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天 台北 -中山楼

屏东
屏东 pingdong
经纬度:120.486159
22.669264
旅游评分:4.4分
旅行费用:¥200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10-05 20:53
游记浏览:11
游记目录:







中山楼,是我国常见的为纪念孙中山而设立的建筑名称。台北市中山楼,位于士林区阳明山,是由台湾早年的女建筑师修泽兰女士所设计,完工于1966年。该建筑是国父纪念馆所管辖的单位之一,是蒋介石在位时为了纪念孙中山百年诞辰所兴建的,外表为中国传统古典式建筑,是一座具有历史纪念价值的建筑物。中山楼是全世界迄今惟一一栋盖于硫磺口的建物,硫磺口位于该建物礼堂舞台正下方。

在这里插一句,阳明山以前叫草山,后来为了纪念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才改为阳明山的,我记得《明朝那些事儿》里面还重点说过王阳明,导游好像说蒋介石还是孙中山很欣赏王阳明,王阳明,又叫王守仁,历史人颂外号“全能大儒”,是相当流币的一全才,欲了解更多的人可以重新翻阅一下《明朝那些事儿》。

好,书归正传吧。伴着微微的碘磺味道。开始我们的参观吧。

这里曾经是“国民大会”执行职务所在,在台湾实行“全民直选”之前,台湾的领导人是由“国民大会”选举产生,(以我愚见,好像有点像咱们这儿的人民代表大会,而中山楼有点类似于咱们的人民大会堂。而且人民大会堂11个月建成,中山楼13个月建成,看来两岸的关系,真是的千思万缕啊,不愧是一家子,永远分不开啊!)

听这里的讲解员说,当年修这个中山楼实属不易,如前所说,是在硫磺口修建,先是把95%的硫磺都抽出了,然后在上面盖楼,但仅剩的5%对于建筑本身来说也够一呛,所以修泽兰经过反复的试验,只选用了五种不易受硫磺腐蚀的材料,即:金、玉、木头、石头和贝壳。但是从1966年建成到现在,整个楼也还是成了危楼。不过我们参观的时候倒是完全没有那种岌岌可危的感觉,相反还觉得挺结实的。嘿嘿。

话虽如此,但我们看到中山楼内部石墙壁的颜色已经变得十分斑驳,灰墙上面的黑色斑块有一种浸润之感,讲解员说这正是因为硫磺的缘故。当时讲解员还很调皮地问在场有谁抽烟呐,有位男同事自告奋勇地举起了手,讲解员接着说:“那你的肺部就和这墙面一个颜色啦!而且,连变成这个颜色的过程都差不多啦!”那位男同事当时就颓了。

但总体说来,中山楼的整体设计以及施工方面的难题,修泽兰女士都成功地化解了。

而最难得的其实是内部的装璜也是集中国古典美之大成的作品!据说在设计时,宋美龄(讲解员每回都说是蒋宋美龄,听着挺新鲜的)也提出了不少个人的建议,而且加了不少她个人比较喜爱的颜色,比如军绿和天蓝。在处理内部装璜及装饰难点时也充分地发挥了她的聪明才智。比如中山楼所采用的窗帘。


窗帘挂了多年没有坏,但却被游客拽坏不少。近看会看到一些扯掉的地方。(一位同事忍不住上手摸了一下儿,马上被讲解员给说了)

听说当年设计的窗子过于敞亮宽大,结果发现没有匹配得上的窗帘,宋美龄想了想说:“那就用鱼网试试吧。”结果居然尺寸居然很合适。然后挂上去了又觉得颜色太白,和大厅整体颜色不搭,于是她又一琢磨,拿煮过红茶的水来当染料,颜色就变了了象牙白,而不是煞白。后来这窗帘一用几十年,等到近些年需要洗时,大家又纠结可不可以洗,会不会洗破,洗褪色,结果却十分出乎意料,既没洗破也没洗褪色。

至于宋美龄为什么能想到用红茶做染料,也许是因为她本人比较爱饮红茶吧(小道消息,大家可以一笑而过)。

现在从一进门儿开始说吧。这位不用再讲了吧。

这是一进门儿孙中山先生像,

一楼圆厅中还有景德镇烧制的春夏秋冬四幅浅绛彩瓷版画极品,是蒋介石50岁时的生日礼物(1936年)。至于啥叫浅绛彩瓷版画,我也不知道,只是知道现在再也烧不出来样儿的了就对了。

另外,一楼还有一幅画不得不提,这就是画家徐九龄创作的孙中山像,特点是不管你从哪个方向欣赏,孙先生慈爱的目光都始终追随着你,不管你是萝莉还是大婶,他那种超越性别的,这大爱的目光会使你如沐春风。(我在BB,不用理我)要这么说,其实徐九龄已经和达芬奇功力相当了。不过讲解员说因为这位画家十分清高,所以一生清贫。(艺术家们一定要这样搞么!)

这是一楼的主要物件儿,请大家在看重点图画之外,也不妨注意一下四周围的小摆件儿,比如总统像下面的漆器啊,旁的宫灯啊,都是不可多得的珍品。请大家务必以欣赏陈老师艳照那种不遗余力的耐心和发掘之心对待这里的陈设。



这雕塑在台湾也是独一份儿吧,因为既是父子,又是两位总统。当然了,总统不总统的,这个说法在咱们大陆这边儿还有待商榷啦。(下面这位是我们此次的义务讲解员,是个很棒的讲解员,等最后我再给大家讲一讲她吧)

从这边沿着上到二楼就是“中华文化堂”,可以容纳1800人同时开会。我查了一下资料,在直选之前,国民大会一开就俩仨月。直到国民大会制废除。其实这对国民代表也是种解脱吧。。。要不然真成专业会虫子了。

其实这个“中华文化堂”里的椅子也挺有特色的。讲解员说,前半部分的椅子是后面穿了高跟鞋,即在后椅腿儿上加了垫。而后半部分的则正相反,在前椅腿上加垫。因为大厅前半部分是下坡,后半部分是上坡,整个大厅有点呈一个150-160度夹角(数学不好,可能夹角度数估得有点偏),但人坐上去不会感到往前倾或往后倾,就是因为加了垫的缘故。至于为什么这么搞嘛,讲解员讲了,我给忘了。。。大概和避免回音有关吧。。。讲解员站在正中为大家演示了,说话果然声音清亮而无回音,和整个大厅的造型,还有大厅的落地窗有关。实验表明,如果把大厅的窗子用木头盖上就会有回音产生了。


出了文化堂,就进入到了宴会厅,这是宴会厅的大梅花儿,两边儿各一朵儿。看着不大,其实有一层楼高,而且这黄灿灿的,不要怀疑,是真正的金子!

细心的同学一定会发现,中山楼的梅花,奥运时中华台北代表队的梅花旗, 以及台币上的梅花图案,这一切都是巧合吗?当然不是了,梅花其实是台湾代表队的队旗上的图案。:)

至于为什么选梅花这个图案呢?(现在我心里终于开始理解SHELDON为什么要给大家讲旗子的故事了!因为真的很爽耶。)

梅有三蕾五瓣,代表三民主义及“五权宪法”,且梅花凌冬耐寒,其所表现的坚贞刚洁,足为国人效法。梅开五瓣,象征五族共和,具有敦五伦、重五常、敷五教的意义;而梅花「枝横」、「影斜」、「曳疏」、「傲霜」同时亦代表易经中「元」、「贞」、「利」、「亨」四种高尚德行。台湾当局于“民国五十三年”(1964年)七月二十一日,经“行政院”正式核定将梅花订为“国花”。

下面的图很清楚,大家可以仔细看一下。

咱们大陆这边没有真正在正式会议上公布过国花,但基本上都默认牡丹是国花。


大厅后面的超长檀木屏风。





讲解员还给我们讲了一个有意思的事,不知道是幽默还是真的,说宴会厅的桌子都是方形的,也比较少,看起来只能够四五个人一张桌用餐,这样怎么能开大宴会呢。讲解员说其实那时真正开宴时,会在方桌上再架一个圆桌,这样就可以坐下更多的人用餐了。而且这样做的用意是,即使国民大会的议员们吵吵起来,也只能把第一层圆桌盖儿给掀掉,下面的方桌是很重很重的,举不起来的,所以也没有人会因为冲突而受伤挂彩。。。谁知道真假,听起来有点扯。

还有就是用餐时都用银餐具,但因为硫磺的熏染,很快就发黑,所以二十分钟就要撤换一批餐具。真是的,这样都分不清是硫磺熏的还是菜里有毒了。。。。。。越说这帮人越像会虫儿啊。

看完宴会厅,我们再上到三楼参观“总统套房”。蒋介石办公的地方。

这是套房里的“麻姑献寿”,据说非常活灵活现,意志不坚定之男士可能会重新上演一出《画壁》。听说最最危险的就是她的眼睛哦,千万不要和她对视哦。(说得太邪乎啦,把我们好好的一个麻姑讲得像美杜莎一样可怕啦!)



各层之间各有100级台阶,两边扶手的寿桃加起来有100个。

顺着楼梯上三楼时,讲解员特意说,中山楼的建材都是就地取材,只有电梯和三楼总统套间中的马桶是进口。电梯现在还能使。至于马桶嘛,这个不好说。

总统套间大致算比较朴实,印象中蒋介石的办公桌在套间一进门的一个角落里,因为可以看到套间三个门和任何角度进来的人,办公桌背后是落地窗。据说要任命哪个人,要看总统最后要这个人从哪个门出去。

三层主要是有个大阳台,站在这里可以鸟瞰山下,景色之妙,妙不可言。开篇的相片“中山楼”三个大字也是在这个大阳台外面挂着的。


牌楼上的字一面是“大道之行”,另一面是“天下为公”。看到牌楼下面的那棵较为粗壮的树了,是一棵枫香树,

有句话叫“先有枫香树,后有中山楼”,这句话为什么听着这么耳熟?“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商量好的似的。矫情死了。

中山楼的景点大致就是这样。我肯定是没讲全,因为有太多知识点和珍品等待大家去发现。难能可贵的是在这里展出的每一件展品都是真品,每一件真品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这让我想起林忆莲的《我坐在这里》:

我坐在这里看着时间溜过
我怕我会爱上了这个角落
是它看着我的日子到底怎么过
人来人往的出没有甚么样的轮廓
老房子若有话说它说甚么
有谁和谁的身影影响我过甚么
有谁含情脉脉让我惊心动魄
窗口长了眼睛说不定拍下来拿去广播
我坐在这里看着时间溜过
我的心会不会在这里停泊

……

中山楼,伴着连续不断的硫磺味道,面对着沉重的红木家具,坐在可以试坐的真皮沙发上,真的会有穿越的感觉哦。(沙发的垫子上留下了和屁屁形状相似的小塌陷和由于中心受重引起的辐射状细碎裂纹)






下面是中山楼里很多艺术品。话说国民党来到台湾以后,带过来不少文物,而他们对于这些文物的保存确实也比较注意。但对于中山楼的设计者来说,还是百密一疏,就是硫磺对这些珍品的腐蚀。有不少名家名画在熏蒸下,多少有一些变色。

各色屏风


楼内仅各式大小宫灯就有风格各异、不同形状的48种共408盏,均由修泽兰女士一手设计,这里最大的宫灯其长宽高均为2.4米,维修时需一个人站到宫灯里。

以下是48种其中之一二三。





还有一个隐藏知识点!这个灯周围的镂空花纹其实就是空调口,靠这些镂空的地方调节空气的湿度和室内的温度。


下面还有一个小八卦。

中间这位,正是日后的马英九,真是帅啊。同样是干过翻的译。。。唉,瞧人家。

中山楼的知识点真的太多,讲解词信息量太大。幸好我们有一位好的讲解员,就是我之前提到的,她是义务在这里做讲解的志愿者,需要她讲解时她会自费从市里到阳明山。和大陆这边不同,我们这里志愿者都是年轻人,在台湾有很多志愿者是退休后的老年人,但她的身体非常好,退休以前是军人,说话中气十足,而且讲解时语气中充满了对中山楼的热爱,讲解词质量也很高,看到她我心情很复杂。我们北京有故宫、颐和园那样精美绝伦的景点,但是,因为旅游行业本身的不健康发展,外地游客又有几个能享受到毫无一己私利,只为传播知识和友谊的讲解员。也许是我太幼稚,但真的希望有朝一日,我能在北京也能做上这种完全义务的讲解员,只是把这些故事讲给大家听。

好了,下了中山楼,我的台北之行也就快告一段落了,明天和大家一起分享我此行收集的明信片和小印章。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