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内蒙边境游(三)额尔古纳(2)俄族乡《恩和,室韦,临江》

加格达奇
加格达奇 jiagedaqi
经纬度:124.124103
50.431634
旅游评分:4.3分
旅行费用:¥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7-22 00:15
游记浏览:14

 

呼伦贝大草原南北环游路线;每年6月中旬至8月中旬是草原旅游的黄金季节。
北部环线;海拉尔---金帐汗部落(莫日格勒河)—额尔古纳市根河湿地)—三河镇(三河马故乡)---上下护林村(白桦林景区)---
恩和—-室韦---临江---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太平屯—月亮泡子—老鹰嘴—临江村—额尔古纳河—室韦—朝阳村、向阳村、正阳村—七卡—五卡—黑山头—满洲里。
南部环线;满洲里(海拉尔)--新巴尔虎左旗—阿尔山—乌苏浪子湖—三潭峡—地池—不冻河—天池镇—驼峰岭天池(天山天池,长白山天池之后居第三)—杜鹃湖—石林塘—阿尔山—罕达盖—红花尔基—伊敏镇—敖包山—鄂温克旗—海拉尔。南部环线以海拉尔和阿尔山为中心。
    北部环线的节点城市
额尔古纳市 拉布大林镇)是个中转站,在这里有到各地的车,《恩和》每天两班,分别是12点多和下午两点半,其他是去《室韦》(吉拉林)的过路车,到《恩和》的车会在村子里乡政府门口停,对面是一家列巴坊,超好吃,过路车就不进村了,在《恩和》村外三岔路口停靠,走进去也不远,另外,从恩和出来去室韦(吉拉林)就只能在三岔路口等从拉布大林9点多过来的去室韦的车,大约11点多经过恩和,到室韦不到两小时,而后从《室韦》去《临江》,室韦去临江有班车,一天一班,晚上6点多发,票价五元,车程半小时,距离十公里,有出租车愿意过去可能会要价几十元

第三天行程(8月7日);额尔古纳(亚洲第一湿地)--三河马回族乡(三河镇)--上护林,下护林(白桦树景区)---恩和(俄罗斯民族乡)---室韦(蒙古族发祥地,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临江(原生态部落)--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根河(中国冷极)(全天行程约500多公里)。
 
 
8月7日,早6点半,从额尔古纳湿地出发,沿着边防公路前行,由于公路改造维修,大巴车整天行驶在坑洼不平的道路上,无法起速,晃晃悠悠就像一个大婴儿车,坐在大巴前排还好,有时路过大坑,后排颠得老高,可是辛苦了几位大姐,哈哈,胃肠都快颠出来了,依然保持乐观主义精神,7点半经过《三河回族乡》(三河镇就是出产三河马的故乡,路边有很多马场)和《上护林》(上护林和下护林的路边是大片的白桦林,据说呼伦贝尔大草原北线游比较有代表性的两片白桦林,一片在额尔古纳通往恩和的路上,另一片在莫尔道嘎境内),当大巴车停在一片绿草如茵、高大挺拔的《白桦树》林边时,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欢呼着向白桦林中奔去,摆姿弄式,尽情拍照,这里就是摄影爱好者理想的天堂,在白桦林间漫步或者静下心来,背靠桦树,轻声哼唱那首,低沉委婉的《白桦林》,那种感觉就像置身于童话故事里,妙不可言,没有太多的时间遐想,没有太多时间与这片白桦长久相处,只是短短的一个小时,却已经给每个队友留下了挥之不去的记忆,继续沿着界河额尔古纳河行进,9点半到达《恩和》(额尔古纳到恩和90多公里),经短暂停留打尖后继续前行,10点多钟路过《哈乌尔河》景区,景点不大,看过了根河湿地,基本是小巫见大巫了,所以司机师傅没有停车,11点到达《室韦》(额尔古纳到室韦170多公里),在室韦,同行好多人去买纯正的大列巴和俄罗斯进口蓝莓酒,我和老婆策马扬鞭在额尔古纳河上,终于满足了挥鞭驰骋在界河上的愿望(来到内蒙草原没机会骑马,今天终于满足了心愿),我感觉室韦是适合漫游的一个边界小镇,住在木格楞的房间里,感受一下俄罗斯民族的习俗,早晨起来呼吸最原始的,没被现代工业污染的新鲜空气,早餐吃点大列巴蘸蓝莓酱的异域饮食特色,那是最好不过了啦,这次行程感觉是蜻蜓点水,时间紧,任务重,天天和时间赛跑,集体出游就是这样匆忙,不像自驾游休闲随便,骑完马也不能去镇里其他地方了,只能就近买点大列巴,山丁子饮料,奶酪,鸡蛋饼等等,12点多钟集合去往临江,在月亮泡子,就能俯瞰额尔古纳河对面的俄罗斯村庄,快到临江村老鹰嘴时,由于边防公路改造维修不及时,更加颠簸,尘土飞扬,路过一片纵横交错,整片都是金黄色的麦田地,很漂亮,很震撼,我感觉是此次行程的精华,但是大巴没有停车,由于汽车颠簸没拍出什么好照片,12点半到达临江村(室韦到临江10多公里到莫尔道嘎90多公里),在村边的界河上感觉是离俄罗斯最近的地方,可清晰看到对面俄军的瞭望哨和炮楼,沿途一向是沿着额尔古纳河走,河对岸就是俄罗斯,全是湿地气象,美得壮阔,美的淳朴,哈哈,美得一塌糊涂。
下午4点钟路过莫尔道嘎
森林公园的指示牌,景区距离国道挺远的,公园的宣传口号是“南有西双版纳,北有莫尔道嘎”,有点言过其实了,领队诚实以前来过,据说里面的风光与外面沿途的景色一样,风光相对单一,全是森林,没有临江美,所以没有进去 汽车在林中穿梭,让人真正的感觉到走进大兴安岭,这里保存着我国最后一片寒温带明亮针叶原始林,在这里集中展示了大兴安岭板块和森林植被的风姿.(听说森林公园大门处:冯小刚的著名影片《夜宴》曾在此取景),路边隔一段距离就矗立一块红色的,各种标语的宣传牌,在深山老林中非常醒目和耀眼,其中有块牌上用黑字书写《坐拥山水之间,品味山水之旅》,马上就感觉文化氛围特浓,看来当地政府为宣传旅游没少下工夫呀,大约6点半钟到达我们今天的住宿地有中国冷极之称的----内蒙古根河市(莫尔道嘎到根河120公里

.
白桦林是俄罗斯人的精神家园,是俄罗斯民族的象征,来到这里,感受到异域风情,仿佛回到战火纷飞的年代,感受俄罗斯人高唱《喀秋莎》和《白桦林》与敌人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


俄罗斯就是白桦林的国度,有位俄籍名人长期居住在白桦林中说过“森林能使土地变得更美丽,能培养我们的美感,能陶冶我们的灵魂”。


白桦树是一种坚强、优美、自信、骄傲的落叶乔木,白桦树的这种精神值得人们学习和推崇,


驻足于白桦林间,心胸如洗,沉静空明,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树与树之间都是透明的,傲然独立却又和谐完美。


牵起彼此的手,一起慢慢变老。





在额尔古纳的室韦与恩河,
这里是蒙古族的发祥地,成吉思汗的铁骑从此奔腾而出,震撼世界;这里是中俄边界,有着全国唯一的俄罗斯民族乡2700多位俄罗斯族人和5000多位华俄后裔生息繁衍在这块土地上19世纪时额尔古纳发现大量沙金,人们纷纷前来淘金,采金工们不少娶了俄罗斯女子为妻;十月革命时,一批俄罗斯贵族为避难纷纷来到额尔古纳定居。经过一个世纪的通婚,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华俄后裔。他们虽然从相貌上还有着俄罗斯人的特征和部分生活习惯,但一口地道的当地方言,让人唯有慨叹时间、历史和文化的奇迹。

恩和、室韦是额尔古纳市两个俄罗斯族和华俄后裔主要聚居的小镇,多年以来两者之间的关系应了那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古语。2001年4月,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与室韦镇合并,成立室韦俄罗斯族民族乡。而蒙兀室韦作为国内外专家广泛认同的蒙古族发祥地,民族乡的名称有些张冠李戴,长期以来饱受非议。2011年6月,呼伦贝尔市将该乡重新拆分,设立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和蒙兀室韦苏木,意在突出各自的民族特色,便于管辖和发展民俗旅游等产业。    


恩和与室韦都是俄罗斯民族乡,在旅游宣传上室韦的知名度比恩和要高,恩和西边是哈乌尔河,是额尔古纳河支流,真正离界河额尔古纳河最近的乡村是室韦和临江,我们在恩和路口停车逗留,都是旅游闹的,家家户户盖新房,办家庭旅馆,以前的古朴原始尽失,都变得铜臭味十足。


同行队友们发现了新大陆,偷拍当地俄籍小朋友,我有凑上去拍照



几个当地小朋友在自己门前玩耍,我丝毫没看出有俄籍血统呢,可能是通婚辈分太远了吧,还是,,,,,



小朋友玩的很专注,头不抬眼不睁,为了拍个正脸,我大喊一声,才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这是没有完工的木刻楞房子,哈哈,门前电线杆子好像是俄罗斯族东正教的十字架。


俄式风格的家庭旅馆


这是我们团队里,活泼.开朗俩个小妹“止步”和“心晴”,喜欢恩和的俄罗斯大列巴和蓝莓果酱,准备留在这里嫁给俄罗斯人了,我们好说歹说,他俩才依依不舍的返回大庆,哈哈,咋说都不行,要啥自行车呀。



室韦
又叫吉拉林,位于内蒙古的北端,它依山傍水,镶嵌在大兴安岭北麓,额尔古纳河畔,与俄罗斯小镇奥洛奇仅一河之隔。2001年4月成立俄罗斯族民族乡,这里居住着1800多口人,其中华俄后裔占63%。 室韦在2005年被cctv评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一,入选的理由有两个,一个是这里是蒙古族的发祥地,另一个是这里是我国唯一的俄罗斯族民族乡。 2011年以前,室韦是我国唯一的俄罗斯民族乡,2011年额尔古纳市在进行区划调整,设恩和为俄罗斯民族乡,室韦改为蒙兀室韦苏木(乡)。



虽然在室韦人中,俄罗斯血统的居民比重较大,但追溯室韦历史,由俄罗斯民族乡改称苏木是对历史的尊重。
据史料记载,蒙兀室韦是鞑靼部落的一支,是蒙古族的起源部落,“蒙兀”就是蒙古一词的最早的汉文译写。
它开始只是一个氏族或部落的名称,后来才成为一个新兴民族的共同称谓。 



室韦小镇.室韦是蒙古族发祥地.有较深的蒙古族寻根.祭拜.观光.考察等历史文化内涵和底蕴.同时.它也是我国唯一的一个俄罗斯民族乡.国家一类口岸,口岸大桥直通河对岸.这里大部分保存着较为完好的俄罗斯文化和生活习俗.不出国门.就可以让您感受到浓厚的异国风情.
抵达后.观中俄友谊大桥. 界碑留影. 可以徒步、骑马、看界河..远观隔河相望
俄罗斯小村庄.对面的一切活动都尽收眼底,晚间还可以品尝俄罗斯民间风味大餐,让您真正的融入到俄罗斯民族风情之中


 
广场地下就是界河骑马赛场,不限时间,往右侧骑一圈50元 左侧80元,可以讲价,我们是左侧50元搞定



这就是左侧到小桥后转弯回到广场出发地算一圈,骑快的也得20多分钟。


全部是当地特产--三河马



室韦虽小,但历史久远。早在隋、唐时期,蒙古室韦部落就在这里过着游牧渔猎为主的游牧生活;清光绪34年(1908年),设吉拉林治局,管理行政事务;民国9年(1920年)中华民国在这里设置室韦县。19世纪末,沙俄贵族、资本家拥进我国开矿、经商,俄国农民也越境打草,并定居下来;我国山东、河南、河北“闯关东”的贫困农民也来这里采金、伐木、打猎。许多华俄青年男女结成夫妻,生男育女,逐渐形成了华俄后裔。


室韦遥望河对岸,与俄罗斯的奥洛奇村仅一河之隔。心中无限感慨,落后就要挨打,遥想当年对岸都是中国领土,现在居然是外国地界,通过石油管道用自己钱买自己的石油天然气,麻木的中国人。

具有蒙古和俄罗斯双重血统的美女,你信吗?反正我信了!哈哈, 真实情况她是满族的。


当地人,不论男女老少都是骑马高手



 



都是远道而来的游客,体验一下纵马狂奔的感觉。

有的小朋友不敢骑,马匹主人只好牵马随行




老婆也不敢骑,只是摆个姿势照相,老婆骑的马,就是当地特产---《三河马》



三河马外貌清秀,体质结实,动作灵敏,具有奔跑速度快、挽力大、持久力强等特点,是优良的乘挽兼用型马。与
河曲马伊犁马并称为中国三大名马的内蒙古三河马,是俄罗斯后贝加尔马、蒙古马及英国纯种马等杂交改良而成的,至今已有上百年的驯养历史,主产于内蒙古呼伦贝尔三河地区,因此得名

三河马
原产中国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的额尔古纳市大兴安岭以西的滨洲沿线。因当地有三条河流(海拉尔河克鲁伦河哈拉哈河)而得名。额尔古纳的三河(根河、得尔布河和哈布尔河)地区,是名满天下的三河马的故乡。


该马主要是由俄罗斯的
贝加尔马、奥尔洛夫和比秋克血统的改良马、当地蒙古马综合杂交而来,后期又相继引进盎格鲁诺尔曼、盎格鲁阿拉伯、英纯血等种马,进一步杂交改良后形成。据说,已有100多年的驯养史的三河马,最多时有14种血统。具有体质结实、结构匀称、抗寒力强、耐粗饲等优点。头直,颈长适中,鬐甲明显,胸深广且长,背腰平直,尻较宽,四肢坚强有力,但蹄质欠坚实。

三河马属于挽乘兼用型,部分马匹偏乘或偏挽,公马平均体高152.7厘米,体长率103.1,胸围率13.5,体重450-500公斤。母马平均体高146.0,体长151.6,胸围179.2,管围19.8。遗传性稳定,用于改良蒙古马效果良好。 


哈哈,这才是真正的拍马屁


我骑马水平还是可以的,基本要领,“驾”就是走的意思,“吁”就停止,用左右手拽马的缰绳,想往哪边转弯就拽哪边缰绳,如果想快跑奔驰,就用双脚马镫用力磕马肚子,就OK了。











临江简介:临江屯隶属额尔古纳室韦俄罗斯民族乡,村子坐落在中俄界河额尔古纳河南岸,与俄罗斯隔河相望。整个村子只有80多户人家,多数是俄罗斯族人,整排的木刻楞房屋,保留着浓郁的俄罗斯的风土民情。因为交通不便,整个小镇少有人探访,非常安静和谐。
 

临江距离室韦只有十几公里,室韦到临江有成片的麦田,额尔古纳河一直与我们相伴,广袤的丘陵草原地貌。(这里的地貌和海拉尔那边完全不一样了,属于丘陵草原,不是那种特平坦的地形),都非常美

有的地方麦子还是绿的,有的地方麦子刚刚收完,有的地方土已经翻过,起伏的大地上呈现着绿色、黄色和黑色交织的图案。现在完全是机械化生产,金黄的麦田里有几台收割机在工作(在颠簸的车中拍摄)

原生态的村屯—临江。为什么说它原生态呢?在临江的村屯里人们现在烧的还是我们所说的“木拌子”,这里是中国仅有的没有受到工业污染的村落。这里生活着长的和俄罗斯人无异但是说着纯正东北话的—俄罗斯族的后裔。


美食:在临江屯可以吃到非常地道的俄罗斯族美食,苏泊汤、大列巴、产自额尔古纳河的冷水鱼、大兴安岭森林里的蘑菇




这就是额尔古纳河,对面就是俄罗斯
额尔古纳自助游图片

在界河里玩耍的游客
齐齐哈尔自助游图片

海拉尔自助游图片

根河旅游攻略图片

同行的姐们在界河里兴奋的摆出各种pose。
海拉尔旅游攻略图片


临江村骑马10元,草原别的地方,包括室韦最便宜都50元,看来这里村民还是比较淳朴呀,不宰客,牵马的是暑期回家度假的大学生,帮助家里人招揽生意。
海拉尔旅游攻略图片

同行姐姐的飒爽英姿,
海拉尔旅游攻略图片

满洲里图片

能够清楚看到对岸俄罗斯的瞭望岗楼。
根河图片

站在河边遥看祖国广袤的领土,就这样被老毛子抢占,心中五味杂陈,好像美味佳肴吃进一个苍蝇。
大庆图片

额尔古纳旅游图片

这是临江村口通往界河的乡间土路。
满洲里旅游图片

这里是户外远动者的世外桃源
大庆自助游图片

一朵朵金色向日葵张开笑脸,迎接我们远方来的客人
额尔古纳自助游图片

齐齐哈尔景点图片

终于看到说着东北话的俄族人在村口路边招揽生意,很友善,很热情,这会才真正感受到异域风情了
齐齐哈尔旅游图片

金黄的麦浪,预示着收获季节的到来,我们此行也收获了友谊,快乐和健康。
齐齐哈尔旅游攻略图片

根河旅游攻略图片

蓝蓝的天空白云飘,碧绿的森林,巍峨的群山,载着欢乐,友谊的大巴在笔直的道路,驶向幸福的彼岸。
额尔古纳图片

齐齐哈尔图片

下一站前往---中国冷极之称的----内蒙古根河市 
 



                                            2014年8月7日---- 东北边境游;第3天根河市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