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2 临沧——沧源 (翁丁)寻找热带雨林原始部落

沧源
沧源 yunnancangyuan
经纬度:99.25225
23.153093
旅游评分:4.7分
旅行费用:¥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7-23 12:18
游记浏览:44

伴随着清晨的阳光,我们吃完早餐粗发去沧源啦,我们的车行驶在乡间的田野上。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刚刚插好秧苗的水田里,一切都显得很美好。一直都幻想以后的生活就是“农夫山泉有点田”优哉游哉的生活着~~
tips:沧源县城距临沧市府所在地200多公里,全程均为柏油路。自驾、公路客运班车均可到达。翁丁村隶属于沧源县勐角乡。距沧源县城约40公里,基本上是柏油路,路况良好。







临沧到沧源的路程中,要经过一个边防检查站,因为沧源在中缅边境,为了国家和个人的安全,凡是经过的车和人都要进行登记。

这是缅甸的车,边民只要拿着边民证就可以自由自在穿梭在云南和缅甸之间,这是国家的特别政策,有时候也想着要是我们也是边民就好啦,早上在自己国家吃个早餐,中午去邻国的菜市场买点水果,这样多好~




这是山上采摘的桑葚和黄袍,小时候的味道有木有?很多农村的孩子知道这两种果实,小时候我们上学时候都会在路边采了吃,酸酸甜甜的,美好滋味美好生活



途经一片麦田,下车拍照,远处的绿色植物是董棕。从恐龙时代就遗留下来的古老物种了,就像活化石一样在这个地球上存活了上亿年,它们有硕大的叶子和挺直的躯干,是不是感觉很神奇呢~~



麦田里的紫色小花。



下午两点时候我们启程去翁丁,一路上开始体验到北回归线上热辣辣的太阳炙烤的感觉,晒成狗了....只想静静的睡一会。



佤族木鼓。佤语称“格珞”。是佤族人祭祀用的通天神器。在佤族《司岗里》史诗中已有记述:在佤族先民进入农耕时代以前就制作了法器木鼓。在过去的山寨和部落重大活动如战争、节庆中敲响木鼓。也作警号、信号、号令和乐器之用。



随处可见的牛头桩。佤族崇拜水牛,是因为他们认为只有用水牛祭天祭地、祭神祭鬼,才能解决佤族人遇到的困难。佤族举行大的仪式,要剽水牛,以表示事件的重大。头人或富裕人家有事杀水牛,都要将牛头骨架悬挂在自家的屋子壁板上,因为牛头骨架象征着权力和富有。牛头骨架挂得越多,表示权势越大,也更富有。无论是寨子、部落或个人,都以所挂牛头多少作为衡量贫富的标准。因此,凡有佤族居住的地方,都栽有牛头桩,上面悬挂着大大小小的水牛头骨。




一种很奇怪的果子,在大树下面捡的,大家说说上面的图案像什么呢?





翁丁人仍住在传统的茅草房中,大多分两层,楼上住人,楼下养牲畜。门上没有锁,路不拾遗的古风犹在。整个翁丁寨子就在郁郁葱葱的大树之中。





下过雨的寨子被薄雾所笼罩,伴随着烧火做饭的袅袅炊烟,整个寨子宛若仙境,听不到嘈杂的吵闹声,听不到喧嚣的车声,有的只是潺潺流水声,悦耳的鸟叫声,和孩子在青石小巷上奔跑时候欢快的笑声。











房主大叔和我们帅帅的司机,小鬼都围着火塘烤火,估计是太饿了,在对着锅流口水啊



当当当当,饭菜出锅啦,虽然菜样不多,但是已经把家里的菜全部用完了我以为佤族大叔一家都要跟我们一起吃呢,于是我煮了5大碗米~~



重头菜来啦~~传说中的鸡肉烂饭,这是女主人放下自己手头的工作来帮我们做的。鸡肉烂饭,佤族语称“布安纳亚”,是佤族菜谱中最著名的一道菜,也是佤族待客的上等佳肴,因其比稀粥要稠一些,有经过加工的鸡肉混合,故俗称鸡肉烂饭。它不同于普通的米饭,它即可以当饭又可以当菜,一般情况下,是作为一道菜来食用的。



吃完晚饭已经晚上八点多了,在女主家洗个热水澡。她家还有热水器哦,虽然浴室条件不怎么好,但是水还是很热的,几个小伙伴一起聊聊天分享一下照片就准备睡觉了,在翁丁这个原始部落里面,有这样的房间还是很不错的了
昆明图片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