作并不好干,手一接触那未烧尽的,又是煳灰又是泥土的苞米根,真觉得有些不好受。起初一趟只背小半麻包,后来不知不觉,我们的干劲越来越大,捡起来也觉得顺手,速度也快了。装上满满一麻包,走在一百多米的翻过的地里,一点也不感到费劲了。其中有个年纪较小的同志说他捡苞米根多而好,暗暗地和我比起干劲来了。

天下着小雨,衣服淋湿了。身上粘上一层泥,手上也满是泥浆。同志们并不把这些放在心上,而是嫌自己的麻包太小,装的不多,怕落在别人后面。不一会儿别的班都休息了,但我们并没有就此放下麻包,争取把仅有的几堆背完再休息。雨还继续下着,我们又转到另一块地号去“排障碍”了。

 

回忆也是一种旅程.爸爸妈妈的回忆,让我进入一次难忘的时空旅行.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