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3(1月3日9:45-12:49)徒步黄山之从迎客松到换乘中心 黄山 -黄山

黟县
黟县 yixian
经纬度:117.938347
29.92476
旅游评分:4.3分
旅行费用:¥150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7-26 10:15
游记浏览:39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唐李白)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丹崔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绝顶,俯窥天目松。
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遗踪。
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
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
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
风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
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
回溪十六渡,碧嶂尽睛空。
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黄山宋 焦炳炎)
秀出云霄一杖探,诸峰高下护晴岚。
丹成兔魄香生杵,影见龙津月在潭。
洞暖有花因七七,云深无语住三三。
粥鱼敲动山林典,合傍浮丘去结庵。黄山诸峰(唐 释岛云)
峰峰寒列簇芙蕖,静想嵩阳秀不如。
峭拔虽传三十六,参差何啻一千余。
浮丘处处留丹灶,黄帝层层隐玉书。
终待登临最高顶,便随鸾鹤五云车。
因公檄按游黄山(宋 吴黯)
倏忽云烟化杳冥,峰峦随水入丹青。
地连药鼎汤泉沸,山带龙须草树腥。
半壁绛霞幽洞邃,一川寒雹古湫灵。
霓旌去后无消息,犹有仙韶动俗听。
黄山(宋 张冠卿)
路尽清溪逼画图,乱云深处插天都。
雾开虎豹文姿出,松隐龙蛇怪状孤。
吐焰看砂奴火齐,凌虚精舍碍灵乌。
我来为访容成侣,试问丹丘果有无。
黄山明 方勉)
杖黎得得入云看,中有幽篁下有兰。
百道飞泉鸣玉佩,千寻石柱架琼峦。
隔林幢影招青鸟,出洞箫声送彩鸾。
地位清高人罕至,好收风景入琴弹。
同友人游黄山明 汤宾尹) 
冒雨穿山羡未曾,息肩无寺寺无僧。
宽围白浪身千叶,峭入青天手一藤。
龙吼药炉舂急杵,猿调茶鼎煮孤灯。
与君伸脚量峰碛,踏着云光不记层。



天都峰峰顶平如掌,有“登峰造极”石刻,中有天然石室,可容数十人。室外有石,形如醉仙斜卧,名为“仙人把洞门”。另有石如桃,称为“天都仙桃”。峰顶有“登峰造极”等石刻。极目远望,云山相接;俯瞰群山,千峰竞秀。古诗有句:“任它五岳归来客,一见天都也叫奇。”1965年5月,董必武题咏:“奇险天都著,遥观亦有缘;大雄无与并,苍浑莫之先。今有民谣:“不到天都峰,白跑一场空。”意为游黄山而不登天都,等于虚此一行。1983年,在半山寺上方,从天都峰腰另辟新径至天都峰顶,又增添了新的景点。

天都峰  赖少其 
若非大手笔,难画黟山图。 
云来天欲覆,日出地吐朱。 
墨酣夹风雨,一点为天都。 
图成神鬼泣,百岳竟狂呼。 
吁嗟乎,余生八万九千岁, 
始信高士巨眼识沉浮。 

黄山甲天下  方毅
黄山甲天下,松与石最奇。
天阴知有雨,白云拂青枝。


      1972年12月8日中午,芜湖游客王某在黄山天都峰游玩时,随手将未燃尽的烟蒂扔下山崖枯枝落叶处,酿成大火,周围农民、工人、战士等1000多人闻讯赶赴火场,奋力扑救14个小时。国务院周恩来总理获悉后,焦虑万分,每隔一小时电话询问火灾情况,并指示要不惜一切代价保住黄山最名贵的迎客松。但山火无情,4000多株黄山松、400余株黄山杜鹃被毁。为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黄山管理处在天都峰脚竖立一块“戒碑”示警登山者引以为戒。







1 前序

13 开销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