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寻佛 拉萨 -山南 -加查 -拉姆拉错 -琼果杰寺 -桑耶寺 -扎央宗

加查
加查 jiacha
经纬度:92.593869
29.140233
旅游评分:4.0分
旅行费用:¥0元
景区类型 :3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10-28 23:12
游记浏览:7

                  

        公元七世纪,一个无比强大的赞普出现在山南地区。

        他征服所有对手,统一青藏高原,建立了吐蕃王朝。

        他的名字,就是松赞干布。

        作为吐蕃王朝的开国之君,松赞干布将都城从山南迁到拉萨。

        从此,拉萨成为了西藏的首府。

        但是,作为藏族的发祥地,山南一直保持着重要的地位。

        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第一座寺庙桑耶寺,还有无数莲花生大士的圣迹。

        起程前往山南,寻觅藏传佛教的起源……


                                               ——2012.9.27~10.2 山南地区



天女之魂

传说:山南的腹地有一座神秘的圣湖。她隐匿于加查县北面的山谷,如一面明镜镶嵌于群山之中,虔诚的信徒可以在湖边的倒影中窥探自己的前世与来生。就连历代达赖、班禅的转世灵童都要到此湖观相……她就是拉姆拉措,传说中吉祥天女的魂魄。


从珠峰回到拉萨,一时失去了方向。由于熊宝宝不在身边,没有适合的搭档一同旅行。每天去八角街逛逛,去拉萨河走走,在拉萨闲的忘记了时间。很幸运地,联系上了先前在日喀则认识的暖暖。于是,搭档一同前往传说中的神湖拉姆拉措。

旅途中,如果看到一男一女两个背包客,往往他们只是搭档的驴友。对于背包客,最理想的交通工具莫过于搭便车。如果是单独一个女孩,有时候担心不够安全。如果是两三个男人,司机往往不敢停车。所以,一男一女的搭档是驴友圈公认的最佳搭车组合。即使是邱明这样的老驴,也一路寻找女孩子搭档。来自南京的暖暖是个经验丰富的高手,从新藏线进拉萨,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以前还去过尼泊尔。搭便车,对于她来说是家常便饭。外加她天生丽质冰雪聪明,甚至有司机为她停车后还专门倒车去载她。因此,这一路的拦车就全靠她了,我只需要在边上等着沾光。


从拉萨一路搭便车前往加查,进程没有暖暖预期的那么顺利。一天的行程后只到了泽当。不过幸运的是,途中一对藏民夫妇告诉了我们一个神秘的地方。

第二天,搭车更不顺利,过了曲松县后,离加查还剩下整整84公里的泥土路。在路口的安检关卡等了N久,百无聊赖。看着远方的景色,不知道去拉姆拉措还得多久……



终于,一辆CCTV的越野车路过关卡停车安检。驾车的是一对夫妇,各种找借口不想载我们。不过在我的忽悠下,我们还是顺利上了车。

这84公里的泥土路真心不好走,各种颠簸各种尘土满天飞。颠了好久,都不记得拐过了多少弯,总算到达了加查县。刚到加查,我们再次遇到了Alice和她的搭档。据说他们打算徒步露营前往拉姆拉措和墨脱。这也是我最后一次见到Alice


加查是一个很小的县城,公路上尘土飞扬,各种牲口满地跑。很奇葩的是,每天清早学校还组织学生在这么差的空气中晨跑。


从加查前往拉姆拉措,付钱上了一辆私人运营车。拉姆拉措的观景平台海拔超过5400米,也是驴友们在中国境内可以到达最高的海拔了。可惜,到了途中的崔久乡后得知前往观景平台的路被封,只能直接前往拉姆拉措湖边,而车费也直接从120/人涨到了200/人。虽然事后想想这段路确实不好开,但是这个价格对我们穷游族来说还是很难接受的。

在崔久乡安检登记时,被要求买门票。很多同行的人也付了钱。由于我有收集门票的习惯,就要求工作人员给我门票。可能是他们根本没有准备门票,就叫我先进去,出来的时候再付钱。当然,出来的时候估计他们也忘了。于是,我和暖暖成功逃票。


抵达拉姆拉措,同车的藏民们一个个来到湖边按照传统的习俗焚香、祷告、磕长头、挂经幡……有的甚至跪在湖前大哭。暖暖找了块没人的地方,独自向神湖磕长头跪拜。这一路上,听了不少她的故事,其中也有与佛教相关。不过对我来说,传说终究只是传说。一位大哥和我的观点类似。神湖显示的所谓前世今生,很有可能是类似海市蜃楼的景象。



周围的几位藏民告诉我们,拉姆拉措已经很久没有显灵了。暖暖说,我们来晚了。是的,湖水已经不再那么清澈。藏民们按习俗把哈达投入拉姆拉措,也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水质。我们在湖边坐了很久,什么也没看到。

离开前,暖暖在湖边的帐篷避寒,而我则一个人在周围的小溪散步。突然发现,这么恶劣的环境中,竟然生存着鱼类。他们的速度极快,犹如幽灵一般在冰冷的溪水中忽隐忽现。我好歹有搏击经验,视觉反应不算差。但是依旧无法捕捉它们的动向。只记得是一种体长约8公分,从没见过的鱼。


返程的路上,听着暖暖的MP3,尽是些很少听到却很不错的音乐。突然间,一只藏羚羊出现在车的左方。由于太过突然,没能及时拍下。不过很幸运地是,不久又见到了一只野鹿,长着一对美丽的角,离我们那么近,静静地站在那里。那感觉简直就像《幽灵公主》里的麒麟兽,让人充满惊喜。



回到崔久乡,参观了已经快成废墟的琼果杰寺。几位僧人为我们介绍了供奉的神像,其中的吉祥天母就是拉姆拉措的主人。暖暖在这里遇到了她的有缘人,送给了她一枚手镯。

很多时候,旅行的目的地或许会让我们失望。但是,途中一次又一次的惊喜是那么的美好~



藏传佛教第一寺

离开加查,我们花了一天的时间赶到雅江边的桑耶镇。这里有藏传佛教第一寺:桑耶寺。还有无数修行者栖居的青朴修行地。

按照藏族的说法,山南的地形是南北两神山,中间雅江穿。海不日神山和贡布日神山是雅鲁藏布江两岸的两座神山。而桑耶寺,就在海不日神山脚下。



桑耶寺建于公元8世纪,是藏传佛教历史上第一座“佛、法、僧三宝俱全的寺庙。吐蕃王朝五代赞普赤松德赞从印度乌仗那国请来莲花生大士传经。从此,佛教开始在西藏地区传播开来。 

桑耶寺的占地面积不小,是藏区最重要的寺庙之一。除了中心的金殿,其他的几座佛塔都是免费的。金殿四周,赤青黑白四座佛塔立于四方,镇服一切邪魔。



在西藏地区,供奉给佛像的金额很低,一般只有1毛钱。如果身上只有1元的,也可以奉上1元,然后拿走9毛。于是。跟着暖暖的流程,拜完了桑耶寺每一尊神像。


傍晚在桑耶镇上闲逛,看到了一只刚被宰下的牦牛头。从边上的居民那里打听,这么一只牦牛头也只卖40块钱左右。要不是因为邮寄不便,我倒是很有兴趣花上40块钱,砍下那两只牦牛角寄回家。


这一夜,月明星稀。暖暖明智地提前准备好了月饼,在桑耶度过了一个有月饼的中秋。对我来说,我早就已经习惯了一个人漂泊的生活。在他乡,已经是一种常态。但是这一刻,看着空中的圆月,脑海中依稀浮现出你的脸……


修行圣地

桑耶镇边上不远处,有一处神圣的青朴修行地,栖居着无数修行隐士。按照以前的说法,青朴有108个修行者的洞穴。如今,恐怕早就已经不止这个数了。


天还未亮,起程来到青朴脚下,一路登山。由于行进速度差距较大,我甩下了暖暖独自上山。我想,我的选择是正确的。青朴,必须一个人走。



走在青朴圣地,感觉格外清净。四周的树上挂着经幡,岩石上刻着彩色的经文。一步一步,仿佛从人间走向仙境。



我无法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心境,感觉像是接受了灵魂的洗礼,内心变得平静安详。路上遇见僧人,礼貌地点头微笑,然后继续前行。


路过半山腰,见到一处不寻常的地方。一位会汉语的藏民告诉我,这里是莲花生大士留下的脚印。如此巨大的红色印记,堪比《功夫》里的如来神掌……囧~



向上继续攀登,很快到达了青朴的顶峰:莲花生大士庙。



寺庙的地下有一处洞穴,珍藏着一座金色的佛塔。按理说,这些圣物是都不可以拍照的,但是为了留一下几年,还是偷偷地开了下闪光灯。



不要小看这么一尊小佛塔,它的表面也全是金子做的,上面镶嵌着各种宝石。


莲花生庙内,以为长者用藏文讲解着庙里的几处圣迹。很纠结的是我听不懂藏语。不过幸好很快又遇到了5位通汉语的藏族姑娘,为我做了翻译。大致说的是庙里莲花生大士在地面留下的印迹,也有从印度请来的莲花生修行用的石器(据说是撞头用的,所以其他几个藏民也都用额头去碰了一下)

离开前,长者专门送了一个糌粑给我。几位姑娘告诉我,这个糌粑在佛像前念经供奉了很久。不过不管怎么看,我总觉的这东西不卫生,不敢吃……最后,我把它带到了拉萨,供奉给了大昭寺。



下山前,5位姑娘热情地邀请我和他们一同进餐。尝了一口清茶,咸咸的。虽然味道不习惯,但是这种茶很适合运动出汗后补充水分和盐分。不久,暖暖也终于登顶,和我们一同进餐。据说,她在上山途中见到了被肢解好即将送往天葬台的尸体,盖着白布,相当恐怖。

聊天中得知,那几位姑娘来自西藏各地,有林芝的,有山南的,有日喀则的。她们都在贡嘎机场上班,所以汉语和外貌打扮都还不错。但是没想到的是,之后的几个小时里,这5个女孩让我见识了什么叫做站在食物链顶端的女人……


跟着5位女孩一同下山,她们的速度相当快,就连我都要保持全速才能跟上。暖暖又一次被我甩到了后面。

一路拜访修行的隐士,为他们送上火柴和蜡烛作为供养。修行者的生存条件是极为艰苦的。没有电,只能靠点点蜡烛获得光明;没有饮水,只能寻找山上的泉眼;没有食物,只能偶尔吃一点糌粑果腹。虽然经常有上山的人供奉一些钱,但是对他们而言,金钱似乎意义不大。



修行者的居所非常简陋。往往是借助天然的地形,加上简单的遮蔽就形成了一个只能容下一人的栖身之所。



在寒冷的高原,温暖也是一种奢侈。这里唯一能使用的就是太阳能。如果遇上天气不好,那么可能很久也得不到热水。即使阳光充足,这么高的海拔也是得不到煮沸过的开水的。


在半山腰的一个角落里,我们找到了一处水源。上面的藏文大致写的是:莲花生长寿水



几个女孩用矿泉水瓶在这里取水直接饮用。不过我总觉得这个水源似乎不太干净。而且就算干净,藏区的水也不适合内地人饮用。太高的矿物质含量对肾脏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常年饮用也会导致肾病和其他内脏功能问题。



拜访完隐士,开始寻找山上的天葬台。但是没有人知道天葬台的位置,只能盲目地寻找,在没有路的山上各种穿梭。除了人工的阶梯外,青朴的地形并不好走,经常是松滑的沙土和遍地的荆棘,连我都经常打滑。有户外经验的人应该知道,走在后面的人很容易被前方的反弹的树枝打到,而这里反弹回来的都是带刺的荆棘。幸好我穿着软壳,可以抵御尖刺。几个女孩很细心,安排一个人找路,让我走在中间,前面的人还会帮我挡住反弹的荆棘。一路上,各种奇奇怪怪的植物在他们眼中都是那么熟悉。什么柴胡、藏香、可以吃的小野果等等。简直就像是女版的贝尔格里尔斯在身边,各种站在食物链的顶端……



据说这个植物就是藏香,我表示完全不懂……


就这样在山里转了很久,天葬台似乎还没有方向。断定她们基本上是找不到天葬台了,加上时间已经不早,我果断建议她们跟着我直接下山。我尽量寻找最近的路线,使用出各种技巧穿过障碍。由于我们已经远远偏离了正常路线,脚下的路相当难走。一个女孩不小心打滑,顺着沙沟直接滑向悬崖。我连背包都没来得及扔,立刻跟着滑下去,拉住她后借助身体和沙土间的摩擦减速,最后在坠下悬崖前模仿叶长青的那招撑墙术双腿撑住两边的硬土,终于卡在了悬崖前。

虚惊一场后,大家不再冒险,找了最安全的路一直下山。在山下的尼姑庵旁,我见到了一个有趣的东西。



这是一个水力转经筒。类似于藏民们手中的转经筒,它靠山上流下的溪水带动,转一遍相当于诵经一遍。


回到山下,暖暖早就等候多时了。

“如果可以的话,很希望能够在这里住几天,感受一下他们的生活。”

“我希望,可以在这里修行一段时间。”

一直幻想着有一天,可以像大山倍达那样隐匿于深山,在风雪中修行,然后在春暖花开之时变得更强。


秘境圣地

在山南地区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大山深处,隐藏着两处神秘的洞穴,里面至今保存了多处神迹。传说,去一次的人功德无量,去两次可以洗清所有的罪恶,去三次来生可以转世成人。那个地方叫做zhayangzo(藏文发音),就在离桑耶镇不远处……

从一对藏族夫妻那里打听到了神秘的圣地,我和暖暖从桑耶镇出发,前往圣地。按照汉语的翻译,那个地方应该叫做“扎央宗”,位于桑耶镇西部的阿扎乡以北的大山里。

抵达阿札乡,天色已经很晚。乡里的旅馆似乎是被一个当地的家庭承包了所有的揽客业务。如果想住旅馆,就要先和他商量。暖暖希望和他们谈谈价格,而我试图独自寻找别的地方过夜。我看到附近有一个阿札寺,正打算进去看看,就被几个藏民叫住。我估计这个寺庙里面可能还真的可以住宿,所以无视他们,继续走进寺庙。果然,阿札寺里的床位是151晚,环境也不错。幸运地,在这里遇到了一对自驾游的藏族夫妻,第二天直接搭了他们的便车前往扎央宗。

阿札乡是一个外人罕至的藏式村落。整个阿札乡,似乎只有1个汉人,是一个从兰州嫁过来的妇女,在这里经营馒头包点和杂货。据她说,这里的藏民不允许她开餐馆,于是只好经营包点。附近的餐馆价格还挺实惠,只是这里很少有汉人来访。



第二天清晨,搭上那对夫妻的车前往扎央宗。那位大哥有一半的贵州血统,而那位大姐则是在上海华政读过大学,所以两人的汉语也都很好。大哥告诉我,这里附近有两处圣地,一处叫做宗果布,一处叫做扎央宗。扎央宗对藏族来说是无比神圣的地方,相比之下,布达拉宫大昭寺什么的根本不算什么。扎央宗只要来过两次,就可以洗清所有的罪恶,包括杀父弑母的重罪。如果来过三次,来生就一定可以转世成人。

扎央宗,是两处位于海拔4500米高山上的两个溶洞。一路上,所有的岔路都按照向左绕行的规则,顺时针往返全程。好在我的身体情况还不错,一路上背着暖暖的背包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爬山也没有感觉到体力不支。经过1个多小时的攀登,到达了洞口。扎央宗有两处溶洞,一小一大。由于大溶洞排队的人很多,我们只能先去了小洞。



溶洞的入口非常狭小,里面却很深。狭窄的口径只能容一人通行。溶洞内完全没有人工开发,所以没有台阶没有灯光没有任何安全设施一切原生态,只能自己打着手电慢慢前行。



暖暖跟在我后面,用手机帮我抓拍了一张



溶洞的岩壁上长满了桃子状的钟乳石,和内地的溶洞似乎不太一样。一般来说,溶洞都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但是海拔4500米的喀斯特地貌,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溶洞内的僧人打着手电为来访者解说,由于说的是藏文,我只在几位藏民的翻译下略微听懂了一点,只隐约记得洞里有些石柱石笋被认为是某位大师的神迹。



大洞的入口排满了密密麻麻的人,但却没有一个汉人。所有的藏民都用好奇的眼神看着我。他们从没有见过汉人来这里。在这里,我们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人。

藏民们排队的秩序相当混乱,各种拽别人的衣服,抱着别人的腰等等,排队简直像打橄榄球。经过了N个小时的奋战,我们终于可以进入洞口。


首先,是一架数层楼高的梯子,直接通往空中的洞口。



爬上扶梯进入洞口,前方是四壁光滑的溶洞,80°仰角向上,只能借助一根牛皮缆绳向上攀登。一只手抓着缆绳,一只手固定着暖暖,我只能把手电吊在嘴里。我的臂力和攀爬能力还算不错,主要依靠双手的力量拉着缆绳往上,有时候用撑墙术借一点力。每当上方的人失去脚点爬不上去,我就用手托住他的脚,硬是把他往上顶。溶洞里的藏民们也非常友好,各种托一下拉一把互相帮助。


经过了这一段攀爬,前方有出现了一架梯子,高越8米左右。趴下扶梯,总算出现了一段相对平坦的区域。


从这块相对开阔的地方开始,有两个地方可以去。一处是往溶洞的下方走,可以看到墙面上天然形成的人体心脏和血管的图案。另一处则是通往溶洞的最深处。只需要爬过一架小扶梯,钻过口径约40厘米的洞口,就可以进入溶洞最深处的一个小洞穴。这个40厘米口径的小洞口,如果不是我这般身材,体型高大一些的人恐怕还真进不去……

进入溶洞的最深处,一位尼姑坐在里面,用藏文给大家讲解。不知道什么原因,所有的藏族访客都唱起歌来。坑爹的是我们听不懂,在那里一头雾水。之后,在几位藏民的翻译下大致知道了个大概。这里是洞穴内最深的穴室,曾经有位大师在这里修行。他在穴室下方的一个穴室里存储了够吃3年的糌粑,每天喝溶洞钟乳石上滴下来的水,之后就再也没离开过。尼姑为大家讲解完,取出圣水,给每位访客滴上一滴。据说,着是无比神圣的圣水,但是我还是搞不清楚到底是什么状况。


离开前,我向尼姑请了两件圣物。一对挂饰送给奶奶,还有一件带给亲爱的熊宝宝。我最爱的人中,只有你们二人与佛有缘。我知道,我不一定能带你们来这里。那么,就让我在这圣地的最深处许下我最真诚的心愿,寄托于两件圣物带给你们。


下山的路上,我和暖暖碰巧遇到了一头牦牛,通体雪白,如同传说中的神兽。它见了我们,转身便走了。暖暖告诉我,她先前在青朴还见到了一只白狐,也是那样的通体雪白……


回到山下,在茶馆里点了一壶甜茶边喝边等那对藏族夫妻。茶馆里的人似乎对我很感兴趣,一个个都微笑着向我打招呼。不少人向我们表示赞叹。毕竟,汉人能来这里的实在是少之又少。


继续搭上那对夫妻的车返回拉萨,一路听着音乐经过桑耶沙丘,看着对面的雅江,心情无比自在。




扎央宗,我还会再回来。


预告

西藏整整一个月,终于要离开了,无比的不舍。如果可以,真希望可以一直生活在这片圣洁的土地。和暖暖一同启程,走川藏线前往成都。

下一篇:《2012龙行天下——318国道川藏线篇》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