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7】10.24~茶马古道骑马,拉市海划船,漫游束河古镇 拉市海 -束河古镇

迪庆
迪庆 diqing
经纬度:99.703046
27.831796
旅游评分:4.5分
旅行费用:¥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08-29 15:39
游记浏览:9

  10月24日,早上随便吃了点面包,客栈老板娘就免费载我们去拉市海了。

体验茶马古道的一天开始了。来到美泉村景区,夫人跟售票员磨蹭了很久,嘴皮子都磨破了,才用低价买到了所谓的A5线的套票,包含骑马、划船。

  来到丽江,看到的不是我想象中的古城,商业化确实严重。我已经不想进去逛逛这崭新的“古”城了。

  我们先了拉市海的茶马古道。好不容易租了两匹马,磨破了夫人的嘴皮子。骑马上山,虽然有向导,可是我觉得我骑得马是一匹好马,其他的游客也这么说,因为这马儿确实听话,不用人牵着就自己懂得怎么走了,难道是“老马识途”?看着脚下深深的马蹄印,虽是水泥铺的窄窄的“古”道,但是已经被马儿走得坑坑洼洼了。心里不禁想着,这马儿每天该驮多少趟客人啊?这马夫向导每天又该走多少趟茶马“古”道啊?可是,马夫们的收入应该是客观的,看他们家家户户都有那么大的房子。据马夫说,纳西族每个家庭都至少有6匹马,旅游旺季的时候,马儿都招呼客人。可是听客栈的老板说,这些马夫在旅游旺季的时候一天甚至能有上万块收入。据说,滇藏茶马古道南起云南茶叶主产区西双版纳,中间经过今天的大理和丽江香格里拉进入西藏,直达拉萨,有的还从西藏转口印度尼泊尔,是古代中国与南亚地区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今日之茶马“古”道已非当年之茶马古道了,我们所走的“古”道,也许可能是滇藏茶马古道的一小段,也许是美泉村开发的新“古”道,至于是哪一种,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但是骑马走了那么远的路,也值得了。看着他们纳西族的房子,跟大理的有所不同,他们采用的多是“三坊一照壁”的木质结构,也就是正面的房子较高,两侧房子略低,再加一照壁,看上去主次分明,布局协调,房屋的大门和屋檐讲究龙头凤尾。纳西人的每家每户都晒着一地的玉米,听马夫说,这是用来喂马的。天啊,用玉米来喂马,够舍本的,真的假的?对此,我持怀疑态度。走完茶马古道,去了拉市海划船。说到划船,开始的时候我们兴致勃勃,划了一半就后悔了,我哪里会划船啊,走了没有十米,船就在水中间不断打转了。后来在夫人的指导下,我们共同协作,好不容易把船划到了湖中间,很宁静很美丽的拉市海,这完全是一片高原湿地。野鸭子在湖中自由自在地游着,一会儿嬉戏,一会儿把头儿探下水中觅食,一片可爱景象。划着小船,把我的手臂累坏了,裤子也湿了,夫人说我们哪里是来轻松旅行的,简直是花钱买罪受。当然,也是由于时间的关系,否则能划着小船环湖一周游玩,也是别有一番趣味的。























    在拉市海玩了之后,客栈老板免费送我们到束河古镇。

在来到丽江之前,很多朋友和驴友都说束河古镇的规划开发比丽江古城要好得多,值得一去,于是,我们慕名而来。束河,纳西语绍坞,因村后聚宝山形如堆垒之高峰,以山名村,流传变异而成,意为高峰之下的村寨,是纳西先民在丽江坝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是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镇,也是纳西先民从农耕文明向商业文明过渡的活标本。对比丽江古城,束河古镇散发着一种古驿站的气息,这是茶马古道马帮往来的必经之路。20144月份,束河古镇发生火灾,连烧了10间店铺,因为是木质结构,古镇的消防问题特别敏感,这也是保护古镇的难点问题。无论是大理古城、丽江古城,还是束河古镇,房屋的结构多为木质为主,街道两旁有流淌不息的溪水,溪水绕城而流,大有防止火患之意。

    古镇太大了,我们没有逛完每一条巷道,主要是顺着街道随意边走边看,主要去了青龙桥、西方街、九鼎龙潭、四风听音广场、三眼井、束河风味美食街和茶马古道博物馆。

    青龙桥相传是由木氏土司的设计,也是木氏土司鼎盛时期的标志性建筑,全部由石块垒砌,列为丽江古石桥之最,青龙桥的桥面经过数百年风雨的洗刷使它变得斑驳苍老,却不失它的英雄气势和庄严厚重感,站在这里,仿佛听见马蹄的声音在回响。我们眼前看到的桥面,是光滑的石头,可以想象,青龙桥经过若干年的风雨洗礼和马蹄践踏,把原本有棱有角的桥面磨得如此光滑。话说,在青龙桥照相的时候,由于石头太滑了,一个踉跄,我差点不小心滑倒!

    古镇的中央有一个四方街, 四方街果然四方,水流环绕、柳树丛生,卖的都是现代制造的仿东巴、仿纳西产品,当然也有潮流产品,好一个古老的现代化集市。街头巷尾的每个角落都放着同一首歌——丽江小倩的《一瞬间》:

才发现

你就在我身边

就在这一瞬间
  才发现

失去了你的容颜

什么都

能忘记

只是你的脸

什么都

能改变

请再让我看你一眼

就在这一瞬间

才发现你在我身边

……

    也就是那么一瞬间我们可以在丽江忘记一切,仿佛所有的世俗都是不存在的,那种感觉真好。的确在那种地方可以先什么都不想,只是慢下匆忙的脚步,听说这首歌来自丽江,不过我更爱大理和束河的感觉。

四方街坐西朝东有一幢高楼,楼高挂着一匾额,上书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四方听音,这里便是四方听音广场,倾听东南西北四方之音,倍感古纳西族的包容胸怀,使东西方各种文明在高原小镇上大放异彩。

龙泉山下古树参天,一道好水积成九鼎龙潭,潭水清澈晶莹,水草曼舞,不时能看到水草呼出的氧气在水中形成一连串的气泡,游鱼逍遥,潭边竖起一块牌子,写明了潭里面的鱼是这里特有的鱼。龙潭上端有一座寺庙,名叫三圣宫,供奉观音、龙王和皮匠祖师孙膑。夕阳西下,流水淌淌,马车拉着客人慢悠悠地跑,溪边柳树生机勃勃,一派田园牧歌,无限诗情画意,令人流连忘返。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三眼井。走过路边,看到有很多对在拍婚纱照,路边一字排开三口井,称为“三眼井”。“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是最容易污染的稀缺资源,游牧时纳西先民“逐水草而居”,视水为生命之源,他们引水入村,一分为三,将一股泉水分为三塘井水,第一眼为饮用水,第二眼为洗菜水,第三眼为洗涤水,三水从高到低一次连通,一水三用,不争不抢,喝不完的水的用来洗菜,洗完菜用来洗澡,嘿,真环保!纳西先民确实有智慧,尽享临水而居的舒适方便,体现了纳西先民最原始的环保意识。

接下来,用了三天的时间探秘泸沽湖,感受那片神奇的湖泊,以及生活在湖边的神秘女儿国——摩梭人。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