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河一日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驯鹿文化博物馆

满归
满归 mangui
经纬度:122.062782
52.047008
旅游评分:4.4分
旅行费用:¥0元
景区类型 :3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7-22 06:37
游记浏览:9
游记目录:

 

  已经被搬迁过的敖鲁古雅鄂温克族民族乡和他们的博物馆

  8月6日,晴,根河。

  今天是最安逸的一天,因为,这天的运动距离不足30公里,就在根河市的范围内游历;更主要的是,住处都没有移动。­

  

  尽管有不少年轻的敖鲁古雅人走下大山,但还是有不少敖鲁古雅老人留在大山中

  上午的行程,安排的是参观敖鲁古雅鄂温克族民族乡。对于“敖鲁古雅”这个名词,去根河之前,确实没听说过,甚至“鄂温克”这个名族的由来,也没了解过。在根河这个林海地区,森林中茂密的基本都是落叶松,白桦林也不少,但意为杨树茂盛的地方的“敖鲁古雅”,确实也算是个独特的地方了。而“鄂温克”的含义为“走下大山的人”,确实有些让人意外的。这个善于使用驯鹿的部落,最终证明,不能完全走出大山,固化到某个活动区域里,像其他民族那样,因为驯鹿不适应圈养。而让敖鲁古雅人定居的种种努力,最终使部分驯鹿失去了生命。那些搬入世俗生活中来的鄂温克人,可以在景区里做导游,过上舒服的日子,但还是有少部分敖鲁古雅人,包括有中国“最后一位女酋长”之称的老人玛利亚·索,还是生活在根河的茫茫林海中。­

  

  敖鲁古雅导游在讲解撮罗子

  或许是我对宗教的兴趣甚于对民族传统的缘故吧,对于博物馆里介绍不多的萨满教情况的兴趣,甚于了解他们的生活起居。这个亚洲唯一的使鹿部落,对驯鹿的崇拜,就想泰印等东南亚国家对象的崇拜一样。只是据了解,这样一个带有原始意味的拜神教,在一些大城市依然有忠实的信徒。可见,“走下大山的人”尽管因为驯养驯鹿的需要,部分人还是留在大山中,但他们的精神光芒,已经照射进城市的角落。­

  

  走下大山的驯鹿,只能坐在地上舔食苔藓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驯鹿文化博物馆对面的原始部落(当地人称为使鹿部落)也是个景点,里面有比博物馆里更真实的鄂温克人居住的撮罗子,还有用驯鹿奶烤制的列巴,那种列巴吃上去非常香,有着浓浓的奶酪味。当然,景区里缺不了的角色,是使鹿部落的典型特征——驯鹿。这种非常温顺的动物,不管雌雄都长着诱人的犄角,据导游称,驯鹿的鹿角最多可以达到30多个分叉。使鹿部落里放养的驯鹿围在一起,只吃一种据说只有大兴安岭地区的根河林区里才有的一种苔藓。看它们一边吃苔藓一边抖动身体,没闹明白原因,后来才知道,对于这些个体不小的鹿科动物来说,还要不断的反刍,才能增加吸收。­

  

  米-26,国内最大的直升机

  我对这种可爱温顺的动物很有好感,也像别的游客一样扶住一支鹿角拍照。但爱人却怕的不行,在拍照时,被鹿角无意中拱了一下,吓得赶紧拉着我的手,想走开了。不过,景区里也有一个让我们两都喜欢的项目,鄂温克人玩的一种可以转动的跷跷板,一头坐男生,一头坐女生,两脚着地时可以使劲让跷跷板转起来。我们两个,也享受了一下鄂温克人的放松游戏。­

  

  日新月异的根河航空护林站

  下午的行程主要是参观根河航空护林站,听了根河航站负责人的介绍后,大概了解了大兴安岭地区特别是根河航站从建制到现在的发展历程。从一个在行业里默默无闻的小站,到采用国内最大的直升机米-26做护林任务,根河航站的近二十多年,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