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环省游(四)青岛(7)崂山-------《仰口景区》

山东
山东 shandong
经纬度:117.027093
36.674416
旅游评分:4.7分
旅行费用:¥7000元
景区类型 :27
游玩天数:
游记入库:2016-10-27 16:59
游记浏览:23

9月27日游览完---崂山太清景区后继续

 
第二站:仰口景区

仰口风景游览区位于崂山景区的东北部,以仙山宫殿和海湾沙滩景观为主要特色,群峰峭拔,争奇斗异,翠竹青松里掩映着海上宫殿“太平宫”悬崖峭壁下隐藏着奇洞怪石,仰口海滩宽阔平展,沙质优良,海水澄碧,是理想的海水浴场,还是观日出的好地方,狮子峰巅可欣赏动人奇观“狮峰宾日”,峰下可仰观迷人胜景“狮岭横云”,游客可坐仰口索道,观天下第一“寿”之雄伟,览海天一色之寥廓。


我们也坐索道上山,单程每位35元。双程60元。







这块大石头,多像一个巨大的桃子呀!它形象逼真、鲜活,是景区著名的象形石之一。据说当年孙悟空在王母娘娘的蟠桃园里偷吃仙桃时,其实并没全吃,只是咬一口扔一个,其中有一个不偏不倚落在这里,变成现在的“石桃”,又称“仙桃”。下面缺了一块,原来是被孙大圣咬去了一口。----“大圣醉别蟠桃宴,仙桃不意落人间”。



走出索道终点站,沿着石阶路上山,就到了觅天洞。洞口附近山岩壁立、天地狭窄。游览这个奇洞,必须从下向上攀登,去寻觅广阔的天宇,因此取名“觅天洞”。
  觅天洞由两个大峭壁夹缝中的好多块巨石叠架而成,看似人工,又并非人工所为,是一个自下而上的天然奇洞。洞高100多米,构型奇特,别具一格,既不像
石灰岩溶洞那样具有奇形怪状的石钟乳、石柱、石花等洞穴景观,也有别于景区内的其他花岗岩洞窟,能一目见底。觅天洞奇就奇在自下而上共分5层,洞内盘旋曲折、奇特古怪、惊险迷离,可谓集奇、幽、险趣等于一身。
   洞外“觅天洞”3个字为著名雕塑艺术家
刘开渠先生所题。进洞之后,要施展钻、爬、挪、越等十八般武艺才行,否则进得来出不去。


峰顶洞接天,幽深奇趣险,登天洞为径,凭高心自宽。


站在洞顶石台上,放眼远眺,海天一色,群峰竞秀。据传早年当地人避兵乱曾藏于洞内,能容数百人。历史学家周至元咏觅天洞诗曰:“古洞悬崖半,扶梯始克上。秉炬匍匐入,玲珑仙踪贶。初进狭而隘,再上幻而旷。洞尽天光露,微微一孔亮。平生好探奇,兹游恣而放。低回不能去,惬此幽独赏。


进入洞里必须携带手电,否则,俩眼摸黑,寸步难行。



这块石刻——“咫尺天涯”为著名美术理论家蔡虹先生所题,意为上苑仙境近在眼前。


上苑仙境



这块石刻——“洞幽不雨草常湿,山高无风暑自消”,为著名美术理论家
邵大箴先生题写。



出了洞口,就是上苑山,是一处难得的观景地。这座铁锁桥名“步云桥”。过了桥,似乎就近在咫尺了。用当地人的话说:站在上苑山峰顶,伸手就能把天戳得“吧嗒吧嗒”响。大家不妨试试看。




这是郭沫若先生著名的“
天上的街市”石刻。站在此处,放眼环视,但见群峰挺拔、松涛阵阵、巨石嶙峋、千姿百态、万顷碧波海天一色;特别是到了夜晚,海上渔火点点,村舍灯光闪烁——真是一派“天上的街市”风光!








仰口湾,长约2.2公里。这里金灿灿的沙滩平坦细软,坡度平缓。远处的海岛分别叫“大管岛”、“小管岛”和“兔子岛”。---“青岛崂山仰口湾,碧浪轻拍金沙滩。海底美玉绿如墨,白帆点点海云间。”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对德宣战,1914年9月28日日军从这里登陆,不久攻占青岛。


崂山绿石享誉海内外,就蕴藏于仰口湾海底。这种被称为“海底玉”的绿石,呈墨绿色,色泽凝重,石质光滑细腻,表面挂翠多。因为这种玉石取自海底,所以被称为“崂山海底玉”,是崂山所独有。我国著名书画家刘海粟90寿辰时得到一方崂山绿石,高兴地说:“千金易得,一石难求!”由崂山绿石雕琢的工艺品很有收藏价值,深受中外游人的青睐。游览仰口景区有两种方式:可以乘索道上山,下山步行,进行调整;也可以沿上山的石阶路登山游览。








这块巨石很像一只巨大的乌龟,头部向东探出,聚精会神地凝望着大海。这道景观称“神龟探海”。另外,还有众多由花岗岩形成的景观,都会给我们带来不少
游趣




















像一个“宠物狗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座山峰因石壁上刻满大大小小的“寿”字,而被称为“寿字峰”。中国人对寿的追求源远流长。古往今来,从秦始皇派徐福东渡寻找长生不老药,到唐玄宗派孙昙来崂山采药炼丹,再到崂山一代代道人修道养生,直至今天人们祝福长辈健康长寿,可见“寿”字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寿字峰”
上镌刻了我国古今书法大家用不同字体书写的“寿”字,有隶、篆、行、草、楷等多种字体,在偌大的岩壁上构成了一幅壮观的百寿图,也是“寿”字的书法展览。我们可以在饱览奇峰幽谷的同时,尽情地欣赏书法艺术
    其中那个十分抢眼、浑厚凝重的“寿”字,高20米,宽16米,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欣然命笔“天下第一寿”,堪称“华夏寿字之最”,寓意为“高寿、长寿、大寿、万寿”。不少游人来到这里,喜欢以“寿”字作背景,照相,一是留作游览纪念,二是祈祷自己与“长寿”相伴。


寿比天高。



“寿字峰”题记,勒石纪念。





仰口景区内的 “华盖迎宾”、“海上宫殿”、“太平晓钟”、“狮峰宾日”、“犹龙道经”、“仙山寿峰”、“奇洞觅天”、“天苑揽胜”素有仰口八景的美誉。其中的“海上宫殿”、“太平晓钟”、“狮峰宾日”、“犹龙道经”四景就出在太平宫及近旁。






太平宫始建于宋代建隆元年,是开国皇帝赵匡胤敕封崂山道士刘若拙为“华盖真人”后拨款修建的。当时的历史背景是:赵匡胤策划了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登基做了皇帝。为了粉饰太平,他请道士刘若拙进京谈玄论道,并想把他留下。由于刘若拙坚辞还山,宋太祖便敕封他为“华盖真人”,并拨巨款敕令重修“太清宫,新建“上清宫和“上宛宫”,并作为刘真人修道的馆院,连后面那座山也命名为“上苑山”,意为皇上所赐。太平宫竣工后,赵匡胤已驾崩,其弟赵光义继承皇位,改年号为“太平兴国”,“上宛宫”也更名为“太平兴国院”。南宋末年,元军攻下杭州城,南宋皇帝两个爱妃谢丽、谢安化装从水路逃到“太平兴国院”后面“塘子观出家修道,此后“太平兴国院”更名为“太平宫”,并一直沿用至今。“海上宫殿”4个阴刻大字,据说是修建太平宫时宋太祖敕封的,题字为清朝华世奎手书真迹。“海上宫殿”为仰口八景之一。


太平宫在历史上经过无数次修缮,选用建筑材料遵循宋代建筑凡格,沿用明代以前黑色简瓦与板瓦组合的材料,基本上保留了原建筑的古朴典雅格调。宫中道士在全真七子来到崂山后皈依了郝太古创立的华山派太平宫整个建筑呈“品”字形,由正殿和两个偏殿组成,正殿供奉妈祖,东西偏殿分别供奉关圣和文昌帝君。


太平宫大门:清静无为

有一首诗是这样描述太平宫这座古朴静雅的道教宫殿:“松径深处是幽宫,幽人无声胜有声,回眸千年兴亡事,晨钟声声盼太平。 ”太平宫历史悠久,文化沉淀深厚,名人题词甚多,旅游资源丰富。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赵孟頫来到崂山,也在太平宫周边留下不少印迹。


 

“绵羊石”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山下村里有一个青年男子,勇敢善良。有一次,他上山砍柴,发现两只大灰狼正在袭击一只老绵羊。老绵羊
腹背受敌,眼看就被两只恶狼置于死地。小伙子当即抽出砍柴刀,解救了这只绵羊。被救的老绵羊是来这里修炼的绵羊大仙。为了感谢小伙子救命之恩,绵羊大仙把小女儿嫁给了他。从此绵羊大仙昼夜跪伏在这里,提防大灰狼再回来残害无辜,天长日久,竟变成了这只石头绵羊。


与绵羊石相邻的这座山峰,犹如一只强悍威猛的雄狮傲视苍海,因而被称为“狮子峰”。狮子峰背山面海,凛然云表。“雄狮”张开的巨口中可以同时容纳十几个人。在狮口的上下颚间,由于风雨的削蚀,岩石颗粒参差,形成了历历可数的“牙齿”,十分逼真。从狮子的“肋下”穿过石洞,可以登上狮背。这里是观,海上日出的理想之地,历来是文人墨客挥毫抒意的地方。




“狮子峰”最壮美的景色是“狮峰观日”,人们在狮峰观罢日出,趁晓雾未开,方可尽情地领略“狮岭横云”的妙趣,因而列入“崂山十二景”。
明代即墨文人黄宗臣有《宿狮子峰》诗:“石上开樽有浊醪,海天东望月轮高。夜声时到秋山寺,半是风声半是涛。”



沿太平宫后墙西行不远,就看到的这块圆形巨石,由另外两块巨石支撑着。这3块巨石构成了一个天然的石洞。洞外石壁上镌有凸刻双钩的4个大字——“鳌老龙苍”。洞中深阔宽敞,可容纳20余人,祭台上供奉道教全真派始祖王重阳及其7位弟子。因为该洞明代以前供奉老子,所以称“老君洞”。


明代隆庆年间(1567-1573),山东提学邹善数次来崂山游览,觉得洞名有点俗气,陪同前来的即墨县令杨方升根据
《史记》中的“老君,犹龙也”的记述,改洞名为“犹龙洞”,沿用至今。
洞额“云是老子曾过此,后有济北
黄石公”为明末学者顾炎武诗句,由当代著名书法家沈鹏题写。洞口右侧石壁上是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所书《道德经》第一章全文摩崖石刻,笔画流畅,功力深厚。


洞顶这块大圆石,上部刻有3组
星座图,还刻有“混元石”3个字。传说1000多年前刘若拙独自一人在上面练功10年而不辍,才修炼成一代名道。过去,这个圆石上并没有台阶,所以一般道士上不去。能轻松上去的道士则会按照上面的星座图指示的方位,朝着不同的星斗练功。


单程索道每位35元,双程60元。



王哥庄街道
位于崂山区境东部,崂山东麓,仰口湾畔,距区政府驻地2.5公里。东部及南部濒临黄海,西北与城阳区惜福镇相连,西部、西南部与北宅、沙子口两街道接壤,北与即墨鳌山卫、白庙两镇为邻。
    
王哥庄崂山面塑:是崂山地区农村世代相传的手工艺面制品,至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其中王哥庄街道的面塑最具代表性。崂山“王哥庄铁锅蒸大馒头”已经成为岛城美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王哥庄大馒头也是青岛的特产,有着悠久的历史,为了更好的发扬王哥庄传统馒头工艺,形成产业化一条龙的管理服务模式,于2006年8月注册成立了青岛王哥庄艺术花样大馒头生产基地,基地位于崂山王哥庄街道办事处。



“王哥庄大馒头”采用手工制作、大锅蒸制的特色大馒头,由面点师选取当年生产的新鲜小麦作选料,在秘方上加入一定比例的牛奶、鸡蛋、蜂蜜和崂山的清泉水,大馒头质量可靠,营养丰富,口感好。在传统馒头的基础上,经过改良、精细加工逐渐形成以大馒头为主打产品,配以老虎、燕子、锁、圈、福寿桃、富贵鱼、枣花糕、花卷、神虫、萁馏、圣虫等花样馒头。


仰口景区返回的路程。



明天继续前往:-----中国甲午海战的发生地-----《威海》 。


                                            2012年9月27-28日于青岛--山东环省旅游第14-15天。
热点新闻