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的微笑——卢舍那大佛 の 龙门石窟 洛阳 -龙门石窟

河南
河南 henan
经纬度:113.650219
34.753763
旅游评分:4.4分
旅行费用:¥200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10-16 12:50
游记浏览:8

Day3
      前一天已经勘察过,53路头班车6点发出,到北大街站只有3-4站路,所以我如果要赶头班车,6点一定要离开青旅。于是5点半就起了床,洗脸刷牙退房,6点准时出门。5分钟后抵达车站,静候5分钟,车子缓缓驶来。40分钟后,抵达龙门石窟。从下车的地方走到售票处走快点的话也要走上个10-15分钟,7点半开始售票。揣着门票,踏入城门,进入石窟的领地,心情颇为兴奋+激动(咳咳……有人想鄙视我的尽管鄙视吧……=。=),终于要看到卢舍那大佛了!
      在去洛阳之前查天气预报,了解到4日一天多云转阴,5日小雨转阴,只有6日才是大晴天。于是我临时调整了行程,把原本第三天的博物馆之行提前到了第二天,这样就算外面下暴雨也没关系了。另外,我希望去龙门那天是个大晴天,阳光灿烂拍照好。结果晴天是如愿了,但是到了后拍了照才发现,选择晴天去龙门石窟是错误的!因为强烈的阳光把大部分的佛像变成了阴阳脸,要正确曝光真是太难了。T_T 

      下面开始是龙门石窟图文解说,我尽可能的向大家呈现出多一些的图片+石窟介绍。顺序是先西山石窟(潜溪寺—宾阳三洞—摩崖三佛—万佛洞—老龙洞—莲花洞—唐字窑—奉先寺药方洞—火烧洞—其他),再东山石窟(千手千眼观音像龛—西方净土变龛—高平郡王洞—看经寺—四雁洞)。P.S.石窟介绍都是出自官方或网络。


       宾阳中洞:北魏(500-523年)营造,正壁释迦牟尼佛及二弟子,二菩萨,南北壁均一立佛二菩萨,造像三世佛题材,地面莲花宝池。窟顶莲花藻井,八身飞天。前壁刻佛传故事和皇帝皇后礼佛图。(J备注:前壁的所有浮雕都已经被盗,现存美国的博物馆。)


       宾阳南洞:北魏开凿,正壁五尊主像完工于唐贞观15年,系魏王李泰为生母长孙皇后祈冥福而作。主佛阿弥陀佛面部丰润,衣纹流畅。


       万佛洞:完工于唐高宗永隆元年(公元680年)十一月,是专为唐高宗、武则天做“功德”而开凿的功德窟,因窟内南北两壁所雕15000尊小坐佛而得名。高5.7米,宽5.8米,深6.7米,窟内造像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二狮子。正壁主尊阿弥陀佛高约4米,头饰波状发髻,面相丰满圆润,结跏趺坐于八角形束腰须弥莲花座上,神情安祥肃穆。后壁刻着五十四枝莲花,每枝莲花上各坐一尊菩萨或供养人,构思新颖奇特。南北两壁壁基雕有多尊伎乐人和舞者。伎乐人手持各种乐器,形象生动传神,似乎已陶醉在自己奏出的天籁中。舞者婀娜多姿,衣袂飘飘,仿佛正在精心演绎最曼妙的舞蹈。洞外南壁雕有观世音菩萨像,匀称适度,右手执麈尾,左手提净瓶,表现了“万法皆空归南海,一尘不染静禅心”的佛家至高境界。万佛洞的整体布局与人物形象的刻划,极富世俗性。宗教的主题与“皇帝即佛”

的创作意图相结合,在极大程度上造成了天国主宰即是人间君主的至高无上的气概。万佛洞的营造,是统一规划雕凿的。它的整个布局,无不显示出大唐帝国的雄风。满壁生辉的万佛及洞窟群像的雕刻,相互映衬,使整座窟室洋溢着令人敬畏的氛围。同时也昭示着现实的人们,只要你遵照佛的意愿行事,您就一定能成为佛国中万佛的一员。负责营造这座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洞窟的主持人是两位女性,一位是朝廷的女官姚神表,另一位是出家尼姑内道场智运。洞外南壁有许州仪凤寺尼真智所造的观世音菩萨像,被誉为龙门唐代菩萨像的精美范例。


       老龙洞:老龙洞是就着自然山洞开凿而成的,其平面呈长马蹄形,顶部近似穹隆顶。该洞因不是由专人出钱开凿的,所以没有造出主要的一铺大佛。全窟密布小龛54处,俱有永徽元年的造像题记。老龙洞因为多人开凿,都是以祈福、求功德为主,并无突出主题,所以附带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为研究初唐的民间造窟风气、特色提供了有力地考证。


       莲花洞:北魏孝昌年间(公元525—527年)所造,因窟顶刻有一朵巨大的莲花而名。该洞一佛二弟子均呈立姿,为释迦牟尼率二弟子游说讲经之像,大弟子迦叶手握锡杖,身着厚重宽大的袈裟,似经过艰辛岁月的长途跋涉。 左右菩萨头戴莲花宝冠,姿态优美。南壁上方有高仅2厘米的小千佛,刻工精细,造型生动。下层第二龛内有两幅精美的佛传故事,上有飞天起舞。窟外门楣处刻有火焰纹,中刻一兽形铺首,雕工精湛。左上方有明代巡按河南等处监察御史赵岩题“伊厥”二字。


       唐字窑:北魏开凿,洞内大部分造像凿造于唐代,故名唐字洞。洞外北魏屋形窟檐,洞内正壁一佛二菩萨,南壁刻弥勒,北壁刻观音。

       对于这些大佛,我最佩服的不是脸部的刻画,而是服饰的刻画,看这尊大佛的服饰,工匠们把衣料的那种垂顺感飘逸感刻画的淋漓尽致!好似那真的有一层薄纱贴在肌肤上。

其实十九品我一品都没找到,下次去该带个望远镜去 ,不然眼力实在不行啊!


       八作司洞:唐朝凿,此洞因北壁下部刻有东京八作司而得名,窟底部雕有八位乐伎舞人。


       敬善寺:敬善寺位于宾阳洞南面的半崖处,因石窟外北侧有唐代李孝伦撰《敬善寺石像铭并序》而得名——李孝伦是唐代宣德郎守记室参军,从其所撰写的造像记中可看出,这一石窟开凿于唐麟德二年(665年)以前,是唐太宗纪国妃子(纪王慎的母亲)韦氏所营造的。纪王慎是唐太宗第十个王子,精通文史,有善政,颇得太宗的青睐,垂拱三年(682年)因越王忠暴乱受到株连而被处死。敬善寺石窟分前后两室。前室高3.5米,宽3.7米,窟门两侧刻两力士、两菩萨。其中两力士造像威猛,有种令人望而生畏的感觉。他们头戴宝冠,颈挂项圈,袒露上身,下着战裙,赤脚,眉立目竖,肌肉暴突,充满了力量。而两侧的菩萨则躯体修长,仪态文静,与力士造像形成鲜明的艺术对比。后室是敬善寺的主室,中央供奉着高约2米的主尊阿弥陀佛。他结跏趺端坐叠涩式须弥座上,左手置膝,右手举胸前,身着敷搭双肩袈裟,面容丰满,胸部突起,衣纹流畅。围绕主佛,两侧为二弟子、二菩萨和二天王,其中天王为薄浮雕,身着唐代武士甲胃,手持宝剑,作守卫状。


       清明寺:唐朝凿造。前后室结构。正壁造阿弥陀佛及二菩萨三尊大像。其他小龛造像精巧。特别是菩萨姿态优美,服饰多变。众多造像题记反映了唐高宗初年关中大移民的史实。


下面是西山的其他一些不知名佛像:




====================我 是 伊 河=================

 

       如果说西山规模宏大,雕刻精美,是大巫,那东山石窟真的是小巫了,唯“二”的看点是看经寺和高平郡王洞。
       高平郡王洞:它是万佛沟中规模最大的一所洞窟,位于沟中部靠上的山崖之上。窟内平面呈横长方形,顶部似乎打算凿为J形顶,但没有完工。在北壁(正壁)正中靠上,雕出主尊佛,结跏趺坐,露出右脚,双手放于胸前,施说法印。头部已残,肩较圆,胸部鼓起,身着通肩袈裟,下坐于一双层瓣的仰莲花之上,在莲根表面刻有卷云纹。由主尊莲座根部向东西两侧分别伸出一条长梗,并且各向上托两朵仰莲,其上雕出夹侍的二弟子与二菩萨。左侧弟子为迦叶,双手托一瓶于胸,右侧弟子为阿难,头已残,身躯扭动,双手叠放于腹前。二夹侍菩萨头部均残,肩较宽,身饰项圈,璎珞、腕钏,帔巾绕腹下两道;其中右侧菩萨左手上托一宝瓶,左侧菩萨右手向上似执一宝珠。环北、西壁以及南壁西侧下部,凿有基坛,坛上雕一周坐佛,服饰有通肩大衣、袒右肩与双领下垂三种,均呈结跏趺坐,出露右脚.在肉髻与发髻表面刻有水涡纹,面相胖圆。身下佛座均为双层瓣的仰莲状。在窟内开凿的次序,是先完成北壁(正壁),次之为西壁,再转入南壁西侧,然后才考虑东壁与南壁东侧。现窟内地面保存有一些横竖排列较为整齐的圆孔,为原先安置石刻造像之用。窟门呈圆拱形,门券顶部向窟内上部倾斜,这种作法与二莲花洞的门券作法相似.窟外有面积较大空间,构成前庭。门外两侧各雕一身力士,其型体租对于高大的窟门显得较小,在力士足下均踏有山形高台。现窟内地面,除数排圆孔之外,还有许多残损的造像与莲花座。根据题记该窟的开凿年代,在武周时期.也正是由于这些题记,将此窟命名为高平郡王洞。

      

       J注:晴天去看这个洞需要点时间,因为迎着阳光走来,突然要看这么一个深洞,眼前完全是一片漆黑,要静候几分钟,等眼睛适应了里面的黑暗,才能看清洞内风景。)


       西方净土变龛:阳光照得太阴阳了,只能取了一个角落拍了张,表现的是西方极乐时间的欢乐场面。




       过了四雁洞,基本东西山算是全都逛完了。除了东山,往前走是香山寺,白居易和他的一群好基友一起安享晚年的地方。

洛阳自助游图片

       香山寺另有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别墅,没什么兴趣,各地领导别墅都长一个样,警卫室+办公室+客厅+卧室,挂幅孙中山或毛泽东的像。故没有拍任何照片。

       出了香山寺往前算是出石窟了,白园是在是石窟大门50米开外,周末闲逛不错,里面的那些碑帖石刻值得一看,如果对书法没兴趣的,也就没所谓了。

       逛了7个小时候,我终于逛完了整个龙门石窟。此行算是探路之旅了,下次再来必须要带上望远镜啊!不然洞内真相完全看不透啊!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