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出发吧】蓝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稻城亚丁

【我们出发吧】蓝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稻城亚丁
【我们出发吧】蓝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稻城亚丁
【我们出发吧】蓝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稻城亚丁
【我们出发吧】蓝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稻城亚丁
出发地:上海
目的地: 丹巴 稻城 亚丁 海螺沟
入库时间:2016-07-28 21:26
游记浏览:24
旅行天数:10
游览景点:null
出发时间:2013-03-28
旅游简介:【第一天】丹巴的甲居藏寨稻城亚丁风景区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地处著名的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脉中段,面积7323平方公里。其海拔为3750米,境内最高海拔达6032米;属高原季风气候,多数时候阳光...
旅行花费:5
游览月份:10
游记目录:
旅行游记

1 【第一天】丹巴的甲居藏寨 丹巴 -亚拉雪山 -塔公寺 -新都桥

稻城亚丁风景区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地处著名的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脉中段,面积7323平方公里。其海拔为3750米,境内最高海拔达6032米;属高原季风气候,多数时候阳光明媚,自然风光优美。其地浩瀚无垠,乱石铺天盖地,憾人心魄,1145个高山湖泊散落于嶙峋乱石间,景色极为壮观,因而被誉为最后的香巴拉。

1928年,美国探险家约瑟夫·洛克到达稻城,并把所拍到的照片发表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引起了巨大轰动。当时有人说,稻城亚丁是“蓝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

去过回来后深深觉得,传说所言非虚,这次旅程不虚此行。

当你在渐渐散开的浓雾中偶然抬头看到天空高处冒出一个巨大的白色影子时,你立马就明白了为什么叫她们神山,为什么要朝拜她们,为什么要围着她们虔诚的进行转山——她们那登场的情景简直是主宰这片大地的存在,就好像武侠小说中在路上见到一个头戴斗篷遮住面容的侠客,但是一见到那个犀利的眼神,就能明白对方是个狠角色一样。在浓雾中看到山顶的那一刻,比看到整个山体还要震撼。因为你不知道山顶下面的山体究竟有多大,只能靠着仰视才能看到的山顶脑补看不到的山体体格,所以这么一联想就被立马敬畏起来:空中惊现的山顶已如此高,这山体得多大啊。

先放几张图尝尝鲜



央迈勇


夏诺多吉

牛奶海

然后再放一张图刺激下,最后的净土已进入“发射”倒计时。

其实决定出发前对稻城亚丁了解得并不多,但就因为快失去她的纯洁性和世外桃源性,不得不在大批旅行团踏足前立即赶去。

机场开通前去的人不算非常多的原因是,从成都通往稻城的318国道非常难走,尤其是新都桥到稻城一段,我那天特意数了下,一路上前后遇到的临时修路的挖掘机就有3辆。当然,修路的时候往来两个方向的车都是没法开的,只能等挖掘机填好坑。路差的原因一是气候较差,雨比较多,二是土质较松,容易散。


我们是从成都出发,一路经雅安、泸定、丹巴、塔公、新都桥、雅江、理塘来到稻城,再去亚丁拜谒神山,随后原路返回来到海螺沟






闲言少叙,第一天从成都到丹巴,一路都在车上,没什么照片。

这是当晚的住宿地:丹巴的甲居藏寨。这是人家的窗户,比城里的气派多了。




藏寨人家在天坪上晒的玉米。这边的人很淳朴。



调戏一把玉米



以及红彤彤的辣椒。看得食指大动,口水直流。相应的这里的口味很重,因为山里湿气重,可能会有人吃不惯,比如说我。。



“不许你们这帮怪蜀黍怪睫劫欺负俺们家的黑母猪”

几个人在拿吃剩的小水果调戏这娃家的楼下的黑母猪。



纯美的格桑花,被藏族乡亲视为象征着爱与吉祥的圣洁之花。



千碉之国——丹巴甲居藏寨的景色。

不起那么显眼的东西成片出现的时候,景象都非常壮观。

在各类东西都突飞猛进的现代,看到原始味道如此浓厚的建筑,感觉非常感慨:一座碉楼,一亩田地,便是他们的全部。寄寓山峰脚下,在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简朴而充实的日子。说实在的,我们这么在城里匆匆忙忙加班加点,或许生活质量还不如他们,至少在精神上比较疲惫。


甲居藏寨位于四川甘孜州丹巴县境内,距县城约8公里,犹如田园牧歌般的童话世界,享有“藏区童话世界”的美称。
甲居,藏语的本意是指“百户人家”。
甲居民居的木质构架部分和屋檐均为红色。在二层以上的墙体刷白色或墙体原色与白色相间。藏寨面积约5平方公里,居住嘉绒藏族140余户,藏寨从大金河谷层层叠叠向上攀援,一直伸延到卡帕玛群峰脚下。


在车上,车窗上全是雾气。这地方又潮又冷



黄金粥,哪里都是要准备下锅的人。

通往村寨的小路不堪重负,堵车了,我们在这里墨迹了有半个多钟头。没办法,谁让这里离成都近。


驱车艰难,我们就下车步行,走到前面等车,顺便看看风景。
遥远的村落。由于距离很远,视线很好,所以这样迷你的景色看得有点恍惚:这是不是玩具模型啊



镜头里带个人就有实感了:距离好远,到这里来蹦极怎么样?



一路向南疾驰。路上景色不错,颠簸一路要抓住每次都能下车的时间舒展下僵硬的四肢。




清澈的小溪叮叮咚咚的流



灰蒙蒙的天我们已看得足够多,需要望望这样的天,别忘记天空原本的样子。



亚拉雪山

看到崎岖的路在消逝在远方密林中,看着从大变小延展过去的树木在远方成为不可分辨的一片,而在视野最远处又冒出这样庞大的纯白山体,情不自禁倒吸一口气:尼玛身材太伟岸了!



亚拉雪山地处干尔隆巴河流域,分别与康定木格措、塔公草原相邻。亚拉雪山最高点海拔5820米,为康巴大雪山之一。山顶终年白雪皑皑,云雾缭绕,是惠远寺和周边藏民顶礼膜拜的神山。藏传古籍《神山志易解脱之道》中对该山有记载,称亚拉雪山为“第二香巴拉”。从塔公草原观望,亚拉雪山呈莲花宝座形状;从八美镇观望,亚拉雪山呈皇冠形状;从农戈山上观望,亚拉雪山呈坐佛形象,十分逼真,每逢良辰吉日,雪山端坐于蓝天之下,升起一朵蘑菇状白云,犹如祭祀的轻烟。



亚拉雪山下,分布着众多的瀑布和高山湖泊,各种珍稀动物时而出没,各类野生食用菌及珍稀药用植物生长期间。
可惜我们路过时没见到她的真容

距离已这么遥远,山体看上去还这么巨大,真容一定非同凡响。


过了盘山公路,视野豁然开朗




蓝天绿树白云



舒服的颜色搭配





壁纸又来了





在这样的景色面前,要把自己放飞








中途休息





拍的是一个二层小楼,看到没



偶遇彩虹





大地上巨大的六字真言,与白云遥相呼应,颂至天空

这样的景色看多了,但依然觉得纯美,荡涤心灵



塔公草原



木雅金塔

木雅金塔是1997年专为纪念班禅大师而建的,据说这座金塔用了80公斤黄金装饰。



红色的寺墙上是一座座白色的佛塔,连绵的数量营造出宏伟的气势。

旁边的马低头吃草,走过的藏族骑士悠闲的漫步,一片和谐。

木雅金塔,又名木雅尊胜塔,是多吉扎西活佛为纪念十世班禅大师于此灌顶布法而修建的佛塔。金塔位于雅拉神山、夏古冬青山、文殊山、观音山等八座神山所环绕的中心,藏语称“古汝塘”,意为“莲师道场”。


蓝色的天倒影在清澈的水塘里,再加上牧马人,看得心如止水,就像那池塘水面,平静的画面倒影在心中,让心情跟着平和起来。

木雅金塔是一座坛城式佛教寺庙建筑,占地35亩。金塔黄金帖顶,共分三层:第一层为显宗殿,供奉有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等八大菩萨和十八罗汉像;第二层为密宗殿,供奉有莲花生大师和密宗传承上师像,佛殿四壁的精美唐卡绘有释迦牟尼佛本生传和莲花生大士传,还有藏、汉《大藏经》和密宗四续经典;第三层为佛陀尊身塔,塔内装藏了《大藏经》、五种舍利和伏藏品等,三层分别代表着佛法、僧三宝和大、小、密三乘。金塔外檐还有金鹿、鳌头、金翅鸟、宝幢等帖金饰物。




金塔外有383米长的转经廊,装有470个转经筒,内装消除违缘障碍的“金刚萨埵百字明咒”22亿遍。金塔四周有4座台阁式佛塔,每座塔内装藏了10万小佛塔。围绕金塔的塔林有八种成就塔158座,内装《大藏经》等丰富完整的装藏品。
木雅金塔是由宁玛派(红教)六大佛寺之一的竹庆寺活佛多吉扎西活佛捐资于1997年建造的,建造时共享了一百多公斤的黄金(也有说是八十公斤黄金),据说寺庙开光时,天空出现五彩祥云,七色光环。




遥远的亚拉雪山





由于大家的不自觉,地上五彩的垃圾破坏着这景色。

其实,上面那些木雅金塔的照片中草原也没那么干净,不得不后期了下。
这让人很无奈,能做的也就是让自己和周围人保护好环境,别像在城市里一样总让清洁工人给自己擦屁股。




今天的目的地是新都桥,可惜抵达时天色已晚,没拍到什么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