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阆苑仙境

泸州
泸州 luzhou
经纬度:105.443395
28.883533
旅游评分:3.8分
旅行费用:¥80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7-26 09:48
游记浏览:17
游记目录:

【序】

 

 上次去阆中已经是十年前
从剑阁赶路而来,路况非常的差
在一片黑灯瞎火中胡乱前行
直到进入阆中才重回一片光明

 

印象中的阆中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城
新旧之间界限分明,分隔着两个不一样的天地

 

时间飞逝,当一切都将成往事的时候
再次踏上这样的地方,是不是也是另一种告别呢

 

【行程】

 

D1:成都—南充

D2:南充(西山)—阆中(古城)

D3:阆中(东河口)—苍溪(红军渡/西武当山)

D4:苍溪—阆中(巴巴寺/锦屏山/白塔山/大佛寺)—成都

 

【南充】

 

其实本来是计划动车前往南充的
无奈三天前预定的时候,连站票都已经没有了
只得选择汽车前往,下班后直奔十陵汽车站
去南充的乘客已经排到了车站外面
大概排了一个多小时后终于上车

 

班车开的不快,高速路上一片漆黑
三小时后好不容易挨到南充,匆匆找了家旅店安顿下来

 

南充也流行吃米粉,不过感觉比绵阳米粉要粗实
臊子真心少得可怜,不过价钱也便宜不少

 

【西山】


南充作为四川人口第二大城市
同时也是“三国文化”的发源地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就是南充人
至今西山上仍保留有纪念陈寿的万卷楼

 

我们旅行的第一站便是万卷楼
万卷楼园区位于西山山麓
同时也是南充的玉屏公园

 

总是觉得在这样彰显古迹的地方
夹杂着各种游艺的设施显得比较不伦不类

 

一路上山经过了谯公祠、读书台以及陈寿旧居
一层不变的仿汉建筑大门紧锁,探寻的古意早已消失殆尽



登上高高的阶梯便是万卷楼
老楼因年久失修,上世纪60年代便已毁坏
现存的万卷楼是1990年政府恢复重建的
想来也已经有20多年了,时间飞逝啊~




万卷楼楼宇并不高大,却是三进院落
四周古木葱郁,翠竹蔽天,还是非常清幽





 

沿着公路往上
一直走到接近山顶的位置
才进入了西山另一侧的景区
从开汉楼到栖乐寺,几乎横穿了整个西山片区

 

开汉楼是为纪念舍生救高祖刘邦的将军纪信而修建的
作为南充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屹立于石材山顶



云栈算是西山比较有趣的地方
巨大的孤峰突兀于大山之上
悬架的栈道盘旋而上甚是凶险


 

站在忠佑亭
俯瞰市区依然绵延在雾中

 

沿云栈而下
可见孤峰另一侧的忠泉
虽是人工瀑布,却觉浑然天成

 

 

继续沿着山脊而行,林深幽谧
西山如天然屏障隔开了城市与乡村的距离

 

登栖乐寺的道路同样陡峭
耸立于西山之巅的栖乐寺
却有几分九华山天台寺的感觉
占据了一山的凶险而俯瞰众生



栖乐寺,始建于唐,为川北名刹
老寺毁于文革,现存庙堂为1999年重建
真心感觉四川的寺庙比不得东部的寺庙
佛像的雕塑不管形态还是色彩上都过于随意
缺乏宗教本应有的考究和敬畏



 

西山末端一直延伸至城市一侧


这种老旧的索道已经不多见了




回看来时之路,一上午还是走了很远的路


下山的路直达市区



【阆中古城】

吃过午饭后打车前往车站直奔阆中
一个半小时后抵达阆中七里坪车站

 

车站离城区还比较远
包了个摩托直接到老城区
之后开始了漫长的找住宿过程

 

其实我也没有预计到
阆中的住宿会这么困难
走了很久,穿了很多条街
不仅所有的宾馆旅社大幅度涨价
而且就这样的住宿还基本上都已经满员了

 

时间也越来越晚,大家一合计
决定今晚还是先在阆中住下来
明天赶到阆中不远的苍溪县去住

安顿下来后,终于开始了阆中古城的行程

 

古城内果然是人山人海
早已经没有十年前宁静的感觉
喧嚣的街道挤满了游客
满街弥漫着的只是牛肉和醋泡脚的吆喝



然后突然张飞大人就驾到了

 


中天楼应该是近年来恢复的
记得以前只有华光楼可以一览古城全貌




穿过拥挤的人潮,直奔嘉陵江边
虽然天空乌云密布,一切看起来却异常通透
视线所及的范围非常远,青山如黛画出墨绿的清新


沿江而行
竟又鬼使神差的走到了华光楼
十年前的我就是站在这古楼之上
让我对阆中产生了一往情深的记忆



华光楼的梯道很窄,仅容一人通行
于是登楼与下楼的人群汇聚于楼层间
真的担心这样的百年古建能否承受如此的负载

 

华光楼上的视野还是非常开阔
所谓“三面江光抱城郭,四围山势锁烟霞”


 

不过唯一觉得阆中古城的败笔在于
穿插于青砖绿瓦四合院落间的楼房
感觉突兀的隔断了整个古城的风水














又一个张飞矗立楼下,呵呵



黄昏的嘉陵江大桥
一览山、水、城的相衬相倚
和谐自然的环境妙趣天成







张飞牛肉自然是阆中不可错过的美食
城边小店的朴实无华却充满了古早的意味

晚餐之后,古城入夜
其实远离古城主街的小巷
依然延续着家的温馨
昏黄的灯光点亮巷道的纵横

嘉陵江边灯火阑珊
放飞的孔明灯星星点点的布满夜空








不眠的古城,灯火点亮夜的迷离
走累了停下来,总能安然于繁华一侧






夜已深沉,走出古城,到处都是回家的人儿

第一次享用这样“昂贵”的房间,小长假伤不起啊

【东河口】


刮了一夜的妖风
第二天起来果然变天
一下子就从夏天回归到冬天
雨刷刷的下个不停,而且越下越大

 

吃过早饭后,照计划先是去了宾馆背后的巴巴寺
小路不好找,问了几个人才找到山上的小路过去
无奈寺院大门紧锁,阴森森的院落划出清晨的寒光

 

恰好遇见过路的班车,正好顺路搭到东河口
说起东河口其实是之前在网上搜到的一个地方
摄影师拍摄的自然恬静的田园风光很有世外桃源的感觉

 

东河口离阆中不远,就在城边上的文成镇
山路上摇摇晃晃,车程不到半小时
从文成镇过桥,大风吹得伞都难以握稳

 

顺着山间小路绕行,田园风光开始显现
东河口其实就是嘉陵江环绕阆中之后的又一拐弯
冲击而成的一大片开阔水域,青山绿水中阡陌交通
只是由于恶劣的天气,这种本真的恬淡也变得难以承受


雨水湿透衣衫,鞋子里面也满是水
没有了游兴,于是选择了返程
大雨滂沱,一时半会儿也停不了
索性改变行程,直接坐车前往苍溪


【红军渡·西武当山】

 

苍溪离阆中不过30多公里
和阆中的热闹相比,明显冷清得多
在车站附近的宾馆安顿下来
雨还没有停止,又躺在床上睡了一觉

 

中午时分,雨终于差不多停了
出门觅食,小城市总是能找到好吃的馆子

 

饭毕,打车去红军渡·西武当山景区
最早晓得这个景区是在去年广元旅行的时候
宣传海报上有关于广元七个4A级景区的介绍
红军渡作为红色景区自然兴趣不大
不过我还是很好奇西武当山到底是怎样的

 

抵达景区,竟然已有团队客在此参观了
仔细一看竟还是陕西那边过来的,实在没想到

 

红军渡本是塔山湾嘉陵江畔的古渡口
1933年春,红四方面军在此与国军发生强渡嘉陵江战役
其标志性建筑便是这尊紫铜板冷锻制成纪念雕塑


崇霞宝塔在上


对面是苍溪发展中的新城区,一切都百废待兴



红军渡的纪念馆之类的都还在整修之中
没有停留,直接开始攀登一旁的西武当山
西武当山并不高,不过上山的路还是比较陡峭

很快就到了南天门,破败的“新”建筑非常萧条

西武当山在这场风雨过后
基本上没有多少游客的迹象
残破的园区,很难与4A级的景区挂钩

 

仰天楼算是西武当山标志性的建筑
登楼而上可以俯瞰整个苍溪之境
嘉陵江蜿蜒而过,划出河曲的婉转
城市依山生长,看不出太多时间的痕迹
蔓延的青山极目眺望,视线所及能否及第剑山






仰天楼下便是真武宫
作为西武当山的主体建筑
其实还处于修整扩建之中
想必“西武当山”名字的来由
也与这座道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不过多少有点牵强附会的嫌疑


 

真武宫的猴子倒是凶得很
如果不是被绳子牵住
肯定已经被他抓伤了



继续下山,又是一段修筑在悬崖上的栈道
大抵是天气转晴,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前来登山


依崖壁而建的各种仙洞观台
倒是诠释了道教教义的天人合一

 

走到山下的玄武广场
也便结束了西武当山的行程
感觉还是比较失望,毕竟武当山的名号在那里
这个西武当山也显得过于仓促和破败了


时间尚早
继续沿着滨江路前行
在这样雨过天晴的下午
江边满是各种娱乐休闲的当地人
其实生活本应如此,幸福只是源自内心的简单

 

一直走到了另一端的嘉陵江大桥
回头望来时之路与奔腾的江水
时光沐浴在黄昏的温暖之中





【巴巴寺】

 

很快小长假就进入了最后一天
还是起了个大早,从苍溪赶回阆中

 

昨天错过的巴巴寺,今天终于可以补上
这个巴巴寺也够奇怪的,正门不开
开放的却是离正门很远的不起眼的侧门

 

从来没有去过清真寺庙
里面的氛围确实非常压抑
感觉像是另一个世界
停在院落的棺木与幽深的树林
似乎一切都笼罩在一种灵异之中

 

不过巴巴寺的建筑确实非常具有特点
吊柱挂罗,栏密花牙,雕刻十分精美





【锦屏山】

 

打车前往锦屏山,师傅想让我们直接坐车上山
但是其实根本就没有必要,一来锦屏山本就不高
二来他所谓的上山其实只是到锦屏山半山的另一个门

 

锦屏山号称“天下第一江山”
位于古城对面,风光秀丽,是俯瞰阆中的好地方


观星楼是纪念西汉天文学家落下闳的

登楼而上,环顾四周,远山似烟,花木拥径






沿着小路拾级而上,鹅卵石铺就的阶梯并不好走

不知不觉已登临锦屏山顶
嘉陵江围绕古城拐了一个大转弯
构成了阆中独一无二的风水哲学





山脊行走,林木葱茏

每一个出露的观景平台
都如山水画般展现阆中的万种风情


沿另一侧小路下山,转入竹林深处
阳光穿过竹影婆娑,优雅而怡情



八仙洞和吕祖殿在锦屏山一侧的悬崖上
上山之路极其陡峭,延续了道家仙府的遗世独立








昨天在古城江边大抵就是看见的这个亭子

离开锦屏山倒是有点饿了
阆中特色的牛肉面,汤汁非常的粘稠

锦屏山下是新建的南津关古镇
这样的古镇着实让人无语
毕竟对面就是传承千年的古城
干嘛又在对面建一个这样的假古董

【白塔山】

 

从锦屏山打车去白塔山还不怎么容易
一是锦屏山下本来出租车不多
再者很多出租车都不想跑白塔山的线路

 

好不容易坐上一个出租车
师傅开到离白塔山还很远的桥边就把我们放下来了
到处都在修的阆中活脱脱就是一个大工地

 

穿过马路,从一侧的小路上山
小路还在整修,两旁的还在植树
很多地方甚至感觉就像没有路一样


 

好在一段后,终于走入正道
这段悬崖边的上山路非常凶险
人有的时候真的特别脆弱
以前觉得没什么的恐高
在此刻却是特别的强烈

 

不过在并无遮拦的情况下
视线所及的阆中却是非常开阔
一眼就能拥有一城的山环水抱














阆中白塔是一座风水塔
密檐式和楼阁式相结合
塔盘用石料砌成八边形须弥座
塔身用青石砌成八边形锥体,通身布上白灰
巧借峥嵘突兀的山势屹立在东山之巅

沿着螺旋梯道登临塔顶,绕窗远眺
每一个角度的阆中都是不一样的风景








白塔旁的小庙香火不佳
做起茶铺生意的老板倒也惬意




走出寺院,东山之上又是另一片天地
阡陌交通的田园生活,独立于大山之上
仿佛隔绝于山下的熙来攘往,独守着一份桃源生活


状元洞

 

状元洞亦是东山上著名的园林
相传阆中陈氏三子曾在此读书学习
后来三人高中状元,传为一段佳话

 

如今空寂的园林独留老妪守候
饱经岁月的石刻逐渐模糊不清
绵延的岩穴守住闷热最后的微凉






【大佛寺】

 

穿过状元洞
一路下山不远就是
东山上有名的大佛寺

 

大佛由三重檐楼遮护
为释迦牟尼坐像,高达9.88米
为阆中人何居士开凿于唐代宗末年
佛身着鎏金仙衣,胸口袒露,衣褶流畅而逼真

 

个人觉得这尊佛像威严不足却十分亲切




大佛寺后陡峭的阶梯通向天然弥勒造像
亭廊延伸的终点,可见巨石在上,确有几分神似




弥勒下的天梯是我目前为止见过的最陡的石阶
近乎90度的阶梯几乎需要手脚攀援方能通过
我想所谓登天之路大概就是这个概念吧



山林野趣


离开大佛寺
下山而行,旅程也接近尾声
距离回成都的班车发车还有一段时间
索性渡船重回阆中城区

 

靠水而居的城市总是逐水而乐
一叶轻舟飘荡江心,捕鱼更是一种生活

 

渡船来往于码头
一眼所及的距离
却因为江水的阻隔
延伸出等待的时间

 

和我们一起渡江的是一群学生
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莫过于读书时候





 

回望东山如故
平淡无奇的大山
却深藏着梵宇楼阁与世外桃源

江边草木深,彼时难再续


重回古城,准备寻找前天错过的南城墙
此刻的古城已没有之前的人潮攒动
行人与商贩各自并行于古城之中
仿佛这才是古城本来的模样

 

川北凉粉自然是不能错过的美食
所谓舌尖上的味道关键在于调料的合理配搭


阆中回成都的班车,走的是新修的成德南高速
公路行进在丘陵延绵盆地深处,阳光散发着春天的清新

 

也许若干年后回忆起与我走过山水的你
依然是这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与财富
只是这一切短暂而温馨,渐行渐远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