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明孝陵、孙权馆、明孝陵博物馆(上) 明孝陵 -明孝陵神功圣德碑 -石象路 -孙权墓 -明孝陵博物馆

江苏
江苏 jiangsu
经纬度:118.761378
32.161024
旅游评分:4.6分
旅行费用:¥0元
景区类型 :27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7-26 05:20
游记浏览:26



当一切都尘埃落定时,一切的心绪都只能用来缅怀。

 

南京这座城市,有太多亮闪闪的名号:

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十朝都会,六朝古都....

6000年文明史,26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


每一个都意味着在她长远的过去的岁月时光中,

经历并镌刻下多么厚重的文化和历史!



被誉为“明朝第一陵”的明孝陵,修建工程从洪武十四年(1381年)动工,先后调用军工10万,至永乐三年(1405年)建成,历时25年。其总体布局分两部分:一是导引建筑的神道,二是陵寝主体建筑。


史料记载,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下令建陵。第二年8月,马皇后去世,9月葬入此陵墓,定名为“孝陵”。孝陵之名,取意于谥中的孝字,有“以孝治天下”之意。


走过桥,就进入了第一道城门:四方城

四方城又叫明孝陵神功圣德碑亭,位于南京明孝陵陵区的前部,陵区正门后的第一座主体建筑,是明孝陵地下宫城的象征性城楼。600多年前,朱元璋在明孝陵前建造了这座城门用来看守自己的帝陵,称作“方城明楼”,如今楼顶已毁,只剩下孤单影只的城门屹立人间。

内有立于赑屃座上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碑文由朱棣撰写,记述朱元璋一生事迹,是南京地区最大的一块古碑。

阳光下的四方城七彩光芒,城楼健在,历史已随风雨而去。

前面说到明孝陵分两部分,第一组神道部分,从下马坊起,到孝陵正门;第二组是主体部分,从正门到宝城、明楼、崇丘为止。
走过四方城,不远就是第一组的神道,也是明孝陵我最喜欢的一个地方:

石象路是孝陵神道的第一段,长615米,沿途依次排列六种石兽。这些石兽用整块巨石采用圆雕技法刻成,线条流畅圆润,气魄宏大,风格粗犷,既标识着帝陵的崇高、圣洁、华美,也起着保卫、辟邪、礼仪的象征作用。





每年的十一月绝对是石象路神道最美丽的时候,无数游人和摄影爱好者涌来,就是为了看看这秋叶装扮下的最美石象路,银杏红枫,黄叶红叶,蓝天绿地,百看不厌,移步换景。


其实石象路并不是很长,一边观景一边前行,尽头拐弯便是神道的第二段了!

不同于石象路的动物,这一段全部是由人物组成的,叫做翁仲路神道。



神道石刻为整块石料雕凿而成,前半段立石兽6种12对,依次是:狮、獬、骆驼、象、麒麟、马,每种4只,两立两卧。
石兽尽端立石望柱一对,过此折向北,列石翁仲8躯,文臣武将各四,分立道旁。

走过了动物和人物的两段神道,接来下就是进入陵墓的第一道门了——文武方门


文武方门是明孝陵陵寝的第一道门。

1998年,依据明代孝陵规制,恢复文武方门建筑原貌,开辟五门,加顶覆瓦。

正门东墙下保存一方用日、德、意、英、法、俄六国文字撰写的“特别告示”碑,为清宣统元年(1909年)地方官员所立。


斑驳的树影子洒在朱红的城墙上,甚是好看

也不知这红墙绿瓦,见证了多少悲欢离合,月晴圆缺。

一直向前走,走过长长的甬道,马上就是明孝陵了!

朱元璋及皇后合葬的地宫俗称“宝城”,是一个直径约400米的圆形大土丘,它的四周有条石砌成的石壁,其南边石壁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7个大字。

历经600余年的风雨之后,宝城墙体出现了部分的墙面剥落,从墙缝中钻出来的小草,仿佛给古老的城墙新添了一丝丝的顽强生命力!

爬到城楼,俯瞰城下,有种穿越历史回到明朝的感觉~~~~


城楼上大厅,如今是卖纪念品和展览的地方。

万象森罗为斗拱,瓦盖青天。

降得火龙伏得虎,陆路神仙。


被小伙伴喊回现实,穿过幽暗的地下通道,如同穿过了那朝哪代......


回头再看一眼,一代帝王长居于此,居于此地待后人观。




1 攻略

8 再会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