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青藏(14)——坐车、骑车、步行与磕长头 西藏 -拉萨

江孜
江孜 jiangzi
经纬度:89.605581
28.911523
旅游评分:4.3分
旅行费用:¥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10-29 17:17
游记浏览:21
游记目录:

 


  坐在行驶在西藏的旅游大巴车上,看着沿途的西域风光,会感觉很疲劳。但沿途我不时看到了更加疲劳者:有骑摩托车的,有骑自行车的,有徒步的,更有“磕长头”行进的。让人震撼!


  上文多次提到过“磕长头”,网友“小雨滴”也留言急于询问过。我也是这次到了西藏才知道这个叫法。现按计划将有关“磕长头”的具体情形介绍如下:

  “磕长头”是藏传佛教信仰者最至诚的礼佛方式之一。

  “磕长头”的程序:首先取立正姿势,口中念念有词,多为诵六字真言“啊嘛呢叭咪哞”,是印度佛教密宗的“真宝言”(似汉地佛教徒常诵的“南无阿弥陀佛”)。一边念六字真言,一边双手合十,高举过头,然后行一步;双手继续合十,移至面前,再行一步;双手合十移至胸前,迈第三步时,双手自胸前移开,与地面平行前身,掌心朝下俯地,膝盖先着地,后全身俯地,额头轻叩地面。再站起,重新开始。在此过程中,口与手并用,六字真言诵念之声连续不断。

  “磕长头”按移动与否分可为行进式和原地式:

  行进式“磕长头”:就是边走边磕。每伏身一次,双手前直伸,以手划地为号,起身后前行到记号处再匍匐,如此周而复始。遇河流,须涉水、渡船,则先于岸边磕足河宽,再行过河。晚间休息后,需从昨日磕止之处启程。这样一来,每完成一次“磕长头”,实际向前移动的距离为等身长度,且额头双臂双腿全部着地,这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五体投地”之由来。

  原地式“磕长头”:于殿堂之内或外围,教徒们与信徒们身前铺一毯,原地不断磕长头,只是不行步。

  按距离长短又可分为长途和短途:

  长途“磕长头”:行不远数千里,历数月经年,风餐露宿,朝行夕止,匍匐于沙石冰雪之上,执著地向目的地进发;
  短途“磕长头”:数小时、十天半月。

  教徒们认为在修行中,一个人至少要磕1万次长头。也有一生磕10万长头次之说。可以以家庭为单位派代表完成,也有以村为单位选志愿者代表朝拜的。在通往拉萨的公路上,时常能见到信徒们手戴护具,膝着护膝,前身挂一毛皮衣物,尘灰覆面,沿着道路,不惧千难万苦,三步一磕,从遥远的故乡直至拉萨朝佛。在查上看到拉着装满柴草铺盖的木推车时,导游说这是“磕长头”的后勤保障车,后面有“磕长头”的。一会儿功夫果然看到了。

  在藏药购物店,解说讲了当年曾有信徒从四川“磕长头”到拉萨,2000多公里路程,按伸开手臂2米长计算,需“磕长头”2000多个,到达时,额头磕出了大大的老茧……。

  磕长头的信徒绝不会用偷懒的办法来减轻劳累,遇有交错车辆或因故暂停磕头,则划线或积石为志,就这样不折不扣,矢志不渝,靠坚强的信念,步步趋向圣城拉萨。虔诚之至,令人感叹。

  在藏区公路上,每当看到骑自行车的人,我就会联想到我的语文老师朱世岱,临来西藏前我跟他通过电话,确认了他有个明年从丹东骑行西藏的计划。去年,他曾用78天骑行8000公里,在花甲之年完成独自骑完长征路;2008年,他曾7天骑行上千公里,从丹东到北京看奥运;2009年,他再次骑行1600多公里,到鸭绿江源头长白山天池观光……

  面对他们,我惭愧之极。过去有那么一句嗑“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现在是和平年代,如果谁还喊累,我建议让他到西藏去看看“磕长头”。

  “磕长头”者的脸上、手上、身上沾满了尘土,但他们的心灵是纯洁的!导游说,西藏没有一所精神病医院。












1 前序

15 前序

29 前序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