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

阿里
阿里 ali
经纬度:81.152184
30.406634
旅游评分:4.3分
旅行费用:¥400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11-17 12:41
游记浏览:5

(雪山)

剥开云雾的第一重群山,直冲云霄。这里是海拔5000多米的高空。群山从青色到青绿色,从青绿色到土黄色,从土黄色又展现出大片的白色,这里有冲出云端的连绵雪山和融化的冰川。

 (连绵的青山)

 (蜿蜒的雅鲁藏布江

 

 

 

跑到西藏布达拉朝圣,大家第一件想做的事情,便是跟随当地藏民,诚心诚意得转动布达拉周围一圈的转经筒,在心里祈福一切想祈福的事情。也一定是要拍照留念的。

(布达拉的阶梯)

可,有多少人知道,布达拉宫下究竟有多少个转经筒呢?

一千八百五十三个转经筒,我的天,是哪个神人一个个数过来的?要好好膜拜一下。

一千八百五十三,这个数字有什么含义,不得而知。

不过非常佩服那些每天到布达拉朝圣转经的人,左手拿着小转经筒,右手推着一个个大转经筒,嘴里嘀嘀咕咕的念着佛经。不紧不慢,安详地走着。

(漫步布达拉的转经轮)


(触摸布达拉的转经轮)

转动一个个金色的转经筒,一个个用手轻轻触摸,脚步放慢,心放平静。

在心里冥想些什么,寻找西藏的味道,和感觉。



(早上7点转经的藏民)

在转了N个转经筒后,手掌开始无力,手臂发酸。

试想如果转完一圈,确实是件考验毅力和耐心的事情。

而像藏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可见他们的心意。

藏民的忠贞和一如既往的缘由,是外乡人的我们无法体会的。



(转经的游客)

布达拉宫的门票是200元,需要清早6-7点到布达拉宫的左面预约券窗口,排队换取第二天的门票的预约券(预约券不要钱)。每天浏览的人数是受限制的,所以当天是不能买票进入布达拉宫的哦。预售票凭省份证发放,每张预约券上一个省份证号,凭第一天拿到的预约券,第二天到正门口购买门票。我们是9月非节假日去的,但是早上6-7点已经有不少人排队,8:30门口放行,9:30开始发放预约券,基本等到11点才能拿到预约券,预约券的时间,基本是第二天的中午以后。(这是我两天排了两次队伍得到的确切数据)



(布达拉的右侧广场)



(转经老人)

起初好奇这些朝圣的人,每天每天不厌其烦的绕着布达拉和大昭寺转呀转,都不用工作,不用为生计发愁的吗?

后来才得知,西藏到40岁就退休了。而且工作也好,不工作也罢,政府给到的福利待遇都是非常好的,好一个生活优越的地方。



(转经老人,漂亮的辫子)



(转经老人)

(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



(布达拉的阶梯)

 在拉萨来回跑了半个小时,为了将裙子换成裤子,我突破了我的极限,我可以骄傲的说:"西藏,姐没有白来,姐都可以在这里跑步了!"

(气喘吁吁的我)

(布宫阶梯)

(布宫阶梯)

 

(布达拉的阶梯)




(笑容灿烂,慈祥的老太太)

 



(和慈祥老太太的合影)

朝圣的藏民大多和蔼友善,你对着他们笑,他们也会用灿烂的笑容来回应你。有时走远了还会回头看看你。

如果你要拍照,一定要有礼貌,和对方打声招呼。虽然可能他们听不懂汉语,但旅游发展快速的西藏,大多藏民已经习惯了,能明白你的意思。

在拍照后,礼貌的谢谢对方,有时给点零钱(五元十元的),或小礼物等,是最好的。

 大多藏民还是比较友善的,不过最好不要打扰他们,让本质回归自然,才能看到,最纯净的西藏。

 

 

我们去的时候,不是旺季,但早上7点到领预约券的地方,已经排起了长龙。前面这些都凌晨3,4点就到这里排队了,真厉害。

(排队拿预约券的长龙)

 

我们到达大昭寺的时候已经晚上7点了,天空还是很亮。余辉照耀在大昭寺的每一个角落,显得非常柔和和平静。门口还有很多藏民在跪拜磕长头,这也成了大昭寺一道风景线。

  (大昭寺)

(大昭寺磕长头的藏民)

(祈福的藏民)

而围着大昭寺走的人,还是有序的缓缓的走着。

 (夕阳下的大昭寺)

广场很干净,时不时有巡逻的武装兵,其实很有安全感。并不用觉得大惊小怪哦。

 (大昭寺,合个影)

 

 (转经的妇女)

起初,刚到拉萨的时候,觉得好现代,不过慢慢的融入到这样的气氛中。我似乎在寻找一种西藏的感觉,因为现在的西藏与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娜玛瑟德餐厅)

娜玛瑟德餐厅,是拉萨大昭寺附近很有名的餐厅,我们去吃了两次。一次是非用餐时间去的,一次是用餐时间去的,感觉完全不同。东西虽然好吃,但后勤跟不上暴涨的用餐客人。如果是非用餐时间到娜玛瑟德,你会觉得很享受。如果是用餐时候去,那你就悲剧了,没有等号,座位自己找,顿时就乱了套,餐厅很乱,用餐到一半就有人站在你的旁边候着座位,这样的吃饭环境真的很不好。另外,除了热门菜式味道不错之外,其他的味道真的不怎么好。酸奶蛋糕很好吃,但是第二次在用餐时间去的时候,上的酸奶蛋糕却变成了一坨冰块,非常坚硬,敲不开。

我觉得娜玛瑟德餐厅的服务要改进一下,这样才能更长远的发展。

 (娜玛瑟德餐厅)

 (娜玛瑟德餐厅)

在八廓街淘小玩意,是每个去西藏的游客必做的事情。在八廓街不论贵还是便宜,都能买到富有藏式风格的物品。别当真的绿松石,玛瑙,红珊瑚,被商家忽悠得天花乱坠。就当假的,报出你理想的价格,如果能买商家会挽留你。如果没有挽留你,就说明已经到了他的低价。

 (五颜六色的饰品)

八廓街有很多转经轮卖,如果你喜欢可以请一个回家。头部宽宽扁扁的是藏式转经轮,头部高高长长的是尼泊尔转经轮。价格从80~500不等,在精品店甚至还有500以上的,不过一路比较下来,精品店的转经轮款式更加好看。所以在八廓街不要急着下手,多问多比较,找一个最有缘的请回家吧。

 (转经轮)

这个圆片片是藏九宫八卦十二生肖红铜护身符,能镇宅辟邪保平安,在西藏,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很多藏民都佩戴着它。价格也不贵,从5~25元价格不等,不算贵。

 (藏九宫八卦十二生肖红铜护身符)

八廓街还有很多尼泊尔的手工艺品,有的店布置的很有韵味。值得花上一天时间在八廓街逛一逛。

 (尼泊尔小饰品)

这个女神的头像,我最后杀价到小的60,大的80.亲可以作为一个价格参考。

 (挂饰)

什么是唐卡,在我没有认识边巴老师前,并不清楚,连菜鸟都谈不上。

临走前的倒数第二天,在八廓街闲逛,无意走进了边巴老师在八廓街的唐卡店,在八廓街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唐卡店,我们却与这里相遇,结缘。

也许在边巴老师的眼里看来,我们只是不懂唐卡的普通游客。事实,我们也是随意看看,想找个西藏旅行的纪念品,或是唐卡,或是其他的什么。

也恰恰是这样的不期而遇,让我们同时被这张色彩雅致的唐卡所吸引。用金粉勾勒的千手观音。

 (唐卡)

边巴老师面对着本是普通参观客的我们,随意友好的交谈。打开了最里面房间,让我们参观他的作品。

当得知我也是学画画的,便热情的教我们如何在市场上识别唐卡的精致程度,和价格差异。(应该说,我以我这么多年的绘画艺术鉴赏能力来说,从边巴老师的唐卡店出来后,其他唐卡店的唐卡,似乎都不是我们所喜爱的风格和色调。)

从画工,到用料,从鉴赏,到识别精细程度等,学到很多很多。

但更重要的是,我看出了绘制唐卡的画师,那一颗平静的心。

没有什么比唐卡更能把佛柔软而又充满力量的光芒带到人间,带到你我和万物之间。

唐卡的精神,我任然不十分清楚。但看到这一张张用画笔勾勒出的祥和的面容,心中只有一个“静”字。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布宫左边广场有个很有名的酸奶坊,是很多旅游的集散地。要自己放糖的酸奶。在布宫走累了以后,可以在这里小歇一会儿。店内有WIFI。很丽江的一家酸奶店。

 (酸奶坊)

我们是西藏菜鸟,不知道高反是什么样的,有多严重。爸爸很向往去西藏,这次旅行其实是带着爸爸去的,原本担心爸爸的高血压,不能适应西藏的高原。在出行前老公也一直在提醒我,是不是该带着爸爸一起去,但是一心想带爸爸去西藏的我,没有听老公的话。起初我们在拉萨的行程很顺利,只是我们没有经验,到拉萨的第一天休息一个下午后,晚上就走到了大昭寺,虽然走的路不多。但其实飞到拉萨的第一天,就应该躺在酒店哪里都不要去。就这样原本担心爸爸的高血压问题,但血压一直都很好,保持在固定的数值,可以没有注意到爸爸平时有咳嗽的习惯,高反导致的咳嗽加剧,引发肺水肿,在出发前往阿里大北线的前一天,在医生的建议下,不得不住进了军区总院。而在这天,原本已经适应了高原的老公,因为陪爸爸奔波在各大医院,忙到当天晚上就吐了,躺在床上难受得要死,连晚饭都没吃。最后在离行前一天晚上,为爸爸送生活用品的时候,就我一个人去的医院。也许真的是自己太任性,只顾着带爸爸看西藏的想法。最后不得不让爸爸独自一个人住在医院,老公也病倒了。爸爸让我们继续走行程,看着爸爸一个人留在医院,我很内疚。从病房出来的时候,很想哭,但是高原稀薄的空气,让我呼吸都觉得很困难。就这样带着爸爸的相机,即使阿里的路程再苦再艰难,我都要将它走完,把美景带回家。

友情提示:军区总院是拉萨治疗高反最好的医院,不过价格也不便宜,爸爸住了3天花了近3000多元,但无非就是让你吸氧,挂瓶。没有其他特别的治疗方式,载我去医院的司机告诉我,军区总院的收费很贵,如果是肺水肿的话,最好的方式就是尽快下高原,病情会很快好转。

前些日子,不是有位上海白领就死在了阿里的路上吗?高反感冒咳嗽了,不像一些网友所说,坚持坚持就挺过去了。因为随着海拔升高,空气越来越稀薄,身体需要的氧气就越少,身体没有完全适应,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让病情更加严重。所下高原,和在原地就医治疗几天是最保险的方式,千万不要硬挺着继续走行程。我很庆幸没有坚持让爸爸走阿里,在之后的行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一个病人坚持走阿里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但并不是说中老年人都不能去西藏,看个人体质。我们在路上遇到好多60岁,70岁的老年游客,有的有子女陪同,有的是自由行,走完了大半个西藏。所以带老年人进藏,一定要安排好充裕的时间作为休息和调养,适应了再赶行程。非常重要。

 


2 拉萨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