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4日 朱家角 放生桥 -课植园 -全华水彩艺术馆 -圆津禅院 -城隍庙 -大清邮局 -童天和药号 -人文艺术馆

崇明岛
崇明岛 chongmingdao
经纬度:121.64163297542
31.582601935536
旅游评分:4.2分
旅行费用:¥300元
景区类型 :27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7-26 09:23
游记浏览:43
游记目录:

   

  从小南门乘地铁9号线,在洞泾站下车然后乘松朱专线公交车朱家角朱家角古镇在“新镇”的南边。下公交车以后向南走几百米,先到票务中心,购个景点联票,他给你个地图,你就可以按图去玩了。当然,你不买联票也是可以的,门前也有大的地图可看,但毕竟不得要领,还是买个联票的好。我们买了60元的联票,共去了8个景点。还是先看看地图吧。有点皱了,对付着看。


桥边有多家卖鱼的摊铺,以供游客们放生之用。

朱家角水乡内河道纵横,有游客在乘船游览。

河对岸就是著名的课植园

馆里展示的都是当代水彩画家以朱家角水乡为题材的作品。作品是不错的,但是如果不是搞专业的,看不看都可以的。门票是包括在联票里面的。

    真正值得一看的还是这个课植园

      课植园是一处庄园式园林建筑,占地96亩,园由马文卿建于1912年,乃寓“一边课读,一边耕植”之意,园中亭台楼阁,廊坊桥树,厅堂房轩,一应俱全,各种建筑及生活用房200余间,布局错落有致,疏密得体,构思精巧,在私人园林建筑中实为罕见。1912年,时年52岁的文卿来到这里,择地百亩,开始兴建当地人称“家花园”的“课植园”。这位原籍江西的成功商人,在人生大半的时候,捐官道台,并在这非故非亲的朱家角定居,以兴建这座规模恣肆的园林消磨人生,也算是一个有意思的人。

       园主文卿并不是什么历史名人、官僚士大夫,他是一个商人,发了点小财,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土豪”。这个土豪是个明白的土豪,并不把钱作为终身追逐的目标,有了钱,捐了个官——道台,也就是买了个官,不过那时候买官是一个公开的国有买卖。道台,论品级来说,大概应该相当于司局级,也许还要高点,但是这用钱买来的官只是一个虚衔,叫“候补道”,要想得到实职,那就还得花钱,而且需要等待。看来并没有蝇营实缺,要了这么个名分然后就建设此园优悠其中了。他自己好象并没多大的学问,但是他很重视学问,子女都送到国外读书并在国外定居了,老的晚景就有些孤独的在这座园中度过。有诗赞曰:

             恣意人生先挣钱,钱到多处寻悠闲。回头淡看名和利,土豪也能成圣贤。

        即兴打油,莫要见笑

       课植园大致可分四个部分:会客部分;居家部分;还有学习部分和种植部分。而游乐的部分就穿插其中了。因为没有园内的地图,也没请导游,我们俩就是走哪算哪,所以照片拍得就也没什么规律——得哪拍哪了。请大家鉴谅。

迎贵厅。接待客人的地方。


这间屋子是儿女们抚琴和读书的地方。



水月榭。也就是观戏台

在戏楼与观戏台之间,有一处广大的空旷草坪,人坐在这草坪之后,还能看到点什么呢?有导游解释说在先生晚年,看戏已经看不动了,他开放戏台,让街坊四邻、扶老携幼地来看,而他坐在灯火的深处,要看的正是这样一出热闹生动的人间戏剧。


清末道台官衔使用的仪仗。

课植桥。桥东是课园;桥西是植园。

打谷场一角。

打谷场边上的扇车和做饭的草亭。



在门缝照的。

水晶宫,也叫观鱼台。

出了课植园,走上北大街北大街可是名不符实了,只有两米来宽。但是买卖兴隆,还是非常热闹的。

到了圆津禅院。

始建于元代至正年间(1341年),因院内供奉观音菩萨,故又名“娘娘庙”。,院舍结构小巧,佛像不多,但都精雕细刻,光彩耀目,庄严肃穆。




阁内供奉千手观音。上海的千手观音这样形象的很多,我们都看了好几个了。就是千手观音的众手之中有两手向上托举起又一尊观音的坐像。

接着去了城隍庙。这个城隍庙是上海老城隍庙的下院,也就是上海城隍的行宫。规模不大,遗憾的是——也在维修。



城隍是没见着,但是见了个“刘猛将”,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还有一间偏殿供奉有四尊神像。这是关羽和包公。

朱家角还有“大清邮局”,这么个小村子,通讯发展的够早啊。

邮局里的“营业”很热闹。

    童天和药号。真的很亲切的。我年轻时候的“中国梦”里根本就没有“药”的事,没想到:人到中年,却和它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且影响了我的一生。

    童天和国药号由清代宁波富绅童氏独资创设,与上海百年老店童涵春堂同宗,是江南著名的国药号之一。1877年,童氏老板重修“天和堂”金字招牌,高悬于堂内。1890年,童氏在家族中扩股,充实经营。到今天已经走过了一百二十余年的创业之路。

  “童天和”有“重济世,不重利”和“道地药材,自设工场”的祖训。药号自制的六神丸、行军散和人参再造丸等药品是当地百姓生活中的常备药。在经营上“童天和”请名医坐堂门诊,名医配良药使“童天和”闻名遐迩,过去药堂门前的市河上常常停满了从江浙一带前来治病就医的船只。“童天和”还遵守祖训,联合当地名医对经济困难的家庭实行常年赊账取药的善举,获得了民众极佳的口碑。




馆名是吴冠中题写的。

馆内作品之二:箍桶匠。古老的行业。


作品都是好作品,但是非专业人士可看可不看。


1 引子

2 准备

15 引子

16 准备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