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星期日,漫步成都 武侯祠 -锦里 -杜甫草堂 -四川博物院 -青羊宫 -文殊院 -金沙遗址博物馆 -锦江剧场 -春熙路

灌县古城
灌县古城 guanxiangucheng
经纬度:103.62949899136
31.001130815524
旅游评分:4.0分
旅行费用:¥0元
景区类型 :18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7-27 19:00
游记浏览:10

       第二天一早7点起床出门,步行到1公里外的武侯祠,先游览了开放的园林区(即南郊公园)和锦里。8点钟文物区开门后第一时间进院参观。

       园林区的主体其实就是刘湘墓,很多老年人来此晨练。锦里是一条仿古商业街,风评还不如宽窄巷子,也就是它离武侯祠只有一墙之隔,所以顺便看看。清晨的锦里难得的安静,倒有些江南古镇的神韵。



       武侯祠门票60大洋,网上预订还要58块,几乎不打折。很多人觉得小小的武侯祠不值这个票价。个人倒是挺欣赏这个景点。这种庙、祠、观,基本都不脱“一进两进三进院,一间两间三间房,一尊两尊三尊像”的路数,比较雷同。武侯祠抛开人文底蕴不讲,官方介绍的看点:一是君臣合祀,实为昭烈庙冠名武侯祠,格局绝无仅有;二是进门后右手的唐碑价值连城。个人发现的看点:一是昭烈庙两侧的文臣、武将廊非常难得,现在连北京太庙的配殿都锁起来了,很少有地方能看见成批量的配祀功臣像了。早上人不太多的时候来此瞻仰,不免悠悠想起古时的云台、麒麟阁、凌烟阁,让人想起“风云际会”四字。二是彩塑很多,都是古物,塑像不仅没有千人一面,而且尊尊传神,居然还打有灯光效果,十分难得。武侯祠的园林区十几分钟就可以走完,主体部分文物区大约50分钟就可以转完,锦里看个人喜好、可长可短。据官网介绍,国庆长假结束之前,武侯祠每天会延长开放时间到晚上7点半。因为大部分市内景点最晚6点就关门了,所以完全可以把武侯祠安排为一天的最后一个景点,提高旅途中的时间利用效率,这样转完武侯祠后就可以直接去锦里逛夜景。





       出武侯祠南门后,在门口武侯祠站(路北,向西方向)乘82路车,6站即达杜甫草堂北门。杜甫草堂票价60元,网上预订55元。需要注意的是,成都市区的很多景点并不是每天一开门就接受网上订票的。如杜甫草堂接受短信换票的时间是每天早8点半至晚5点半,像我这样喜欢赶早上第一班进门的就需要谨慎订票。


    

       杜甫草堂和武侯祠的情况差不多,最早的核心建筑早已荡然无存,历史上经历过多次重建,现存的主体建筑多为清代遗存,游客看的主要是古意而非实物。用园中一块石碑的话来说,那就是“人们提到杜甫时尽可以忽略了杜甫的生地与死地,却总忘不了成都的草堂”。与局促的武侯祠不同,草堂的占地面积要大得多,作为市内景点来说景色比较优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草堂是这一路上我所见到的讲解员质量最高的景点,不仅讲解认真、介绍内容丰富、服务态度好,而且普遍颜值很高。可惜我穷游蹭导游蹭惯了,如果进门时候花了几十大洋请了个导游一对一服务,绝对比去什么人民公园采耳要超值得多。

       贴士:作为全国三大美女城市(哈尔滨、重庆、成都)之一,成都美女真心是成都的一张名片,平均颜值比绝大部分大中城市都要高出一个档次。天生丽质是一方面,后天也很加分。无需什么春熙路,大街小巷的年轻姑娘除了中学生,几乎就没有不化妆的。连日阴雨的9月天,行人已经开始套上长袖外套,但成都街头放眼望去还是大把大把的短裙。不用说空姐、模特,凡是传统上需要美女从事的职业,如动车乘务员、讲解员、迎宾之类,在成都你就几乎就找不到个丑的。所以来成都就算要喝茶,也不要坐在公园那堆老头老婆里面,一定要坐在临街旺铺的靠窗位置……

       我按照上面那个导游图的路线,大约1个半小时转完了整个草堂。如果是平时很少出来旅游的人,也可以把步伐放得再慢些,多看看园内的满目绿色。

       出草堂北门后沿青华路向东,步行约800米即到四川博物院。和其他很多免费开放的博物馆一样,川博的身份证取票基本已流于形式,根本无需网上订票。注意博物馆一般周一都是要闭馆的,而且下午关门的时间一般都是5点。

       四川博物院的硬件设施相当不错。门外还停着一辆豪华的“流动博物馆”,第二天也就是下周一我还真在出市路上看见这个“流动博物馆”投入使用。但是作为四川这样一个历史大省,展出文物的分量略显不足,缺少镇馆之宝级别的文物,居然还能津津乐道地把外省产的青花瓷一摆摆上大半个展室,本省赫赫大名的三星堆却不见踪影,全部躲在德阳广汉等着收门票钱。院内相对价值比较高的大概就是张大千的字画,可惜我对字画又兴趣缺缺。





       这天川博一共开放了十个馆室,我原计划用3个小时时间细细看一遍,但最近出门太多,看得文物太多,对川博展出的一般文物实在提不起太大兴趣细看,只有藏传佛教文物馆对还没去过藏区的我尚有些吸引力。最后只用了不到两个小时就转完全部十个馆,只好奔赴下一站。

       出川博大门后沿青羊上街向东南走,步行约900米即到青羊宫。

      青羊宫号称始建于周代,被称为“西南第一丛林”。唐代战乱中唐玄宗、唐僖宗先后来此避难,杜甫曾在此即景赋诗《严公雨中垂寄见忆一绝奉答二绝》。宫中最出名的是八卦亭和三清殿前的青羊(现在陈列在殿前的是仿制品,真品保存在旁边二仙庵的文物陈列室里)。青羊宫的规模远超我的想象,大概在全国道观中也能名列前茅。观中香火鼎盛、景色幽静,逛上一个小时左右绝对不成问题。进门需香火费10元。



       出青羊宫后,沿西环路向北步行200米,在青羊宫站(路东,向北方向)乘42路车,9站到大安西路西站下,沿西马道街进入文殊院后的背街小巷,沿文殊院围墙半周即到文殊院山门。

       文殊院和天津的大悲院、长沙的开福寺感觉差不多,就是市民烧香拜佛的去处,寺不算大,景点的意味不重。现在文殊院开门纳客,不收门票,还免费提供香火,感觉很不错。只不过下午5点就关门谢客,所以要去的话尽量早去。寺内的千佛塔是个看点,要留意一下。寺外的大小胡同统称文殊坊,和宽窄巷子一样,是成都的历史文化街区,但要比宽窄巷子原汁原味得多,是一个能尝到正宗川味美食的好地方,一定不能错过。

       从文殊院出来,又慕名去远眺了一下附近的成都军区司令部宏伟的大门,一看表也才下午3点半。于是临时追加了一个景点,用滴滴打了一辆车,直奔金沙遗址博物馆而去。实在没有时间去德阳看三星堆,那就去金沙遗址解解馋。

        路上照例和司机师傅攀谈。知道成都现在的“份子钱”已经涨到了每天400多,司机在专车的冲击下苦不堪言,各大出租车公司都开始出现营运牌照积压的情况。成都的出租车业,果然也到了积弊丛生的改革前夜。

       金沙遗址门票80元,网上评价普遍认为门票小贵。在网上63元的预订票好像只能在景区南门取票,56元的预订票倒是在东门、南门都可以取票。景区面积不小,但多数是配套的园林设施,而我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陈列馆里那唯一的一件国宝——“太阳神鸟”。

       从遗迹馆、陈列馆一路走下来,感觉金沙遗址和三星堆遗址之间确有明显的文化传承关系。但与天外飞仙气质浓重的三星堆不同,金沙作为三星堆的继承者,更像是从神坛走向人间的过度。三星堆技艺精湛,与中原文明齐头并进。金沙遗址已经到了中原西周王朝的时代,除了金箔技术登峰造极外,整个文明已明显不及中原发达,看起来已无三星堆的震撼感。所以金沙之后无金沙,巴蜀文明难逃最终亡于中原文明的命运。




       在太阳神鸟金箔前驻足许久,又得一个“小小讲解员”给我讲解半天。出馆时已经开始下雨,打着伞在园中漫步,途径鹿苑,到走出景区南门时雨已转作倾盆之势。我深知越是这种时候,越是打车无望。于是咬紧牙关狂奔到锦西路,乘81路往市中心去。等到春熙路北口下车时雨已经停了。

       贴士:成都各大景区都有系着红领巾的小小讲解员,在寒暑假和周末给游客提供部分馆室的讲解。虽然讲解难免青涩,但却比正规讲解员更认真,基本能把文物的来龙去脉给你说清楚。听完讲解后需要在这个讲解员的留言簿上写一些鼓励的话,这可是人家的社会实践作业。

       锦江剧场每天有两场“芙蓉国粹”表演,分别安排在晚7点和8点半,每场大约70分钟左右。这个剧场据说是川剧的发源地,现在绝对是个国营单位,服务人员的态度相当牛气。无论你是通过何种途径取的票,绝不提供选座服务,都必须要提前到售票处换票,然后根据你是甲票、乙票还是丙票来“随机”安排座位。而且,这个“提前”最多只能提前1个小时,去得太早一样要吃闭门羹。我个人预订的是晚上8点半那场的票,6点半去就被告知等7点半再来。所幸当天7点场甲票中有两张空票,所以售票员同意把我调换到7点场,免去了我的等待之苦。

       “芙蓉国粹”甲票150元,乙票120元,丙票80元,三种票价差距不大,建议尽量订甲票,决不要订乙票。因为乙票都是被安排在一楼看台两边的死角里,还不如楼上很多丙座的视线好。在直通车买票时,直通车的工作人员一般都会建议你尽量早去,这样才能换到同等座位中较好的位置(如甲座的4至6排正中)。我个人观察,甲座中的黄金位置基本上都涉外旅游团占据了,作为普通散客就不要太惦记了,免得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影响心情,反正甲座的效果都差不太多。国内旅游团偏爱订乙座。开场后如果甲座有空位,有些人就趁着黑灯瞎火偷偷换过来坐。个人建议还是尽量不要这样尝试,特别是能看到这篇文章的大爷大妈们,因为锦江剧场的座位引导员查票查的真心勤快,说话也真心不客气,被她发现后像撵牲口一样驱赶的滋味肯定不好受,也会影响其他人的观赏效果。

       “芙蓉国粹”在成都当地的风评并不好,故事单薄、玩艺一般、演员敷衍了事等等,背着“愧对国粹”的高帽子。可能是负面评论看多了预期不高,我看了以后感觉倒是不错。故事情节确实几乎等于没有,不过我们也不是来看故事的,就是来看滚灯、藏刀、矮子功、耍翎子、吐粉火这些杂耍技巧的(其实从网上点评看,绝大部分游客连这些都不懂,就是来看变脸的)。在剧场里配上声光电效果,配上中英日韩四语字幕,看起来确实没有茶馆里的演出正规,但是更适合外地人欣赏。说到底,我们只是看热闹的游客,不是戏曲专业出身的人,在平常是连自己家乡戏都不看的主;川剧在全国出名也不是靠的唱词、念白这些基本功,靠的就是变脸这样的“奇技淫巧”。在“奇技淫巧”这条路上越走越远,或许对川剧来说不是背叛,反而是继承和发扬。

       贴士:如果是在直通车代购的“芙蓉国粹”门票,晚上6点40分前可以联系武侯祠门店,在武侯祠门口免费乘车去锦江剧场观看第二场演出。7点之后到锦江剧场等候第二场演出的观众,可凭门票在锦江剧场院内的悦来茶园免费享用一碗大碗茶。“芙蓉国粹”表演的高潮在最后十分钟(7点场的话就是8点钟以后),建议提前准备好摄影或录像。

      出了锦江剧场往春熙路走,在华兴街上发现几家苍蝇馆子,临近打烊依然食客不绝。进去吃了份红油抄手,然后穿过商业场街去春熙路看了看美女,最后在总府路站(路北、向西方向,注意看着导航走,不要直走走到提督街上去)乘8路车返回高升桥,本日行程结束。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