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参加了一场纳西族婚礼,我是打跳高手 石鼓镇 -石鼓镇

海南
海南 hainan
经纬度:110.32994
20.044078
旅游评分:4.8分
旅行费用:¥8000元
景区类型 :1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11-06 13:11
游记浏览:28
游记目录:

   石鼓镇,每逢阳历3、6、9都是赶大集的日子。今天是19号,很多外地的商贩也都赶来卖东西。吃过早饭,就和加油站的一个兄弟赶大集去。我家是农村的,每逢农历的二、七也是赶大集的日子。到了石鼓镇看到的集市景象,说实话和家里的差不多。不同的是家里的集市比较集中在一块空地上,这里沿街就是集市。穿行在集市上,就像回到家一样熟悉。

   临近中午的时候,因为之前听说今天在兰花村有姑娘出嫁,我就赶到村子里去凑热闹。鞭炮响起,正好赶到。这个村子大部分都是纳西族的,出嫁的新娘也是。新郎是彝族,大理漾濞县人。自己本身是汉族,结婚的见过不少,当初哥哥结婚的时候我还当了一次伴郎,所以没什么新奇。但是来到云南这个少数民族多的地方,还一直没见过当地的婚礼。纳西族在丽江是个大民族,又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习俗流传下来。当听说新娘是纳西族的,就特别好奇她们的婚礼习俗。

   鞭炮响完,新郎敲新娘的家门。新郎要给红包,新娘方的亲友才肯开门。这里和我们那边的一样。门打开,新郎亲友团拿着很多的水果、衣物、猪头肉送到新娘家,摆满了长长的桌子。过来凑热闹的很多,不管是不是亲戚朋友,只要是村里人都可以来。来者是客是他们待人的礼节,尤其是我这个外地人更是客啦。嘿嘿!!!虽然我又在现场跟拍,但还是有很多细节没看到。热闹过后,进入吃喜宴的正题了。在不大的院子里摆满了十几张四方桌子,每张桌子坐八个人。很多过来帮忙的亲友开始上菜、上酒、上饮料,忙的不亦乐乎。一张桌子的人吃饱之后离开,另一拨的人马上就坐。撤菜、上菜,如此循环。一共换了多少多桌的人我是没数过,反正我吃完之后还有很多人在四周站着等待就坐。这么多人吃的饭菜都在昨天做好了,不然今天肯定来不及。这顿喜宴听说总共杀了两头猪,很多亲戚朋友都在两天前过来帮忙啦。如果是在家里办喜事,也就是几桌人一起吃,吃完就没了。请的人都是自己的亲戚、朋友,平常没有走动的同村人是不会请,他们也不会过来的。相对来说比我们那里热闹多了。远亲不如近邻,一个村的大家都是兄弟姐妹,不分你我。

   中午喜宴结束后,晚上五点的时候还有一次。来的人虽然没有那么多,但我觉得还是很多。而且,晚饭过后还有一个重要的活动——篝火晚会。纳西族是一个喜欢打跳的民族,当时在丽江古城的时候就见识到了。今晚的篝火打跳是纯正的民乐,没有其它的形式色彩。吃过晚饭,天已黑了。大家收拾桌子打扫卫生,在院子正中央点起一盆篝火。有一个大哥拿着自制的葫芦笙,围着篝火吹起纳西族的打跳音乐。开始有两三个人在领跳,渐渐地人越来越多。大人小孩男人女人都手牵手围着篝火转圈圈打跳,新娘子也换上了民族服装跟着众人一起打跳。我在一边不停地按快门拍照、录像,看得我心里直痒痒。看他们跳的舞步,很熟悉,我是会跳的。当时在丽江古城白天上班晚上闲着没事干,就跑到古城口的广场上跟着当地人学着打跳。一开始不会,几天之后也就学的个八九不离十,而且各个地方的打跳都有学。这应该叫“无心插柳柳成荫”吧,当初的玩乐没想到今天也能让我露一手。外衣脱了和相机一起交给一位大姐看管着,自己就加入了他们的队伍中。围着篝火跳着舞,那叫一个痛快和开心!!!旁边的村里人都问我怎么跳得这么好,我就说以前学过。最有意思的是,后来一位大姐后背背着一个两岁左右的孩子加入了大家的队伍中。想起一句话,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打跳也一样。

   中间休息的时候,主人家给每人盛了一碗米酒。好像是大米酿制的,和酿酒有异曲同工之妙。米酒的味道好极了,现在想想还是很想喝的,就是不知道下一次再喝到是什么时候啦。

   大约十点的时候,大家跳的都没劲了。我的两条腿肌肉也跳得很痛,但是值得。临走的时候收到新郎新娘的邀请,明天跟着婚车去新郎的家大理漾濞县,感受一下彝族人的热情。晚上回去睡觉的时候美滋滋的。

《每日开支》:(无)

《行程路线》:(无)


























1 前序

15 前序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