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灵谷景区(万工池、红山门、牌坊、志公殿、无梁殿)上 灵谷寺

江苏
江苏 jiangsu
经纬度:118.761378
32.161024
旅游评分:4.6分
旅行费用:¥0元
景区类型 :27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7-26 05:20
游记浏览:22


万工池

一夜之间挖出的水池


灵谷寺初建时,明太祖朱元璋曾前来巡视寺庙布局,他觉得金刚殿前太空旷,缺少景致,就派了万名军工挖出一座座水池,挖出的土堆在池南,成为一座小丘。这样,寺前有山有水,形成人为的山水风景,万工池之名由此而来。




红山门

位于万工池北侧是灵谷景区的大门,因为这是红色墙壁,所以叫做红山门。

它的原址是金刚 殿,在 30年代建公墓时改建。红山门为仿古建筑,顶覆绿色琉璃瓦,下辟三个拱门,至今保持着30年代原貌。门额“灵谷胜境”四字,由现代书法家钱松喦先生书写。 

门外的一对石狮,是北平军分会赠送的。




一般守护兽,狮子比较多见,

老虎第一次见,真的是非常非常凶猛逼真的大老虎!

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牌坊高10米,共五间,全部钢筋混凝 土构筑,座基外镶花岗石,绿色琉璃瓦覆顶。

牌坊前中门门额上横刻“大仁大义”四字,背面刻“救国救民”四字,都是国民党元老张静江题书的。

牌坊前左右两侧有一对石虎,是建造阵亡将士公墓时当时的陆军第十七军所赠送。

志公殿

志公殿为三间,青砖青瓦,建于 1934年,殿内供奉宝志像,所以也称像堂。

志公殿前的地上有一块叉形铸铁,名“飞来剪”,又名“双铁镇”。建灵谷寺,飞来剪是用来举重提物的工具以飞来剪作为杠杆的一端,将建筑材料提举到所需的地方。


无梁殿

灵谷寺仅存的一座明代建筑,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无梁殿位于南京紫金山南麓灵谷公园内,是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砖砌拱券结构殿宇。建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原为灵谷寺内供奉无量寿佛的无量殿,因整座建筑采用砖砌拱券结构、不设木梁,故又称“无梁殿”。

无梁殿形制高大,全用砖砌,不用寸钉片木,故又称无梁殿,为国内现存同类建筑中时代最早、规模最大者。


1931年(民国21年),国民政府将无梁殿改建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的祭堂,命名为“正气堂”,无梁殿现被辟为辛亥革命名人蜡像馆。


无梁殿内正北面砌有三个拱形法圈,分别内嵌一块黑框石碑。正中的石碑上原刻张静江题写的“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之灵位”,西侧石碑上原刻蒋介石书写的北伐誓师词,东侧石碑上原刻陈果夫书写的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祭文。1949年之后,这三块石碑上的碑文题刻都被磨平,1981年整修时分别被改刻为“国民革命烈士之灵位”、《中华民国国歌》和《国父遗嘱》。殿内四壁嵌有110块编号的太湖青石碑,上刻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名单,共33224人。


松风阁

依山筑阁见平川,夜阑箕斗插屋椽。

老松魁梧数百年,斧斤所赦今参天。


无梁殿后是阵亡将士第一公墓,此墓连同位于东西各300 米处的第二、第三公墓共埋葬北伐与抗日阵亡将士1029名,弧形墓墙后是松风阁,建于几十级台阶之上,九楹二层,外有回廊,四周红柱环绕,二楼为中空式,顶覆绿色琉璃瓦,蓝色披檐。


灵谷塔

向北约百米,就是灵谷寺的标志性景点灵谷塔,塔高66米,九层八面,顶层直径9米,1933年建成,当时称阵亡将士纪念塔,俗称九层塔。塔内有螺旋式台阶绕中心石柱而上,计252级,每层均以蓝色琉璃瓦披檐,塔外是一圈走廊,廊沿有石栏围护,供游人凭栏远眺。




阵亡将士纪念塔又名灵谷塔,塔基为直径30.4米的大平台,平面为八角形,外侧围以雕花石栏杆。塔的正面有石阶,石阶正中是一幅长5.8米、宽2.8米的白色花岗石雕“日照山河图”。


塔的内外壁上刻有许多碑文。

底层正门横楣上有陵园管理处第一任处长高艺林所题“灵谷塔”三个金字,后门额刻有30年代陵园园林组主任傅焕光所书“有志竟成”四字,外壁四周是蒋介石题的“精忠报国”四字。

塔内第二至四层壁上嵌有孙中山先生在北上时向黄埔军校的告别辞,国民党元老于右任草书,共12块碑。

第五至八层壁上嵌有孙中山先生在黄埔军校的开学词,国民党元老吴敬恒篆书,共16块。

第九层内外均无碑刻。



1 攻略

8 再会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