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徒步第一天和拉肚子导致的应急休整 虎跳峡

迪庆
迪庆 diqing
经纬度:99.703046
27.831796
旅游评分:4.5分
旅行费用:¥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10-09 16:30
游记浏览:13

8月8日,徒步第一天。高路起点(中学旁边)到纳西雅阁客栈,3.5小时(我不拉肚子的话应该只需不到2小时)。

还有其他走法:可以坐车进入景区,沿着公路(也就是低路)在上虎跳峡景点下车,从小路插上徒步高路,可以只花40分钟就走到我花了3.5小时(肚子疼当然大大迟滞了我的行动)从景区入口附近的高路正规起点到达的补给点——纳西雅阁客栈。


这一天只走了小半天,如果不是拉肚子,那么我还是很有希望用一天就能够走完虎跳峡公路徒步——事实却是在有不小风险的情况下,我坚持着走到第一个补给点就趴下了。

8月9日遇到两个韩国年轻人和一个湖南初中生的组合,他们就是从早上6点开始轻装徒步,然后追上我一起只用一天就完成全程的。


经过前一天的预先探路和充分休息,我对如何正式开始虎跳峡徒步穿越,已经有了把握。

早上6点钟,我就和小鹏起床准备行动。虽然是8月份,但是桥头镇一带天还没有破晓,雾气也很大。我们俩沿着公路回到江左岸,偌大的指示牌清晰无误。

由于太早、而且天黑,我们昂首挺胸走过了查票口——工作人员都还没有上班呢,根本不需要逃票,直接走就可以了。


顺利的开端却遭遇了不守时的新伙伴——严格说来,这天结识的三个不靠谱的徒步客更像时间多得用不完的流浪者,而不是我憧憬的墨脱徒步时救我性命的领导型徒步老驴。


路边种满了梨树,而梨树挂满了果子!

梨子的品种有点特别,接近褐色的黄皮上有点点斑斑的红色——看起来像是苹果的模样(上图是我借用他人的图片)。

我极力克制住摘梨吃的冲动,而流浪三人组已经迫不及待利用树丫等工具“职业化”采摘了……大概他们这样流浪式旅行者早已习惯于最大限度地利用周围环境了……


20多分钟后,我们四人到达了峡谷山地小路的起点,有几座民居——似乎徒步生意不太好,只有一家开着门卖东西,还有几匹马和骡子等待体力不佳的游客租用。看店的中年妇女对我们露出鄙夷的神色,大概猜出我们刚才对她家或者她邻居家果树的行径了。


我尝试着向她打听路况,得知这个时候骑马穿越前方的虎跳峡高路一天只需要80元。


令我震惊的是,流浪三人组竟然开始做饭了……



然后就是按照收费老太太轻车熟路的指导摆造型拍照了。

老太太见多识广,不仅说话利落,还对各种手机、相机操作娴熟……


接下来就是那个赠送上厕所机会的高空厕所了。这个转弯处的水泥钢筋加固点只能靠人力从陡峭的山下背上建筑材料构建,我的脚下水泥板实际上还是悬空的。

在这个狭窄的山径上建造出这么正规的厕所,我觉得收费10元也是可以理解的。

虽然我并不急于上厕所,但是既然赠送了服务,那么我还是进去看看吧。地面打扫得相当干净——不过旱厕的洞口下面就是冷风直灌的悬崖,足有几十米……在这样的悬空厕所蹲下来,我担心自己会大小便失禁……幸亏我并不想蹲下去。

这附近最佳的拍摄景色位置,竟然就是厕所的窗口……

越过厕所,路面向前延伸。

我遇到了几个零星反向徒步的老外。第一个披着雨衣,自言自语抱怨天气,我想他是出发太早一路淋过来的。


接着是两个高大的人。


这些老外究竟是怎么与收费老太太沟通的,我一直没弄明白——难道老太太已经实现国际化对接?

老外们都听话地付钱,却都拒绝了老太太的瓜果。

这一路上,似乎外国人都不肯尝试他们看起来有风险的食物。

风景秀色可餐。而我已经顺手一口气吃下两个梨、一个苹果和一根黄瓜。

14点,我到达了第二处艰难路段,开始上坡。

路面变得崎岖起来,泥巴路面夹杂着坚硬的石头。

坡度最陡达到了45度,而且有些位置是在石头堆里挤出来路的……

身旁百米以下的峡谷景观依然迷人,可是我已经不得不把注意力集中在脚下了。

一圈又一圈地转身、高抬腿,

多亏没有小溪流过,否则被溪水抛光后,这些乱石阶将像

伴着金沙江,

还有时常垂直起来的山壁,

在醉人的美景中和有点凶险的小路上,我渐渐感觉肚子不对劲了……

腹部绞痛,我开始意识到吃坏肚子了。

我的速度大大降低,疼得大汗淋漓。

我的手机镜头又被汗水糊住了。


我几乎每走到一个拐弯处就必须坐在石头上休息一下。


后面赶上来的外国人都很热心,纷纷询问我的状况。


出于自尊心,我操着断断续续的英语向他们保证我能够克服问题。


实际上,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狭窄山径上,除了请人带骡子来救援,这些老外们并不能帮我什么。


其中一对上年纪的老人还有一个很有知识分子派头的中年妇女格外关心我,停下来建议我像他们一样把沉重的背包寄存在收费老太太那里——只需要5元。问题是,我已经走过来了……难道要我走回去?而且我走完虎跳峡后是不打算再回来的。

老外们令我苦笑不得的建议其实也给了我继续走的动力,这毕竟是一种鼓励。

更大的鼓励是我终于看到了广告,这是沿途的第一处客栈——纳西雅阁。

又经过一些颇为崎岖、甚至涌出泉水的路段,在走走歇歇和虚汗直冒、腹如刀绞下,

我终于看到了路边人工的痕迹,这些碎木头表示前面距离人类定居点已经不远。

路边出现了人工堆叠的石头,我已经完全是靠这种进村治病的求生愿望在走路了。


大约15点10分,我终于看到了村口。

没想到这样崎岖的山路里竟然隐藏着生气勃勃的小村庄。

通过一些正在施工的房屋,我看到了纳西雅阁客栈精致的院子。但是由于肚子太疼,我已经无心拍摄漂亮的客栈。

而客栈旁边的小路就通向接下来的目的地——以道路曲折艰辛闻名的28道拐。这样的地名就已经足够吓到我了——我感觉自己已经虚弱到需要卧床休息了。


客栈的服务员姑娘见我流汗像自来水一样,以为我是累的,连忙给我倒了热水,还摘了院子里的什么树叶放进去。


我确实亟需热水暖胃——结果强烈刺鼻的薄荷味让我只打冷战……一问才知道,姑娘果然采了清凉解暑的薄荷叶子给我泡茶……悲剧了。

肚子疼无法缓解,我坐在院子里的木凳上低头瞪着沾满泥巴的登山靴直发愣。


然后,理所当然的,是200米接力赛式的来回上厕所……我那天下午和傍晚大概去了五、六次,连背包里的卫生纸都用完了——最后还是借了客栈姑娘一大卷……


大概我的惨相已经足够动人,客栈年轻的女老板把为她小儿子准备的儿童止泻药——一种带着果味的粉末冲剂都送给了我——要知道这村庄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我消耗了他们的药物,等到他们的小儿子病了可就麻烦了。


我已经不顾上感动什么的了,随着肚子终于清空,两腿发软,眼前眩晕,无力地回到房间倒头就睡。外面传来其他到达游客的嘈杂声音——不知怎么了,我感觉好刺耳。

这是我忍着疼痛,在刚刚进入客栈坐下时拍摄的。客栈布置的还算很有情调,也很干净。


昏昏沉沉……我穿着汗透的内衣度过了潮湿阴冷的一夜,希望自带的氧氟沙星和老板娘送的儿童冲剂可以在第二天让我复原。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