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敦煌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沙州夜市, 敦煌莫高窟 -鸣沙山月牙泉 -沙州夜市

同仁
同仁 huangnantongren
经纬度:102.02574
35.521894
旅游评分:3.8分
旅行费用:¥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7-22 16:34
游记浏览:11

         8月8日我们踏上了去敦煌的行程,赵师傅解说:莫高窟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南北长约1600多米,上下排列五层、高低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形如蜂房鸽舍,壮观异常。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内容最丰富的古典文化艺术宝库,也是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中心。公元三六六年,一个和尚来到这里。他叫乐樽,戒行清虚,执心恬静,手持一枝锡杖,云游四野。到此已是傍晚时分,他想找个地方栖宿。正在峰头四顾,突然看到奇景:三危山金光灿烂,烈烈扬扬,像有千佛在跃动。是晚霞吗?不对,晚霞就在西边,与三危山的金光遥遥相对应。乐樽和尚,刹那时激动万分。他怔怔地站着,眼前是腾燃的金光,背后是五彩的晚霞,他浑身被照得通红,手上的锡杖也变得水晶般透明。他怔怔地站着,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笼罩。他有所憬悟,把锡杖插在地上,庄重地跪下身来,朗声发愿,从今要广为化缘,在这里筑窟造像,使它真正成为圣地。和尚发愿完毕,两方光焰俱黯,苍然暮色压着茫茫沙原。

  不久,乐樽和尚的第一个石窟就开工了。他在化缘之时广为播扬自己的奇遇,远近信士也就纷纷来朝拜胜景。年长日久,新的洞窟也一一挖出来了,上自王公,下至平民,或者独筑,或者合资,把自己的信仰和祝祈,全向这座陡坡凿进。从此,这个山峦的历史,就离不开工匠斧凿的叮当声。

  工匠中隐潜着许多真正的艺术家。前代艺术家的遗留,又给后代艺术家以默默的滋养。于是,这个沙漠深处的陡坡,浓浓地吸纳了无量度的才情,空灵灵又胀鼓鼓地站着,变得神秘而又安详。它因华美而矜持,它因富有而远藏。它执意要让每一个朝圣者,用长途的艰辛来换取报偿。










       正如作家余秋雨在《莫高窟》所说, 如果仅仅为了听佛教故事,那么它多姿的神貌和色泽就显得有点浪费。如果仅仅为了学绘画技法,那么它就吸引不了那么多普通的游客。如果仅仅为了历史和文化,那么它至多只能成为厚厚著述中的插图。它似乎还要深得多,复杂得多,也神奇得多。

  它是一种聚会,一种感召。它把人性神化,付诸造型,又用造型引发人性,于是,它成了民族心底一种彩色的梦幻、一种圣洁的沉淀、一种永久的向往。

  它是一种狂欢,一种释放。在它的怀抱里神人交融,时空飞腾,于是,它让人走进神话、走进寓言,走进宇宙意识的霓虹。在这里,狂欢是天然秩序,释放是天赋人格,艺术的天国是自由的殿堂。

  它是一种仪式、一种超越宗教的宗教。佛教理义已被美的火焰蒸馏,剩下了仪式应有的玄秘、洁净和高超。只要知闻它的人,都会以一生来投奔这种仪式,接受它的洗礼和熏陶。

  这个仪式如此宏大,如此广。甚至,没有沙漠,也没有莫高窟,没有敦煌。仪式从海港的起点已经开始,在沙窝中一串串深深的脚印间,在一个个夜风中的账篷里,在一具具洁白的遗骨中,在长毛飘飘的骆驼背上。流过太多眼泪的眼睛,已被风沙磨钝,但是不要紧,迎面走来从那里回来的朝拜者,双眼是如此晶亮。我相信,一切为宗教而来的人,一定能带走超越宗教的感受,在一生的潜意识中蕴藏。蕴藏又变作遗传,下一代的苦旅者又浩浩荡荡。为什么甘肃艺术家只是在这里撷取了一个舞姿,就能引起全国性的狂热?为什么张大千举着油灯从这里带走一些线条,就能风靡世界画坛?只是仪式,只是人性,只是深层的蕴藏。过多地捉摸他们的技法没有多大用处,全心全意的成功只在于全身心地朝拜过敦煌。    

      下午六点多我们告别莫高窟来到鸣沙山和月牙泉,  鸣沙山又称神沙山、沙角山。它位于甘肃省敦煌城南7公里处,东起莫高窟崖顶,西接党河水库,东西绵延40公里,南北宽20公里,高达数十米。整个山体由红、黄、绿、黑、白米粒状沙粒堆积而成, 狂风起时,沙山会发出巨大的响声,轻风吹拂时,又似管弦丝竹,因而得名为鸣沙山。鸣沙山有二个奇特之处:人若从山顶下滑,脚下的沙子会呜呜作响;白天人们爬沙山留下的脚印,第二天竟会痕迹全无。我们骑骆驼而上滑沙而下。



 

         月牙泉,古称沙井,俗名药泉,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晓彻”。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一弯清泉,涟漪萦回,碧如翡翠。泉在流沙中,干旱不枯竭,风吹沙不落,蔚为奇观。历代文人学士对这一独特的山泉地貌,沙漠奇观称赞不已。

 

        当晚十点过来到敦煌的沙洲夜市,夜市被管理者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休闲区、餐饮区和工艺品区。喝了杏皮水我就拍不急待去了工艺品一条街,我便被这里的艺术氛围吸引。不仅仅是因为小街两旁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筑令人惊叹,而是艺术的的多元在这里包容和富有生命力。那精美绝伦的木雕挂盘竟出自这些不起眼的敦煌汉子之手。也不打底稿,就用大小不同的各种刻刀,在或圆或方的桦木板上刻着,线条飘逸、灵动。倒弹琵琶的飞天女,落日中渐行渐远的驼队,宛如在宣纸上绘制而成。一举手、一投足,一片余晖、一轮落日都生动传神。鼻烟壶里作画的艺人,一笔笔在磨砂的鼻烟壶内壁上汇聚日月灵气,展示大漠风情,不足方寸之地,竟也被演绎得风声水起、十里波澜。一个秀气的中年女子,在葫芦上刻着慈眉善目的观音,心经刻得字迹清秀流畅,虽然一个小葫芦买三百多,但女子要花上三天的功夫,一天一百对一个艺术家是很便宜的工钱,还有胡杨木的刀刻艺人,有雕章的,有刻成女人头饰的发簪,有挂件。

 

         “敦,大也,煌,盛也”敦煌作为丝绸之路的枢纽,在物质上给了行路的人们补给和休养生息,同时在这个艺术之都给了艺术家们艺术生命自由生长的土壤,不论中西,不论汉藏,他都供给你艺术滋养的养分,同时你也在其他艺术的滋养中休养生息,她因大的博大而强盛,莫高窟,敦煌艺术不是因为在这里有市场的利益而吸引艺术家,而是,在这条“文化运河”中历史沉淀下的一种艺术生命的感召,在这里你可以以不同形式去释放你的艺术情怀,常人的磕长头,顶礼膜拜已不能表达艺术家对敦煌大美得崇拜,他们只能用自己的生命灌注于艺术用作品来献给心中的艺术之佛。敦煌的夜市,莫高窟,她只是一种形式,“我心是佛”要靠你去悟。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