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甘肃 > 旅游游记

一抹轻描淡写,梦回辗转连城

一抹轻描淡写,梦回辗转连城
一抹轻描淡写,梦回辗转连城
一抹轻描淡写,梦回辗转连城
一抹轻描淡写,梦回辗转连城
景点:甘肃/gansu
出发地:泉州
目的地: 连城镇
入库时间:2016-08-07 07:10
游记浏览:32
旅行天数:4
游览景点:[""]
出发时间:2015-04-10
旅游简介:NO.1醉美培田,小资里的唯美古韵古香辗转在回忆的路上,那荡漾在内心的是邂逅在一处角落的情谊,而那散落在旅途上的却是我拾不完的碎片。不曾想过下一站是哪里,却一直在打算下一站要去何方。也不过如此,我用工...
旅行花费:1
游览月份:4
旅行游记

1 NO.1——醉美培田,小资里的唯美古韵古香

辗转在回忆的路上,那荡漾在内心的是邂逅在一处角落的情谊,而那散落在旅途上的却是我拾不完的碎片。

不曾想过下一站是哪里,却一直在打算下一站要去何方。

也不过如此,我用工作禁锢在一个熟悉而不曾想离开的城市,只不过在辗转间回眸,在回眸中辗转,而岁月却也只在辗转间流逝。

守一城,待一人归。我在等待,却执意等待、等待沧桑岁月间,那斑驳的未来如此晃荡,晃荡的路上就是见不到梦想。


走在旅途,要嘛相约、要嘛独行。


也许,就是要辗转,相约在一起回眸。

日期—偷来的时间,却也只是“挥霍”在旅行,用了四天的时间,将自己藏匿在深山古村落。


交通——以为就这么近,其实是那么远。两辆连接在一起的动车从泉州到龙岩,让我在匆忙独自惆怅,却也不曾想过的一路的惆怅,不过3小时的等候。

连城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具有“铁、公、机”立体交通网络的县份之一,可进入性强。

1、飞过去:连城有个机场,名字就叫“龙岩冠豸山机场”,离县城仅5分钟车程。现已开通连城——上海的航班,连城——深圳、杭州的航班也即将开通,敬请期待。

2、我要开过去:厦蓉、长深两条高速及205、319两条国道贯穿全县,你们都有导航我懂的。

3、况且况且的过去:连城有个火车站,名字就叫“冠豸山火车站”,位于朋口镇,距县城20分钟车程。或者先坐动车至龙岩,后转班车至连城。

4、自己走过去:正所谓条条大路通连城,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连城的向往,此处方法略。


住宿——搜喽了下,连城也是有很多不错的大酒店,但举办方给我们安排的酒店是连城大酒店。

1、连城大酒店——3121666——中山路56号(三星级)——距冠豸山机场5公里,火车站20公里,离冠豸山景区仅2公里。

2、龍御大酒店——3121699——中山路52号(三星级)——同上(因为两家酒店是邻居)

3、连城金叶大酒店——8912999——连城县北大东路85号新车站对面(三星级)——距冠豸山景区仅5分钟车程,至冠豸山机场5分钟车程;与冠豸山火车站距20分钟车程。

4、天一温泉度假村——8168888——文亨镇文保村(五星级)——距高速路口5公里、机场7公里,地理条件优越,交通十分便利。


目的地———反正我不曾来过,却只是在微博里听说,这里的故事不长,却是一个我想在这里发生故事的地方。也许我可以摄影、可以记录、可以写作、可以泡妞、可以小资,反正可以装逼的事我都想过了。这里我也不清楚,好像叫:连城。


摄影器材————一部佳能60D就花光了我所有的积蓄,我还能说什么、从不喜欢摄影,从不会后期,却硬生生的将自己逼进了一个陌生的圈子,其实这都因为旅行,因为喜欢一路的幽静。喜欢回忆里的故事。


【连城旅游小窍门】

1、门票:连城六大景点门票网上均有售,且比门市价优惠。

2、开放时间:5月—10月8:00—17:30,11月—4月8:30—17:00

3、交通:县城到冠豸山车程约10分钟,可乘坐往揭乐方向公交车(1元)在冠豸山路口站下车;电动三轮车、摩的(10元以下);出租车(起步价5元);到石门湖车程约15分钟,可乘坐电动三轮车、摩的(10元以下);出租车(起步价5元)。在小长假、黄金周期间价格会有浮动。当然,步行前往也是可以的。

4、注意事项:

?8:00至17:00,石门湖、九龙湖码头游船逢整点发船,若游客满20人可即刻发船。

?冠豸山与石门湖相连,建议先游湖后爬山,同样是全程不走回头路,但可以节省体力。下山之后要到停车场雇辆三轮车、摩的或面包车去石门湖停车场取车(价格自行商议)。步行前往也可,约15分钟。

?竹安寨与九龙湖景区可相连在一起走,也可分开走。

?电瓶车5元/人,有游客即走。


连城精品一日游线路推荐:

A线:上午畅游石门湖、冠豸山,下午品读培田古村。

B线:上午畅游九龙湖、竹安寨,下午感受四堡雕版印刷。

连城精品二日游线路推荐:

A线:D1:畅游石门湖、冠豸山,感受四堡雕版印刷。

D2:品读培田古村

B线:D1:畅游九龙湖、竹安寨,体验天一温泉。

D2:品读培田古村




清明节,一个浓重的习俗,我却用旅行让其变得如可有可无,这也许是我第一次用旅行来“祭奠”先人,其实也莫过于一个借口,脱离。

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受邀参加连城“中国培田春耕节”。对于这种节日,我从未听过,却也百般想认识一下。春耕,莫过于“一年之计在于春”,计在于春即是春耕,有了春耕,就会有春华秋实冬藏,有了耕读并做,天人共生,就会有国泰民安,社会繁荣与和谐。也许这只是自己粗糙的解释,但听说确实如此。

不知道该告诉你什么,培田就是这么独特,我也不懂得说,但书上就是这样写的。“耕者有其田,农民有其节”,培田春耕节源于“莳田节”。莳者,插秧也;“春种一粒粟,秋收万斛粮”,春耕是农耕的重中之重,至关重要。“传统时尚化,时尚传统化”,莳田节演绎为春耕节,是重农的升华,她能再度唤起人们对于农业的重视,举办春耕节,就是传承传统,记住乡愁,为实现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而喝彩加油。

培田,一个有着800年历史的闽西山区小村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是“家有藏书陇有田”耕读并做,天人共生的村落,在培田举办春耕节,是农耕文化在代际上的延续和传承,是农民在时空上的“群体记忆”。

我来不及多说两句,那阵势早已直逼而来,我来不及回头,抓起相机“咔嚓、咔嚓”,将这一刻印入镜头。

一首民谣,一缕清风,这是要告诉大地,还是要诉说故事。

我在寻觅,这是唯一愿意在旅行要做的事,总觉得这会惊喜,但愿会有惊喜。

古朴,不是青砖上的青苔,确实青石缝中流露出的故事。

话说培田。

你该知道培田的故事。还是要清楚培田古村落里的痕迹,你可以匆忙路过,但总会停歇逗留。

培田坐落在宣和乡境内,冠豸山、笔架山、武夷山余脉三道绿色重峦逶迤自北向南直落此地,如三龙怀抱;村外的五个山头,则似五虎踞护。清澈似玉的河源溪环绕着以“九厅十八井”为代表的古建筑群。别致的山水地形及错落有致的古建筑布局,让游人感受到这是一个没有围墙的美丽庄园。

早在明、清时期,培田便是长汀连城两县官道上的驿站,同时又是汀州府、漳龙道竹、木、土纸及盐、油等日用百货的水陆中转站。清代邮传部官员项朝兴为此在“至德居”题联:“庭中兰蕙秀、户外市尘嚣”,如实描述了当时培田村庭内的优雅和街市的繁华。正是培田钟灵毓秀的环境和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客家先祖长期耕读为本和勤勉立业的精神,使得他们历经数百年风雨,创建了培田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空前鼎盛的经济,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明清客家乡土建筑群。


培田古民居建筑群由30余幢高堂华屋、2l座古祠、6个古书院、2座跨街古牌坊和一条千米古街组成。村口当道的“恩荣”牌坊巍巍矗立,这是光绪皇帝特赐其御前值殿侍卫培田人吴拔祯的荣耀。它与村尾吴昌同得圣旨所立“乐善好施”坊遥相辉映,显示着培田过去文武竞秀、积善余庆,进村武官下马、文官下轿的历史辉煌。牌坊一侧缓缓转动的水车,频频击点的水碓,却似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在向游人诉说着培田客家先祖创业的艰辛。

不知道一不一样,但这都不重要,美并不仅仅是这些房子,而是一种气息,直到让人慵懒。

奶奶注视着我,她只想知道,“我有什么好拍的”。

过了“恩荣”牌坊,则可看见飞檐翘角的文武庙、云宵庵、文昌阁等古建筑。它们掩映在古槿苍枫中,门前春有紫玉兰、夏开紫荆花、秋来菊花盛、冬日见寒梅,四季幽谷兰香,香樟白楠遮蔽,山羊、白鹇作伴,让人流连不已。文武庙上祀文圣孔子,下祀武圣关羽,文武同庙,被誉为客家一绝而扬名中外。云宵庵的一口铁钟,由吴、钟、雷等五姓先祖铸造于明朝万历年间,以木撞击,声闻十里。法国远东研究所劳格文博士把这当作研究畲、汉聚居的历史文物。登上文昌阁,则清风送爽,溪水如练,溪底黄沙粒粒可数,水中游鱼追逐嘻戏,两岸烟、稻、薯、菜碧绿油光,让游人在秀色风光中心旷神怡地走进辉煌的古村落。


民居群以大夫第、衍庆堂、官厅等为代表,占地都在6000平方米以上,是著名的“九厅十八井”。“大夫第”因主人吴昌同荣膺奉直大夫、昭武大夫之位而得名。它又取中庸“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而称“继述堂”。此堂建于1829年,历时十一年,占地十一亩,于1840年建成。厅高堂阔,宴请120张桌客可不出户。其设计构思,秉承“先后有序,主次有别”的传统观念,纵主横次,厅、厢配套,主体、附房分离。通风、采风、排水、卫生,连同子孙的发展都纳入规划之中。雕刻工匠,三代相传,采茶、卖鱼、借伞、过檀溪等梁花、枋花幅幅藏典故、呈吉祥。挑梁式梁桎结构以其“墙倒屋不塌”特点被中外专家称为世界一流的防震建筑。科学的布局规划,舒适安逸的功能,精湛的工艺,使法国一位建筑博士三临考察,称赞它是“建筑工艺与科技的完美结合”。

白发双鬓,为了生计也必须如此,掠一丝阴凉,抹去岁月里的忧伤。

清澈,从一处沟渠到另一处,这样的生活还不够?

转角里,我不知道遇到谁,下一个转角,谁又会遇到我?

我曾经的童年,你今时的记忆,该叹息还是该惋惜。

这个村里有多少个转角,我该问谁?


“衍庆堂”为明代建筑。其建筑结构与“大夫第”大体上同,但门外荷塘曲径,门前石狮威镇。一对门当户对,与北京四合院门前设置相差无异,体现了中原文化的传承。“门当户对”蕴含阴阳组成乾坤,男女谱写人文。女性喻吉祥,田丁表兴旺,男女和合,家业兴旺,万代兴隆。其理念喻示着客居异地的中原移民,在聚族而居中对宗族瓜瓞延绵的展望和追求。


“官厅”原称“大屋”,为吴氏接待过往官员而称“官厅”,相传为吴纯熙挖八窝金窖而建。它高墙耸立,四围封闭,墙内特开宽约三尺水圳,专供妇女洗涤。“官厅”属“九厅十八井”结构,但布局为前塘后阁式五进厅。前设月塘,一取水克火之意;二取“九厅十八井,井井水归塘”之缘,与徽派建筑“四水归堂”有异曲同工之妙;三寓肥水不流外人田,“不尽财源滚滚来”。内外宇坪特别宽阔,为武官下马,文官停轿而设。外门、厅门横批“业继治平”“斗山并峙”,表达主人不仅有继承前人治国平天下之志,而且有开启后人文武竞秀局面之愿。外坪、内坪各立一对青石雕凿旌表,为乾隆九年岁进士吴镛、吴鉴所立。乾隆二十八年,四库全书总纂纪晓岚巡视汀州府,闻说宣河培田村以“文墨之乡”饮誉汀连,怀疑小小山村是否徒有虚名,于是以县教谕装扮停轿官厅暗访培田。几经波折,终被官厅“业继治平”“斗山并峙”“蛟腾凤起”等气贯长虹的楹联牌匾以及培田客家人殷实的文化涵养所震撼。“官厅”布局独特,设计精巧。正厅设置“泰阶”,对不同级别的官员有不同的约束和规定,毫不遮掩地体现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中厅隔扇“丹凤朝阳”“龙腾虎跃”“王侯福禄”“孔雀开屏”均为九重鎏金透雕。挑梁“八宝”“鲤鱼跳龙门”则为鎏金浮雕。梁柱间、桎枋间的雕花,全为双面对称镂空雕。其工艺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后厅为宗族议事厅。左右花厅则专供主人休闲会友。楼下厅为学馆,楼上厅为藏书阁,曾藏有万余册古籍,可惜文革时期付之一炬。中央红军北上前的温坊、松毛龄战役中,“官厅”成为红军的指挥部,朱德、彭德怀、谭震林、林彪、罗炳辉等在这里出席过重要军事会议。战斗结束,红九军团即由此出发。培田成为红军长征前夕的一个出发地。


对着镜头笑一个,留住你的童年,也许就只是留住,以后也只是陌生。

以那条千米古街为界,分布在内侧的大多是祖祠。由村口上数有天一公、隐南公、郭隆公、愈扬公、衡公、久公、在崇、畏岩、乐庵、锦江、南村、文贵等三十余座祖祠,现保存较完好的有21座。培田祖祠的重要建筑特征是十分注重门庐构造,有“三分厅堂七分门庐”之说。斗拱垒撑立石柱雕梁,架飞檐翘角,安红门画彩栋,悬金字牌匾,绘木壁漆画,极为富丽堂皇。如继承北京午门法式的“衡公”祠和“久公”祠,其工笔彩绘“三娘教子”“状元游街”图,线条明晰,人物栩栩如生,色调经久不褪,称得上是难得的珍品。大门外栏内槛,厢廊左绘獬豸,右画麒麟,寓公正、吉祥、聚财之意。它反映了客家人的一种精神追求。


在培田古建筑体系中,书院群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与培田客家先祖强调唯耕唯读两条正道,崇尚“文章移造化,忠孝作良图”的理念,怀抱以科学、知识改造自己,改造自然,忠以报国,孝以持家的理想是分不开的。明朝成化年间,在培田这个小小的村落,七世祖吴祖宽伐木割草,创办“石头丘草堂”,聘进士出身的谢桃溪“课二三弟子以读诗书”,校园虽小,却是“开河源十三坊书香之祖”。由于培田先祖忠厚传家,诗书继世的教育理想和坚忍不拔的精神,使“石头丘草堂”逐步扩大建筑面积,吸收更多的生源,加上它的课程设置广泛而有深度,使它最终成了著名的“南山书院”。此书院从顺治七年到乾隆三十年,培养出191位秀才,其中19人入仕,官到五品7人,最高者达到三品。明代兵部尚书裴应章考察后感慨万千,挥笔赠联:“距汀城郭虽百里,入孔门墙第一家。”翰林院庶吉士曾瑞春则称赞南山书院说:朱熹讲学的鹿洞鹅湖也不过如此啊!明末,作为“宣河里六图三甲”的培田村,增开了“十倍山书院”“云江书院”“紫阳书院”“等天学堂”;到清末,则发展为文有“南山书院”,武有“般若堂”为代表的文武兼修的教育局面。另外,培田先祖没有忽视对妇女的文化教育和民间实际技艺的承传。他们又建了“容膝居”和“修竹楼”。“容膝居”成为三朝宗族妇女学校。在容膝居内,不但学习文化,而且“可谈风月”。“修竹楼”以交流技艺为主,培田先祖精湛的泥、木、雕、塑、剪技艺大都源传于此。纪晓岚在培田文人秀士的陪同下参观了这些书院,耕读传家的中原遗风使他拨开眼前重山,把培田与紫禁城连了起来,挥毫题下“渤水蜚英”题匾,成为培田千块名人名匾之一。可以说,明清时期培田学校之多,功能之全,制度之严,全国罕见。谢桃溪、邱振芳、曾瑞春等名师则在这里培育了吴昌同、吴拔祯、吴暾等数以百计的人才而流芳千古。


培田的古建筑,大多座西北、向东南,前朝笔架,后靠卧虎,并与当时的政治、经济、自然环境、术数观念密切相关。它既秉承明代法式,又兼容中原、徽式、江浙特色,开间、进深更大,做工追求艺术及造形美,布局讲究舒适、安逸,并考虑官、商用途。室内装饰,在设置明墙、漏窗、花圃、鱼池讲究艺术美的同时,更配以宣传儒家文化道德的书画,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突出四维八德,强调以德治村,以德持家。正因为科学的布局,精巧的设计,精湛的工艺,培田古建筑群被专家誉称为“民间故宫”、“中国客家建筑奇葩”。它是客家先祖客旅生涯中的精神家园,它是中国近几百年人文的活文库,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吴家大院,是我们吃饭的地方。也就是一家餐馆,农家菜为主,装修古朴、但菜式独特,鲜美。

要说到菜名,确实不知道,但看菜色其实也略知一二!


吃完午饭,走出餐馆看到一位穿着汉服的可爱女孩。


今年的清明十分燥热,据说有三十度的气温。

我们相约在一家田居人家的奶茶店休息,等午后在继续前行,所以大家无聊的时候只能拍拍跟我们一起的女同伴。

午后四点,柔和的光线簇拥着我们踩着青石路走来。一群文艺小范,用镜头记录美丽时刻。寻找机位和角度,一张张美图与艳丽就在夕阳下停留。

在古村子里,如果你不文艺、便也只能慵懒。

光线散落的地方,已经找不到历史遗迹,只有清新小资和那柔和间的美就在伙伴的脸颊上散开。

转角,在一次转角,转角间你的美,可以与培田相对称。

回眸,我在你的后方点缀你的回忆,你在我的前方装饰我风景。

触摸在历史上的痕迹,青石砖里流露出的是我们对过去的联想。

一抹夕阳,一扇门窗,你在等待,我在回眸。

古街里的青石,发着光、这光亮反射在你的身上,你的灵魂上。

幽静,犹如院子里的故事。不是一家子就是一池塘里的鱼,可以清幽、可以自在。

仰望着光,我们追随在光线之上,你在期盼,去也是一幕一次过往。

转角间的相遇,笑容就是对生活里的诉说。

一步感受青石的温度,一步深知培田巷尾里的清静。

暂别夕阳,依然到吴家大院品尝当地美食。

要说培田美食,确实和古村落一般柔美。农家菜味,一品香美、不会太过油腻,也不会太过奢侈,平淡美味,却也华丽。

吃完菜肴,休息片刻,便到了要去观当地民俗游灯龙了,伴随着舞台音乐与灯光的熏陶,培田的晚上显得十分热闹,在加上游龙习俗,许多人早已在路旁等候。也许游灯龙来的稍微慢些,我们也是十分期待。

爬上观景台,培田夜景惟妙惟肖间收入眼帘。


而游灯龙,也在村落里游荡而开,在人群中寻找好的角度,却总没办法满意的收入一个值得称赞的镜头。、

龙头和灯笼皆为用纸和竹子编成。


在匆忙中寻觅几处美景,却在黑夜中找不到火红的光芒。一个小时的短暂时间,摸索在黑夜、随着游灯龙,飞驰而来,却也随着黑夜飞驰而去。告别培田,前往连城县城,在黑夜中潜行,也莫过于在黑夜中回味。

回到连城大酒店,也已经十点了。早已疲惫不堪的我,还是要辗转间回眸培田故事。我喜欢古镇古村情的缘故吧。那种惬意和幽静的融合,那种文艺和小资的情节,那种诗情画意的美,这便也是念念不忘的事。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