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2】晴朗的长沙还有第一次见面的武汉... 岳麓书院 -爱晚亭 -湖南大学 -天心阁公园 -太平街 -贾谊故居 -黄兴南路步行街 -坡子街 -武汉

湖北
湖北 hubei
经纬度:114.323881
30.602512
旅游评分:4.4分
旅行费用:¥500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10-30 23:30
游记浏览:8
游记目录:

第二天依旧没有很早起来,这就是自由行的最大好处,可是睡晚一点。

第一天晚上会青旅的时候偶然听到了晚来的两对情侣在问附近的好吃的,得知青旅附近就有家吃锅饺的。前台说是绿色和红色的门面。

早上起来退了房出来找红色和绿色的门面,发现了向群锅饺,不过因为没听清老板说的是不是这家,所以到现在还不知道找对了没有。

两个人点了一两锅饺,一份豆干,还有一碗银耳莲子羹,完全饱饱,足够体力到岳麓书院去啦。

早餐之后正式开始我们长沙第二天的行程,首站是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隐藏在大学校园之中,并不好找,还好有很多愿意指路的好心人。

终于找到了岳麓书院的大门,可以购买学生票,25元一人。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的国家5A级风景名胜岳麓山风景区,为中国古代著名四大书院之一;1988年,岳麓书院建筑群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岳麓山风景区重要观光点。书院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一千余年来,这所誉满海内外的著名学府,历经宋、元、明、清时势变迁,迨及晚清(1903年)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千年学府弦歌不绝”,至今书院仍作为湖南大学下属的办学机构面向全球招生。(百度百科,因为这个百度百科的刷新,第二天的游记我已经重新打了三遍了)

岳麓书院门票上的图片正是这里。

走进岳麓书院,开启岳麓书院的乱逛之旅。

这里隐约听到人家团的导游说讲堂之类的,不过没听清楚啊。

这个是岳麓书院的“教学斋”(具体名字其实我没记住,囧),应该是办公室等等,还有编钟表演,是否收费我倒是没有细看。

步入“林园”后的各种风景。

这儿一直往上,可以到达岳麓书院的另外一个门,那边继续向上就是岳麓山的入口,距离爱晚亭也就不远了。

岳麓书院藏书阁的门,古色古香。

藏书,因为不够高没办法拍到很多。

岳麓书院里的乱逛随手拍。

千年学府果然渗透一股浓浓的学术气息。



你在看风景,但你却是他人眼中的风景。

岳麓书院中甜蜜自拍的情侣。

岳麓书院的后门~吧~应该是,从这里继续往上就可以到达岳麓山的入口。

去往岳麓山的路上,回看岳麓书院,再次品味属于这座千年学府的美。

岳麓书院,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终于到达岳麓山的入口了。

这里是岳麓山的入口,也是岳麓书院的出口,要注意一旦从这里走出去,再次进来就要另付门票了,所以出去前先确定下自己是不是已经好好地游玩了岳麓书院了吧~

出来之后大步往前走吧,因为爱晚亭就在前方等着哟。

爱晚亭,位于湖南省岳麓山下清风峡中,亭坐西向东,三面环山。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为岳麓书院院长罗典创建,原名红叶亭,后由湖广总督毕沅根据唐代诗人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的诗句,改名爱晚亭。又经过同治、光褚、宣统、民国至建国后的多次大修,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格局。今亭与安徽滁州的醉翁亭(1046年建)、杭州西湖的湖心亭(1552年建)、北京陶然亭公园的陶然亭(1695年建)并称中国四大名亭,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爱晚亭是革命活动胜地,毛泽东青年时代,在第一师范求学,常与罗学瓒、张昆弟等人一起到岳麓书院,与蔡和森聚会爱晚亭下,纵谈时局,探求真理。亭形为重檐八柱,琉璃碧瓦,亭角飞翘,自远处观之似凌空欲飞状。内为丹漆园柱,外檐四石柱为花岗岩,亭中彩绘藻井,东西两面亭棂悬以红底鎏金“爱晚亭”额,是由当时的湖南大学校长李达专函请毛泽东所书手迹而制。(百度百科)

回程路上遇到了一个写生的人。那幅画真的很美,那个写生的人也真的很认真,是那天我眼中一道很亮眼的风景,

比较抱歉的是本来安静的环境因为我和林妹妹的围观引来了许多的游客,希望没有打扰到他吧。

没有继续上山的打算,于是我们选择了从岳麓山南门下山。

下山路上遇到了小卖部在售卖凉粉,当时只有两个人在吃,当我和林妹妹也买来吃之后,顿时多了许多来买的人,甚至还有开车来买的人,这是大家的从众心理吗~

不过这个凉粉味道真的很不错,是当时吃过的长沙小吃里最好吃的。

凉粉就是这样在卖哟,周围已经开始围着游客要买了。

继续往下走,湖南大学的方向,遇上这条街,很多吃的卖。

我们只买了臭豆腐,在图片里的最显眼的蓝色招牌红色字那个小摊那里。

这个臭豆腐的味道挺好,比第一天晚上在坡子街的一家路边摊卖的臭豆腐要好吃,赞一个。

湖南大学,第一晚就寄给室友的明信片恰好有一张就是这里,缘分啊~

因为天心阁登阁要收费,所以后来就打算不去天心阁了,直接去太平街,谁知道回程的公交车都快到天心阁站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原来公交车绕了另外一条路,原本计划的司门口站不见了,只能被迫在天心阁站下车,在天心阁公园随便转转,目的是找到天心阁西门坐公交车到太平街

天心阁内的各种随手拍。



认住这个门,因为这里就是天心阁西门,下去之后就有公交车站可以坐车到贾谊故居(司门口)站。

在这里感谢天心阁的指路牌让我知道哪里是北,也要特别感谢我的地理老师,我始终记得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这才顺利找到了天心阁西门。

经历了一番波折终于来到了太平街,这条长沙古城保留原有街巷格局最完整的一条街。改造完成后的太平街保留了明清时期的街巷格局,是长沙13条历史古街巷之一。

太平街不仅为了看青石板路,也为了贾谊故居

下面的应该说是藏头诗还是对联?能看出太平,还能找到贾太傅。

青石板路。

还有隐藏在这小街中的贾太傅的故居。贾太傅故居是免费领票进入的,不过有规定发票的时间。

贾谊故居被誉为“湖湘文化源头”,是长沙作为“屈贾之乡”的标志性文化遗产,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最早的名人故居,拥有现存年代最久且连续使用至今的古井,其基址考古发掘出金砖、玉器、瓷器、陶器、银元等文物。贾谊故居始建于西汉文帝年间,为长沙王太傅贾谊的府邸。汉武帝时期,由皇帝敕命修缮贾谊故居,这是对贾谊故居的第一次重修,此后的两千多年里,贾谊故居历经了约64次重修,最近的一次是在1998年。明朝成化年间,长沙太守钱澍寻贾谊古井,募款修建贾太傅祠,这是贾谊故居第一次以祠宅合一的形制重修。贾谊祠后建有大观楼,祠前有一口井,相传是贾谊所凿,称太傅井,井旁有一石床,为贾谊当年原物。宅前有两块碑石,左右各一,高约丈余,字迹剥蚀不可辨认。又有大柑一株,传为贾谊手植。以上文物均毁于1938年“文夕”大火。后仅存亚殿一座,祠正堂正壁上,刻有屈原像。古井尚在,古碑尚存,石床1958年被盗,旁另辟小巷,名为太傅里。(百度百科)

至于贾谊是何许人也,建议大家也可以百度一下。

贾谊故居里的长怀井,票上就是这里,虽然我拍的没有门票上的好看~



这棵就是相传由贾太傅亲手种植的柑树。

太平街,希望天下太平。

太平街之后到了黄兴南路步行街,本来想找些吃的却发现在施工,只能转去了隔壁街,于是就发现了原来坡子街和黄兴南路步行街这么近啊,坡子街直走就是黄兴南路诶。

于是很没新意的午饭还是在坡子街解决,新鲜的是不是在火宫殿吃,而是去吃碳烤鱼,也在这里获得了到武汉玩的相关情报,因为我们隔壁桌的就是武汉人。啦啦啦,Lucky~

结束我们口中的午饭已经下午3点多了,再乱逛了一下买了高铁上的晚餐什么的已经到了要回旅舍的时间。我们买了晚上7点半的高铁,从旅舍到长沙高铁站大概需要一个小时,要提前出发。

上一张在高铁里拍的照片好了,窗外的点点灯光和高铁内兴奋的我。

历经1个多小时,9点多终于到达武汉站。没来得及欣赏这个“全球最美建筑”,只顾得上到处找公交车,可惜的发现原来8点钟公交车就收车了啦。打电话给青旅问怎么办,回复说直接打车过来吧。一开始想直接就在公交站场外打车,被保安叔叔制止了,说这些车的价格会很坑,叫我们到出租车站那边去打车,正规很多。

听从了保安叔叔的建议去排队,到达青旅那边花费41元,因为青旅在武昌区,汉口那边的酒店会更贵哦。

关于青旅,下面的实用攻略有说,这里就不详谈了。第二天的行程也基本就是这样了。

准备开始我们的武汉游记吧~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