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记(十) D12 拉萨(大昭寺)——纳木错 拉萨 -纳木错

亚东
亚东 yadong
经纬度:88.907076998271
27.485917977626
旅游评分:4.5分
旅行费用:¥300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7-22 16:08
游记浏览:13
游记目录:

D12  October3rd,2010  拉萨(大昭寺)-238km-纳木错

     这次真的是跨年了……上次更新日志是12月23号,点点电脑右下角,居然今天是1月23日了……整整一个月没更新过日志鸟~N多不明真相的群众以为俺就此打住永远烂尾,那是不可能滴,这个月俺先老实交代都干嘛去了吧,一来是元旦俺们猫猫来福州厦门玩了一个多星期,前面准备中间陪同就这么一半的时间哗哗地过去了,总的来说这次玩的还是挺高兴的,好久没看到猫猫了,还有小肖也从上海赶到了厦门,再加上原本就混在厦门的阿Q,我们西藏帮几乎全来了~在厦门搞了个大聚会,具体情况准备下篇插播个厦门的日志好了,反正过年前把西藏全更新完也不太可能,放点儿不一样的也让大家换换口味。另外就是进了2011年,前一个虎年觉得日子不好的新人们在新年伊始卯足了劲儿结婚,短短半个多月又是帮死党、同事还有接单拍了N场婚礼,看来今年在婚礼摄影师的道路上可以慢慢上道了~好了,这几天尽量积极主动一点,多更新几篇,以弥补前一段偷懒放纵的过错……

   3号是俺们5个去纳木错滴日子,这个本来安排在刚到西藏就要开始的行程,愣是给推到了最后,该走的都走了,无数震撼人心的景色都看过了,心里不知道纳木错会给自己怎样的一种感觉。一大早小肖和钢子就去布宫看日出搞门票去了,俺们仨依然慢慢悠悠9点多了才出现。这几天看多了寺庙,本来对大昭寺是无爱的,准备和阿Q和猫猫去逛逛八角街,但是看到钢子和小肖一脸期盼的看着大昭寺,想想还是进去吧,不管怎么着也是西藏最牛X的寺庙之一呢。下面先是大昭寺的介绍,这个就GOOGLE来的,不是哥写的——

   大昭寺位于拉萨老城区的中心位置,八廓街正是围绕大昭寺而展开,在藏族人心中的地位并不亚于布达拉宫,它也是游人到西藏必游的景点之一。

大昭寺始建于公元647年,是藏王松赞干布为纪念文成公主入藏而建,后经历代修缮增建,形成庞大的建筑群。寺建筑面积达25100余平方米。有20多个殿堂。主殿高4层,镏金铜瓦顶,辉煌壮观,具有唐代建筑风格,也吸取了尼泊尔和印度建筑艺术特色。大殿正中供奉文成公主从长安带来的释迦牟尼12岁时等身镀金铜像。两侧配殿供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尼泊尔尺尊公主等塑像。
大昭寺是西藏重大佛事活动的中心。五世达赖喇嘛建立“甘丹颇章”政权后,“噶厦”政府的机构便设于寺内,主要集中在庭院上方的两层楼周围。许多重大的政治、宗教活动,如“金瓶掣签”等都在这里进行。
大昭寺殿高4层,整个建筑金顶、斗拱为典型的汉族风格。碉楼、雕梁则是西藏样式,主殿二、三层檐下排列成行的103个木雕伏兽和人面狮身,又呈现尼泊尔和印度的风格特点。寺内有长近千米的藏式壁画(文成公主进藏图)和《大昭寺修建图》,还有两幅明代刺绣的护法神唐卡,这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供奉的密宗之佛中的两尊,为难得的艺术珍品。
在拉萨,藏族人也喜欢将以大昭寺为主的八角街一带称为“拉萨”,藏文意思是佛地,你还可以看到朝拜者在大昭寺门口磕长头,场面非常感人,由此可见大昭寺在拉萨人的心目中的地位之高,还有更多的人每天围绕着大昭寺转经,很多僧人也在大昭寺附近摆开架势,向过路的人唱经化缘。

   OK,介绍结束,开始俺的介绍。大昭寺不愧是牛寺,不但票价牛X,连门票都不是一般的牛,居然还是3D版面的,真是与时俱进啊。

 来一张大昭寺的门票,85块哎~

 大昭寺正门前的广场,有两个大香炉和N多转经筒,每天在此转经和磕长头的人络绎不绝~在磨坊上,N多人说大昭寺前面这堵墙是艳遇墙,不过我倒是没遇着啥艳遇,就算遇到了也不敢怎样,对吧,猫猫?

 烟雾缭绕啊~

 此图如果上CCAV一般是说汉族群众与藏族同胞快乐交谈,打成一片,民族大团结啥啥的~

 这天进了大昭寺,突然想换种拍法,于是换上了50/1.4,用标准镜拍个不一样的大昭寺~

 门廊上的雕花~

 进了大昭寺的大殿就不让拍照了,好吧,俺不拍佛像,随便对着地捏快门,不看取景器。这是一个大门前的铁索的影子,挺有FEEL的吧~

 念经的喇嘛们,同样偷拍~

 二楼屋顶正在吃猫食的黑猫,看到俺打扰很不爽的表情……哎,淡定啊,我又不抢你吃的……

 不同的视角哈~

 这个狮子……实在是太有喜感了

 浮云浮云,神都是浮云~

 这个看上去……太粗制滥造了点儿吧,好歹把边给弄圆了啊

 大昭寺也是比较有生活气息滴~

 此图开篇也出现过,蓝天控咯~

 这个……算是大昭寺的标志了吧。无数地方出现过~

 从楼上俯瞰下面磕长头的人们,突然有一种俯瞰芸芸众生的感觉~

 阿涩之前说想带个这种随风飘扬的幔帐回去挂在自家窗户上~

 大昭寺的色彩那叫一个鲜艳~

 色彩~

 还是色彩~

 前一段看CCAV一个节目,说大昭寺这儿原来是一片湖,是当初用山羊背土硬是从拉萨河的南岸背过来填成的,所以为了感激这些咩咩,里头很多装饰物都用上了山羊~

 这个出水口居然上面还有刻字~

 这个木雕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精致,虽然不能和江南那些精雕细刻比~

 啊哈哈,这个叫夯打“阿嘎”~西藏的很多建筑都是这种叫“阿嘎”的材料制成,人们要在上面一直用工具把材料砸实才行。然后人家就一边儿唱歌一边儿劳动,这才是娱乐工作结合的典范啊~我擦,我们上班为毛就不能上个网啊,勒了个去的~题图那张也是这个场景,可欢乐了,俺这回把D90拍的这个视频也上传到了优酷上,在日志结尾会给个视频链接,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这些小细节都是说明了一种生活态度~

 这个……真的太搞了~有喜感啊~

 红墙的建筑材料~

 光影~

 僧人——信徒

 大昭寺门外每天都有无数从西藏各地一路磕长头来的虔诚的信徒,也有一大家老小拖家带口来朝拜的~

 这个大妈的手指……

 这位阿姨的衣服真鲜艳啊,就是冲着她这身衣服来一张~

 大昭寺前面的大香炉,每天香火都是那么得旺~

 经文~

 一位老大娘~

 中午咱们去传说中的雪域餐厅解决~说实话,藏餐真的很贵很贵,如果不是点套餐就更可怕了~

 甜茶,俺们家猫猫可爱这套茶具了~不说杯具~

 这个辣椒酱不错,很辣很对味~

 这个是神酱忘记了,当初拍它应该是因为这个小罐罐比较有个性吧~

 土豆牛肉饼,大爱啊~这是这天吃的最好吃的一样了,但是,这样一盘居然要20块!!!靠妖啊~

 这张好像是猫猫的作品~构图不错~

某套餐的一部分~ 

 哎,现在看看都口水啊~

 酸萝卜炒牦牛肉~肉相当之少啊,那个酸萝卜就是路上好多藏民都有卖的那种红色的……

 下午在老平措集合,大家算是个“拼团”搭上了去纳木错的车~说是团,其实就是交个钱,然后青旅帮咱们联系个师傅和住宿点,拼个车,然后带我们去纳木错扔那儿,第二天准时来接我们就是了……因为去纳木错的路就是去当雄的路,青藏铁路就是从这儿过,想咔嚓几张火车,结果猫猫叫我的时候,人家火车早已绝尘而去了,只好拍了个货车……

 这是阿Q用卡片拍的……人家为啥就能弄个全的客车嘛……平心而论,这张拍的真不错~

 在那根拉山口看到纳木错的第一眼,已是太阳落山之时。纳木错作为西藏的第一大湖,又是西藏旅游的热点,咋能拍得跟别人不一样呢,结果第二天还真的拍得和别人不一样,太不一样了……

 哥刚看到这张图时也奇怪,这张难道调过色了,翻了半天确认是原图,原来色彩是可以这么饱和的……

 那根拉山口,5190米,第二天俺们在这么高的地方推车了……有图片和GPS为证……

 我们到了宿营地,放完包后往后山上爬,基本已经没有太阳了,自认为这个剪影比较有意思~

 很喜欢这张照片,在山顶拍的~这些云让俺对第二天拍日出很纠结……不过这张的色调和意境哥很满意,换句小资点儿的话,这是一张有情绪的照片~

在偶们含辛茹苦登顶拍摄的时候,某人躲在半山顶着嗖嗖的寒风,你知道她在干什么——吃龟苓膏!!!这么冷的天,居然这里吃得这么HIGH!!!背景就是偶们的宿营地~ 

 说真的,这些简易房真不御寒,晚上貌似开始下雪了~于是我们每人就盖了N多被子~因为有张床靠着外面的墙又不太牢靠,我们仨男的干脆挤2张床~弟兄们啊,你们知道那天我们盖了几床被子么~3床啊!!!还有一毯子……终于知道被压死是什么感觉了,那天也很后悔偷懒把自己的睡袋留在了雪域的保管室里……

   更新完毕,下面有段视频,是那个“阿嘎”土 的片段,传到优酷上的时候画质变得挺差的,不知道咋了,凑活着看吧~下篇插播个厦门之行吧,给点新鲜的~


1 前序

15 前序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