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敦煌 莫高窟 西晋墓 鸣沙山 嘉峪关 -敦煌 -莫高窟、西晋墓、鸣沙山

阿拉善盟
阿拉善盟 alashanmeng
经纬度:105.735357
38.857802
旅游评分:4.3分
旅行费用:¥120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8-24 08:50
游记浏览:15

     有了第一天的惨痛经历,第二天一早爬起来的第一件事不是计划着怎么出行游玩,而是先去安排好了落脚点,然后卸下我的大背包再出去溜达。所以一番耽搁之后,我赶到莫高窟已经是上午的10点以后了,游客多的有点不像话,导致门票一度停售。在售票窗口经过了漫长的排队时间之后,好在中午之前,我终于站在了这座举世闻名的石室宝藏面前。

 

     平时莫高窟只开放10个左右的洞窟,今年因为是甘肃的丝路什么节,所以开放了十五个洞口,总算是让我还在为昨晚住宿事件耿耿于怀的小心脏稍微平衡了下。排队时候在我前面的阿姨讲,近几年可能要封洞,因为好多文物破损严重。所以有想法的,趁早吧。洞窟不允许拍照,虽然其实查的不是很严格,不过我这个自觉地孩子还是把相机老老实实的揣兜里了。每个洞窟都有讲解员做简单的介绍,有问题的话,还可以拉着讲解员了解,算是比较贴心了,尤其是对我这样不懂历史的小白来说,简直贴心的我都感动了。所参观的洞窟中最早的应该是北周时代的,将近一半的洞窟都是曹氏家族窟,是当时敦煌的归义军节度使曹议金家族的。可能是因为之前对于飞天的想法太过于美好,所以参观中看到的因为颜料碳化而黑乎乎的飞天壁画时,失落和失望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参观藏经洞听讲解说关于王道士的那些事,以及后来外国那些所谓的“学者”对于莫高窟的种种掠夺,心里的感觉很不好受。所以后面的博物馆,我也只是匆匆一瞥,就退出来了。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大抵,就是这么个心情吧。

 

 敦煌莫高窟

 

        因为比较喜欢盗墓类的读物,加之儿时爷爷讲给我的那些稀奇古怪的故事,所以西晋墓也成了我此行的不二选择。离了莫高窟,下一站,便是西晋墓了。不是很大的一个砖墓,讲解老师说整个墓不是砌的,而是用砖块通过力学原理搭建起来的。虽然墓穴不是很深,不过进到墓下还是很灰暗的,需要拿电筒照明。墓门上是在砖块上做的彩色壁画以及根据墓主人在世时候家里大门样子仿制的模型大门,二道门还有一个精巧的机关,15度角倾斜,据说只要盗墓时候触及到,整个墓穴就会瞬时塌方。主墓室是墓主人跟夫人的合葬墓,现在已经没他俩的棺椁了,只有一副他们夫妻的壁画在玻璃罩子里面。墓室左右各有一个耳室,左侧稍大一些的是厨房,里面有陶罐、陶碗;右侧小一些的据说是用来做厕所的,古人真是考虑的很周到啊。墓顶是和莫高窟一样的穹顶结构,正中是彩绘的莲花图样。墓室四角各有砖做的灯架,是用来摆放长明灯的,墓室左侧靠近墓门的一角有个明显的盗洞,我还特意惦着脚尖往里看了看,第一次跟盗墓大师如此的接近,心情激动啊。12米长的曲折盗洞,恰到好处的位置选择,不愧是大师的手笔!

 

 敦煌西晋墓

 

     恋恋不舍的离开我的盗墓梦,奔赴又一个传说中让我神往无数次的地点——鸣沙山、月牙泉。只可惜因为早上安排落脚的事情再加上莫高窟居然游了将近6个小时,所以我只能赶在天黑前在鸣沙山的驼队上感受下昔日丝绸之路的风采了。到达月牙泉的时候,天色已经漆黑一片了。如果时间足够多,在鸣沙山徒步登山,滑沙,然后在月牙泉看日出日落,都是很不错的选择,可惜我一个也没赶上,只在驼铃声中,摇荡在驼背上看着夕阳慢慢就落下了地平线,而神秘的月牙泉,掩映在夜的面纱下,终究没得一见。

 

 敦煌鸣沙山

    好在收队时间较早,可以在沙洲夜市流连一番了。相对于备受推崇的驴肉黄面,我还是比较喜欢吃大排档的肉串还有烤青菜。当地的鲜嫩羊肉,切成大块儿,加上足足的料,炭火之上慢慢烤来,透过袅袅的青烟,那叫一个回味无穷啊。其实我本来还想吃红焖羊肉的,不过就我一个孤家寡人,有点太过奢侈了,况且我肚子也消化不掉那么多。吃过饭为了消食儿,在夜市和街上徒步溜达了一圈,想起要回酒店的时候居然已经过了午夜12点了。相对于我印象中的西部城市,敦煌也算是个不夜城了。午夜的街头,在敦煌标志的飞天雕塑背景下,依旧是人影憧憧。

 

沙洲夜市大排档的烧烤

1 前序

8 开销

9 后续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