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府、孔庙、孔林——三孔 孔庙 -孔府 -孔林

济宁
济宁 jining
经纬度:116.584125
35.443066
旅游评分:4.1分
旅行费用:¥60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10-08 20:46
游记浏览:8

府庙林三孔    文/陈子常

曲阜本来是因为城墙曲折才得来了这个古朴的名称,不过千年来儒家的“兼济天下”、“正道直行”与明朝的崇古刻板相得益彰,都体现在这明故城的城墙上。


孔庙的第一座牌坊。暗藏了六艺中“乐”的起始与终结的程序。想来,孔子“绕梁三日,余音不绝”的乐曲也会是以一声清脆的金鼓之声肇启,再以一段清零的玉磬之响收尾。孔庙的瞻仰,似乎应该也是这样的一个过程,便会“绕梁三日,余音不绝”……


穿越一道道门,朝代渐觉久远,清,明,宋,唐…… 

 

奎文阁


大约元明清三代,有十三座帝王碑,其后造厅,称十三碑亭,础柱红妆,雕梁掩映。其中最有意思的不是碑,也不是碑亭,而是清圣祖康熙碑下的赑屃(龙头、龟背、鹰爪、蛇尾的那位!)。它与其他碑座下的赑屃不同的的是,其口微微张开,似乎要伸出舌头。究其原因是康熙碑太巨大了,它不堪重负张口伸舌的神态也就不得不让人感觉可爱了……

孔宅故井,如儒家精神般,历经千年,仍未干涸……


大成殿


在这最早的学校门前出来杏树被用作“以证其名”,还有这一座香炉(或者说是香台),引人注目。其属计时仪器,底座上卷曲者象征海水,须乘长风、破万里浪,才能鱼跃龙门,金榜题名。




进了孔府大门,再进二门,就来到了孔府大堂。大堂后门,有穿厅与二堂相连。穿厅里有两条丈余长的红漆大板凳,是为前来拜见的客人等候时休息用的。这就是孔府里的“冷板凳”。“冷板凳”比喻遭到冷落,受到了冷淡的待遇。

相传明代大奸臣严嵩被治罪,曾到孔府找亲戚衍圣公(是其孙女婿)去向皇帝说情。孔府主人拒见,严嵩就在这两条板凳上,东边坐了西边坐一直等了两个多时辰。所以这两条凳又被称为“冷板凳”。 


 

据说,这个照壁,180度以内,大路口都是朝向观者的……

颜庙


鲁国曲阜被称过洙泗。历经千年,这里的洙水桥下已经干成了一道沟,曲阜另一边,泗水依然汤汤流淌……


 在批林批孔的那个年代,孔子墓曾被掘地三尺,罪恶啊……


 碑的故事

 三孔中碑相当多。

 乾隆故井赞(下图)


位于孔林中的“子贡手植楷”旁,被称为“流泪碑”。这块石碑叫做楷图碑。据记载,是清朝康熙年间,由康熙皇帝亲自下旨建造的,相传这个石碑非常神奇,每到祭祀孔子的时候,它都会哭泣……

相传孔子去世后,弟子要轮流为孔子守墓3年。而弟子子贡正在外地经商,没有见到老师的最后一面,内心深感愧疚,决定再守3年。为了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怀念之情,他还将一棵南方稀有的珍木楷树,移植到孔子的墓旁。

但是在清朝康熙年间的一天,这棵生长了两千多年的楷树(子贡手植楷)不幸被电火击中,只剩下了一个树干。远在北京的康熙皇帝得知此事后,下旨在死去的树旁建亭立碑,并将因为雷击而烧焦的楷树树干,雕刻在石碑的正中央,并取名为“楷图碑”。由于相传这块石碑会流泪,又有人称它为“流泪碑”。

 

孔府中的石碑大部分都是断成过两三节的。断过的碑都是遇到过事故的,没有断过的碑都是有故事的。

这一座便是历史的铁证。虽然书法差点,但值得称道的是:还好没有错别字……

“革命无罪”,我想下句应该是“造反有理”……



 

先师手植桧


孔府后花园内还有一株近400年的“五君子柏”,一树五枝,中生一株槐树,因此又名“五柏抱槐”,有诗赞曰:五干同枝叶,凌凌可耐冬。声疑喧虎豹,形欲化虬龙。曲径阴遮暑,高槐翠减浓。天然君子质,合傲岱岩松。 


在孔庙诗礼堂后,故井以西。秦始皇焚书时,孔子九代孙孔鲋将《论语》、《尚书》、《礼记》、《春秋》、《孝经》等儒家经书,藏于孔子故宅墙壁中。西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皇帝刘启将他的儿子刘馀从淮南迁到曲阜,封为鲁王,史称恭王。鲁恭王好治宫室,传说在扩建王宫拆除孔子故宅时,忽然听到天上似有金石丝竹之声,有六律五音之美,结果从墙里面发现了《尚书》、《礼》、《论语》、《孝经》等书,一共几十篇。明代为纪念孔鲋保藏儒家经书的功绩而刻制鲁壁碑。鲁壁“壁”字左下“土”字多一点,以示土中有珍宝……

孔府门两旁明柱上,悬挂着一对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这副对联相传是清人纪均的手书。文佳字美,形象地说明了孔府在封建社会中的显赫地位。有意思的是上联“安富尊荣的富字,下联文章道德的章字,字上少了一点,字中多了一笔,意思是说衍圣公官职位列一品富贵没了顶,文章冠古今。


“子贡手植楷”,那个“植”字本来是少一横的,是一个错字。相传孔子去世,他心爱的弟子子贡从南方未能及时赶回来,所以“植”字少了一横。孔子弟子有3000, 子贡一人就相当于1000人,而一横就是人1000,足见子贡在孔子和世人心中的重要地位……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