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伊甸园(201110 稻城--亚丁--墨脱--西藏小北线+山南线)

阿里
阿里 ali
经纬度:81.152184
30.406634
旅游评分:4.3分
旅行费用:¥400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10-05 18:12
游记浏览:9




(上图是文布北村的当穷错)

在远天底下,有许多我迟早要去,也终必能去的地方;

我摆脱不了在心灵中流浪,又要在天地间流浪的命运的诱惑。  

-  余纯顺

注定的,这也是我的命运,在心灵中流浪,又要在天地间流浪的命运!


我摆脱不了这已深入骨子里的藏地情结,2011年初秋,再一次寻梦川藏高原!

此景只有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睹




















































非常幸运,  此行中看见了南迦巴瓦峰的全貌,  且着实享受了一番“日落金山”的美景。

山上冷得刺骨,戴着手套的双手几乎麻痹,我只能不停跑回车上取暖才能照相,再一次深刻感受到身体在地狱,眼睛在天堂!












看我在米堆冰川上练瑜伽
















墨脱, 神话破灭


墨脱,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与印度毗邻,意为“花朵”,是西藏最具神秘性的地方之一。听说墨脱等于听说一个神话, 几乎所有驴友对它顶级拜膜,因为这里被誉为徒步者的天堂,喜爱探险的勇士们都视穿越墨脱为探险顶级目标之一。因为海拔低,墨脱到处是莽莽林海,山花怒放,高山湖泊,飞流急瀑,被誉为西藏的“西双版纳”。进入墨脱县,在几小时内便可领略到从高山寒带到热带雨林那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被形容为“ 一山显四季,十里不同天”。

由于处在喜马拉雅断裂带上,墨脱地质活动频繁,地震、塌方、泥石流不断,加之气候潮湿多雨,使得这里过去成为全国惟一不通汽车的县。从前去墨脱,必须翻雪山、攀峭壁、穿密林,用自己的双脚长途跋涉、步步丈量。通往这天堂般美丽地方的道路如同炼狱,一面是陡峭的山崖,一面是万丈深渊;沿途是猝不及防的雪崩、骤雨、飞石、泥石流诸多艰险。2010年12月15日,随着嘎隆拉隧道成功贯通,墨脱,这个我国大陆唯一不通公路的县终于解开了枷锁,开始向世人开放。

从波密沿扎墨公路向上,登上噶瓦隆山顶,可看到噶瓦隆天池。听地陪说,从2012年起,这条山路将关闭,以后游客想再一睹达噶瓦隆天池的真貌,就要走徒步路线了。车沿着悬崖路盘山而上,此时,山上起了大雾,越往山顶,雾越大,很快,两米远外就看不清任何东西了。盘山路崎岖又危险,车开得非常非常慢,一路颠簸,终于来到嘎瓦隆山顶,可是噶瓦隆天池已经被大雾完全淹没,我们只能带着遗憾继续赶路。车行险道,很快地就进入热带雨林里,仿佛来到了一个神话世界,在这里抬头难见蓝天,低头满眼苔藓,参天的大树、缠绕的藤萝、繁茂的花草、飞泻的瀑布交织成一座座绿色迷宫。同行九人,三辆丰田4500在丛林中恣意穿行,我顿时想起安吉丽娜·朱莉在柬埔寨的丛林里横冲直撞的情景(见电影古墓丽影),很有一比呀,哈哈。

经历千辛万苦,冲破重重危险关口,我们终于在夜幕降临时赶到了墨脱。一进墨脱,所有人都傻眼了,想象中的墨脱是个隐藏在在崇山峻岭中原生态的小村庄,木屋重叠,烛光摇曳,可眼前的墨脱灯火通明,泊油路交叉密布,栋栋水泥大楼高耸,卡拉OK音乐在街上飘荡,超市、发廊、按摩中心、夜宴娱乐中心遍布县区。。。。。。天啊,这是墨脱吗?这是我们心中那个神秘神圣的墨脱吗?最让我哭笑不得的是,在去墨脱前,我已经三天没洗澡了(因为一路没热水可洗澡),本来是做好了准备再忍受两天脏的,可在墨脱最好的莲花酒店里,24小时提供电和热水,让我得以痛痛快快地洗了个舒服澡。。。。。。

因为当晚下了一夜的雨,第二天我们只能忍痛放弃去背崩(雨后的山路极其危险)。中午时光离开墨脱,准备走嘎隆拉隧道回(因为出发晚,当天赶不回波密,必须在120K处留宿一晚),哪知车将开进隧道口的时候被拦住,因为前面塌方,此路不通,想回波密,必须原路返回,再走一次昨天的盘山扎墨公路。听此消息,司机们骂骂咧咧,因为山路危险又损车,我们九人却全都暗喜,因为有希望看到天池全貌了。车至半山,全车人惊呼,原来昨晚墨脱一夜雨,嘎瓦隆山一夜雪,我们如同来到了一个晶银剔透的童话世界,银色的大地静谧而安祥,就像一个在母亲怀里睡熟的婴儿------2011年的第一场雪,似乎比以往来得更温柔一些!^_^

下图就是噶瓦隆天池,已经被白雪覆盖







色拉寺观辩经,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

到了拉萨的第二天,同车的伙伴邀我一起去色拉寺看辩经。啥叫辩经?我从来没听说过(真是孤陋寡闻,惭愧呀!),但听这名就好玩,我一口答应下来。

辩经场设在色拉寺内的一个古木参天蔽日、碎石铺满地的独立大院里。走进大院,就看见几十个喇嘛身穿藏红色的喇嘛服、光着脚,三三两两形成不同的辩论组合,有的一对一,有的一对多。有的站着发问,答辩者则席地而坐,双方唇枪舌剑,问答声伴着击掌声此起彼伏,气氛异常激烈。

因为听不懂藏语,绝大多数参观的人只能是看表演,因为辩经的僧人不止是语言的你来我往,还会借助各种手部动作、身体推撞、取笑、佛珠的摆动及脚部的进退增加自己的声势及打乱辩方的思路,后来通过上网查询知道了辩经中手势的意义:辩经时每一个提问前都要先说一个“底”,再将右手向后高高扬起,和左手相拍发出清脆的响声,然后将右手向下伸向对方后拉起。高扬的右手说明文殊智慧就在身后。二手相击,有三层正意:一为一个巴掌拍不响,世间一切都是众缘合和的产物;二为掌声代表无常,一切都稍纵即逝;三为清脆的响声击醒你心中的慈悲和智慧,趋走你的恶念。

虽然听不懂辩论内容,但是辩经者的举止神情,舞蹈一般的动作深深地感染着在场的每个人,只有此时,僧人们在清规戒律之外的张扬个性、聪明才智才显露无疑。在所有表情各异的僧人中,我无意发现了一个长相很象李连杰的年轻僧人,他大概是所有辩经者里表情变化最多,肢体语言最丰富的,我不由得对他着了迷,一个多小时里,就只盯着他看,虽然知道不礼貌,但还是忍不住拿着相机对着他,试图拍下他所有可爱的表情和动作J。

据查,辨经,是一种佛学知识的讨论,也可以说是喇嘛们的一种学习方式。通过辩经方式来学习佛法,是藏传佛教的一大传统特色。色拉寺辩经已经有600多年历史。僧人们通过这种互相问答的形式,交流学经的见解与体会,加深对佛经的理解。辩经强调论理论据,非常考验僧人对经文的熟练和理解程度、逻辑性和反应能力,僧人的水平如何一辩即见分晓,辩论中发现的问题可以立即向老师讨教。同时辩经是喇嘛提升佛学学位的唯一途径,只有通过辩经考问,才有资格参加拉萨大昭寺传统的传召大法会,进而考取佛学最高学位——格西(博士),成为高僧。不是辩经高手将无缘担当寺院的高级职务。(http://www.wuys.com/news/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1266

藏传佛教认为:班禅是无量光佛也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达赖则是觉他佛观世音菩萨的化身。从藏传佛教修习的果位看,班禅还高出达赖一级,不过藏民族的信仰中特别推崇观世音菩萨。历代班禅和达赖从小就要学习藏文、历史、算学、藏传佛教的经典教义等,长大后也参加著名寺院的辩经,以获取格西学位。最著名的要数十三世达赖喇嘛,他23岁那年参加了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三大寺院的辩经,舌战群儒,对答如流,大获全胜。最后在大昭寺举行的祈愿大法会上面对诸多大法师、众多学者,达赖引经据典、口若悬河,当之无愧地考取了一等格西学位。传为佳话。






普罗岗日冰川,我来了

因为念念不忘去年西藏北线的美丽风光,这次到拉萨后, 我特意又转了一次小北线,第一目标就是双湖。老天做美,天气极好,边巴竟然不用当地向导,就能记得去冰川的路,在鸡刚叫天还蒙黑的时候就带我们出发了。

因为十月,已经开始下雪结冰,路比去年的时候好走多了,再没有陷泥。不同季节也带来不一样的美景,一路的惊叹,一路的狂拍,其实心里明白自己是拍不出这绝美的瞬间,但还是忍不住。。。似乎随着快门的按动,这一幅幅美景已经刻在我脑海里。

车在无人区里开了近四个小时,终于远远地地看见了白皑皑的冰川群,下了车再在海拔6000米的山原上徒步一会,终于来到了朝思梦想的冰川下,手摸奇形怪状的冰柱,有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登上了冰雪冠冕的世界第三大冰川,顿时感觉大地在我脚下!哈哈!骄傲呀!

我是10月9日下午到的双湖,在林业局办理通行证的时候被告知,从2011年10月8日起,冰川开始“规范化管理”------双湖成立了文化旅游局,去冰川前要先去林业局开证明,再去文化旅游局买门票,每人300元,越野车是300元/辆(如果多人座的车是500元/辆),如需地陪需再另付费,但不强制要求带地陪。文化旅游局和林业局还不在同一楼里,弄得我们在街上到处找新开的文化旅游局,真是折腾人呀。我去年来的时候,只需在林业局交费,每人收150元,车不用钱,但强制要求带地陪(因为怕出事),地陪是200元,转眼一年,价格翻了倍。。。。以前很少游客去冰川的,现在游客越来越多,无疑,双湖的旅游业将蓬勃发展,而且政府已经开始在修去冰川的路了。。。。。听到这消息,我很是感叹,应该可喜还是可悲呢?!








巧遇活佛 (http://www.tibet.cn/09zcfj/zzzd/hfzs/201109/t20110928_1140267.htm )


车到文布北村的当穷寺前停下,同伴下车去拍照了,带回来话说今天是个吉祥日,因为下午有个活佛要路过文布,已经提前告诉当穷寺的喇嘛们要他们侯着了。我很是激动,太太太幸运了,竟然可以见到活佛了?!于是我和村民们及一些游客在寺庙门口的广场里静静地等着。。。。。。

没想到活佛是坐着4500来的,竟然也没下车,只是开了半个副驾驶门接受所有人的朝拜。大家排着一字队,有顺序地一个个拜见活佛,低头虔诚地献上哈达,活佛先接过哈达,再给拜见人戴上,嘴里一直在低声念经。。。。有趣的是,广场里静悄悄的,那么多人大气都不敢出一下。

时间紧迫,我只来得及看了活佛一眼,果然非常佛像,非常福相。。。。受完所有人的朝拜后,活佛立马就关门走了。。。车尾掀起阵阵灰尘,看着村里的小孩追车跑远的背影,我觉得有些纳闷,为啥活佛连车都不下呢?再急着赶路也不差这点时间吧。。。

活佛给我戴上的哈达现在高高挂在我的房间里,因为受当地人指导,这样才可受活佛保佑。










稻城美景,终结在崔久乡


世人都知道稻城/亚丁最美的季节在十月中。 因为线路安排,我9月底去的稻城,原以为与“最美”只能擦肩而过了,可在西藏临时加的山南线上,在去拉姆拉错的路上,我意外地看到了最美的“稻城/亚丁”风光,那个狂喜呀,难以用言语表达。。。是活佛保佑吗?! 感谢活佛观世音上帝老天爷,让我终没留遗憾。

初秋的崔久乡,像一幅幅绝伦无比的经典画作,五彩斑斓的灌木丛搭配相间,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潺潺流淌的小溪流过金黄灿烂的草地,山坡上叫不出名字的植物火红翠绿,显得分外妖娆,整个山谷都被秋的色彩燃烧成一个绚丽的童话世界,让我觉这里就是归隐田园的的梦想天堂。

抱歉照片都是朦胧的,因为要赶在日落前去到拉姆拉错,一路没有停车,照片都是在车上拍的,山路,颠簸摇晃得很。














拉姆拉错,我们的前生和来世


拉姆拉错,位于西藏山南加查县境内,是一个在海拔5000米以上被群山环抱的高山湖泊,站在海拔5300米的雪峰上俯瞰,圣湖犹如一巨马蹄形的镜子。湖面积虽然不大,但在藏传佛教转世制度中,它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西藏历代转世灵童,都是通过观拉姆拉错圣湖所现的异象确定寻访的方向和原则的,而且每世达赖喇嘛都要到“神湖”朝拜一次。据说朝拜此湖的有缘之人还可从湖水幻示的影像中看出神喻的前生和来世。

因为拉姆拉错是临时加的景点,事先没有做任何研究,去到加查县才知道还要走65公里的山路,等我们翻山越岭,一路颠簸到拉姆拉错的停车场时,太阳已经快下山了,可我们还要在海拔5000米的山上近70度的斜度爬山半小时,那个累呀,走几步就要停下来大喘气好一会。眼看着太阳一步步离去,我最终放弃,因为没有阳光,高原上的湖是很不好看的。。。。两个同伴艰难爬上,看到了那传说中神奇的“命运之镜”,10分钟拍完照后就下来了。

因为时间关系,没能看到美丽的拉姆拉错,也没来得及和琼果杰寺的神鹿来一神交(山下琼果杰寺的喇嘛们养了一神鹿,很通人性的,见下照片),我正感叹为啥每次来西藏都要留下遗憾,一个朋友劝慰说“不遗憾,留着缘分下次相遇,有遗憾才最美”,我顿时释然!

强烈建议大家在5-6月或者10月中去拉姆拉错,因为途经海拔5088米的布当拉山,在每年5、6月份,漫山盛开的杜鹃花、苏罗麻布、邦锦花竞相斗艳。而在10月中,就能如我这次一样,看到绝美的“稻城/亚丁”风光,行走在崔久乡里,如在油画中川行!

雨季是不能去拉姆拉错的,那盘山的烂路呀,没法走,而且经常塌方,很危险的!

第一张是网上下载的,第二张是同车的伙伴拍的,第三张是照片中的那位女士的老公抢拍的(绝对不是PS的),经典吧?呵呵。  






通向“命运之镜"的山路。。。



净土,何处寻觅?


西藏每年的变化是惊人的!今年再访文布南村,村里已经多了几家旅店,就连文布寺活佛的女儿都去村头开了个旅店,而且大部分家里都能自行发电了,换而言之,这一路过来,多了很多密集的电线。随着阿里南线公路通车,越来越多的驴友包车来到这里游玩,越来越多的城市文化、用品、垃圾会涌进这里。。。文布的原始风貌将会慢慢消失。。。。无可厚非,对村民来说是好事,旅游业将大大改善他们贫穷的生活。。可不知为啥,我不禁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在我的要求下,我和两个同伴还是住进了村尾的文布寺里(文布北村的当穷寺是黄教,文步南村的文布寺是苯教),寺里很安静,还是去年的那间房间,感觉好亲切,不过床椅都搬走了,房间空荡荡的,我只能就着地上的垫子睡起了榻榻米。。。。。。依旧还是没水没电,一切需要品都从寺庙后的活佛家里借来。。。

夜晚,银白色的月光透过门窗星星点点地洒落在地上,走出房间,才发现外面亮如白昼、灿若星河。。。。。。我不由地想起一句诗: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很是应景!




这张是伙伴拍的,曝光期间我在三角架旁走来走去,结果只能是这样了




更多照片在http://blog.sina.com.cn/love99cat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