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4】越发寒冷的武汉却无法阻挡我们旅行的脚步... 红楼 -外观辛亥革命博物馆 -蔡林记 -黄鹤楼 -楼上观武汉长江大桥 -湖北省博物馆 -武汉大学 -万松园路

湖北
湖北 hubei
经纬度:114.323881
30.602512
旅游评分:4.4分
旅行费用:¥500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11-02 13:21
游记浏览:19
游记目录:

第二天爬起来看天气预报,显示温度为5°C,当时感觉真的就是我的天啊,至于这么冷么,不过旅程还是要继续。衣服能塞多少就是多少,塞好后勇敢的走起来。

今天的第一站是红楼,坐车到阅马场站下车哦。免费领票,不过进去要过安检,好严格。


左边排队就是要过安检。

红楼,即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因主体建筑为红砖砌墙、红瓦覆顶的红色两层楼房,故又称“红楼”,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是1981年,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时,在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即清末湖北谘议局的旧址,武昌起义胜利后,革命党人在此建立了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即湖北军政府)建立了纪念馆,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4A级景点。(百度百科)

中间那几个字就是湖北谘议局。

这里在湖北谘议局的左侧,有辛亥革命的相关展览。

展厅的门。

四四方方的首义邮局。

红楼的票,这个角度还是比较像的。

考虑到时间关系,对面的辛亥革命博物馆就没有去看了,仅仅外观了一下,应该也是免费领票进入的。

这个是艺术馆还是剧院什么的,那个雕塑后面就有条路直接能走到黄鹤楼那里去,叫红楼路,不必像我们一样绕回黄鹤楼南路,绕了一大个圈子才走到黄鹤楼,但是我们也是有目的的啦,因为在公交车上看到有蔡林记,想去蔡林记吃东西。

蔡林记,好热闹啊,找位置都是一门技术活。

要想去买卡充值,然后再去选自己想吃的,嘀卡就可以了,余额退卡的时候会退回的。

蔡林记热干面,据说蔡林记的热干面是最出名的,因为这里的芝麻酱是用黑芝麻磨出来的。

汤包,没有看到四季美汤包,蔡林记的顶上。

煎包,那个酱是自己淋上去的。

吃饱饱继续我们的行程,散步到黄鹤楼去吧。

黄鹤楼的马路对面想来一张。

好不容易在一种近似迷路的状态中终于过了马路,来到了黄鹤楼的门口。

黄鹤楼也有学生票哦,50元一张。

门票和景点来一张合影。

终于能近距离看黄鹤楼了。

黄鹤楼,“天下江山第一楼”巍峨耸立于中国中部地区最大城市武汉市武昌蛇山之上,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中国AAAAA级景点,江南三大名楼之首,国家旅游胜地四十佳,享有“天下绝景”之称。冲决巴山群峰,接纳潇湘云水,浩荡长江在三楚腹地与其最长支流汉水交汇,造就了武汉隔两江立三镇而互峙的伟姿。这里地处江汉平原东缘,鄂东南丘陵余脉起伏于平野湖沼之间,在龟山上,江上舟辑如织黄鹤楼天造地设于斯。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唐朝诗人李白一首“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为武汉“最美江城”之称奠定了基础。唐代诗人崔颢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已成为千古绝唱,更使得黄鹤楼声名大振。因与对岸晴川阁隔江对峙,相映生辉,被称为"三楚胜境"。(百度百科)

回首,只见黄鹤楼的门口。

进入黄鹤楼是需要在票上打一个洞的的哦。

进门就能发现这幅正面壁上巨大的“白云黄鹤”陶瓷壁画。

关于黄鹤楼的命名,其实有“因山”“因仙”两种说法。

“因仙”一说曾有仙人驾鹤经此,遂以得名。一说是曾有道士在此地辛氏酒店的墙上画一只会跳舞的黄鹤,店家生意因此大为兴隆。十年后道士重来,用笛声招下黄鹤,乘鹤飞去,辛氏遂出资建楼。这些神话传说很有趣,也很动人,但都不是黄鹤楼楼名真正的由来。历代的考证都认为,黄鹤楼的名字是因为它建在黄鹄山上而取的。古代的“鹄”与“鹤”二字一音之转,互为通用,故名为黄鹤楼。(百度百科)

黄鹤楼后方的千禧钟,是在黄鹤楼上拍的。

黄鹤楼的一扇扇门。喜欢给门拍照算不算是怪癖~

上到能上的黄鹤楼最高层,眺望长江大桥。可惜当天的天气不怎么样,雾蒙蒙的一片。

武汉市一角。

从这个方向看过去,红色的那里大抵就是我们刚刚才看过的红楼吧。所以说其实首义广场黄鹤楼真的不远。

如果你想更清楚的看见长江大桥和对面龟山的景色,没问题,一位2元的购买下面这种代币吧。它们的用途我猜你已经知道了。

没错,这里还有望远镜,能够俯瞰江城,让你能将江城美景尽收眼底。

下来之后没有像大家一样走千禧钟的那个方向,绕了到达紫竹苑的那条小路。

误打误撞的见到了西爽亭。

紫竹苑入口,往前就可以到达一家如今没有使用的酒家,穿过去就可以到鹅池,从南门便可以出来,南门的左侧还有黄鹤古肆。

这里应该就是一家酒家,我看里面还有桌椅啊什么的,现在没开。

按照地图来说这里应该就是鹅池,这里就可以看到黄鹤楼南门啦。

出门左侧就有黄鹤古肆,可是说真的没有什么东西看,没兴趣的可以直接从楼梯往下到车站坐公交啦。

蔡林记吃太饱而且吃的时间也比较晚,黄鹤楼出来找到公交车站马上到下一站,湖北省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位于武汉市东湖风景区,筹建于1953年,是全省最重要的文物征集与收藏、陈列展览与宣传教育的机构,也是全省考古勘探、发掘和文物保护研究的中心。博物馆占地面积123亩,总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目前拥有各类馆藏文物20余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近千件套。馆藏的郧县人头骨化石、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元青花四爱图梅瓶举世闻名。(门票上书)

湖北省博物馆门票,免费领票,参观时间是9::00-17:00(15:30停止入场),星期一闭馆(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外)。

要记得越王勾践剑是在图片左方的楚文化展哦,其他三件宝都在正中央的馆内,分布在不同的展厅。


《土与火的艺术——古代瓷器专题展》~

在这个展览,我们能找到第一样举世闻名的馆藏,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下面的纯属是我个人爱好,不过这个粉色的碗也真的是很漂亮啊。


还有这个,虽然不是举世闻名的四件馆藏之一,但是门票背面图片的瓷器正是这件,青花瑶台赏月图瓷锺。


然后是《曾侯乙墓》的展室~

这里不必说,出现的照片自然举世闻名四件馆藏的又一件,曾侯乙编钟。


还有《楚文化展》里的越王勾践剑。

湖北省博物馆的四件闻名馆藏只拍了三件,因为郧县人头骨化石写着仿品就没有拍照啦。

博物馆里还有很多展览可以看的,只是我的照片拍得不多而已。

博物馆之后林妹妹坚持说要去武汉大学看看,于是坐车去武汉大学去啦。

不过到现在还是没知道到底逛了是武汉大学的哪个校区,著名的樱园在哪里也还是不知道,只知道我们俩一定是逛错了,这是在武汉大学遇到的两个学生告诉我们的。

乱逛了一会,问路找到地铁站搭地铁再次穿越长江回到江汉路,准备向我们的晚餐所在地,万松园路出发,要去吃在当地一个卖衣服的老板娘给我们介绍的油焖大虾,她说武汉人都喜欢到万松园路那里去吃。

虽然我们没有找到老板娘介绍的那家蒸虾馆,不过在这家靓靓蒸虾馆我们也一样能感受到武汉人爱吃这个虾的热情。

我们6点多去到门口已经有好多人在拿号等位了,我们的是69号。当我们7点多进去吃到9点多结算的时候,听服务生说外面还有人在排队,拿号拿到100多号了,我们出去一看还真的是,而且服务生说当时还不是生意最好的时候。

我们的凉面,小份的。

藕海,20元一份,其实是炸的莲藕丝,热的时候吃味道不错,凉了之后就没那么好吃了。

还有128元的油焖大虾。我只是单纯的觉得它很麻。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