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rlxh的凤凰自助游(12):凤凰古城 湘西 -凤凰 -万名塔 -沱江 -沱江跳岩

湖南
湖南 hunan
经纬度:111.757459
27.671296
旅游评分:4.5分
旅行费用:¥1500元
景区类型 :27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8-29 22:44
游记浏览:8
游记目录:

  武陵源的汽车站不在景区的大门口,需要在景区门口坐1路或2路公交车到武陵源客运总站。武陵源直接到凤凰每天上午08:30和下午14:30二班,票价77元。我们是先坐车回张家界市区,去旅馆拿行李后再到张家界中心汽车站去凤凰。去张家界市区的汽车很多,流水发车,12元/人,张家界到凤凰的汽车较多,最后一班是16点半,我们前二天去天门山森林公园时已经提前买了15:30的票,65元/人。武陵源到张家界市区的汽车可在紫舞公园门口停,步行到尚客优酒店很近,不必到终点站——中心汽车站,拿了行李,时间还很富裕,在酒店大厅休息了半个多小时,利用Wifi在Pad上再看了一下凤凰的地图。酒店对面就是公交站,到张家界中心汽车站极方便,1元/人。

 张家界发车到凤凰需要5小时,仅在吉首到凤凰走高速,其他路段都是省道,到凤凰也可坐火车到吉首,再转汽车,车票价格差不多,但有点费精力,万一火车晚点就麻烦了。

 汽车途经王村(芙蓉镇)、古丈、吉首市,再到凤凰。到凤凰已经是日落西山,华灯初上。司机让我们就在凤凰市区大转盘的地方下车,说去城北汽车站坐车不方便,下车后就有黑车拉生意,说10元到虹桥,并介绍住宿。没有理睬。一会儿就有1路公交车过来,1元/人到县政府门口,网上介绍,可在此入古城。过县政府及政府宾馆,在君天大酒店旁有古城入口,晚上也有人值守,需要买票入古城内,148元/人,70岁以上老人免票。入古城,按图索骥,很快找到有凤凰雕塑的文化广场,随后在夜色中就搞不清东南西北了,问了多人,才摸到网上团购的旅店,但条件很差,亏得在网上仅订房未付款,在其隔壁有个新园客栈,条件要好一点,考虑已经晚上8点了,就在这家凑乎一个晚上吧,60元,办好入住手续,抓紧去吃饭。

  其实古城不大,从客栈出门走出巷子就见沱江了,临沱江二岸灯火辉煌,商店、酒店、娱乐酒吧一片彩灯,凤凰大桥上LED灯将桥显现的五光十色,轮廓优美,凤凰的亮化工程要比南京夫子庙秦淮河畔更厉害,快要步上美国赌城拉斯维加斯夜景的后尘了。 

  没有带三脚架,也没有防抖镜头,没有技术拍夜景照片。











   县政府离开南华门很近,在南华门前拍的夜景


        从客栈的巷子走到沱江岸边,这是老北门 




    在老北门附近街上全是银器店,银首饰价格28-32元/克,有老银打的,说是用以前的袁大头、鹰洋等银圆打的,价格要35-38元/克,家家银器店都有权威部门的质保单,老伴想给媳妇买个银镯子,看了不少店,但搞不明白各家的价格差异为什么那么大,有的店讨价还价的幅度更是惊人。回客栈查网, 说凤凰的银器现在良莠不齐,假冒银器充斥市场,不识货的买银首饰要慎重,劝老伴还是另买别的东西吧。 


也有许多临江旧房改造的小客栈,虽然很简陋,但在阁楼上推窗可见沱江的夜景。

江畔有众多临江的酒吧,音乐和喧闹声交织在江畔上空。



 回客栈已是晚上10点了,但街上依然熙熙攘攘,游人游兴未尽。第二天遇到二个年轻人,说晚上一直high到子夜二点多才回来睡觉。

      我们早晨6点就起来了,7点客栈门仍紧闭,自己设法开门出去,街上非常安静。家家商铺关着门,巷子里不见一个人影。


   出巷口,转身东望,见红日已跃上峰顶,古城墙内民居鳞次栉比,沐浴在晨光和薄雾中。


  江边的石板路上洒了很多水,清扫过,但湿漉漉的,看起来并不很干净




   沱江里,凤凰大桥的倒影模模糊糊,看不到沈从文在《边城》中描写的诗情画意的景象,更看不到在沱江里“洗衣裳的妇女”。只见旅游团的导游拿着小喇叭在高声呼叫集合。



   也许对凤凰来说,早晨8点还是太早了,找到一家广式茶楼,居然一切都还在烹饪之中,要我们再等待半小时。




    看地图,离开沈从文故居很近,来凤凰最想看的是沈从文,很多人说,“没有沈从文的《边城》,就没有凤凰城今天。”就好像鲁迅的《社戏》和绍兴。去沈从文故居的巷子叫中营街,到门口见双门紧闭,需要到9点才开门。只能先去吃早饭。 


  古城的巷子弯弯曲曲,屋檐高高翘起,石板路,和国内近年开发的“古镇”,几乎都很相似,南京的高淳老街也是这个样子。


    左手边上有一家商店叫“凤凰传说”,门面颜色很鲜艳,但卖的是普通包装食品,毫无“传说”可言。


在附近一家安徽人开的店里吃豆浆和油条,油条和豆浆价格都比南京贵一倍。昨晚吃饭也是如此,旅游地赚游客的钱很正常。

   在走向凤凰大桥的路上,见熊希龄故居已开门,入内参观。




    熊希龄清出生于凤凰,故居在古城北文星街的一个小巷里,离沱江约200米。熊希龄堪称一代奇才,曾经被誉为湖南神童,是民国第一任国务总理,在民国和抗日时期做过不少好事,毛泽东、周恩来、胡耀邦都对他评价颇高。


    故居是平房建筑,有一小天井,厢房数间环之。专家称是典型的苗族古代建筑格式,极富苗族情调。我们不懂苗族建筑,但一个民国总理的老家如此简朴,厨房和卧室比江南一般士绅还贫苦,熊希龄应是个廉洁的大官。


   故居内有照片介绍熊希龄的三个夫人,前二位皆病故,第三位是毛彦文,有很多故事,她曾在南京金陵女大(现在的南京师范大学)上学,逃婚留学美国,后和表兄朱君毅(东南大学教授)订婚,多年后遭婚变。钱钟书的老师吴宓教授对她苦恋多年未成,33岁时嫁66岁的熊希龄,二年后熊希龄突然去世后,毛彦文一直未嫁,1949年离开大陆去台湾。1999年毛彦文病逝,享年102岁。在钱钟书的《围城》中有毛彦文、朱君毅、吴宓等人的影子,他们都是国内著名的外国文学研究专家,他们也和徐志摩一样是民国时期的才子佳人,有许多凄美的爱情故事。毛彦文97岁时写的《往事》,文笔极好,胜于读《围城》。



       从熊希龄故居出门,地图上看是北门,即到沱江,见昨晚灯光灿烂的桥,叫雪桥,仿古修建,登上雪桥,是纵览沱江风光美景的好地方,临河两岸的客栈酒吧以及虹桥等美景一一尽收眼底,昨晚应该到桥上拍夜景。

      据说,沱江上雪桥和“风桥”、“雾桥”、“雨桥”是一个系列。四座景观桥是来自凤凰的画家黄永玉亲自设计并投资修建,整个工程投资1100万元。“风”“雨”“雾”三座景观桥分别位于沱江上河段堤溪、下河段豹子湾及沈从文墓地景点附近。




 江中有一条弯曲的木板铺设的“便桥”,地图上好像是叫“跳岩”。那弧形的曲线、邻近的小“瀑布”和水车相配的很优美。




从桥走到对岸。




 在走向虹桥的路上,临江都是酒吧和餐馆,一家接着一家,这一段几乎见不到沈从文笔下的吊脚楼。

   望对岸,在老北门的码头边,一大群人在排队,仔细看,是在等候上船,这里是沱江泛舟的起点。买148元门票的人应该包含船票。我们本来就是享受免票优惠的,就不凑热闹了,步行去虹桥吧。

 江畔有很多学画的年轻学生正在老师指导下写生,他们之中一定也有人将成为黄永玉那样来自凤凰的画家。


  很快就见到虹桥了,在这里见到吊脚楼了。
 在虹桥的东面看虹桥
  城墙口下的小码头,停泊着数十叶狭长的扁舟。坐上乌蓬船,听着艄公的号子,一篙一篙地在河中飘动。见那些乌蓬船顺水而下,穿过虹桥 。

那些乌蓬船过了虹桥继续向前飘动,前面有万寿宫、万名塔、夺翠楼和岸边历经风雨的土家吊脚楼,似乎和江南水乡十分相近。水映山,山映楼,似乎给我们展现一幅清新隽永、淡泊高雅的水墨丹青画卷。



     这里的吊脚楼很密集,应该是精心保留的凤凰历史遗迹吧。

     最左面的有垒石的上面那楼就是黄永玉的“夺翠楼”,上面飞檐密密层层地陡然向上攀升(前面一张照片有其全景)。



  万寿宫,道教的庙宇。又叫江西会馆,是在凤凰做生意的江西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所建。当时,在凤凰做生意发财致富的大部分是江西人,他们在湖南立脚生根,繁衍子嗣。所以湖南人将江西人称为“老表”。


   先过东关楼,这是城墙的一部分。建于清朝嘉庆年间,以前是重要的古关隘口。
   内有一个古戏楼,在会馆内还有很多民国时期的旧器物。

     走出江西会馆,有万名塔,遐昌阁和虹桥相映在一起,万名塔 原为三层的字纸炉,已毁,这是80年代由黄永玉召集当地人募捐重修,七层,改名为万名塔。




    虹桥风雨楼。 虹桥横卧于沱江之上,风雨楼以它的壮观和俊美拔然而起,这其实就是成了一道重叠的风景,这道风景,由下而上、由古而今穿越着六百多年的历史。




  过了虹桥,已过了午餐时间,我们抓紧在这家餐馆吃饭。

 我们坐车又再回到县政府,看到了县政府的大楼,不算太奢侈豪华。


 再次入古城内,70岁以上老人来此游览享受到很多优惠
文化广场和凤凰雕塑,对面是古城博物馆。
  再次来到沈从文故居,故居门口有简介。沈先生虽是只读过小学的人,他用一支笔打出一个天下,并为世人所赞叹。他成为一个大作家,一个大学者,真是神乎其人!

   故居是一个四合院式的楼房,有前后两进,中间一个小天井,左右配以厢房,有飞檐矗立的屋架和雕刻的窗棂。从房屋的建构,可看出沈从文的祖辈曾经显赫过。近年大修后更见房屋的“壮观”。沈从文的故居是他爷爷买的,他爷爷是汉族,祖母和妈妈分别是苗族和土家族。他仅有1/4苗族血统,而且中国人传统是子随父,不知道为什么他本人自认是苗族,不是汉族,也不是土家族?



 在陈列室中有一幅沈先生是孙女写给爷爷的思念文章,字迹秀美(不是孙女自己的笔迹,是书法家书写的),文字中充满了对爷爷的思念,给我们印象深刻。 




  从沈从文故居出来,思考为什么一本《边城》能让凤凰古城成为旅游热地,而钱钟书的《围城》且没有让无锡钱家的故居那么红,甚至多次面临拆迁?百思不得其解。

    沈从文故居的那一头,是古城博物馆,门口人很多,有二个苗族女孩等待游人和她们合影,好像是要收费的。苗族姑娘滚边绣花衣襟,宽松的绣花边裤,挂满了银饰,头上和颈子上的银首饰重量不轻。 




     凤凰古城博物馆坐落在凤凰古城道门口,原陈宝箴世家的百年老宅内,凤凰古城博物馆的馆长雷雨田是位民间收藏家和艺术家,他集资修复了陈宝箴故居,全面展示陈宝箴世家的生活遗迹,以及他们与古城凤凰的深厚渊源;他修建的古城博物馆,集中展示自己收集的艺术品及文物、古董。“雷”字拆开成“雨田”二字, 雷先生又被称为“雨田”馆长。


    院子里的建筑都是雷雨田设计的,陈列室中有他的设计图纸,雕梁画栋,一窗一门均由他手绘设计制作而成。现在有三个馆-古城博物馆、陈宝箴世家、雷雨田艺术馆。全木结构仿古建筑,三层楼。  中间是“戏台”,其顶端有一件标志性的建筑符号“鳌头”,它有独占鳌头之寓意,下面是一件木雕刻的“蝙蝠”倒挂图案。“蝙蝠”的嘴里衔着一枚石铜钱,它象征着大宅院落“福到临门、财源广进”。中间的横梁为福、禄、寿三星高照图





 在雷雨田艺术馆,雷先生正在写字作画,征得他同意,拍了一张他的照片。

  有二幅字迹,表明了雷先生热爱家乡的赤诚之心,也说明收集艺术瑰宝和陈宝箴世家遗物的艰辛。博物馆内藏有文化艺术作品3万多件,一批在海外的艺术精品辗转回归大陆。其中有:我国著名画家黄永玉19年前所作“随凤凰古城万名塔共存”艺术精品《罗汉图》;国际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精品遗作;明代著名画家仇英、清代著名画家上官周等的绘画珍品。



   陈宝箴世家的陈列馆是独立的一个院子,陈宝箴毕竟是清朝时凤凰最高长官,其房屋面积、结构都很有气魄,内有四觉草堂、宝箴书屋、散原精舍、槐堂、寒柳堂等。 



   陈宝箴,原籍江西,1875年陈氏一门三代举家迁居凤凰,陈宝箴任凤凰厅二品道台。据历史文献记载,他开辟了沱江,推动了凤凰经济的发展,后被提升为湖南巡抚,推动了湖南新政,支持光绪皇帝“戊戌变法”。光绪皇帝亲赐于陈宝箴的行差狼皮坐褥,现为陈宝箴世家的镇宅之宝,可惜没有拍摄。

  陈宝箴的长子为陈三立先生,他是中国近代诗坛泰斗;陈三立的长子陈师曾先生,是中国著名画家,一代画坛领袖;陈师曾的二弟是陈隆恪,中国著名的诗人;师曾先生的三弟是陈寅恪,中国著名的大国学家,一代史学宗师。师曾先生的儿子陈封怀,中国著名的植物之父。陈氏一门四代五杰的灿烂家世成就了陈氏门庭的辉煌,在《辞海》里竟占了五个独立辞条、被誉为“中国文化之贵族、华彩世家”。

   了不起的陈家,另人咋舌!



  杨家祠堂讲究风水,大门侧开,面对沱江,由大门、戏台、过亭、廊房、正厅、厢房组成,是典型的四合院建筑。大门入内,正面直对戏台,二边的二层楼廊房很有气势。




 戏台为单檐歇山顶,穿斗式结构,台柱雕龙刻凤,两边还配有厢房。杨家祠堂设计精巧,做工精细。窗户、门、檐饰件均系镂空雕花。听说,黄永玉年少时还曾经在这里看过大戏,当时地方显要都是坐在二旁的厢房内,可以抽烟喝茶、吃糕点果品和聊天。


  此祠堂由清朝太子太傅、果勇侯杨芳率族人于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建造,杨芳官任三品,兵权在握,地位显赫,曾以镇筸总兵职务统辖部队镇守凤凰。陈列室内有杨氏世系图,其中有大家耳熟能详的杨坚(隋文帝)、杨家将的杨业、杨延郎、杨宗保等,相传凤凰城中的杨姓均为大宋杨门忠烈的后代,让人开了眼界。


   四合院建筑风格的凤竹堂内,“大启尔宇”的古匾,气势轩昂。两侧对联为古对,左为“右铭居”,右为“散原居”,是前清凤凰厅道台陈宝箴与他儿子陈三立旧时居所。

   从杨家祠堂再向前走,有一小巷子,门口有陈斗南宅院的牌子,巷子深又弯,门楣上木匾,大书“文光射斗”,落款为光绪二十八年。门联也十分豪迈:“五竿蛟龙腾霄汉三湘云涌;千顷碧波映斗宿万丈光辉。”

。”


       陈斗南宅院由门厅,正屋,内地坪,回廊及后院组成。呈‘四水归堂’形式。属我国南方典型的窨子屋特征。是明清以来高层宅院建筑的代表。”陈宅出了两位国民革命军少将,一是陈斗南将军(1886-1931),曾与贺龙为湘西巡防军同僚,是拜把兄弟,关系密切。1926年参加第二次北伐,湘西王陈渠珍委派陈斗南支援贺龙领导的工农革命,贺龙落难时就住在陈宅。二是陈范将军(1909-1943)为陈斗南之侄,1937年率部参加抗日战争,血战嘉善,因亲共,四三年被国民党特务谋杀。我想,解放后,这座宅院能保留的较好,大概和贺龙有关,但文革时,贺龙倒霉,这座宅院也被多次抄家,原有的藏书,族谱,日记、缴获的日本军刀、枪等大部分毁坏殆尽。涉及贺龙的东西更是被抄走。

   陈列室内有陈氏祖宗泥塑像是泥人张传人张秋潭大师的封世之作,被专家、教授赞誉为国家级乃至世界极的泥塑艺术精品。

   正对大门的客厅楼上的穿廊旁,悬挂这三块红色的大匾。依次是“银屏之友”、“浩然正气”、“松柏长青”,客厅大门正中是一张老虎皮毛的椅子。这是摄制组赠送的金钱豹真皮。 



     陈斗南宅院还是《乌龙山剿匪记》、《未代苗王》、《我心飞翔》、《湘西往事》等十多部著名影视剧内景拍摄地。楼上的布置是《乌龙山剿匪记》里拍摄的场景。凳子上坐的是陈范将军的孙子,说起文革时毁坏的遗物依然惋惜不止。




  很多人把陈斗南宅院称为将军府,其实凤凰真正的将军府是田兴恕故居。门口的对联是:“人杰地灵文经武纬,物华天宝提督军门。”内屋中堂有田兴恕写的对联:“人事输赢无常局,贫贱吾家有素风”。田兴恕本无文化,但其勤奋好学,此对联颇有教诲意义。   

     凤凰旧称镇竿,出自湘西凤凰的军队叫“竿军”,竿军具有职业军的特性,在清朝和民国时期非常著名。田兴恕是竿军的第一任大佬,道光十六年出生于凤凰麻冲乡的一个贫苦苗家。16岁参加了竿军,作战勇猛。22岁时当上副将、总兵。24岁任贵州提督,诏赐钦差大臣。25岁兼任贵州巡抚。军权民政集于一身。1861年,因不满传教士在贵州的非法活动,先后将天主教传教士及教民四人凌迟处死。在法国大使馆的压力下,1865年,田兴恕被革职发配新疆,“永不赦免”。到了兰州,所幸被陕甘总督左宗棠接收。左宗棠起用田兴恕带兵征剿,屡获全胜。左宗棠奏请光绪帝,请求将田兴恕释放回原籍。1873年,田兴恕回到故乡。四年后,年仅四十一岁的田兴恕英年早逝。四十年后,田兴恕的第三子田应诏因在辛亥革命英勇表现,又成为国民党中将,湘西镇守使。但是他很快厌倦了这种生活,1920年将统领湘西军政大权让给时年38岁的陈渠珍,陈渠珍后来成为湘西王。    因此,田兴恕故居是凤凰第一将军府。可惜第一将军府现在在凤凰各故居中比较“萧条”,田氏后人在此经营了一家小饭馆。  

 



    崇德堂在我们住宿的史家弄南面,靠近田兴恕故居,我们早晨出门走过时还没有开门,下午回去时开着门,就进去看一下。

  崇德堂是凤凰古城区九大景点之一,是江西丰城人裴守禄始建于1884年,只有16岁的裴守禄来到凤凰做生意,建立“裴三星”商号,后成为凤凰首富,并建了这座古宅。 这座古宅出名的是裴家多年收藏80多块皇家给臣子的牌匾,因此称其为古匾博物馆。

   大门正对过厅内侧为香案和木匾。香案全身木雕镂空,人物花鸟树木,凡突起处皆描金,香案脚部更是造型奇特,桌腋部位为一血盆大口的狮子头,接触地面部分则为狮子脚,再下又有副台连接地面。周边没有文字记录,不知道是什么年代的,应该很珍贵。



  香案上悬挂描金字“贡元”匾(宣统二年),木匾四边,刻有描金蝙蝠。“贡元”二字的意思是州、县科举考试的第一名,贡献给朝廷的生员,故称“贡元(“元”是第一的意思)”。说明裴家不仅是读书人,而且中过考试第一名。也许今后地方高考状元的家里也会悬挂这样的金匾。香案正中的福禄寿合写的中堂也很有意思。 


   崇德堂也是一个四合院,有二楼,一楼有:一间石雕展厅,两间木雕展厅、会客厅、膳房以及后花园。我们没有仔细看,只见有很多金匾,都是主任从全国各地收集来的,每一块匾一定都有故事,这些金匾中甚至有蒋介石、末代皇帝溥仪赐给的,真让人看的眼花缭乱。崇德堂的主人有钱,也有珍惜这些老古董之心,在凤凰也是一奇人。照片没有认真拍,部分取自网络。

  在凤凰拍的几张街景。有著名的五竿血粑鸭、苗女、凤凰古城墙和东门城楼。












  下午5点,我们离开凤凰,在凤凰城北汽车站坐车去吉首,然后从吉首坐火车到长沙。这里去吉首的汽车很多,也是流水发车,不到20分钟就坐满了,到吉首走的是高速,好像6点多,我们就到吉首火车站了。




   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称凤凰是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也有人说凤凰是借助沈从文的作品让世人震撼和惊奇的,在沈从文笔下这是一座淡然而不失多情,静谧却又充满浪漫情调的古镇。凤凰古城完全不同于江南的古镇,江南古镇清丽婉约,富有诗意的“小桥、流水、人家”水乡景色,似乎更多的是阴柔之美;而凤凰的沱江、南华山、古城墙呈现的是刚毅和秀美的糅合,似乎更多的是玉树临风般的阳刚之美。沈先生笔下的凤凰是静谧的,而现在的凤凰是喧闹的,游人如织,人声鼎沸,商业化开发和经营让这里年旅游人次达到上千万,凤凰的年旅游收入数十亿,凤凰和其他旅游古镇一样富起来了,但沈先生笔下的凤凰正在消失,沱江边的吊脚楼终将被钢筋水泥仿古建筑所取代,沱江里不再有渔夫,更没有洗衣服的苗女。沱江二岸入夜后,灿烂的灯光、灯红酒绿的酒吧、眩目震耳的迪斯科将凤凰的“浪漫情调”发挥到极致,但凤凰古城的文化和《边城》情调也将湮没在菲利浦灯光和迪斯科音乐中。著名的作家冯骥才说凤凰古城的开发没有文化是真还是假?但我相信,沈先生的墓在凤凰,但游戈在凤凰上空的沈先生亡灵一定不再认识现在的凤凰。

   在短短的一天时间里看了凤凰七个古宅,他们也许是凤凰以前几十个古宅的缩影,但那些院子里的老主人让人震撼,凤凰在清朝和民国时期曾涌现总督、巡抚、道台、内阁总理、50多位将军,政治家、蜚声海内外的作家、艺术家,凤凰不仅有天才、奇才还有怪才,中国大概没有一个古镇产生那么多的“国家级、省级领导和人杰栋梁”吧。在短短的一天里,接触到凤凰的历史让我万分惊愕,尤其是凤凰的陈氏,湘西王陈渠珍;一门四代五杰的陈宝箴、陈三立、陈师曾、陈隆恪、陈寅恪、陈封怀;将军陈斗南、陈范,在他们古老的院子里全是前所未闻、曲折离奇的故事。第一次知道陈渠珍不仅是“湘西的土皇帝”、军人,一生运筹帷幄,戎马生涯,他还熟读经史,擅长挥毫泼墨,曾经是沈从文的文学启蒙老师,他写的《艽野尘梦》和《寥天晓梦》可称美文,和《边城》完全可以媲美。他去西藏和藏女的爱情故事更是令人动情。

   湘西,不仅有土匪,湘西更多的是人杰地灵,湘西的故事不仅是“剿匪记”,那里有好多好多神秘、凄美、匪夷所思的故事,那些沈先生不能写的故事正在慢慢披露……

   凤凰是不能一日游的,老年人游凤凰,那些灯光、眼花缭乱的商店可以走马看花,但那些古宅、老院子是需要静心观赏的;那些年轻导游的导游词可以且听且忘,但那些古宅的后人讲的故事是令人难忘的。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