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5(1) 风沙卷黑城 黑城遗址

甘肃
甘肃 gansu
经纬度:103.832847
36.065479
旅游评分:4.6分
旅行费用:¥4000元
景区类型 :27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10-13 14:00
游记浏览:12

一夜狂风,黄沙漫天,额济纳已失去昨日的妩媚。原定的凌晨出发去居延海观日处,泡汤了。大家都在睡懒觉,等待奇迹出现。

早9点10分,风力减弱,领队吹响了集合号。要求大家10分钟之内,上车出发。旅游的时间是宝贵的,全团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集合上车。

黑城位于达来呼布镇东南大约25公里,怪树林黑城在同一旅游线上,这是两个景点的大门。游人不多,但还是有比我们早到景区的团队,比我们还不怕沙尘暴。虔诚的旅游者感动了景区工作人员。验门票的工作人员躲在大门里面,一边验票一边说:“风沙太大,你们逛逛就回来吧。”大家笑道,没见识过沙尘暴,体验一下蛮不错。这时,大约上午10点。


黑城蒙古语为哈日浩特,意即“黑城”。远处建筑就是黑城城墙,为元代扩建而成。黑城平面为正方形,周长1.6公里,东西434米,南北348米.远远可以望见在城墙上高耸的古塔.

黑城是古丝绸之路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一座古城遗址。

黑城在东西两面开设城门,我们现在进入的是西门,也是景点前门。


黑城隶属历史上的居延地区“居延”一词为蒙古语其意为“天”,原为匈奴牧地19岁的大汉将军霍去病大破匈奴后汉朝曾在这里屯兵戍边创造了居延地区灿烂的汉文明汉后,这里的文明断断续续起起伏伏战争的创伤浸透了弱水河畔



这是黑城入口风沙很大人们必须戴上帽子、围巾、口罩甚至墨镜脸上没被遮着的部分全沾满了沙粒----艰苦的旅程

黑城,在尘封的历史里沉睡了的近700年。

1886年,俄国学者波塔宁在额济纳考察时发现了黑城

1908年4月,俄国探险家科兹洛夫在这里窃走大量西夏文物,其中包括珍贵的汉文、夏文对照的《番汉合时掌中珠》及《音同》、《文海》 等古籍,计有佛经345种,政治、法律、军事、语文学、医卜、历法等著作60多种,合计 405种。这一重大的考古发现和掠夺行径轰动考古界和史学界。


今日没有蓝天、白云、阳光,摄影爱好者们仍用相机作笔,记录黑城遗址的点点滴滴,这是国家的宝藏,在这茫茫黄沙下,不知还埋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漫步沙尘暴中的黑城,耳边仿佛听见战马的嘶鸣、士兵的呐喊,此情此景似乎更贴近当年的情景---惨烈。


据考证,至今城内还埋藏着丰富的西夏和元代等朝代的珍贵文书,但它给人类带来的思考绝不应该仅仅是珍宝......

黑城位于两千年前开辟的丝绸之路的北线---居延北线,因而黑城仍有极高的考古价值。



黑城遗址城墙的西北角顶部筑有3座佛塔,保存较好,尤为珍贵。

城墙上古塔斑斑驳驳,留下岁月剥蚀的痕迹。


这三座塔是黑城保存的最完好的建筑,也是黑城的标志性景观。



风沙太大,有点扛不住,急急忙忙走一圈,大约1个多小时就出来了。出了前门才发现,原来代工寻找的清真寺在出大门的左手边,网上的信息有误,害得她老人家白费劲地在城内寻找,冤枉。
嘉峪关景点图片

1 前记

15 前记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