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 6月18日 代县-雁门关-旧广武-代县文庙-赵杲观-北京 雁门关 -旧广武古城 -汉墓群 -文庙 -赵杲观

代县
代县 daixian
经纬度:112.959962
39.066887
旅游评分:3.8分
旅行费用:¥0元
景区类型 :2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10-07 06:41
游记浏览:11

        由于代县公共交通不算方便,故今天的行程采取包车前往。上午行程是包王师傅的车去雁门关、广武城及代县文庙,上午7:30出发,下午13:00返回,共200元(在雁门关遇到了代县旅游局的局长考察,他说这个价格不贵)。

        从代县县城到雁门关,大概1个小时路程,我忘记了王师傅带我们走的是哪条路,总之是条新修的盘山路,景色不错(可惜没拍照),超多转弯,惊险刺激。


        雁门关又名西陉关,位于中国山西忻州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

       
         雁门关由关城、瓮城和围城三部分组成。关城城墙高10米,周长约1公里。墙体以石座为底,内填夯土,外包砖身,墙垣上筑有垛口。下图为瓮城, 位于关城北侧地利门外,城高及关城之半,设有暗门。瓮城门俗称小北门,石券门顶,额匾书刻“雁门关”(据说为唐代真迹)三个大字。两侧镶嵌砖镌联语一副:“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一字一砖,相传为傅山先生所书(真迹已毁)。城门上有楼,砖木结构,谓瓮城门楼。我去的时候此处有景区导游免费为你讲解一段瓮城,如果你觉得好下面的讲解要收费,这也是一种营销手段吧。


        我去的时候正在大修雁门关,关墙基本都是新盖的,仅有几个城楼是古迹。下图城墙中黄土部分为原城墙,其余为新盖的。

        说实话来这里全是冲着雁门关在我心中的感召力,但是到了才发觉这是一个来不来都后悔的地方,如果是原汁原味,未整修的破雁门关,到是可以看看那种沧桑之美,可是现在,确是不伦不类的感觉,这样的景点原价45,因为我去的时候评上4A景区涨价到90元,而且我去那天是第一天(倒霉催的)。走马观花的游览了1个半小时。












雁门关旅游信息:

开放时间:全年开放,节假日不休息。 夏日工作时间:8:00----19:30。冬日工作时间:8:00----18:00

门票价格:90元,有半价票

公共交通信息:我去的时候只能包车,现在据说代县汽车站有到这个景区的班车,每人30元

       游览雁门关后,王师傅开车带我们前往旧广武城,途中看到两旁山上有很多土墙,询问后得知竟是长城遗址,赶忙叫王师傅停车,跑到山上与这些土疙瘩墙“亲密”接触。可以摸的古迹(不懂的滚远点)









        你们别看这里的山不高,但是由于没有路爬上去也很危险,而且上面杂草丛生,穿短裤的话会刺痛(反正有片大草地是我背这我老婆过去的)。说实话别看这里的景色不咋的,而且都是黄土疙瘩,但是看着是那么兴奋。

       下山后王师傅带我们去了广武汉墓群,全是土包,此时进入山西省山阴县境内。由于这里是汉朝与匈奴长期争战之地,数百年间遗留下庞大的汉墓群。据说此处有坟250余座,这些小型墓,地表已无封土,因洪水冲塌等自然事故,墓葬屡遭破坏,墓中的随葬器物时常暴露散失。墓地上也常见汉代砖瓦。所以我跟我老婆就开始了寻宝之旅,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无功而返。哈哈


       车行15分钟抵达旧广武城(现为旧广武村)

        旧广武古城,在山阴县城南40公里的广武汉墓群南侧,是山西省现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它雄踞隘口,南望内长城,东靠新广武城,北邻汉阴绾故城,西接辽代雁门关关城遗址,是历史上汉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发生战争的重要地带。对峙的敌楼,相望的烽火台等,构成一条坚固完整的战事防卫体系,至今仍不失当年古战场壁垒森严的战斗气势。

城墙多已破败





         古城城墙的确切建筑年代,史籍无载,据有关文献佐证和现存建筑考究,始建于辽代,当时为夯筑城垣,明洪武七年(1374)包砖,清代曾作过维修和补葺。现存城墙除外观具有明代特点外,其主体规制和构造基本为辽代故物。古城城墙周长1652米,总占地16296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城墙总高8.3米,下宽5米,顶宽3.4米,外表全部砖砌,石条作基。最上沿矮墙置垛口、望洞和射孔。整个城墙共施马面16座(包括城门马面),马面紧贴墙体,雄伟稳健,其尺度大小不等。城墙东、南、西三面设城门,不置北门,原城门上有门楼,在解放前和“文革”当中破坏。城内街道建筑布局基本保留原制。旧广武古城是研究辽金以及明代城池的重要实物资料。其造型独特,别具一格。

        有人不解这样的景观有什么可看,我也无法解释,但是看到这些原生态的东西我就莫名的兴奋。也许景观和人一样,最美的是自然美,天然美。如同美女一样,化妆后的整容后的女人确实不错,但是还是心灵美的女人才是最真实的最美丽的,好比绿茶婊外表清新可爱,但其实。。。。。,也许你能明白。
        呵呵,其实我也说不好,就算我的歪理邪说吧。





放学后的姐姐,把弟弟从亲戚家接回。要是我有单反,可能能把这个照片拍摄的更好
        原生态的景观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亲密接触,不甘寂寞的我爬上了城墙,当然也付出了代价,不过不惨重,爬下的时候险些摔倒。
由于这趟让我惊奇的玩意儿太多,所以1G(这个相机只能带1G的卡,去云南和还能都没拍满,谁能想到叠在了山西)的内存卡不够用了,后期有大量照片是诺基亚5230所拍,清晰度基本可以忽略了

城墙上的一处烽火台(下图)

旧广武城旅游信息:
景点地址:在山阴县城南40公里的广武汉墓群南侧,整体游览时间40分钟
门票信息:2011年6月去的时候免费
公共交通信息:除了包车我真不知道怎么去
        王师傅开车带我们回代县县城,途径白草口长城,我睡着了没看到,哭。
        12:40抵达代县县城内的文庙。
        代县文庙位于山西省代县城内,创建于唐代(真货),1367年(元至正二十七年)重修。代县文庙是代县已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华北已存最大的州文庙。



         庙向南,分前、中、后三院。后院为崇圣祠。中院正北为主要建筑大成殿,单檐歇山顶,面宽七间,进深五间,殿及各坊以绿色琉璃瓦覆顶。是一座金碧辉煌、宏丽巍峨的古典建筑。前院正北为戟门,戟门两侧有东西二便门以通中院。泮池位于戟门前,池前有唐槐两株。唐槐前是六柱五楼棂星门。门前有“万仞”坊,两侧有“仰圣”、“育贤”二坊,东西对峙,中凿“星聚池”,广约数亩。文庙内东有忠义祠、文昌阁;西有明伦堂、节孝祠。忠义祠左右,清代设有学正、训导二署,形成一组庞大的儒学建筑群,宏敞伟峻。而且珍藏了 2000多件珍贵文物,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古代州光辉灿烂的文明历史。


















代县文庙旅游信息:
开放时间:08:30-18:00
景区地址:山西省忻州市代县西南街文庙
门票信息:15元(有半价票)
公共交通信息:除了包车外不知道现在有无公交车,但从县城步行过去应该不远
        上午的游览整体结束,想邀请王师傅一起吃个午饭,但是他已有事为由拒绝了,其实估计是不好意思,午饭点了两个炒菜(不值得介绍了)和一个叫碗坨的当地小吃。
       碗坨(下图),是一种山西汉族传统面食,在山西方言里又叫做“碗秃”。碗秃是用荞麦面猪血揉到一块儿,加热熬成粥糊状,晾凉以后即成。食用时,将它切成薄薄的三角块,在油锅中煎透,盛入碗内,浇上芝麻酱、蒜汁、陈醋、盐、味精等作料,用竹签扎着吃。这与北京的灌肠极为相似,只是原料不同。
一种很好喝的饮料
        原本以为今天的行程需要消耗掉一天的时间,所以下午该去哪里成了问题,突然想起来在边靖楼上看到的那张赵杲观的照片,被那奇特的建筑所吸引,下午就去那里吧。

        当时网上对于这个景点的介绍实在太少了,没有办法还是包车吧,王师傅说那个地方没什么意思,所以建议我不要去,看他上午比较累了,就找了当地的出租车包车前往,价格是110元,包括来回的路程及等候。单程大概40分钟,距离县城大概23公里,但都是盘山路,路边的风景其实不错,怎奈我没拍照。

         赵杲观对于我来说是一段奇妙之旅。但有两大遗憾也留在了那里。





        赵杲观位于山西省代县交口乡红寺村天台山下,距代县大约23公里。该观建于天台山峡谷中,利用当地的天然石洞、在悬岸峭壁上略加人工建筑而成,可谓独具匠心。       

        天台山的景色非常不错,可惜我的相机内存已满只能用手机拍照了,全景区就我和我老婆两个人,很幽静我们也觉得有些害怕。





(下图)一阵微风吹过,大量蒲公英在你面前有序的飘过,这奇观我一辈子只见过这一次,可惜照片无法捕捉这奇妙的一刻

 

步行大概40分钟抵达赵杲观核心景区,庙里供奉的神像都是新修的,不是历史文物







相传公元前475牟、晋国赵襄子为了统一北方,将其姐夫代国王诱杀于沟注山上,代国丞相赵杲率代国王的家眷隐居于天台山.后人为纪念赵杲终身不仕,笃志道教,于北魏太延年间,在赵杲隐居的石洞中建观,称为赵杲观。




赵杲观外的牡丹或者芍药?感觉吸收了日月精华似的,联想附近的环境,想起了聊斋里的花仙

        其他寺庙倒也无奇特之处,就是上图这个五层建筑(朝圆洞)觉得很是奇妙。山壁间有长三角石缝,石缝内为天然石洞,石洞之外,建有五层楼阁。楼阁梁架均架于崖壁间,木石交接,构建奇巧。

       洞门上锁,上去看看每人10元,当时山上没一个游客,庙里没一个和尚,谁给开门啊?我就找啊找,找到了一间住人的房子,里面有个老大爷管这个,后来一问才知道,和尚一般不在,全景区就山下一个卖票的老爷爷,山上一个管朝圆洞的老爷爷。我一看就别多问了,买票进洞,一进洞立时傻X了。没楼梯啊






        对,你没看错要想上楼,必须拽着铁链上去,攀爬的过程,攀爬空间的狭小,让我老婆放弃了,我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爬到了二楼。按照当地人的说法是:山洞中垂下一条长约20米的铁索,成了进洞的唯一途径。只有勇敢的虔诚者或探险者,方可垂直攀索而登,一般人只能望楼兴叹,故铁索被誉为“仙阁云梯”。

         赵杲观最奇特之处在于此,多处寺庙建在光滑的石壁上,想进寺的话必须沿铁索攀援而上,其势颇险。这个其实不算什么,后面还有一个比这个危险奇妙的庙,但是我不知道就没去,这是来赵杲观第一大遗憾。

          不过只是第一层和第二层是攀铁链而上,其他层都架设木梯,每层供奉一些佛教神像。





       上楼后是可以跨过窗户向外张望的,第二大遗憾即在此出现,每层窗户外均有大量的“某某到此一游”,这个倒也没什么特别,而且还有些厌恶。但是也不第几层的窗户外侧见到了从右往左写的一行字,而且是繁体字,仔细一看大致是清朝的几个学生考试结束,来此游玩,写上了某某到此一游,我擦,古人就干这个事情啊,而且还是当时的知识分子精英阶层,可见流氓不可怕,可怕流氓有文化啊,中国的事情是历朝历代有知识的人最坏,看看当今中国的大贪官,有几个不是大学学历啊,咳咳,说远了啊。遗憾在哪里呢?忘拍照了:相机在楼下老婆的手里,我拿的是诺基亚6300,下去后实在没时间再上去了






     出朝圆洞后,下山,殊不知山后还有更妙景色,图片来自网上其他网站,(下图)看到了吗,要想去山上的庙必须攀岩



         现在算来赵杲观游玩时间至少需要两个小时以上。

回代县途中,当地有钱人家的九龙壁,牛X吧,代县当地矿产丰富(尤其是铁矿),这就是当地老板盖的,九龙壁对面的豪宅无法用语言形容,据说当地的乡政府及派出所都是这个老板修的,这下我也明白什么叫官商勾结,为什么官商勾结了。


赵杲观旅游信息:

景点地址:赵杲观位于山西省代县交口乡红寺村天台山下,距代县大约23公里

门票信息:我去的时候看完老爷爷告诉我30元,说没票每人15元,所以具体多少钱我也不知道,上朝圆洞每人10元,我划价到两个人15元,其实山上没其他人,而且老大爷开完门后就不管了。我完全可以叫我老婆藏起来,就给10元钱,然后您懂的。

公共交通信息:应该没有公车或长途车过去,只能包车,我包车加等候共110元,路程加游玩共用3个小时

 

      回到县城内,步行前往阿育王塔,这是一个免费景点?我也说不清楚,在代县县委县政府院后(可随意出入),塔锁在一个门内,没找到开门人,但是在外面也能大概看个塔的样子。



         阿育王塔,坐落在代县城内。与边靖楼遥相对峙,竞相争高。 始建于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原为木结构,称“龙兴”,唐宋几经废兴。元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改建为砖塔。塔为圆锥体、佛教藏式造型。塔基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50米,东西30米,高1.5米,塔建于塔基正中央。塔平面为圆形,砖砌,周长60米,高40米。作覆仰莲瓣及重涩混肚与方涩的须弥座式,雕刻着各种花饰、荷瓣和印度的“陀罗尼经”。塔身上施曲尺形弥座,座上承刹杆。原有砖作相轮十三层,两层已毁,上覆盖盘,中装金顶宝珠。造型秀美,雄健挺拔,雕艺高超,为我国藏式塔中之佳作。
       风吹过,塔上铃铛响起。

       我有一个梦想就是要走遍祖国大好河山,每次旅程的最后一天都是格外不爽。
    
       如果我有500万,我就和老婆抛开一切去环游祖国,可我有500万吗?没有,所以我要回家了。
     
        22:00王师傅把我们送到代县火车站,这个火车站是我见过最小的火车站,似乎都没有一个富豪的别墅大。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