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 6月17日 大同--云冈石窟--代县--边靖楼 云冈石窟 -代县 -边靖楼

代县
代县 daixian
经纬度:112.959962
39.066887
旅游评分:3.8分
旅行费用:¥0元
景区类型 :2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8-28 22:15
游记浏览:10

        今天的行程是:上午去云冈石窟,下午乘坐14:30的汽车前往山西省忻州市的代县。前面提到了我选择入住宾馆的几个优点,那么第2个优点就是门口有公交车站,具体乘坐几路忘了,总之坐到新开里站,换乘3路公交车前往云冈石窟(票价1元),行程大概1个小时10分钟。

       上午9:20左右抵达云冈石窟。




图片描述:云冈石窟拍摄地点:大同市


       我们去的时候接待大厅和景区都是新修的,据说也和耿彦波有关(我是半个耿粉,最近的山西官场风暴他屹立不倒,说明他真是个好官)

图片描述:云冈石窟拍摄地点:大同市


图片描述:云冈石窟拍摄地点:大同市


图片描述:云冈石窟拍摄地点:大同市

       云冈石窟(已去)位于中国北部山西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与敦煌莫高窟(已去)、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图片描述:云冈石窟 昙曜像 拍摄地点:大同市


        说到云冈石窟,就不能不先说到昙曜,云冈石窟是由其开始主持修建的。其为北魏僧。籍贯、生卒年均不详。年少出家,原在凉州修习禅业,为太子拓跋晃所礼重。北魏太武帝废佛教,北地经像零落,佛事断歇,沙门多还俗,师独坚固道心,俨然持守其身。太子再三亲加劝喻,仍密持法服器物,不暂离身,闻者叹重之。文成帝即位后,再兴佛教,特任师为昭玄都统,管理僧众。师于受命之后,绥辑僧众,整修寺宇,道誉日高,帝事之以师礼,遂应帝之请,于武周山山谷北面石壁开凿窟龛五所,每窟镌造佛像一尊,皆高六、七十尺,窟高二十余丈,可容三千人,雕饰奇秀,又建立佛寺,称为灵岩寺。此为大同云冈石窟之开端。


图片描述:云冈石窟拍摄地点:大同




图片描述:云冈石窟拍摄地点:大同


图片描述:云冈石窟拍摄地点:大同

        云冈石窟的开凿从北魏文成帝和平初(460年)起,一直延续至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止,前后60多年。以后历代多有整修,其中云冈寺院毁于明末,清初重建。

        说实话参观这种景点必须要雇导游,但好在我经验丰富,肯定有比我有钱的和我想法一样的人,所以我又蹭到了导游。




图片描述:云冈石窟拍摄地点:大同


图片描述:云冈石窟拍摄地点:大同


图片描述:云冈石窟拍摄地点:大同


图片描述:云冈石窟拍摄地点:大同


图片描述:云冈石窟拍摄地点:大同

下面四张图片是第一窟和第二窟,但实在忘了哪个是第一哪个是第二(我哭)。已经风化的十分严重,雕像的色彩依稀可见,如果是全胜事情,该是多么精美。

图片描述:云冈石窟拍摄地点:大同


图片描述:云冈石窟拍摄地点:大同


图片描述:云冈石窟拍摄地点:大同


图片描述:云冈石窟拍摄地点:大同

        第三窟(下图),是云冈最大的石窟,前面断壁高约25米,传为昙曜译经楼,窟分前后室,前室上部中间凿出一个弥勒窟室,左右凿出一对三层方塔。后室南面西侧雕刻有面貌圆润、肌肉丰满、花冠精细、衣纹流畅的三尊造像,本尊坐佛高约10米,两菩萨立像各高6.2米。从这三像的风格和雕刻手法看,可能是初唐(公元七世纪)时雕刻的。

提问:请问佛像上的洞干什么用的?


图片描述:云冈石窟第三窟拍摄地点:大同
名副其实的抱佛脚,也可一窥大佛和人的比例

图片描述:云冈石窟第三窟拍摄地点:大同


图片描述:云冈石窟第三窟拍摄地点:大同



图片描述:云冈石窟第三窟拍摄地点:大同

回答:主要应该是搭建脚手架用的柱基和墙基构件,在这些小洞中插入木方就可以搭建成逐渐向上伸展的梯架,方便进行岩壁上的造像。

    第五窟和第六窟(下图,但是实在分不清哪个是第五哪个是第六了),其中第五窟有一个云冈石窟最高坐像(17米),未拍照。两窟窟前有五间四层楼阁,现存建筑为清初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建。




图片描述:云冈石窟拍摄地点:大同


图片描述:云冈石窟拍摄地点:大同


图片描述:云冈石窟拍摄地点:大同


图片描述:云冈石窟拍摄地点:大同


图片描述:云冈石窟拍摄地点:大同


图片描述:云冈石窟拍摄地点:大同


图片描述:云冈石窟拍摄地点:大同

   说真的下面的图我也分不清楚到底是哪个窟了,应该是在9到12窟。

图片描述:云冈石窟拍摄地点:大同


图片描述:云冈石窟拍摄地点:大同


图片描述:云冈石窟拍摄地点:大同


图片描述:云冈石窟拍摄地点:大同


图片描述:云冈石窟拍摄地点:大同


图片描述:云冈石窟拍摄地点:大同


图片描述:云冈石窟拍摄地点:大同


图片描述:云冈石窟拍摄地点:大同


图片描述:云冈石窟拍摄地点:大同


图片描述:云冈石窟拍摄地点:大同

 

大量飞天及反弹琵琶雕像,他们手中的排箫,箜篌等古典乐器十分珍贵,是研究中国音乐的重要资料。

图片描述:云冈石窟拍摄地点:大同

第十三窟(下图),正中端座一尊交脚弥勒佛像,高12米多,左臂与腿之间雕有一托臂力士像(据说是当时工匠出于力学原理考虑,做的一个支架,防止手臂掉落),这是云冈石窟仅有的一例。南壁门拱上部的七佛雕像,雕饰精美,姿态飘逸。

图片描述:云冈石窟十三窟拍摄地点:大同市


图片描述:云冈石窟十三窟拍摄地点:大同市

          第十六至二十窟(下图),是云冈石窟最早开业凿的五个洞窟,通称昙曜五窟”(应该是没照17窟),昙曜也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那个老和尚。

     “昙曜五窟”:开凿于公元460-465年,是云冈石窟的第一期工程。据说是要显示北魏皇帝权力的无限;而5个石窟的中央都雕刻了巨大的如来佛像,象征了北魏五朝的五代皇帝(道武、明元 、太武、景穆、文成五世皇帝)

下图应为18窟,主尊高15.5米


图片描述:云冈石窟拍摄地点:大同市

下图应为19窟,施无畏印的佛坐像,主尊高约17米


图片描述:云冈石窟拍摄地点:大同市

下图应为16窟,主尊为佛立像,高13.5米,其形象与其他四洞主尊差异较大,头部刻有波状头发,面部长圆,身上穿的不是袒右肩袈裟,而是袈裟从双肩搭下来后其衣角搭在左肘上,胸前用带子打结的形式。这种着衣形式称为“双领下垂式”或“中国式袈裟”。

图片描述:云冈石窟拍摄地点:大同市

    昙曜五窟里我绝对能确定的就是第二十窟(下图),据说是依照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的形象雕刻的,主尊是云冈石窟最有名的大佛,俗称露天大佛。因为前壁和窟顶崩塌,本来藏在洞窟内的主尊像完全暴露在外面。主尊坐佛像高约14米,腿部风化严重,高肉髻,头部素面,面相丰圆,大目高鼻、双耳垂肩,唇上蓄八字须,嘴角微微上翘,宽肩,双手放在腹前系禅定印,着袒右肩袈裟,右肩覆衣角,袈裟下面穿僧袛支(内衣),衣边饰联珠纹。身后有火焰背光,内有坐佛及飞天等。第二十窟坐佛充分反映了北魏佛教造像的宏伟气势。


图片描述:云冈石窟拍摄地点:大同市


图片描述:云冈石窟拍摄地点:大同市


图片描述:云冈石窟拍摄地点:大同市


       自第20窟以后,是为云冈的第三期工程。云冈石窟的后期,一般是指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到孝明帝正光末年(公元525年),总共31年,在这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先前的那种大规模的工程场面渐渐地沉寂下来,但是在仍可利用的崖壁又相继开凿了中小型洞窟约200多个。这些多数属于小集体或个人开凿的洞窟,主要分布在云冈石窟第20窟以西斜坡上和中部区第11窟至第13窟上部的崖面上以及东部区西端龙王庙沟西侧的上部地带。这一时期的洞窟形制小而杂、自由而灵活,没有统一的规划和安排,大多因地制宜,但正因这后期工程,才将云冈的东部区、中部区、西部区结成一体。使之成为一条1公里长的石窟群带。 

图片描述:云冈石窟拍摄地点:大同市


图片描述:云冈石窟拍摄地点:大同市


图片描述:云冈石窟拍摄地点:大同市
   

         参观云冈石窟时又有了看悬空寺时那种激动的心情,感叹古人的智慧,感叹精美的石像和笔画,也感叹有生之年能看到这些东西,但石窟的风化比较严重,朋友们请尽快来参观吧

旅游信息:

开放时间:夏季:4月15日-10月27日,8:30-17:20;冬季:10月28日-4月14日,8:30-17:00;节假日适当延长开、闭馆。

门票价格:人民币150元⁄人(有半价票)

公共交通信息:坐公交(4,17,26,28)车到新开里站,换乘3路公交(大概12站地,行程大概1小时10分钟,票价1元)

 

路遇大同市新华书店

图片描述:大同新华书店拍摄地点:大同市

        午饭在酒店附近解决的,吃的还是刀削面,不过这次加了一个黄糕。

        黄糕是一种汉族地方性糕类食物。用黍子去皮俗称黄米,磨成面粉为主要原料(可选择性的掺杂少许玉米面或小米面或不掺),用水拌成粉团状(软硬视个人及家庭成员口味而定)在锅里蒸制而成,然后用手(可蘸少许凉水)揉成块儿状!最后可在糕块儿上面涂少许食用油!个人觉得就是一个黄色的年糕。

图片描述:黄糕拍摄地点:大同市

 

        酒店退房后,从大同乘坐长途汽车去代县,那么我选择这个酒店的第3个有点体现出来了,距离大同长途汽车南站坐公交只有两站。

拍摄地点:大同市

旅行信息:

大同长途汽车南站

地址:山西省大同市魏都大道3号  联系电话这破网站不让留

每天发往代县的长途汽车有三班:7:00 8:50  14:30 当时票价49元  行程3个小时左右

山西的高速挺厉害,遇到山就打洞做隧道,山与山之间就用这样的高架桥相连


拍摄地点:山西省
    

       18:00左右抵达代县。

        代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隶属于山西省忻州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代县历史悠久。据文物部门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期,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

         代县之行其实就是大同之行的附属,因为有多余的一天半假期,就在大同附近搜索可玩之地,结果发现了代县的几篇游记,被那里浓厚的历史所吸引,所以选择了代县,代县之行开启了我非常规旅行线路的先河,也让我见识到了未被过分开发的原生态的别样风景。

         提前与一位多个帖子里提到的王师傅联系(电话这里不让提),他接我们去他的旅店住宿(一天半的时间收我100块,住宿是标准间,干净整洁就是没空调),转天的行程包他的车前往(200元),并让他23点帮忙送到火车站。在这里感谢这位王师傅,但可惜我不能为你做广告了。



图片描述:代县县城拍摄地点:山西省代县


图片描述:代县县城拍摄地点:山西省代县


图片描述:代县县城拍摄地点:山西省代县


拍摄地点:山西省代县


拍摄地点:山西省代县

看过我游记的人可能知道我有个习惯就是看到新华书店就拍照,尤其喜欢关注新华书店在小地方的生存状况,结论是越小的城市新华书店越有地位,虽然大城市的新华系统基本沦落,但好在基础尚存


拍摄地点:山西省代县



拍摄地点:山西省代县

        代县就是个小县城,4个小时之内步行能转完主要街道,看建筑就知道整体落后于天津好几十年,个别建筑也许还停留在上个世纪,但这里的消费水平也不算低(与2011年天津比较),只不过这里没高消费场所罢了,香蕉也是2.5元一斤,烤串也是2元左右一串,可乐也是3元一瓶。

        安排好住宿,前往边靖楼(下图),距离我居住的地方步行5分钟。

 

        边靖楼位于县城中央,俗称鼓楼,又名谯楼,意为靖边安民,是古代守望敌人,击鼓联络,指挥作战的军事设施,明洪武七年(1374)由吉安候陆亨建,明成化7年(公元1471年)火焚,后成化十二年(一四七六年)重建,清康熙、雍正、嘉庆、道光年间均加修葺。



        楼为砖木结构,斗拱规整,梁架精巧,结构合理,建造宏伟。由砖券洞台基和三层四檐歇山顶楼身组成,基底平面东西长43.3米,南北宽33.3米,台高13.3米。楼身高26.7米,总高40米,面阔7间,进深5间,四周围廓。二层设勾栏,三层于勾栏之下设平座。









        楼正面悬有“声闻四达”字匾,背面悬有“威镇三关”字匾。匾额巨大,字体挺拔,气势非凡。“声闻四达”与“威镇三关”两匾,专家认定同为亚洲第一巨匾。



      整体游玩时间30分钟,在最高处能俯瞰代县县城,对望阿育王塔,也在楼上见识到了赵杲观的奇妙照片。

边靖楼旅游信息:

景点地址:位于代县县城中心,十分显眼

门票信息:15元(2011年价格),有半价票

 

        晚饭在代县最热闹的一条街吃的烤串砂锅,那时候还没写游记的打算,所以见过的东西就没拍照,只照了当地的特色食品猫耳朵。

猫耳朵:猫耳朵是一种在山西陕西等地流行的汉族传统面食。因形似猫耳故名。做法是用白面荞麦面等和好后,切成小块,用手的大拇指在案板上一捻即成。清水煮后捞出,浇上菜或卤等食用。


      是夜代县中雨。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