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兴文石海

泸州
泸州 luzhou
经纬度:105.443395
28.883533
旅游评分:3.8分
旅行费用:¥80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7-26 09:48
游记浏览:47
游记目录:

 【序】

 

突如其来的地震
虽然不及五年前的摇摇欲坠
但是也让麻木的神经重新紧张起来

 

三月份刚走过的芦山,一切都还恍然如昨
熟悉的场景,邂逅的陌人,瞬间沧海桑田

 

计划好的五一行程不得不改变
翻看地图,查看票务,唯有川南可去

 

纠结过后,果断放弃蜀南竹海
锁定更远的兴文,两天两夜的行程

 

不过就在假期前,宜宾也地震了
震中还就在兴文与长宁交界的地方
好在震级不大,但也平添几分忧虑

 

【行程】

 

D1: 成都-宜宾

D2:宜宾-僰王山-兴文

D3:兴文-石海洞乡-兴文-泸州-成都

 

【路·高速】

 

每次假期的开始都是各种赶路
从一下班起,心就已经飞了

 

五桂桥汽车站比想象中人少
很顺利的就坐上了开往宜宾的大巴

 

大巴在新修的成自泸高速上飞奔
一闪而过的绿色带来清新的气息
窗外延绵的丘陵构建出目光所及的全部

 

手机地图上的蓝点迟钝而缓慢的位移
时间仿佛过得很慢,夜晚却在不知不觉中降临

 

【夜·宜宾】

 

宜人之宾
霓虹闪烁着不夜城的绚烂

 

对这座城市算不得陌生
上一次的拜访就半年之前

 

宜宾的商铺收摊比较早
还不算晚整条街就已经静寂无人了

 

七天的人民公园店比较破旧
全然没有快捷酒店干练的整洁与舒适
老旧的空调拉破车似的空转一夜
辗转反侧,不能入眠,中途热醒了几次

 

【晨·宜宾】

 

清晨,雨后的城市湿漉漉的
前两天天气预报说假期要降雨
没想到,来得这么准时

  

僰王山的班车在南岸汽车站乘坐
离发车还有段时间,就去逛了逛香榭大道

 

这条号称四川最美的街道之一
其实已经看不出太多地方特色
纯欧式风格可以出现在任何一个城市

 

【路·省道】

 

沿江而行的省道弯弯曲曲
路况不算太好,车道也非常狭窄
一百多公里摇摇晃晃将近三个小时
还好沿途风景秀丽,茂林修竹,山青水明

 

终点站是僰王山镇,也叫晏阳镇
它是兴文的老县城的县治所在地
而新县城在二十公里外的古宋镇

 

依山而建的小镇,看上去非常破旧
大抵是背离省道的原因,感觉接近荒废的边缘
很像两年前初入贵州兴义老城的感觉

 

【山·僰王山】

 

从僰王山镇乘当地的小车直接上山
公路盘旋在连绵的青山之间
槽坝相连,叶陌交通,植被葱翠

 

修林茂竹中,农舍人家炊烟袅袅
鸡鸣犬吠间,田园风光安静祥和

 

车子一直开到了黑帽顶下的大石包
天空飘起了细雨,很快烟雾就弥漫了山谷
看不得最高峰的挺拔,满眼的绿意倒是清新舒适

 

中午时分,果腹为先
随便在路边找了农家吃饭
大抵是天气原因,僰王山游人不多
山庄亦生意冷清,冷锅冷灶需要重新开始
好在一番等待之后,饭菜的味道还是很合胃口






【竹·僰王山】

 

飞雾谷是僰王山的精华所在
很难想象平坦山路一侧竟有如此的深谷

 

走在盘旋弯曲的竹径上
楠竹密集而粗壮,遮天蔽日
薄雾轻移,云雨过境,超凡脱俗
使得整个山谷也显得更加深幽

 

万竹掀涛,涌动在大山绵延之中
清新的空气中饱含竹叶的清香,如置身世外




















【瀑·僰王山】

 

清风摇曳,竹影婆娑之外
飞雾谷更多的是幽谷飞瀑

 

溪水透迄穿行在山门沟谷中
形成数量众多,形状各异的瀑布群

 

起伏跌宕,声震延绵

飞流直下似白龙出洞

抑或四面八方围合而落

 

不似黄果树般大气磅礴
却似小家碧玉一样沁人心脾











【洞·僰王山】

 

飞雾洞是谷中最值得称奇的景观

 

拾级而下,围绕上洞边缘俯瞰
洞内黑黝不知底,只闻飞瀑坠潭之声

 

转至下洞,有雾如烟,弥漫开来
冉冉升腾的烟云,缥缥缈缈,若隐若现

 

沿栈道而下,视界愈发黑暗,如临深渊
洞底有一暗道,流水隐现,连通上洞

 

穿过暗道,豁然开朗
四周飞瀑从天而降,直坠深潭
一洞残光幽然而落,如梦似幻

 

其实飞雾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
前后两个漏斗状竖洞和中间的天生桥构成了主体
藤蔓丛生于穿洞间,洞外泉水飞泻而下
在上洞形成了珠帘状瀑布,形成暗河在下洞中消失













【湖·僰王山】

寿山湖在公路另一侧的山上
当地人说那里是电影《风云》的外景地

 

雨越下越大,渐渐模糊了视界所及
刚刚露出的黑帽顶,瞬间又隐匿在云雾之中

 

寿山湖虽是水库,却碧绿清澈
绿竹青山环列四周,狭长而深邃
光腚的旅人游弋湖中,完全不顾雨水倾盆的湿寒
翠竹清亮倒映湖中,好似水墨长卷悠然于心






【宿·兴文】

 

正好赶上了下山的小车
再转乘去往县城的班车
到达兴文的时间,比预想的时间提前了不少

 

不想远走,就在客运站附近安排好住宿
晚上宾馆对面的随意的炒菜倒还对味
而一天的辗转很快便进入了睡眠状态

 

【山·石海洞乡】

 

天空依然是阴雨绵绵
公路延伸,盘山而上
与周围葱茏之景相异
绝壁陡崖开始占据大山顶端
而目的地石海洞乡也就到了

 

因为雨水的关系
我们的行程逆流而上
从天泉洞开始了行程

【洞·石海洞乡】

 

石海洞乡的喀斯特地貌发育完善
地下溶洞纵横交错,构成庞大的地下溶洞群
而景观最为丰富的便是天泉洞

 

沿着陡峭山崖下的公路进入
便是天泉洞的入口,庞大的厅堂直入大山之中
微弱的天光逐渐消失,直到只能灯光照明通路


溶洞的水路比较做作
经过人工的改造而非自然暗河
小船摇曳其中,五彩的灯光点亮长廊石秀

 

经过大段的上升石级,好似高山栈道一般
唯一区别在于黑暗与封闭,这就是所谓的“云步通幽”

 

进入厅室,石墩排列而立,应该是一个表演的地方



岔路而去,柳暗花明,五光十色
钟乳、石花、石纬、石柱等共同组成琳琅满目的景致

 

迂回幽廊直抵洞中大厅
一泓清泉倒影而立,恍然间难辨虚实

 

沿着“石林仙姿”而上,进入天泉洞核心


所谓的“石花奇观”
呈现的是五彩缤纷的色彩
石花、石乳、石笋、石柱、石梯田等
或卷或翘,或立或吊,重镶迭嵌,千态万状
似仙阙楼台,若瑶池胜景,如海市蜃楼
使人目不暇接,疑入梦境




大厅一侧不起眼处有一小门,名曰地洞河
其实属于天泉洞内未经开发的一段溶洞
游人可以持手电而入,洞内伸手不见五指
与外面灯火辉煌的厅堂相异,这才是本真的样子

 

处于黑暗中往往会局促不安
借助着微弱亮光,一路探寻而去
溶洞如织网般各种联系,不敢妄自深入

 

大约走了一段后,原路返回
黑暗造就内心的恐惧,而光亮却带来欢乐的基调


 

走出地洞河的瞬间
都对光有点不适应了
有一种重回人间的感觉

 

拾级而上,可见洞顶遗有天窗
抬头可见洞外光亮,只是雨水未停
感受不到强光射入,映照飞泉的“泻玉流光”之景
走过天窗,也就到了天泉洞的出口
时近中午,游人渐多,人声鼎沸
回想洞中之清幽,一切恍若隔世

 

洞外建有滑梯,可直达洞口
虽然有点画蛇添足的意味
但是滑落而下的快感,还是感受深切

 


【坑·石海洞乡】

 

走出天泉洞
便是著名的小岩湾天坑
这个号称世界第一的大漏斗
深盆暗底、翠竹绿树、气势雄伟





从山上俯瞰大漏斗,视线更加开阔

 

远山迷蒙,山外有山
空中村落,遗世独立

 

【石·石海洞乡】

 

我承认事前对石海洞乡研究不够
所以对景点间的距离进行了错误估计
其实观光车就是多此一举
刚坐上不到2分钟就到下一地儿了


兴文的地表石海也是一绝
异峰竞秀,藤缠蔓绕,山水和谐
不似云南石林一般枯石连绵
却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可谓景趣融汇

 

石海中最有名的就是夫妻峰
虽然新娘子显得有点畸形
但是并不影响整体的观瞻


而它最神奇的地方在于
如果换一个方向看过去
它又变成了八戒娶妻
凸起的猪鼻子甚为形象




穿过商业化的僰人村寨
其实只是沦为一个卖茶的地儿
爬上背后的小山,悬棺近在咫尺
只是如此瘦小的棺木,又如何把人放进去的呢

 

每一个喀斯特地貌的景区
总会有一个直挺挺的生命之源



重回原路,登上垭口
远望峰林叠翠,蔓延一整片山林







走入山谷
终于有石林的感觉
纵横交错的怪石间
岔路肆意排列,沟通彼此
但是终究总会指向同一个终点





 

 

至于各种象形的奇石
就只能凭借想象力天马行空了

地表石海之后也就进入了尾声
一直想找宣传片里石海涌浪的景观
其实这个点在景区之外,靠近大门的位置

 

石海涌浪区域很广阔
在外面林木之间根本感觉不到
不过由于时间的关系没能深入其中
只是边缘的一瞥也已然望不到边际的遥远

【路·回家】

运气不错,刚好碰见回兴文的班车发车
可惜还是错过了兴文最后一班回成都的班车
只剩最后一张票,只能眼睁睁看着班车离开

 

转道泸州而回,司机开得很快
奔驰在乡间公路上,更像过山车一般

 

从江门镇上高速,丹霞小镇的风景还是不错
沿江并行的小镇,栖息在诗意的青山之下,蔓延远方

 

泸州回成都,大巴相当的宽敞舒服
熟悉的成渝高速,从黄昏到天已黑尽
5个多小时的回家路,终于安全到达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